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我们班的阅读生活

梦里樱花

<h3>  “生命,因读书而厚重,灵魂,因读书而丰盈。”我一直以来,都把这句话作为座右铭。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教育越来越重视语文,语文越来越重视阅读的今天,我告诉自己,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孩子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增加课外阅读量,提高课外阅读能力,是何等重要。想到这里,我倍感自己重任在肩!</h3> <h3>于是,如何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我从学生一年级入学后,就一边构思一边实践着。</h3><h3><font color="#ed2308"> 一.谈谈我初步建构的课外阅读方案。</font></h3><h3><font color="#ed2308"></font><font color="#010101"> 1.每天读书半小时签字,包括读书时间读书内容和读书方式以及家长评价。刚开始我提倡家长陪孩子阅读,因为刚入学的一年级很多孩子都不认识字,他们阅读是非常艰难的,所以我一年级上学期的读书要求很低,就是家长陪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拼读音节,然后再把这个句子读两遍,初读之后整篇文章再读两遍,达到流畅和理解意思。</font></h3> <h3>  到了这个学期,大多数孩子不用拼读音节了,不再需要家长陪读了,自己读完两三遍,给家长朗读一遍,家长再提点问题即可。还有一些孩子读句子一点问题都没有了,就不用给家长朗读了,完全自己快速阅读。</h3> <h3><font color="#010101"> 2.每读完一本书就汇报,汇报成功后记录在读书光荣册上。</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font><font color="#010101">怎么 汇报呢?基本有两方面,一是词语二是内容。词语,在读书的时候把遇到的好词,不理解的词语和成语划住,请教家长理解了,把词语记住,考查的时候,家长说意思孩子说词语,成语的话,家长说前两个字,孩子说后两个字。比如,千军万马,家长说“千军”,孩子回答“万马”。故事内容的考查就是提简单的问题,比如“米小圈的名字是怎么来的?笨狼做了哪些好事?”等等只要孩子们读了,多数都能够过关。</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过关后,记录在光荣册上,日期,书名,然后贴一朵花。每当记录的时候,读完书的这个孩子都特别激动兴奋,充满了成就感。也正是这种成就感推动着他们一如既往地坚持阅读着。</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 二谈谈书源问题。</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font><font color="#010101">1.孩子们读什么书呢?一开始我就考虑摆在眼前这个问题。一年级上学期,有学校的课外循环书《米小圈上学记》孩子们读着读着,喜欢上了里面的米小圈,姜小牙和铁头,于是这一系列书进入了他们的生活。后来我想不能光读这类型书呀!于是我把咱们学校的《幸福读写手册》里推荐的课外书推荐给家长和孩子们。其中有《安徒生童话》《小猪稀里呼噜》《菲菲的开心妙计》等等。</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2.读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很少有人读绘本故事。于是我私下问几个孩子“为什么不读绘本故事书呢?”孩子们反应“绘本故事太贵,家长不给买。一本书一个故事还要二十元呢。”原来是这样。我多方面查找绘本故事的优点,然后给家长做思想工作,并且提醒大家,可以几个孩子买不同的绘本故事书,然后互相换着读。这样既读了,又没费多少钱。过了几天,班里读绘本故事书的孩子多起来了。课桌上到处是《爷爷一定有办法》《爱心树》《猜猜我有多爱你》。有一天,白陆洋妈妈告诉我“孩子以前从来不读书的,后来有了绘本故事,图大字少,简单又有助于想象。他读得特别带劲儿。这段时间读了八本呢。”听了这件事,我很欣喜,欣喜之余,我想到:每个人读书,就像吃饭一样,都有不爱吃的,也有一个特别感兴趣的。就让他先读最感兴趣的书,然后再慢慢推广到其他类型的书。还有一个孩子田福有,平时读书不怎么样。一次向我借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里的《恐龙》一册。三天就读完了,我有点半信半疑,就提问他,考查是否认真读了。结果小家伙都能答上来。真是不得不感叹,兴趣的力量是无可限量的。</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3.孩子们读着绘本故事和《米小圈上学记》,我又想到,书海茫茫,鱼目混珠,什么一定要读,什么书是没必要读,家长们大多也不太清楚。如果没有指明方向,很有可能会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一些不必要的书上。或者会落掉一些名著和经典。想到这里,我做出了一个决定:每月有一本必读书。三月必读《安徒生童话》,四月必读《不一样的卡梅拉》,五月必读《假话国历险记》,六月必读《一年级爱科学》。到了月底,我就进行检查,谁没有读规定的必读书目就要批评。做出规定后基本上都能按要求阅读了。这样我之前的顾虑解决了,今后可以带领孩子们利用宝贵的时间一起阅读经典了。</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4.我校每天中午都有半小时读书时间,我就让孩子们在这个时间里读学校的循环课外书。到四月底时,学校的三本课外循环书已经全部读完了。我又从图书室赵老师那里借回第四套课外书《小猪稀里呼噜》,为了保证六个班在放假前都能读完这本书,我们计划每个班用十天的时间读完,然后传给下一个班。刚开始我担心孩子们速度慢读不完,结果老师们反应,读书效果还是令人非常满意的。我又总结了一个经验,看来,读书需施压,逼着读,效率会更高。有句话说的好“买书不如借书”也的确有道理。</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4.得意于此经验,在学校循环课外书都读完以后,我跟赵老师商量在中午的读书时间带孩子们去学校阅览室读书。得到赵老师允许后,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孩子们,他们激动得都欢呼雀跃。看到他们如此高兴,我真感到欣慰。去了阅览室,我领孩子们来到注音版图书区,每人发了一本,结果有的学生不喜欢,那就换一本吧。就这样,孩子们每天上来安安静静地阅读20分钟手里的这本书,读了一个礼拜,肯定没读完呀。第五天我说:“想不想把它读完给老师汇报呢?”大家都喊“想啊!”我说:“那好吧,我跟赵老师请求了一下,允许大家双休日回去读完并且汇报了。下周一归还。大家能不能完成呢?”孩子们高兴极了“能!”就是这样逼着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又读完了一本书。五月我们又这样去阅览室读了一次。孩子们都如获至宝,开心不已。</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5.由于阅读量增大,我考虑到家长们可能在买书上有些为难情绪。于是我成立了一个微信群“书源共享群”。我制定了借书原则后,家长们又晒出了各家的可借阅书的照片,哇,那么多,一本本,一家家,真是让人心动,仿佛眼前立马呈现出一个图书室。接下来,大家就在这群里互相借阅了,互惠互利,热闹非凡!就这样,一个隐形的图书室建立起来了!不仅借阅还增进了友谊!</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  <font color="#ed2308">三.谈谈激励机制。</font></h3><h3> 万事开头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读课外书来说更难,犹如万丈高楼平地起。好多孩子入学前还没读过什么书,有的只是读了一点儿。</h3><h3> 1.怎么调动起阅读兴趣呢?我最得意的做法就是拍照片发群。每天谁读完一本书,我就让他们站讲台上拍照片发班级微信群并表扬。得到如此奖赏的孩子越发兴奋,越发要继续努力读书了,不仅自己自豪,家长也跟着光荣。其他没有拍照的孩子看着台上的同学,自己心里羡慕嫉妒,暗暗下决心努力。我这样坚持了几个月,慢慢地,每天读完书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孩子们读书的兴趣也由此激发起来了。</h3><h3> 2.每个月月底我都要让孩子们把读书光荣册带来,我进行统计,每个孩子当月读书读书数量。第一次统计完,结果着实令人失望:有个别学生竟然没有读书光荣册,有的有册子没有登记。可见还是有些家长不够重视读书这件事。于是我把这几位家长留下做思想工作。我说:“不要认为学语文,就是只学好这一本语文书就可以了。语文书只是学语文的其中一部分。而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各方面知识全部都是从课外阅读中来。要想提高语文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必须大量阅读……”通过苦口婆心地讲道理,终于让每个家长都认识到读课外书的重要,并且接受了我的方法和理念。不仅如此,一个学期末还评选“好家长”,树立榜样,鼓励那些不负责任的家长!</h3><h3> 3.每个月统计完读书量后,按读书多少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让三分之二的孩子都要授奖。拿五月份举例子,全班平均每人读了6本书,读书最多的范宇轩读了23本,张洋,王泽瑞,郭子铭等几个孩子读了16本,大多数孩子读了8本左右。每次颁发奖状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刻。因为他们为了这一天坚持了一个月,因为他们在读书这件事上付出了努力和汗水。颁奖,在振奋人心的颁奖音乐中,一个个小书迷登上领奖台,手举奖状,台下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每当这个时候,我这摄影师一定会用照片记录下来这个瞬间,发给家长们。这些荣誉和仪式,不仅仅是形式,它们在孩子们课外阅读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h3><h3> 4.读书多的孩子颁发奖状,鼓励了。那么读书太少的怎么办呢?一个月只读了一两本,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他对读书没有兴趣,不能主动阅读,说明了她自我管理和家长督促落后,说明了孩子和家长都不够重视读书。我对这些孩子做的决定是每天放学留下读书一小时,坚持半个月。4月底统计读书最少的五个孩子被我留了半个月,有的孩子自己就认识到情况的严重性,赶紧认真读起来了,比如赵英杰,田福有,五月份统计读书量时,他们读了8本。着实令人可喜的结果,明显进步了,重要的是由被动变为了主动积极阅读。由此,我总结出一个道理:对于懒散的孩子,奖励不管用,而是需要严格管束。</h3><h3> </h3><h3> </h3> <h3> <font color="#ed2308">四.家长们对读书的反馈意见</font></h3><h3> 彭思淼妈妈:从开始的每个月能读一本书到现在三五天读一本书;从看拼音读故事到能够读下来一本不带拼音的书刊;从被动读书到现在的主动阅读,甚至到现在能主动的挑选书中的趣闻趣事与我们家长分享,都体现出了孩子的进步。通过对多种多样图书的阅读,孩子也明白了更多道理,与孩子共读也增多了亲子交流的共同话题。读书是学好各门学科的基础,我们将会一直坚持下去!</h3><h3> 王芝欣妈妈:暑假生活开始了,还有这样用心的老师陪伴和关注,是孩子们最大的幸福!关于阅读老师指导的挺好,孩子也培养了兴趣,喜欢的他是读了一边又一边,还催我该汇报了,我也在学习,以至于不那么落后,不那么空虚,不那么词穷,曰积月累,也丰富了孩子的知识,希望孩子在我们的指引下健康茁壮成长,也祝白老师假期生活愉快![玫瑰][玫瑰][玫瑰]</h3><h3> 王筱伊妈妈:读书挺好的,最直接的进步认字多了,以前可能是填鸭式的,你让读就读,现在是读了感觉不理解的,比较新奇的,都会问问你,和你交谈一下,让我也从新感受一下童真的世界。</h3><h3>下一步就应该让她说出自己的感想,让她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慢慢饱满起来,看待事情有自己的思维了。</h3><h3> 张懿轩妈妈:孩子从一开始的逼着读书到现在能自己坐在那里读,从不理解书中的内容到现在可以把故事大概讲下来,孩子进步挺大的,现在看到有趣的故事他也会津津有味的读完后还会给我讲,读书中记的好词在生活中他也会和我说妈妈我知道这个可以用……成语,我觉得我家孩子最大的进步就是现在能有耐心的坐那坐一会了,接下来还是要先让让孩子大声读,读书更流畅,咬字更加清楚点下功夫,我家孩子我觉得还是有点毛躁念字时有时还是糊弄过去 ,这点是我作为家长的失职,今后还是要在这方面下功夫</h3> <h3><font color="#ed2308">五.孩子们读书汇报片段节选</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  六.今后的努力方向。</font></h3><h3> 虽然做了很多,但是今后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h3><h3> 1.作为引领他们读书的老师,我也应该跟孩子同读课外书,这样才能与孩子们交流书中的内容,讨论书中人物或者情节,解答孩子们的疑问,提升孩子们的认识和见解。</h3><h3> 2.把课外阅读拿到课堂上来。一周最少上两次课外阅读课,或者交流,或者讨论,或者展示,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抢答,讨论,你问我答,质疑书中的内容,朗读优美片段,背诵名言,等等。</h3><h3> 3.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加,能力的提高,汇报的内容和形式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可以谈自己喜欢的人物,谈学习到的道理,或者其他看法和感想,背诵有道理的或者优美的句子片段。或者用新学会的好词造句。</h3><h3> 4.继续关注读书被动的孩子,恩威并施,转变家长观念,多管齐下,一定要让他们也热爱读书,主动积极地加入到阅读的洪流中来。</h3><h3>   一个学年过去了,我的孩子们基本都能在书的海洋里积极自由地徜徉了。下个学年,升入二年级将开启新的阅读征程!</h3>

孩子

读书

家长

读完

阅读

课外阅读

课外书

绘本

本书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