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聚大上海,共逐学共梦——学习共同体第四届全国领航教师暑期研究工作坊首日学习心得

浣花溪畔

<h3>作者: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实验中学谭新玲</h3> <h3>  七月的上海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在美丽的黄浦江畔,年轻的万科实验小学,学习共同体第四届全国领航教师暑期研究工作坊隆重开班,来自全国27个省市的700多名专家、名师、一线教师齐聚一堂,共襄教育盛会。本次暑期研修坊的研修主题是“课堂转型——深度学习的展开与迭代”,以“倾听儿童声音,回归教育本真,坚持研究立场,师生共同创造”为出发点,纵深探究学共精髓。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我们实验中学一行五人的学习团队,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伴们一起在润泽的氛围中协同深度学习。</h3><h3></h3> <h3>  7月2日上午的开幕式由中国教师报周刊主编褚清源主任主持。万科实验小学胡春华校长,代表学校向与会者致欢迎词,她以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姿态向与会者介绍了这所卓越城市里的优秀学校。</h3> <h3>  接着,学习共同体研究院院长陈静静博士做了题为《深度学习的展开徐与迭代》的开幕演讲。</h3><h3> 她指出, 所有人对教育的心都是一样的,践行着对教育本真的追求,在学共之路上或许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这是我们人生最大的梦想和意义,没有任何梦想比实现他人的梦想更伟大。</h3><h3> 课堂研究永远是我们最好的方向,中国教育进入深水区,后喻文化下的孩子,他的潜能、知识能力远远胜过我们,我们不能去试想控制他们,束缚孩子,要给他们空间,自由的学习。课堂要以儿童为中心,以他们的需求为核心。我们要了解孩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入孩子的微观世界,探寻儿童学习的真相。<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3> 蹲下来,坐在孩子身边,去关注一个学生的学习历程,尊重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在课堂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共同关注他们学习的历程和困难,让他们的思维从低阶走向高阶。最后她诚恳渴盼一线教师能一边教学一边反思,一定会有一片新的天地开创出来。</h3> <h3>  三年前遇到学共体,一个人孤军奋战,三年后所带班级高考成绩全市瞩目,上海大学附属中学郑艳红老师讲述了自己与学共之间的故事。</h3><h3> 她从自己一节失败的赛教课反思开始,剖析教师只关注教的弊端,深情讲述自己在偶遇学共体和陈静静博士后,开始第一次观课、开始第一次转变教室空间位置、开始第一次研究课例的曲折历程,现身说法增加与会者坚守教育初心的信心,找回真实而柔软的自己,在真实的学习里发现自身价值。</h3> <h3>  接着,世博家园实验小学教科研主任芮莹老师的“低年段学生的学习力培育”主题演讲,则关注低年段学生相互倾听的伙伴关系的建立,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h3> <h3>  下午,老师们按学科进入分会场继续深入学习,在破冰之旅上彼此相识,在小组会标设计中协同学习,在学习目标制定中规划学习愿景,和谐润泽的氛围中,老师们平等交流、用心倾听,令人产生了展示的愿望,也不由自主投入了更多的情感,这就是学习共同体的力量!</h3> <h3>  今日的学习就这样充实而有意义,精彩的演讲引发新的思考,睿智的讲座启迪更多智慧,多样的活动让我们切身感受学共精髓,这样不远千里的追随,让我们看到优秀该有的样子,让我们找到今后效仿的榜样,我们一行五人在感恩中加快步伐,在温暖中点亮心灯!</h3>

学习

我们

课堂

教师

学共

教育

暑期

共同体

实验

与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