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家谱,是记录一个家族生命的源头、繁衍、传承,它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 首修家谱,意在敬祖奉宗,弘扬家风,续传家训;承先人优良之传统,励后代奋发之志气。它是吾族几代人的心声和期待。</p><p> 考我乾泽坡师氏,源自乡宁县师家滩,属师家滩盐店一支,清乾隆二十四年黄河发大水淹没了家园,祖先遂携妻儿来此谋生。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站稳脚跟,在此建窑置地,繁衍生息。至今二百六十余载,传九世,现有族人二百六十余。</p><p> 自我先祖烘振从师家滩迁来此地,二百余年间,朝代更迭,外族入侵,社会动荡,自然灾害频仍。黄河两岸,十年九旱。祖辈们为了生计,辛苦奔波,无暇顾及修族谱,建祠堂之事。致使我族一段时间以来世系难辨,辈分不清,祖宗无祭。族人每每谈起,慨为憾事。</p><p>欣逢盛世,国泰民安。族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富而思源,思祖敬宗乃我中华民族之美德。敬仰先人,光宗耀祖乃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之事。加之新千年以来,全国各地到处可见新修建的金碧辉煌的宗庙祠堂,尤其是近年来国家提倡忠孝文化。我族人居安思祖之情陡然提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源自祖宗。身为师氏子孙,不能让祖宗灵魂有一个安身之所,不能让我族世系辈分清晰明了,是我后辈之耻辱也。</p><p> 考我师氏,在师家滩原有族谱,因年久失传,慨为憾事。 师公文科,系吾四爷之长子,乃余之叔也,曾任河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为人耿直,历有厚德,离休卸任后,安享天伦之乐,2018年清明,文科公回家扫墓祭祖,与族人谈起修家谱,建祠堂,立神主之事,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一致推举他领衔筹办此事,文科公感先祖荫德,合族人心意,慨然应允。并于清明当日即召集全部族人开会商议,谋划安排,组成族谱编写组,开始逐户逐人排查,详细登记,访长者,找资料,数次到师家滩等地寻根问祖。至二零二零年清明节,族谱和神主如期完成,并于当日启动祠堂建设,成立了祠堂建设理事会,领导组,施工组,后勤保障组等。阖族上下,集思广益,踊跃献计出力,各尽所能,捐钱捐物。其行为可褒,其孝心可嘉。历经三月余,祠堂顺利竣工。</p><p> 新修的族谱,追本溯源,分支明晰,祖上之德得以昭彰,后世孝悌从此有序;且新撰家训,世代绵延,规范行为,倡族荣我荣,家耻我耻之风,弘扬良优,抵抑劣行,于我师氏一族,繁衍生息,旺盛发达均可谓大有裨益也。新建的祠堂,背倚吕梁,面朝秦川,脚下母亲河滚滚流淌,堪称风水宝地。祠堂苍松翠柏,掩映其间;白墙蓝瓦,古朴典雅;雕栏玉砌,金碧辉煌;楹联匾额,寓意深邃,精妙绝伦;神主牌位,熠熠闪光……</p><p> 我师氏的祖宗神灵终于有了一个体面的安身之所,我等后辈的心愿终于实现了!</p><p> 余不才,献丑上面几行文字,是为序。</p><p> </p><p><br></p><ul><li> 第七世裔孙武印书(修改于三大盛举完成,祠堂竣工典礼之日)</li></ul><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