《论语》之学习

叶建庆,海龙

<h3>孔夫子是圣人。二千多年前孔圣人在春秋战国这样一个乱世的环境之中,能够放眼观察周天子之下的诸多诸侯国的风云变幻,独立思考,以其独到的思想境界,思考着国家治理方式、人类行为的道德准则、人性的弱点所在,形成了比较全面的儒家思想。那个时候的各诸侯国的国君未能理解孔圣人的治国理政的儒家思想,故而孔夫子只好改做教育,将其思想传授于三千弟子,期许中华民族能有更好的未来,其中的七十二贤士,很好地衣钵了孔夫子的思想体系,将老师的所言所行整理成《论语》等篇传于后世。</h3> <h3>《论语,学而》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说学习的知识要经常在实践中应用,可以说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高兴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也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我们学习有益的知识并加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与志同道合的人进行有益的讨论和探讨,不断地改进我们的行为。即使是其它人不理解我们的所做所为,我们要有耐心解释我们的所思所想所为,以期望大家了解并共同为之。</h3><h3><br></h3><h3>对于知识,“学”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h3><h3><br></h3><h3>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h3><h3><br></h3><h3>“学”仍是掌握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习”侧是在学的基础上,巩固已学的知识,重在掌握与实践。也就是说我们的学习是有目的性的,即学以致用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