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山西~“大同古城”(2019.5.12)

英旋

<h3><b>手机拍摄:英旋</b></h3><h3><b>手机型号:华为Mate 10 Pro</b></h3> <h3><b>  大同古城四周是雄伟的城墙,无论从哪个方向望去,都会立刻被她的恢弘气势所感染。城墙高约14米(比西安古城墙高2米),最宽处16.6米(比南京古城墙最宽处宽6.6米)。城墙上共有城门楼、角楼、望楼62座。城门楼4座,其中“永泰门”(南门)城楼最为雄壮,为三层重楼,面宽61米,进深23.35米。城墙四角有4座角楼,尤以西北角楼最杰,呈八角形,称为乾楼。54座望楼中以洪字楼为望楼之最,为其他古城墙中少有。同时还建有96座窝铺。四面城墙建有580对垛子,代表当时大同所辖580座村庄。四门外建有瓮城,建筑面积约17600平方米。增城外又筑有月城,将瓮城圈在其中,辟有城门。各门上还建有“箭楼”或二层“匾楼”。城外40米处,修有护城河,宽10米,深5米,两岸装有石护栏。城墙与护城河交相辉映,蔚为壮观。</b></h3> <h3><b>  现存城墙为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将军徐达奉命依辽、金、元旧城基础增筑新建,略呈方形,东西长1.8公里,南北长1.82公里,周长7.24公里,面积3.28平方公里。城墙以规整有制的石条、石板、石方为基础,在原城墙上用“三合土”夯实,外包青砖。4座城门分别为东和阳门、南永泰门、西清远门、北武定门。</b></h3> <h3><b>  大同城墙坚固险峻,各种防御设施齐备,自成一体,是我国古代军事建筑史上颇具特色的重镇名城。由于它在北部边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多次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直享有“巍然重镇”、“北方锁钥”之誉。</b></h3><h3><b> 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大同城池遭受严重破坏。名将姜瓖先是投清,后又反叛,多尔衮帅军攻打大同,历时九个月攻之不下。后因城内弹尽粮绝,姜瓖部下杨振威投敌叛变,杀死姜瓖,把多尔衮放入城内。入城后多尔衮下令“屠城”,并把城墙削掉五尺。自此,大同城墙失去了往日雄风。</b></h3> <h3><b>  2008年,大同市全面实施了历史文化复兴与古城保护工程,对百分之七十遗存的古城墙依照明代大同古城规制包砖修复。说起大同古城墙的修复,不得不提起大同原市长耿彦波。在大同多次打车,几乎所有司机都会提起耿彦波(2008年2月~2013年2月曾任大同市市长),前市长能让百姓如此挂在嘴边,实属不多见。原来正是在他的倡导和主持下,才使得大同古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出今日的辉煌。2008年12月,耿彦波当选人民网“年度最受关注地方领导”,2011年6月荣获第四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荣誉称号。</b></h3> <h3><b>  大同古城,文物古迹众多,仿古建筑林立,原有文物与仿古建筑巧妙融合,使整座古城古色古香,古韵悠长。其中,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法华寺、大关帝庙、文庙、纯阳宫、大清真寺等等,都是在其他地方难得一见的文物建筑。</b></h3><h3><b> 著名的华严寺,位于中心城区的“下坡寺街”</b></h3> <h3><b>  “华严寺”</b><b style="font-size: 15px;"><span style="font-size: 17px;">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寺院坐西向东,由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占地面积66000平方米,是我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b></h3> <h3><b>  普光明殿,毗卢遮那佛译为“光明普照”,大殿由此得名。</b></h3> <h3><b>  大雄宝殿,始建于辽清宁八年(公元1062年),辽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毁于兵火,金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依旧址重建。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总面积1559平方米,为现存古代宗教单体建筑中规模最大者。</b></h3> <h3><b>  大殿正脊上的琉璃鸱吻高达4.5米,由8块琉璃构件组成,北吻是金代原物,右吻是明代制作,也是中国古建筑中最大的琉璃鸱吻。</b></h3> <h3><b>  华严宝塔,是根据《辽史•地理志》上的记载恢复建造的木塔。塔呈方形,塔高43.5米,三层四檐,是继应县木塔之后全国第二大纯木铆榫结构的方形木塔。塔底有500平方米用纯铜打造的千佛地宫。</b></h3> <h3><b>  “梵王宫”牌坊后面是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歇山顶,是典型的辽代殿堂建筑。殿内供奉31尊辽代泥质彩塑,为辽代雕塑精品,其中合掌露齿协侍菩萨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环殿依墙而建的小木作重楼式壁藏38间及后壁当心间“天宫楼阁”五间,雕刻精美,巧夺天工,被梁思成先生誉为“海内孤品”。</b></h3> <h3><b>  整座大殿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我国不可多得的辽代艺术珍品,被誉为“辽代艺术博物馆”。</b></h3> <h3><b>  “罗汉堂”,分南北两殿,供奉十六罗汉。罗汉雕塑,身着僧衣,简朴清净,反映了罗汉修治身心孙获得的巨大亲和力。</b></h3> <h3><b>  华严广场东侧正对山门的“天宫阁”,是仿照薄伽教藏殿内的小木作“天宫阁”建造的。</b></h3> <h3><b>  “善化寺”,</b><b style="font-size: 17px;">俗称“南寺”,位于大同城内永泰门内街,始建于唐代,玄宗时称“开元寺”。五代后晋初,改名为“大普恩寺”。辽末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其建筑大部分毁于兵火。金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至金皇统三年(公元1143年)寺僧圆满大师主持重修,历时十五年告竣。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改称“善化寺”至今。寺院占地30000多平方米,建筑布局仍保留唐代风格。</b></h3> <h3><b>  “五龙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753~1620年),原为兴国寺门前照壁。1980年迁至善化寺西院,2009年又移至善化寺山门对面,成为善化寺的照壁。此壁为单面照壁,壁长19.9米,高7米,厚1.45米。下部为须弥座,束腰部分为动物雕刻,中部五条巨龙,雕刻精美栩栩如生。顶脊两角有琉璃龙吻,颇具神韵。</b></h3> <h3><b>  “三圣殿”,建于金天会至皇统年间(公元1123~1149年),面阔五间(32.5米),进深四间(19.2米),当心间面阔7.62米,是现存辽、金建筑中最宽的当心间,殿顶为单檐五脊顶。三圣殿两侧建有文殊阁和普贤阁。</b></h3> <h3><b>  “普贤阁”,寺内说明为“辽代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四椽,重檐九脊顶楼阁,总高18米。1953年曾落架大修,发现梁头题记:“贞元二年一行造”。署名“爱塔传奇”的作者对此提出质疑,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比对,得出新的结论。因我国历史上有两个“真元”年号,一是唐代唐德宗李适的年号,公元785~805年,共使用21年。二是金代海陵王完颜亮的年号,公元1153~1156年,共使用4年。两个“贞元二年”分别是公元786年和1154年,二者相差368年。普贤阁保存下来诸多唐代结构特征,更倾向于唐贞元二年所建。</b></h3><h3><b> “文殊阁”,与普贤阁结构形式完全相同,民国年间毁于火灾,于2008年复建。</b></h3> <h3><b>  大雄宝殿殿前牌坊,木结构三间,系明万历年间所建。</b></h3> <h3><b>  “大雄宝殿”,为辽代遗构,面阔七间(41.8米),进深五间(26.18米),单檐庑殿顶。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名列第三的大雄宝殿(第一为大同华严寺的,第二为辽宁义县奉国寺的)</b></h3> <h3><b>  善化寺有座“西花园”,亭台楼榭,精巧玲珑。</b></h3><h3><b> “远山亭”楹联“山色常清静;水声自广长”为康有为所书。</b></h3> <h3><b>  “临风怀古”楹联:“荷风送香气;松月生夜凉”,为于右任所书。</b></h3> <h3><b>  “秋月亭”楹联:“净心抱冰雪;高步凌云霄”,为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金农所书。</b></h3> <h3><b>  “静心坊”楹联:“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为清代“扬州八怪”郑板桥所书。匾额“静心”署名为羲之。</b></h3> <h3><b>  “法华寺”</b><b>又名“宝塔寺”、“白塔寺”,明时称“新寺”。位于大同古城内和阳街北侧,始建于元末明初,寺内喇嘛塔是大同市现存唯一一座覆钵式琉璃喇嘛塔,因塔内存有一部《法华经》而得名。寺院占地面积75亩,建筑面积26129平方米,四进式院落布局。寺院坐北朝南,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对称,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三士殿、大雄宝殿、法华塔、藏珍楼等。寺内塑像灵动丰润,壁画色彩丰富,具有浓厚的多民族融合与异域色彩巧妙结合的特点。</b></h3><h3><b> 法华寺山门,是新修复的一座三间四柱七楼式琉璃牌坊券门上方三间楼上均雕有二龙戏珠图案,牌坊翼角翘起,斗拱层叠,精美而大气。</b></h3> <h3><b>  “钟鼓楼”建筑相同,双层单檐圆攒尖顶,似亭却柱内有墙,似坛台又似粮仓,有人说像蒙古包,也不无道理。</b></h3> <h3><b>  法华寺天王殿,内供弥勒佛与四大天王。</b></h3> <h3><b>  “喇嘛塔”,建于元末明初,砖石结构,通高12米,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座落在2米高的方形台基之上,周围建有花墙、围廊,西部开有券门,门额石雕“小洞天”三字。塔内存有一部《法华经》,这是大同市唯一一座白色覆钵式喇嘛塔。</b></h3> <h3><b>  法华寺藏经阁,万德法师创作的“血经塔”即收藏于此。2019年5月12日来法华寺时,一忧一喜,忧的是赶上扬尘天气,天空昏暗;喜的是正值佛教盛事“浴佛节”。这里正在举办大型佛事活动,大批信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凭添了几分佛教盛事的隆重与庄严的氛围。</b></h3> <h3><b>  藏经楼,殿顶覆黄琉璃瓦,立有5座宝顶塔刹。檐下匾额“教藏真源”,为寺内主持万德法师所题。因有法事活动,未能入内观瞻。</b></h3> <h3><b>  “圆通寺”,</b><b style="font-size: 17px;">据史料记载,圆通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近400年来,历经沧桑,几经兴废。清顺治年间,多尔衮攻入大同城后,“屠城斩墙”,圆通寺惨遭焚毁。康熙年间曾重修圆通寺,后来逐渐颓废。现圆通寺为依原址重建。是大同唯一一座坐南朝北的寺庙。据说,康熙皇帝也认为当年屠城不妥,因而重修圆通寺,特为在屠城中遇难的十万军民、百姓的亡灵举办盛大的超度法会。</b></h3> <h3><b>  “关帝庙”,</b><b style="font-size: 17px;">俗称“大庙”,位于大同市内鼓楼东街。清《大同府志》记载,明景泰、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均有修缮碑记。清康熙、乾隆年间均有增建和修葺。从建筑结构特色上看,应为元代遗构,是大同唯一的一处元代建筑。</b></h3> <h3><b>  关帝庙古建筑群的主要建筑有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过殿、东西廊房、主殿、春秋楼。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h3> <h3><b>  关帝庙主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上覆琉璃瓦,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殿前置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的抱厦,为清代所增建。檐下悬匾“大义参天”,为明末傅山所题。</b></h3> <h3>  </h3> <h3><b>  “春秋楼”,是庙内后殿,也是庙内最高的建筑,楼高14.6米,分上下两层,殿内有一尊“关公夜读春秋”的楠木造像,“夜读春秋”已成为天下关庙千古不变的题材。</b></h3> <h3><b>  大戏台,原为皇城戏台,后迁至关帝庙山门对面。原戏台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自然倒塌。据说原戏台规模十分宏伟,台基长宽各五丈,飞檐大柱,五间大房,椽前作元宝歇山顶,后作硬山。</b></h3> <h3><b>  “九龙壁”,</b><b style="font-size: 17px;">位于大同市城区和阳街,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的琉璃照壁,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明崇祯末年,代王府毁于兵火,唯九龙壁幸存。清代、民国时期曾予修缮。1954年因城市建设,九龙壁向南迁移28米到现在位置。九龙壁壁高8米,长45.5米,厚2.02米。由壁座、壁身、壁顶三部分组成。壁上9条飞龙,两侧为日月图案。壁面由426块特制五彩琉璃构件拼砌而成。整体使用了孔雀蓝、正黄、中黄、浅黄、绿、紫等色。</b></h3> <h3><b>  大同九龙壁的建造年代比北京北海九龙壁早250年,体积是北海九龙壁的三倍,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建筑年代最早的一座九龙壁。壁前有倒影池,壁上的龙倒映池中,随水波动,赋予壁龙活灵活现的灵动之美。</b></h3> <h3><b>  九龙壁两端分别是旭日东升和明月当空图案,并衬有江崖海水、流云纹饰。壁身上部覆盖仿木构庑殿顶,两侧有高浮雕莲花和游龙图案。</b></h3> <h3><b>  壁底为须弥座,高2.09米,上雕41组二龙戏珠图案。腰部由75块琉璃砖组成,有牛、马、羊、兔等多种动物浮雕,形象生动。</b></h3> <h3><b>  中心龙两侧的龙,均头尾向西,而不是东西相对。</b></h3> <h3><b>  大同九龙壁的龙,非皇家之龙,区别有三:一是均为“四爪龙”,只有皇上的龙才能是“五爪龙”;二是龙尾似蛇,没有尾鳍;三是龙身鳞片为条形叠加分布,皇家之龙鳞则是鱼鳞状交错分布。</b></h3> <h3><b>  “大清真大寺”,</b><b style="font-size: 17px;">位于大同城内大西街九楼巷,为山西境内两座(另一座为太原“清真古寺”)知名清真古寺之一。寺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重立《敕建清真寺碑》记载,清真大寺始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距今已有1390年,它比北京“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所在地“东四清真寺”(又名“法明寺)要早670年。是我国唯一一座在正史《二十四史》中有记载的清真寺。大寺内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陨石碑刻,也是现知全国独一无二的刻在陨石上的阿汉文碑刻。</b></h3> <h3><b>  关于清真大寺的始建年代,除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外,还有不同说法。一说为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依据为《元史•泰定帝本纪》;一说为明永乐中期(公元1403~1424年),依据为大同清真大寺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重修礼拜寺碑记有铭》。有关专家大多倾向于“明永乐中期”说,而“唐贞观二年”说也是可能的。</b></h3> <h3><b>  清真大寺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礼拜大殿,由四组殿堂组成。整座大寺坐西向东,图中石门为大寺西门。</b></h3> <h3><b>  即将拆迁的“老天主教堂”</b></h3> <h3><b>  “鼓楼”,</b><b style="font-size: 17px;">始建于明代,位于大同市区内大南街十字路口中心。清顺治、乾隆、咸丰年间屡加修葺。鼓楼面阔、进深各三间,东西长18.33米,南北宽14米,高约20米。当中有十字穿心门洞。上两层为砖木结构,顶楼上架一大鼓,为古时暮鼓报更所用。</b></h3> <h3><b>  “鼓楼东街”石牌坊,</b><b style="font-size: 17px;">是典型的金石建筑,为四柱三楼式,雕刻工艺极为精湛,具有浓重的山西牌坊风格。</b></h3> <h3><b>  鼓楼东街石牌坊,属于“晋式牌坊”,其主要部分是中门浮雕,封顶横梁雕刻草龙浮雕,“鼓楼东街”牌匾两边是镂空花板,匾上横梁为狮子浮雕。整座石牌坊堪称不可多得的上乘之精品。</b></h3> <h3><b>  “钟楼”,</b><b style="font-size: 17px;">位于大同市内清远街中部,愿钟楼是大同古城具有代表性的明代古建筑之一也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惜早年被毁。现为复建后的钟楼,总建筑面积860.67平方米,平面呈正方形,立面三层三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总高27.24米。楼内悬挂3300公斤大钟。</b></h3> <h3><b>  “四牌楼”,</b><b style="font-size: 17px;">位于大同市旧城中心,由四座相连的牌坊组成。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当时大将军徐达受命修筑大同城,为壮军威、颂功德,在城中心修筑了四牌楼。</b></h3> <h3><b>  四牌楼为木构建筑,四座牌楼分别面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牌楼高三丈余,正门上有五朵斗拱,旁门上各有四朵斗拱,顶为悬山顶,覆瓦。每座牌楼立有四根通天柱,均为朱红色,顶上覆黄色琉璃。正门坊额有清代大同书法家王德馨书写的街名:“和阳街”、“清远街”、“武定街”、“永泰街”,均为欧体、黄底黑字。</b></h3><h3><b> 原牌楼于1954年被拆除,复建后的四牌楼每座宽19.2米,高14.43米形制为“四座四柱三楼式悬山顶跨街牌楼”。</b></h3> <h3><b>  大同古城内,仿古建筑比比皆是,茶楼酒肆,当地特产,各种名吃等等,把古城点缀的古色古香,再现当年的古城风韵。</b></h3> <h3><b>  夜幕降临,登上城墙,夜灯齐放,流光溢彩。</b></h3><h3><b> “大同雁塔”,</b><b style="font-size: 17px;">原名“文峰塔”,位于大同古城南城墙之上,始建于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因春夏飞雁众多,故俗称“雁塔”。塔高36米,距离地面48米,为八角七级空心砖塔,设有跳脚踏砖,是大同古城内目前最高的古建筑。雁塔与云路、牌坊同属文庙建筑群,是古代“登科及第”的士子们祭拜、夸官的场所。</b></h3> <h3><b>  古城之外,护城河边,园林小品,典雅清幽。大同古城从内到外,都散发着浓郁的、独具特色的文化气息。</b></h3><h3><b> 大同古城——一座令人难以忘怀的古城!</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