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第五组学员南京学习汇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6月28日上午,深圳市第二批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走进将军山小学,聆听了潘勇“司令”《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家校合作,携手前进 》为主题的家庭教育工作室经验分享,并参观了小将军班的班级文化建设。</font></h3> 一、潘勇“司令”分享将军班建设经验:《传承的力量》<br> 潘勇老师首先与我们分享了将军山小学的发展历程、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基于区域特点的办学思路,以及学校特色校本课程《满江红》的开设,还有小到门把手的设计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文化气息。接着潘老师从四个方面阐述他在家校共育建设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以及具体做法。 <p>(一)学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工作的意见》<br> 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育人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br>(二)新时期家长新期许<br>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教授的是知识,培育的是文化。潘老师从四个方面表达了新时期家长对学校的期待:对优质教育的热切期盼;对孩子未来成长的急切;对学校教育教学等管理的高度参与;对学校信息对等沟通的关注与需求。</p><p>(三)家校合作途径<br> 家校合作路径是家校和谐发展的关键,潘老师结合学校工作实际从五个方面分享了家庭教育工作室的做法:<br>1.对等沟通<br> 小将军班通过为家长推荐书,成立家长读书会,争做“书香家长” ,为班级家长、孩<br>子营造读书氛围,一手抓学生,一手引领家长;每个学期开学初制定班级发展议题供家长参考;对班级学生进行评价采用军衔晋级,获评优秀战区可以和潘司令共度周末。 <br>2.约而后谈<br>“约而后谈”是与家长沟通的方式,包括家长约谈小阵地、三方约谈、四方会谈,其中四方会谈效果最好,有司令员介绍战区战友的情况,体现同伴互助。<br>3.家庭公馆<br> 将家长合力最大化,善用家长的特长,成立家长会馆。在寒暑假,由馆长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发出通知,进而开展活动。高年级是学生做馆长,低年段是家长做馆长,孩子的能力和兴趣得到培养。家长带着孩子玩,不仅没有耽误学习,还玩出了名堂,让寒暑假和节假日的生活更加有意义。<br>4.家庭教育工作室<br> 建立家校群,开展书香家长漂流活动,每周一早上进行优秀书香家长表彰,孩子可以对家长进行监督。将家长的读书感悟汇编成册,是非常好的亲子教育手册。教育手册问题来自于家长,由家庭教育工作室的志愿者根据家校问题在群里进行解答,集中家长感兴趣的问题编辑成册,让更多的家长受益。 <br>5.仪式典礼<br> 教育需要仪式感,小将军班每学期末举行结业典礼,为学生颁发《成长脚印》。班主任、科任老师宣读班寄语,让孩子的成长更有意义。让家长不只是关注成绩,拉近了亲子间的距离,体现出教育个性化,倡导双向合作。同样开学典礼时,以家长为主体,家长对孩子说,孩子对爸爸妈妈说,实现由量变到质的改变。</p><p> (四)家校合作的整合借力<br></p> 学校要向家庭社会资源借力,学校做的一切需要专家的引领,为孩子们提供平台,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将军胸怀的学生。 二、将军班家长经验交流<br> 两位将军班家长围绕《家校合作,共育成长之花》的话题分享的与将军班共同成长的经历,他们认为,将军班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 家校合作志同道合,形成合力:打造将军班军魂:自信、阳光、责任、荣誉;倡导将军班发展的核心理念:班级命运共同体;成立将军班家委会,让班级管理透明化,家长适时了解班级动态,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和学校保持同步,共同完成对孩子的教育;家长参与班级管理,与学生共同成长;邀请三方参与班级建设,实现多彩实践;借助多方平台,激励学生成长,通过一系列有趣的竞赛活动促进家校和谐发展。 三、第五组学员感悟<br>1.福田区黄埔学校小学部 魏颖<br> 潘勇主任的做法是充满智慧的,他的方法技巧多样易操作。把课堂与将军军衔结合起来,让每个孩子有事做,让每个孩子内心充满责任感,运用加分政策,激发孩子的集体荣誉感;将军荣誉榜,把孩子在活动中获奖证书展示出来,激发孩子在每一个社会领域的比赛中,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他把学生、家长、学校三方合力运用到最大化,通过不断创新,实践到班集体建设中。此次讲座感受还有很多,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慢慢体会消化,不断学习借鉴,以鞭策自己,不断进步。<br>2.深圳市观澜中学 夏卫兵<br> 我从德育工作的角度谈两点感受:第一,将军山小学充分挖掘了岳飞将军的英雄故事,并以此为内涵奠定了学校的文化根基。学校的墙面文化、班级文化、将军操的表演及将军班的建设等做法处处体现了学校的将军文化;第二,在潘勇“司令员”的带领下,学校的家庭教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能能充分探索家校合作路径,搭建家校工作平台,为家校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br>3.龙华区玉龙学校 黄凌云<br> 向家长开放带班理念,开放学期工作构想,向家长开放班级事务……一句话,班级管理中向焦灼不安的家长开放班级管理信息,真诚与家长进行沟通,是可以发生家校关系可喜变化的,家长完全可以由原来的"质疑者""观望者""指责者""对抗者"变成“信任者”“支持者”“同行者”和“见证者”。<br>4.华中师大附属龙园学校 谢晶<br> 南京市将军山小学的潘勇“司令”在《不忘初心、携手同行》的报告中,带领我们见证了他和他的小将军们的奇迹。他认为家庭教育是学校的重中之重,班主任要做实事,用热情点燃周围,把自己的班级带好就是贡献社会。班主任要有仰望星空的勇气,强调和谐发展,不要单打独斗,做一名有品位的班主任。他的班级管理理念:追求本真、浸润童年、追逐梦想,军魂:自信、阳光、责任、荣誉、拼搏、进取,班级学风、评价机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r><br> 5.光明区李松蓢学校 宛建新<br>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要想走得快、走得远、走的稳,必须两条腿坚定有力相互配合。班主任是家校合作的桥梁与纽带,应该将学校和家长资源有效的整合,探索出家校合作新的路径,家长与学校之间在和谐氛围中共同促进孩子们全面、健康、快乐的成长。今天潘老师分享的家校合作途径使我对家校合作路径有了更深的认识,“家庭会馆”、“约而后谈”、编写书籍等一系列新举措实现了全员育人,我工作室接下来在家校合作领域将借鉴潘老师成功的经验,真正实现家校共育。走进将军山小学,他们校园文化布置也给我带来极大的感触。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环境教育学生并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利用教室走廊墙壁,随时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知识,从走廊到厕所无处不让人产生“如在文化中”的感觉,真正体会到了“文化育人”的无穷魅力。<br>6.坪山区同心外国语学校 赵金玲<br> 世界的眼光,将军的胸怀。潘司令让我们见识了铁汉的柔情,更见识了一位一线教育者的情怀。班级管理制度的创新,家校共育形式的探索,都为我们打开了工作新思路。潘老师的用心,造就了孩子快乐的童年和家长有效的陪伴,实在让人感动。更让人感动的是潘老师带领我们朗读的誓词,我一定会牢记自己肩上生命的重托,在不断学习中完善和提高自我,从而更好地引领孩子们的成长。<br>7.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 徐忠敏<br> 走进将军山小学,我们真正体会到了“文化育人”的无穷魅力。潘勇老师的小将军班把课堂与将军军衔结合起来,让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潘老师提出的关注细节,由问题引发的思考,就可以作为课题研究也让我感触很深。因为雾霾天孩子不上学,没人照顾的孩子怎么办?由此想到将家长合力最大化,找到育人新途径——家庭公馆,让家长带着孩子玩,还玩出名堂。从开始到结束,潘老师一直提到:要有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是的,作为一名老师,一名班主任老师,我们要时时考虑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怎样才能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因为走心,所以就会用心,今天我也入心。<br>8.深圳市宝安区宝安小学 庞亚燕<br> 习近平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校合力,潘勇司令所带的小将军班通过引领家长开展亲子教育主题读书漂流会,给予家长专业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家庭会馆调动家长的资源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平台;通过家长参与班级仪式、典礼,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在班级文化建设上形成了良好的合力,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这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结合区域特点更好地引领家长,借力家长,形成家校合力,很值得去实践。 <br>9.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 徐枫<br> 走进将军山小学,整个校园充满了以学生为主的校园文化氛围,从操场到教室,从走廊到厕所,从班级到小组,学校充分利用育人平台,随时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知识,处处让人感受着校园文化的魅力。尤其是潘勇“司令”所带的小将军班给我们极大触动,小将军班38名同学个个身怀绝技,学生整体素质特别高。潘主任在班中建立了小将军班岗位设置,如节能小将军、军容小将军、自领小将军……把课堂与将军军衔结合起来,让每个孩子有事做,让每个孩子内心充满责任感;运用加分政策,衡量孩子的综合变现,激发孩子的集体荣誉感;将军荣誉榜,把孩子在活动中获奖证书展示出来,激发孩子在每一个社会领域的比赛中,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奋斗目标。 <h3><font color="#010101"><h3>文稿: 谢晶 徐忠敏 黄凌云 徐枫 罗兰 </h3><h3>制作:庞亚燕 夏卫兵 </h3><h3>图片:宛建新 赵金玲</h3><h3>审稿:魏颖 </h3></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