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戏………安顺人坚守的文化传承

孫玉龍

<h3>安顺地戏,贵州省安顺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h3><h3>2006年5月20日,安顺地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3><h3><br></h3> <h3><br></h3><h3>2019年6月底有幸随贵阳市摄影协会副主席、当地民俗专家乔啓明先生及中国摄影协会会员、新华社签约摄影师王薇女士等一行深入平坝、屯堡等村寨,亲身感受到了地戏………这一国家文化魂宝的魅力!</h3> <h3>地戏在中国西南部贵州省的许多地区广为流传,较为集中在安顺一带。每逢新春之后、元宵节前,安顺农村随处可见自编自演、世代相传的地戏表演。</h3> <h3>地戏的演出单位一般是村寨,一个村寨一堂戏,演出成员皆为农民,有约二、三十人,由"神头"带领,组成地戏队。地戏的基本单位是堂,由于戏书一般依古本历史或演义(如《隋唐》、《三国》等)而写,内容博大,所以一般一个地戏队只演一部大书,是为一堂。</h3> <h3>地戏音乐粗犷,伴奏简单,大体适应在旷野演出。演员面戴脸壳(面具),脸部蒙盖青纱。所持兵器特别短小,但表演动作幅度则甚大</h3> <h3>一锣一鼓伴奏,一人领唱众人和,地戏有着高亢而乡土气息浓郁的弋阳老腔余韵。舞蹈主要表现征战格斗的打杀,雄浑粗犷、古朴刚健。所表演的地戏上至商周,下至明朝,只有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和赞美忠义、颂扬报国的忠臣良将。在安顺人看来,“忠、义、仁、勇”这四个字,不仅写在戏文里,也刻在了他们的心里。</h3> <h3>地戏的剧目只有武戏,如《三国》、《隋唐演义》、《封神榜》、《杨家将》之类。在饰演中又加进了许多青面獠牙的人物,以加强驱邪逐崇的气氛。人们看戏时也是在欣赏地戏脸子(即地戏面具)。图中的地戏脸子武将,连头盔一起雕刻,再配上可以活动的耳翅,构成一个整体。表现手法上夸张突出,刻工精细,特别在眉毛、眼睛、嘴的刻画上表现出独到的性格特征。</h3> <h3>安顺地戏已有六百来年的历史,其存在与明初开发黔中安顺有关。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调集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三十万大军远征云南,一举击溃元朝盘踞云南的残余势力。</h3><h3>战事既平,朱元璋虑及云南地处边陲,贵州又是土司势力长期占据之地,若无重兵屯戍,“虽有云南,亦难守也”。故把战略重点转向贵州,命征南大军沿云南到湖广驿道就地屯守,在贵州设有24个卫、26个守衙千户所,其中安顺有3个卫(普定、安庄、平坝),2个守衙千户所(关岭、柔远)。于是,贵州这块土地上就有了史料上称谓的“屯堡人”,地戏也就随之而来了。</h3> <h3>在屯堡文化备受关注的今天,地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历经时代的变迁,这个被屯堡人衷情并一直坚守的民俗活动,已经从大山深处跳到了国际大舞台,它以其独特深远的魅力,古朴而粗狂的表演,被称为戏剧活化石。</h3> <h3>一人领唱,众人伴和;一方舞台,说尽千年。地戏成了安顺屯堡人在漫长岁月中世代固守的精神家园,在数百年历史变迁中,被贵州这片山水保留下来。即便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安顺地戏的喧嚣热闹不复往常,依然有一代又一代的屯堡人毅然扛起这面“忠义仁勇”的大旗,竭力留住风雨六百年的文化符号。</h3> <h3>摄影:孫玉龍</h3><h3>文字:孫玉龍</h3><h3>二零一九年六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