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都曲沃是伪命题(原创)

东辉物业

<h3></h3><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晋都曲沃是伪命题</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9顺原创 </h3><h1> 近年来,由文化人迎合某种需求移花接木,使官方和民间都信以为真的“晋都曲沃”,即曲沃是晋国都城,其实是杜撰的伪命题。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存续600多年间的古曲沃,既没有建都的史料记载,也没有任何考古实物的佐证。而晋国灭亡863年之后于公元487年(北魏太和十一年)建置至今的现曲沃县,更谈不上与晋国都城搭边。</h1><h1> 为便于理解这个观点,现引入晋都新田的概念。晋都新田有史料记载,即《左传》关于前585年晋景公迁都新田的记载。也有考古佐证,即牛村附近的“品”字形都城遗址。还有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权威认证。“晋都新田”的称谓名副其实,但若称为“晋都侯马”就是牵强附会的。而“晋都曲沃”的命题连这点牵强附会的条件也没有。</h1><h1><b><br></b></h1><h1><b>一、现曲沃非古曲沃。</b></h1><h1> 现曲沃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就不做考究了。而古曲沃在哪里?就需要考证了。《汉书·地理志》记载,“河东郡闻喜县,故曲沃也 ”。严杰先生的《经义丛钞》平阳条下云:“今闻喜东20里为桓叔(晋献公曾祖)所封之曲沃……”。田建文先生对《左传》“幽公之时,独有绛、曲沃,余皆入三晋”条的解释是:“‘曲沃’是古曲沃,在今闻喜上郭一带。”上郭西距闻喜五公里,考古发掘了大量春秋战国墓葬。西周重要文物“刖人守囿车”就在这里出土。</h1><h1> 田建文先生对凤城古城考古论证。认为凤城古城位于现田建文先生对凤城古城考古论证。认为凤城古城位于现在侯马市凤城与曲沃县城之间浍河北岸台地上,是晋都新田晚期的晋国都城,“晋国宫室最后在凤城古城直至被废。”也是“战国时期的‘绛邑’”、“秦、西汉河东郡绛县县治”。由此推断,这一时期,现在曲沃城的位置并不是古曲沃所在地。</h1><h1> 《史记•晋世家》记载,前550年,“栾盈从曲沃中反,袭入绛”。显然这里的“曲沃”是古曲沃,断不会是新田都城城根的现在的曲沃。</h1><h1> 又,不争的历史事实,晋献公时骊姬离间献公父子,将太子申生打发到远离“绛城”去守宗庙的曲沃,也绝不会是现在的曲沃城。由以上断定现曲沃非古曲沃。</h1><h1><br></h1><h1><b>二、是宗庙之城而非都城。</b></h1><h1> 从《诗经》看,如果其中的“从子于沃”的“沃”指的是古曲沃,可以肯定曲沃在三代已见诸史料(但是否是现在的曲沃城,有待考证)。《史记•晋世家》:“昭侯元年,封成师(桓叔)于曲沃。曲沃邑大于翼。翼,晋君都城也”。可见曲沃规模不小,当时比晋国都城还大。但是,其在晋国的地位如何呢? </h1><h1> 史料记载,自桓叔被封到曲沃,以下庄公至武公三代在曲沃经营67年,相继数次以庶犯嫡攻打晋国国都翼。尽管武公(名称)最后统一晋国,成为晋武公。但他还是到都城“翼”登位做晋国统治者,始终没有在古曲沃建立晋国都城(文化人称其为陪都,实有点趋炎附势的味道)。</h1><h1> 前668年,晋献公灭掉其同宗“桓庄之族”后,在扩建都城“故绛”的同时,在曲沃建造了晋国宗庙。自此古曲沃在晋国一直作为宗庙存在。之后,其继承者在这里相继建了武公庙等。“凡外来公子及君薨而殡,皆于武公之庙。……文公卒殡于曲沃。”(严杰:《经义丛钞》)</h1><h1> 前边引证的太子申生被发配到曲沃,也说明曲沃是晋国宗庙。</h1><h1> 自晋景公迁都新田后二百多年间,按左祖右社布局,晋国宗庙大概就迁建到绛都(古都新田)的左首,即考古发现发掘的现侯马的庙寝遗址了吧。自此以后,古曲沃再不见经传。我们不妨大胆推断,古曲沃自此就逐渐荒废了。而现在的曲沃大概是在凤城古城(或绛邑)“京畿之地”基础上渐次发展,集聚人口,直到北魏太和年才形成规模,被定为曲沃县治。</h1><h1><br></h1><h1><b>三、都与非都有明确界定。</b></h1><h1> 辞海条下的对“都”的解释是“大城市,特指首都”,又“大曰都,小曰邑”。《史记•晋世家》:“曲沃邑大于翼”。由此可见晋国时期古曲沃是“邑”而不是“都”。</h1><h1> 关于晋国有几次迁都,多有分歧。比较统一的观点是田建文先生提出的“三都两迁”说,即叔虞封唐时的“翼”迁到“故绛”,再迁到“绛”(新田或新绛)。“翼”作为晋国第一个都城,比较一致的意见从李孟存和田建文先生,认为在今翼城县城东南7,5公里一带。对于“故绛”,专家推测其在翼城县与曲沃县交界的天马--曲村一带(包括现翼城县城西北一公里的苇沟—北寿一带)。这是随着此地九座晋侯墓地发现由专家推测的。但是,以上两都城都没有考古坐实确切位置。而最后的“绛”城,即新田都城是唯一确定了的晋国都城。显然,当时作为“邑”存在的古曲沃是不在晋国都城之列的。尽管,故绛可能在现曲沃县境内的天马—曲村一带,但曲沃与都城是不相干的。由此只能说“晋都曲沃”是移花接木为攀附而杜撰出来的。准确的表述应该是“现曲沃境内有过晋国都城遗迹”,而不能用“晋都曲沃”来表述。</h1><h1> 晋国时期都城之下有若干“邑”城,古曲沃为其一。从专家对于新田的分析,新田是一个新开垦的地方,是泛泛的地域,而不是一座城。由地理位置及与新田“绛”城的距离分析,现曲沃城的地域应该属于当时新田的范围。虽然现在侯马与曲沃分治,但从历史上的新田时期到绛邑时期,再到建国后的曲沃县,自古以来侯马和曲沃就是一体。兄弟阋墙,你有一个晋都新田,我也要杜撰个晋都曲沃,实属取笑天下。</h1><h1> 应该说,现在的曲沃县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侯马也有同等的文化积累。两地同宗同根,文化是共同创造的,共同拥有的,没有彼此厚薄高下之分。晋侯墓地的辉煌,晋都新田的荣耀,都带给两地自豪和荣誉。人为的割裂都是对先祖的亵渎和大不敬。(9顺原创)</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