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9人文之旅(一):开篇和文艺创作篇

心若闲云

<h1><u>开篇</u></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h1>“我这个人有很多缺点,但我有一个优点,就是好学习”(资中筠语)。</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h1>从新年伊始我陆陆续续读了一些书,抄了一些唐诗,看了一些电影,在中国几千年浩瀚的文史哲海洋里遨游拾贝,也顺藤摸瓜了解了一些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尤其是传教士教育建学的历史。夏天回国,更是对以母语为载体的艺术创作文化活动如饥似渴,近乎饥不择食。在上海和北京两大文化魔都,先后观看了五部话剧:陕西人艺的《白鹿原》、Stanley Lai 赖声川在上剧场的新剧《幺幺洞捌》、北京人艺的《催眠》、孟京辉的独角戏作品《九又二分之一爱情》以及小柯音乐剧《我变了,我没变》。赶上两天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看了四部纪录片《寻羌》、《贫民窟里的拳击少年》、《大理的声音》和两位以色列导演拍摄的《剩女》,并有幸跟导演张扬、赖声川、小柯面对面。</h1> <h1>参观了大大小小的艺术展和博物馆,其中包括上海宝龙美术馆的“觉色敦煌”,新世界大丸百货的“Humor.Human喜剧演员眼里的世界”,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戏里京华”京剧艺术档案展,余德耀美术馆的雨屋,南京的太平天国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北京798长征空间的吴山专“今天后来成了节日”艺术展,清华艺术博物馆的“器服物配好无疆”阿富汗国家宝藏展,以及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和殷墟博物馆。</h1> <h1>另外也寻访了一些旧址古迹,比如圣约翰大学(在今华东政法大学)、哈同花园/爱俪花园(在今上海展览中心)、山东潍坊乐道院(今潍坊市立医院和广文中学),以及把《易经》译介到西方世界的德国汉学家卫礼贤在青岛建立的礼贤书院(今青岛九中,去年刚改成三十七中)。</h1> <h1>现在按照类别分三部分进行梳理纪录,以便日后查找:</h1><h3><br></h3><h1><u>文艺作品篇</u></h1><h1><br>早就听说陕西话版的话剧《白鹿原》,今夏在上海心愿得以实现。网上购票880元都被抢光,只好当天到东方艺术中心碰运气。没想到告知乐池后加了座,所以近距离欣赏了台上的表演。长达三个小时的话剧,所有演员都讲一口陕西话,而台下观众主要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这些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但至今刻在脑海里的还是结束时的那一大段秦腔,凄凉悲壮,直刺心窝。在那原上五十年历史,有的在变,有的亘古不变。在这样的音乐声中,所有的谢幕演员面情严肃,无人微笑,他们一长排一长排前赴后继般地谢幕,更增加了历史的沧桑感和凝重感。</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 <h1>赖声川2019年的新剧《幺幺洞捌》延续了他经典剧目《暗恋桃花源》两剧排练共争一舞台的风格,描写了1943年和2019年不同时间但在同一空间发生的两个故事。导演对舞台垂幕的运用实在是别具一格,这个剧场的黑幕也不同寻常,可以轻而易举地把舞台人物定格,把舞台空间分割,实在是开眼。两个主要演员的演技功夫也是了得,倪妮的二战谍报角色安娜可以复述大段大段的日语、神经病邻居的抱怨南京话、还有90后助理的2019潮语,语言功底真是了不得。更重要是认识了男主角的扮演者,叫<u>樊光耀</u>,原来是一名台湾相声演员!平时火眼睛睛的我愣没看出来那两个风格迥异的角色都是他扮演的!演技绝对超凡,音色也优美洪亮,纯正的国语,压根儿听不出台湾腔!</h1> <h1>北京人艺的《催眠》在艺术造诣上不是很高,但在思想内容上敢于碰触一个重要的问题:国内长期的环境、体制和集体荣誉是怎样压迫个体和个性,将人的灵魂压制得失眠,进而抑郁的。里边的一句台词是“是什么东西归了你,却贬了值”。</h1><h1><br>正好这两天被家人亲人老人不断转发的爱国爱党洗脑视频所烦,恰好又读了一篇名为《被踢出群之后的反思与自我安慰》的微信文章,深有同感。现摘录两段文中引用的名人名言:</h1><h1><br><u>最廉价的骄傲是民族骄傲,也就是所谓的“民族自豪感”</u>—— 如果一个人号称为他的国家或民族自豪,那只能说明他本身并没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的,否则也不会抓着那些千百万人共有的东西引以为荣了。</h1><h1><u><br></u>有个性、有见识的人,会更加清晰地发现自己民族的缺点,因为这些缺陷就暴露在他眼前。但一个可怜的傻瓜自身没什么可令他骄傲的,就只能把自己所属的国家、民族当作最后依靠,为其感到骄傲。他为自己的自卑找到庇护,随时准备拼死为其错误和愚行进行辩护,不分青红皂白,连其缺点也誓死捍卫。-叔本华</h1><h1><br>村上春树有一个演讲,他的大意是:<u>体制是抽象的,是冰冷的,是一面高墙。而我们每一个人,不分民族、宗教、阶级,都或多或少分别是一个鸡蛋,具有无可替代的灵魂和包拢它的脆弱的外壳</u>。我们其实都需要面对这面坚硬而冰冷的高墙。村上说:人性是可以超越体制的,是因为我们自己和他人灵魂的无可替代性并可将温煦聚拢在一起。每一个人都有可以拿在手中的活的灵魂,高墙却没有。</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3> <h1>但可悲的是现在大群小群都遵守“莫谈G事”的群规,形成自我审查自我保护和对敏感话题的逃避,进而在心理上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即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 (方板尖锐!)。这一名词在去年讨论校园性侵害时第一次听说,后来看了台湾电影《不能说的夏天》后更深有体会。</h1> <h1>上次看孟京辉的话剧,好像还是上大学时系里组织去看的《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N年过去了,虽然还记得里边的台词:“情况太复杂了,现实太残酷了,理想都破灭了,我也不想活了。”但整部剧具体讲的什么当时就没搞明白现在就更忘光了。所以对这位先锋大侠的新剧《九又二分之一爱情》,也没抱着要看懂的幻想,只是想第一次见识一下独角戏这种形式。整个剧长达两个小时,全部由<u>黄湘丽</u>一人表演,她同时饰演多角(包括自己小美、她原来的丈夫面条、市长娇滴滴的女儿以及性爱工具制作厂厂长等10个角色!)。她两耳齐发,上身白衬衫下身黑色七分裤,服装朴素,穿换简单,在高低不平的舞台上自由变化身份,向台下观众尽情演绎了一个爱而复仇并拥有三种结局的复杂故事。黄湘丽还自弹自唱,这个演员的确是为舞台而生的!</h1> <h1>说老实话,这是我第一次观看国内的音乐剧。跟孟京辉的先锋话剧相比,小柯这个就非常亲民和大众化,曲风通俗上口,你绝对能看懂,而且很享受,虽然这个剧场远在798。而且还知道了一个颜值担当的歌手演员,<u>毕远峰</u>,在里边演机器人英俊,声音太漂亮太有磁性了,当然人也长得帅。不过听游师姐说,现在国内最好的两部音乐剧叫《白夜行》和《金沙》,希望以后有机会有耳福。</h1> <h1>关于那几部电影/纪录片,共同的特点就是新,都是2019年的片子,所以一睹为快。《寻羌》是记录四川羌族部落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被迫迁移,走出世代居住的大山,也被迫远离自己的祖先和一直信奉敬畏的神灵。在片子里,他们的精神领袖杨贵生(负责主持祭祀和祈愿的“释比”)站在繁华的成都高楼上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这么大个城市,到处都是汽车的味道,火锅的味道,就是闻不到神的味道,也闻不到鬼的味道。”</h1> <h1>《大理的声音》是资深导演张扬的最新作品,是一部关于声音,尤其是大自然声音的纪录片。虽然有些时候感觉像是看风光片,但毕竟是国内电影人对电影声音的一次大胆尝试。而且导演本人也到现场与观众面对面,每次电影课都会给学生放他早期的《洗澡》,今天居然见到本人,非常难得,真不知道张扬这二十年就生活在大理,而且那里还有自己的酒店。观众问答后,才知道他上一部纪录片叫《冈仁波齐》(2017),讲藏族人朝圣的故事,跟《寻羌》一样,也是跟信仰有关。据说票房上亿,有机会一定补上。</h1> <h1>《剩女》估计是这几部电影里边现场效果最好的一个,下边会心的笑声不断,当然心有戚戚焉的一定也不在少数。今年夏天在上海去了传说中的“相亲角”,当年陈毅题写的“人民公园”名副其实,每个周六这里都是人山人海,百闻不如一见。</h1><h1>(未完待续)</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