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古老民间乐器——“啵咧”

Ice Cream

<h1><font color="#808080">八桂大地是壮民族聚集区域,该民族的传统乐器奇特,品种多样,款式和音调别有韵味,特别是民间传统乐器“啵咧”的构造精致 独特,在挖掘保护和改良制作等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壮民族传统音乐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font></h1> <h3><br></h3><h5>广西壮族位于南疆边陲,素有“歌海”之美誉。千百年来,在这 块土地居住的壮族人热爱唱歌,热爱民间器乐文化。“啵咧”就是 壮民族古老的传统民间吹奏乐器。在壮语中“啵”和“咧”译为吹, 而“咧”是指管的意思。根据学者调查考究,“啵咧”主要流行在广 西宁明、崇左、龙洲、大新等地,从收集到的“啵咧”中对比和鉴别, 约有五百多年历史。“啵咧”是由嘴哨、气管(盘)、芯子、杆子、碗部 等构成壮民族传统吹奏乐器。其形似唢呐,又像双簧管,用荔枝木或桑木挖空制作,全长约40厘米,有7个音孔。</h5> <h1><font color="#ed2308">壮族“啵咧”产生的历史和发展渊源</font></h1> <h3><br></h3><h3> 在年代久远左江流域的宁明、大新、龙洲等地,壮族民间流传 着有关“波咧”产生的传说和故事。村民放牛娃中有一个叫阿杰的 男子正在野外的草坪放牛,没有一点预感,一头老母牛突然临产了,老母牛连续做了几次前双腿下跪的临产动作,还是没有把牛 仔生下来,继而痛苦地嚎叫,一会儿下跪,一会儿躺下,一会儿打滚,因为难产而“哞......哞......”痛苦地呻吟着。就在此时,放牛娃阿杰反应敏捷,便顺手从路边的竹林砍下一节竹筒,用刀挖好几个孔,放到嘴边含上,对着母牛边吹边跳,手舞足蹈地跳起来,悠扬委婉的音乐时而强劲、时而欢快、时而缓慢,这有趣的“舞蹈”似 乎减轻了母牛的痛苦,此时母牛也就很顺利地产下了小牛。从那以后,壮族桂西南地区的大新、宁明、龙洲一带,便流传着较为简 易而特别的由竹子制作成的吹管乐器。因其体型奇特,发出声音 清脆,壮族先民们叫它“啵咧”,从此一代代地相传至今。</h3> <h1><font color="#ed2308">壮族“啵咧”音乐风格鲜明突出</font></h1> <h3></h3><h5>&nbsp; &nbsp; &nbsp; “啵咧”虽是壮民族土生土长的乐器,但也采用了其他民族乐器长处,如将壮族口笛、马骨胡;苗族芦笙;侗族侗笛等兼容在一起。这些民族乐器各自具有不同的性能和色彩,完美结合起来,构成壮族“啵咧”具有顽强的艺术生命力的一个必要条件,更是构成壮族“啵咧”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的 主要因素之一。凡一件具有独特色彩的民族乐器,除了乐器在形 状、结构、音色等方面特殊性之外,它的音乐艺术风格也与本地区 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有着血肉关系,“啵咧”也是其中之一。</h5><h5> 广西壮民族乐器“啵咧”的音乐创作,大量运用广西壮族山歌和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为材料,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 民族风格及独特的艺术特征。</h5><h5> <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壮族“啵咧”音乐旋律大多有柔和清新、抒情优美、平稳雅致 的艺术风格,这恰恰是壮族人民追求美的特点的完美体现。</span></h5><h5> </h5> <h5><font color="#ed2308">吴仲孚先生与广西歌舞团李平先生挖掘整理广西“啵咧”</font></h5> <h3>民间曲目甚多,有雷舞曲、铜钱曲、花凤舞曲、悲调等,使用场合很广,红白喜事皆有演奏。</h3><h3><br></h3><h3><br></h3><h3>接下来请欣赏</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叶华生啵咧独奏《壮乡踏歌行》</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3>&nbsp; &nbsp;啵咧与本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密不可分,充分展现了壮民族的生活习惯、精神面貌和独特的 艺术审美趣味,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其展示 出壮族民间乐器的个性与风采,成为少数民族音乐艺术中绮丽的 奇葩。让我们铭记“抛弃传统,忘掉根基,就等于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深入调查,挖掘、收集、继承和发展,让它在中华民族音乐 文化百花园里争奇斗艳,灿烂辉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