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中荡漾的裁缝岁月

刘仁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乡村裁缝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8px;">——刘仁杰(湖北)</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未删减版 || </i></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即使是乡村,请裁缝做衣服的日子也过去很久了,但裁缝和他如花的岁月依然在人们心中荡漾。</p> <p>  小时候,一听说家里要来裁缝,心里就高兴,又有新衣服穿了,也会有好吃的。其实,有了新衣服穿,大人也是开心的,每当走亲访友,过年渡节,脱下脏乱的旧衣服,换上体面的新衣服,脸上便多了一分自信和从容。</p><p><br></p><p>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一身体面的新衣服无疑可以掩饰生活的缺陷,尽管走完亲友,过完年节,会换回旧衣服,但那份留存在心中的快意足够支撑一年,甚至更久的精神头。</p> <p>  乡下的十冬腊月,有人便会请裁缝,为一家人添制些新衣服,预备过年;或婚丧嫁娶也少不得请裁缝师傅上门。过年时,满村子花花朵朵般的新衣裳把个乡村装点得热热闹闹,活力四射;特别是孩子们,显摆起新衣服来,那劲头,不吃饭都不觉得饿。</p><p><br></p><p> 记忆中,裁缝手里总是拿一把尺子、一把剪子,早上来,晚上去,不离手。一是招牌,二是据说是黑夜赶山路时的护身符。</p> <p>  裁缝来了,母亲将自己纺织的棉布和平日里积攒的洋布拿出来,放在事先搭好的案板上,开始说自己的想法;裁缝根据布料质地、色彩,和年龄、性别给出专业化的建议。</p><p><br></p><p> 差不多了,裁缝便一一为我们量尺寸;接着摊开布料画线、裁剪,一块偌大的布料开始在裁缝的剪刀下,分解成形状各异的小片片;又魔术般的在裁缝的缝纫机里连接、连接,不断连接出了袖子、领子、身子;再连接,一件好看的衣服就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p><p><br></p><p> 每当这时,我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觉得好神奇。脑海里不断变幻着,穿上那件新衣服时的种种情形:最先,要让哪几个伙伴看到,不能让他们一直得瑟下去;这次,下定决心不再满地打滚了,比赛赢了,新衣服会变成和他们一般旧了;北头屋的老婆婆这一回又该怎样夸我好看呢,说不定又会捻几粒白沙糖给我,那真叫一个入心的甜……</p><p><br></p><p> 师傅见我们看得如此安静,认真,便拿我们开心,说:这伢,专心得很,长大了定能当个好先生!家长一听,果真乐坏了:到时考不出去,送给师傅当徒弟哈。师傅一脸的笑:呵呵,呵呵。虽不当真,但大家都很开心。</p> <p>  接近中午的时候,母亲已焐好了中点,并打好温水,请师傅洗手脸,歇憩儿,喝“茶”。</p><p><br></p><p> 家里有师傅时,会在中午吃饭前做些米酒汤圆、面条、荷包蛋之类的过中,当地客气叫法:“喝茶”。</p><p><br></p><p> 我们知道这些规矩,老早就赖在厨房不走,可母亲总说,东西少了,等会儿师傅退回来的,你才能吃。</p><p><br></p><p> 师傅果然开始叫,大姑(乡村对晚辈女人的客称),拿只空碗来;母亲一边送去空碗,一边讲着客气话:焐得不好,师傅莫客气。师傅看看扒在门框上的一张张小嘴,涎都流下来老长,哪还真忍心全部吃得下去哩。退回来的自然成了我们久违的快意和满足。</p> <p>  吃中午饭时,父亲不断用筷子指向那只有猪肉的碗里,请师傅吃。师傅偶尔捡一块放进嘴里,算作礼节性的响应,大部分时候还是以吃普通蔬菜为主。</p><p><br></p><p> 师傅是吃“百家”饭的匠人,自然有匠人的规矩。荤菜只能是晚餐时才能敞开了吃,为的是减少主家的招待负担。这个时候,我们自是不敢轻易去挑菜碗的肉吃,强忍着,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晚上的那一餐饭上;小些的弟弟妹妹当然不会明白个中道理,一筷子下去就往肉碗里伸,结果,不是手上挨了筷子就是头上挨了凿栗,几次下来才长得了记性。</p><p><br></p><p> 那时候要接哪个行道的师傅都是提前规划好的,老早开始攒伙食,菜园地有些什么蔬菜,或者有姑娘女婿孝敬点儿猪肉什么的,先不舍得吃,计划着凑几个碗待师傅。</p> <p>  乡下裁缝多为男性,可针线活做得比一般女人还精细。衣服做好了,还要亲手褊、锁扣眼、钉扣子,这些就要靠纯手工了;一件衣服直到能够直接穿出门去,才算完工。</p><p><br></p><p> 裁缝早量好了尺寸在心里,你不必担心钉好的扣子影响衣服的松紧;也不必担心缭的褊影响衣服的长短。最后,还会当面试穿,直到师傅满意了为止。就像现在,有身份的人在成衣店享受高品质服务一样。</p> <p>  印象深刻的是衣服的纽扣,一颗小扣子,见证了裁缝的兴衰。记得,最先是绊扣:将裁剪衣服时剩下来的边角余料收拢来,剪成几公分宽的布条;根据粗细要求对折,再用针线缝成布绳;纽结成扣公、扣母;缝合到衣服上,这就是最早的衣扣。</p><p><br></p><p> 如果做衣服体现的是技术水平,那么做衣扣体现的就是艺术能力;考验的不仅是裁缝师傅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一位匠人的审美见识。布扣既不能太松,又不能太紧。太松容易散开,扣衣服时软塌塌的不易上扣;太紧又不耐磨,降低了使用寿命。还有,扣母根部,有的像条直虫子直接缝在衣服上,有的却能弯折出蝴蝶,蜜蜂等各式各样别出心裁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  农村匠人走千村串万户,自然见多识广。小时候特别佩服裁缝师傅边聊天边忙活却不出错的本事,塆里来看热闹的,主家唠家常的,你在说,他在听,手上的活却一刻也没有停。偶尔突然回过神似的还能和你对上二句,而且句句对得恰到好处,让人佩服之至。裁缝一尺一剪,裁剪着千家万户的美丑,一针一线连接着欢愉的岁月;裁缝是倾诉者心中最好的听众,也是是非美丑的公证评判人。</p> <p>  后来,流行有机扣,直接用剪刀在做好的衣服上剪出扣眼,用针线锁好,钉上成品扣子就成了。</p><p><br></p><p> 再后来,人们直接上街,连整件衣服都买成品的了。家家户户接裁缝做新衣的时代就像田野里的烟云渐渐随风消散。</p><p><br></p><p> 裁缝并不计较,哪家买了不合身的衣服,只要送给他,他照样整改;甚至帮人剪扣眼,或者在摇摇欲坠的扣子上加固几针,就像对待他自己亲手做的衣服一样。</p> <p>  现在,添置衣服连街都不用上了。一个屏幕,一根手指,轻轻一点,成品衣服就直接送到了家里。是好是坏,却再没有专业裁缝的营生;为大众量体裁衣的岁月也被时代的浪潮涌进了历史的长河中,渐行渐远。</p><p><br></p><p> 但裁缝其人其事,人们依然记忆犹新:他对给不起工钱的记帐,却从来不见上门催收;他替孤寡老人做衣服,不收工钱还要贴针线;刚分田那会,裁缝不会做农活,一夜之间他的稻田里不知道是谁帮他插满了绿油油的秧苗……</p> <p class="ql-block">  大家恪尽本份,各自谨守对他人的体谅和尊重。实诚的乡村人,对裁缝的记忆,比出了个大干部,考了个名牌大学,在城里买了几套房,记得分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字数:250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二0一九年七月二日初稿于孝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i>刘仁杰原创文字;图片源于网络</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i>谢谢欣赏,欢迎交流!</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i>【《中山日报》(文棚)2019-8-16发布,《人民日报》融媒2019-8-17日转发;《孝感晚报》2020-6-30发表。】</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