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得万家灯火香

心境的颜色

<h3><b><font color="#167efb">  ——随昭阳一中的老师家访记</font></b></h3> <h5><b><font color="#167efb">  上午,学校组织教师暑期集训,参与学习县教体局出台的好多文件,——《关于在全县教体系统开展办学规模大落实、突出问题大整改、教师全员大家访为主题的“三大活动”》、《关于继续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的通知》等等等等。</font></b></h5><h3></h3> <h5><b><font color="#167efb">  呵呵,多年儒学思想的侵润,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使国人的奴性和惰性十足,一旦失了条条框框的束缚就没有了工作的动力和方向。只是,对“千名教师访万家”这个词汇感到异乎寻常的亲切。这虽是家访的代名词,换了称谓就有了新鲜感。特别在通讯工具日益发达的今天,“钉钉”、“微信”让天涯海角变成了当下,而真的近在迟尺却像隔着一层朦胧的窗纱。而那种传统的深情促膝,真情注视,娓娓细语反而更加难忘。久违啦,我的家访、久违了我的乡村。</font></b></h5><h3></h3> <h5><b><font color="#167efb">  突然就十分怀念自己的讲台,自己的学生,不知道他们在暑假中都在忙些什么:是潜心于暑假作业还是忱于清凉的湖水,是沐浴在特长班的琴声里还是在显示屏前流连忘返?其实,熬了一个漫长又酷热的暑假,对那烦透了的三尺讲台、对早五晚九的单调生活,对耗尽你脾性的一张张童稚的笑靥又充满了期待———骨子里,我还是热爱这熟悉又亲切的工作,热爱着顽皮又淘气的孩子们。</font></b></h5> <h5><font color="#167efb"><b>  忙电话几位同学:下午,去你们家家访。<br></b><b> 民政局后面的家属院,就是学生汪琳的家了。她的妈妈是一名检察官,她的爸爸在民政局上班,并且是我们县比较有名的书法家。汪琳是我们班品学兼优的学生,不知为什么,这次期末考试,成绩退步不少,这也是我这次家访的目的。</b></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b>  远远地,就看到了汪琳和她爸爸在炎炎的巷口边等候,我不由心头一热,想,自己原先怕无视的想法是多么地不准确。<br></b><b> 汪琳家是一个很简朴的三居室,简装修,细实的硬木座椅。一张宽大的书法桌占据了客厅的一半,那挂满毛笔的笔架、满墙的书法作品显扬着浓浓的书香气。<br></b><b> 说明来意,汪琳的妈妈就率先打开了话匣子:闺女的学习,我们一直在跟踪辅导,并且,每天晚自习后都去接她。前一段时间,他爸爸外出学习,我手上有几个案子缠着,就没有时间顾她了,结果,成绩就滑了。更主要的,是她学习忽冷忽热,成绩好了就翘尾巴,成绩滑了才知道赶。</b></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b>  汪琳的爸爸殷勤地倒水,又忙不迭的开空调。<br></b><b> 我给汪琳和她爸妈讲了一个实例:几年前,微山一中有一个学生,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年级前几名,有些科目成绩都近乎满分。老师学生都以他为学习的榜样。那,他的优秀成绩是怎样得来的那?原来,每次老师把试卷发下来,他总是安静地反反复复地检查,对那几个做错的试题,他不仅要认真地做到纠错本上,还要分析出错的原因,并触类旁通,推广到相关的题型。他每科的纠错本,记录详细、分析透彻、书写工整。后来,这位同学考上了复旦大学。老师们都说,这位同学的学风让人敬佩,甚至,也感染了老师的教风。<br></b><b> 我说,这说明什么呐?这说明优秀的学习品质,一丝不苟、十年一日的治学精神才是成功的法宝。<br></b><b> 汪琳的爸妈对孩子的学习也提了不少要求,我适时点评,非常肯定他们家庭教育不放松不撒手的做法。<br></b><b> 我想,开学后,汪琳同学一定会有一个较大的进步。</b></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b>  高楼乡的孙芸同学,家在微山湖里的渔船上。当我们如约来到爱湖码头时,一只敞篷船早已静静地等候着。立在船头,翘首仰望的就是学生孙芸了,掌船的妇女皮肤黝黑,挂满了岁月的沧桑,这,就是孙芸的妈妈了。<br></b><b> 机船载着我们飘过宽阔的大运河,驶向大湖的深处。曲折的河汊,两侧是密而高的芦苇和香蒲,零星着浅红的荷花;其间,一只只野鸭和不知名的水鸟从船头掠过。机船穿过一片密密的荷塘,靠在了一个鱼塘边,孙芸的家到了——一个改建的废弃的水泥船。迎接我们的,还有两条瘦弱又热情的小狗。</b></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b>  知道,孙芸的家庭比较困难,学校每年都给她申请困难学生补助。她入学较晚,今年都十八岁了,开学上初中三年级;她学习成绩一般,对班级活动却非常积极,安排给她的事情从没有耽误过。<br></b><b> 我们跳过船,不大的水泥船舱,相间地铺着三张床,一台老式电视机,收拾得很干净。孙芸的妈妈热情地让座,让孙芸倒茶。看得出,她妈妈是一个开朗乐观的人。她说:她姊妹十个全是文盲,夫家也是兄妹众多。他们结婚后分家给了他们这条水泥船和五万元的欠账。夫妻二人连本带利地还了九年才还上,结果就耽误了两个孩子的上学。现在,他们养着三亩鱼塘,每年投放一千元的鱼苗,秋后能卖六千元的成鱼;二亩台田,收的粮食足够自己吃的;另外,在湖里下地龙一年能挣两三千元,再加上她开机船接送过湖的游客,一年的总收入也就是一万多元,除去零花和人情世事,就剩不下多少了。</b></font></h5> <h5><b><font color="#167efb">  我说:孩子们都大了,为什么不早想着买条钢质大驳船搞运输哪?就是跟着跑船打工一年的收入也比这多呀。孙芸的妈妈犹豫了,说:买大船要多少钱呀,我们买不起,贷款又没有门路。出去跟人跑船吧,两个女儿怎么办?还有,这鱼塘和家就丢了,收拾起也来要几万元呀。 </font></b></h5><h5><b><font color="#167efb"> 窗外,蓝天下映着一望无际的荷荡,荷香四溢,凉风习习。但是,再优美的环境也掩饰不住生活的困顿。我想,和大多数渔民一样,他们贫穷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懒惰,而是他们像先辈一样守拙,是缺少知识的愚昧。微山湖日出斗金,守着聚宝盆怎么会如此贫穷那?</font></b></h5> <h5><font color="#167efb"><b>  孙芸的爸爸和妹妹回来了。<br></b><b> 原来,听说我们要来,专门去荷塘给我们采鲜,带回一桶鲜莲蓬、鲜菱角招待我们。呵呵,我们就品了大湖的清香。<br></b><b> 孙芸的爸爸说:早前围湖造塘时,有钱的人家围了上百亩的鱼塘,养鱼发了财,我们当时没钱,只围了三亩的小塘。现在,南水北调工程要保证湖水的水质,加上微山湖被评为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就要退塘还湖了,这些鱼塘都要推平,真不知以后怎么生活。<br></b><b> 我说:微山正在发展旅游业,你为什么不承包水面养荷呐?养上大面积的荷,把游客引到这里来,夏秋搞特色旅游,冬春采藕出售,就像开了家绿色的银行。不要老是盯着湖里的小鱼小虾,那样,挣不了几个小钱,还枯竭了水产资源。 <br></b><b> 夫妻二人听着,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b></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b>  谈到孩子的学习,孙芸妈妈的话又多了起来:“要是出去跑船,俺就不再苦钱。可这样孩子就没了照顾,跟老年人学不好,是钱重要还是人重要?”<br></b><b>“村里有人说上大学学费越高越好,可俺总觉得上学跟买东西不一样,你说对不,老师?”<br></b><b>“如果孩子能考上大学 ,再穷俺也感觉风光,在湖里也能抬起头了。”<br></b><b> ……<br></b><b> 我读到了一个没有文化的母亲对女儿的拳拳之心,却又感到一丝人生的凄婉。忙转向孙芸:这里不愧是旅游景区,是一个放飞情思陶冶心志的地方,但是,这里绝不应该是你听天由命的地方,你愿意像你父母一样继续这样的生活么?不行!你要走出去,外面的世界好精彩,在外面打拼出一片蓝天来,把你的父母接出去,给他们更好的生活,这里,只是你青春美好的回忆!</b></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b>  我们没有能力改变现状,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改变将来!怎么改变呢?那就是努力的学习、学习,再学习,知识改变命运!<br></b><b> 我举例说:我老家也是湖边的小渔村,雨天出不去,晴天满村腥。我从小就决心走出渔村、改造渔村,那时候就发疯地学习。记得初中时,语文课本发下来,老师还没讲,后面的古文我就全部背会了。数学课,老师讲到哪里我就把所有的练习题做到哪里,并且,按时间和页码的顺序做,以便复习时查询,老师布置作业时,我早已全部做完了。那时的暑假,老师根本不布置作业,我就用白纸订一个本子,写上《千题解》,一暑假做一千道题。我这样说,是想告诉你只要我们有这种刻苦学习、负重拼搏的精神,就一定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没有多余的金钱,但是,我们有的是百倍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孙芸,你听到了么?<br></b><b> 我们要走了,孙芸和她妈妈开船送我们,从孙芸严肃的表情上,看得出,我触动了她!</b></font></h5> <h5><font color="#167efb"><b>  晚上,坐在微机前,心境难以平复。读万家灯火,品四方炊烟,我们汲取的不仅是对教育的思考,还有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对孩子们的教育,知识的培育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矫正他们的思想和人生的方向。教育他们,以父母为鉴,以环境为鉴,有思考地学习和生活,不要再重复那不堪回首的老路。<br></b><b> 现在,不管家庭贫富,孩子们都生活在溺爱的温柔乡里,汪琳是,孙芸不也是么?她们的学习成绩好也罢差也罢,缺少的,都是高远的志向和为之要付出的磐石般的毅力!这,当是一个人发展中最重要的成份吧?<br></b><b> 社会进步了,教育资源越来越精良,教育手段越来越现代,教学质量也越来越高,但是,塑造孩子们崇高的理想,培养她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比提高她们的成绩更为迫切和重要! <br></b><b> (本是访万家活动的下水文,后被山东教育出版社结集出版,本次整理有改动。)</b></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