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可待成追忆

玲儿

<h3><b>题记:又梦到下雪了。白雪覆盖的小山岗上,我始终未能找到回家的路。一个晚上的折腾,仍没能回到家、以及见到在家等候我的母亲。醒后的颓唐与不安更加深了此刻对母亲的思念。我想,我是该写写母亲了。</b></h3> <h3><b>不管长多大,也不管离开多久,家乡有奇闻趣事,或者应季果蔬长势良好的时候,我总是母亲第一个急于想告知的人。就在母亲去世前的三天,故乡下起了久违的雪,母亲兴奋地拨通了我的电话:“屋里落雪哒,你回来看雪吧!”我听得出,母亲欣喜的言语中充满期盼。</b></h3><h3><b><br></b></h3><h3><b>其实对于雪天,我没有别人憧憬的诗情雅兴。相反,那是充满寒意,飘荡忧伤的象征。原因也是源于母亲。</b></h3><h3><b><br></b></h3><h3><b>那一年,我五六岁的样子。是个飘雪的早上。那时家里没有电视机,甚至一部收音机,对于先知先觉的天气预报类的消息,根本无法获取。母亲照例于先天晚上就已磨好了米浆,那是准备第二天一早要去街上做早点的油饼食材。</b></h3><h3><b><br></b></h3><h3><b>不想一夜之间,外面已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这是一场很大的雪。农房村舍、山间小道都被遮盖得严严实实,轻轻一脚下去,就能没过大人的小腿。</b></h3><h3><b><br></b></h3><h3><b>母亲起床时,我也跟着起了早床。是好奇母亲嘴里说出的“好大的一场雪”。母亲窸窸窣窣地准备上街的东西,我便沉迷在自己恣意玩雪的遐想里。</b></h3><h3><b><br></b></h3><h3><b>正想到着迷处,我听到隔壁周奶奶与母亲的对话:“这天寒地冻的,怕是能上街买油饼的也没几个,雪这么厚,不如明天等雪化了些再去吧?”母亲说:“下雪天也没什么好做,做,总比不做好!”母亲的坚持,不是全无道理的。首先,她是怕米浆坏了,更重要的是少了一天的收入。说罢,母亲毅然出发了,深一脚,浅一脚地向着街的方向摸索前行。</b></h3><h3><b><br></b></h3><h3><b>凛冽的寒风里,母亲像是雪地上一个突兀移动的黑点。肩上的担子也随着臃肿的母亲缓慢挪动。样子十分滑稽,又令人心酸。</b></h3><h3><b><br></b></h3><h3><b>我倚在门边,看母亲一步一挪地渐行渐远。心想:能跟随母亲一块去多好啊。这样不仅可以名正言顺地感受踏雪的欣喜,还可以守在母亲身边帮帮小忙,或许还能吃上母亲的油饼。正神游着。忽然看见远处的母亲一个趔趄,摔倒了,连同母亲肩上笨重的火炉以及米浆!我想也没想就跑向了母亲。</b></h3><h3><b><br></b></h3><h3><b>踩着咯吱咯吱的雪,可谓手脚并用。一百米的距离,我竟用尽吃奶的力气去靠近母亲。刚才遐想的玩雪、吃油饼的兴奋瞬间灰飞烟灭。母亲仰陷在雪地里,动弹不得。积雪之深、衣服之臃肿,加之她一心想要护着那仅剩的米浆。</b></h3><h3><b>见我过来,母亲嗔怪我,怎么不叫大人来,一个小孩能帮到什么,其实也是心疼我的衣服鞋袜会被浸湿了,怕弄出个感冒,也是给她添乱。</b></h3><h3><b><br></b></h3><h3><b>只因念及所剩米浆,母亲也顾不了小孩不小孩的了。只见她一手撑地,结果积雪足没过她的肩甲,顺势落进母亲的脖颈里,母亲打了个寒颤。另一只手把扁担递给了我,叫我把扁担斜插在她手能触及的雪地里,好让她能就着扁担站起来。与此同时,母亲还不忘叮嘱我护着那仅剩的米浆。</b></h3><h3><b><br></b></h3><h3><b>由于是仰面摔倒的,几经折腾,母亲硬是在雪地里打了个滚,才艰难地站了起来。母亲望着倒出的米浆,都把身边的积雪融了一大块。她心疼得几乎要落泪。望着沮丧而又满身积雪的母亲。那一刻,我心底掠过的不仅是彻骨的寒,还有无以名状的痛。那种感觉可谓记忆犹新。</b></h3><h3><b><br></b></h3><h3><b>我不敢问母亲摔痛了哪里,我知道坚强如我母,此刻在意的不是自己,而是被她弄没了的米浆。在那个吃饭都成问题的岁月里,一桶米浆,该是凝聚了母亲多少的辛酸和自责?无奈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天去!</b></h3><h3><b><br></b></h3><h3><b>从此,我再不喜欢下雪天。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年代。下雪,意味着寒苦。孩子们尚且寒苦,为我们日夜操持的母亲更是苦上苦。于是当雪天不期而至之时,我总阿Q心理作祟般,为母亲祈祷: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期待日渐年长的母亲,能在每一个来年的春天里,都笑靥如花!</b></h3> <h3><b>二</b></h3><h3><b><br></b></h3><h3><b>前些年,我听说有种草药对医治增生很管用,可是在这里很难找到。于是我本能地找到了母亲,要她帮我找些寄过来。</b></h3><h3><b><br></b></h3><h3><b>那是个春雨延绵的早上,母亲带着采摘来的几种相似的植物,来到街上我一同学处,通过同学的微信视频让我确认,视频里我看见全身潮湿的母亲,雪白的银丝一摞摞紧贴额门,倦怠的神情写满脸上。可能由于雨不大,母亲没有戴雨具,又因母亲年事已高,在雨中折腾太久,所以不仅全身潮湿了,而且还倦容满面。</b></h3><h3><b><br></b></h3><h3><b>过了不仅,母亲便大包小包的给我寄来了,有新鲜的,也有切碎晒干的。到了秋天,还专门为我收集了该草药的种子,寄了一大包过来。并叮嘱我,这是属于冬天播种的植物。屋前屋后的空地方多撒些种子去,让它们劫劫长存,生生不息。欢喜长成的草药,它们像母亲的召唤,稳稳妥妥地回响在我人生的四季。</b></h3><h3><b><br></b></h3><h3><b>这还不算,母亲怕我种不好,自己年龄大了也不便翻山越岭去找寻,于是,母亲在自家的屋前屋后,都种满了这种草药。</b></h3><h3><b><br></b></h3><h3><b>在办理母亲丧事的那几天,来来回回的堂前屋后,竟然密密麻麻地长满了母亲为我种植的草药。它们苍翠而凄然。在不曾停歇的凄风厉雨中,一棵棵,无不悲切地向我表露母爱的伟大。已记不清多少次了,脸上不知不觉淌满的泪水,是因它们而起。</b></h3> <h3><b>母亲走了,而她留给我的爱,是深沉久远的。如堂前热烈的草药,生生不息,宁极深根秋又春。</b></h3><h3><b><br></b></h3><h3><b>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此刻,我仅能借用李商隐的一句诗来深沉凭吊我天堂的母亲!愿天国的母亲安好!</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