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西部山水.觅诗圣遗踪

春天还会远吗

<h3>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喜欢上了杜甫的诗,喜欢他沉郁顿挫的诗风以及诗人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h3> <h3>乾元二年(759年),是杜甫一生中最艰难困苦的一年。“奈何迫物累,一岁四行役。”这一年,诗人“去华适秦”继而“去秦入蜀”,尝尽了人间心酸。带着对诗圣的崇拜,带着心中的疑问,决定沿着诗人当年的足迹,一路西行。更加深入的了解杜甫,走近真相...</h3> <h3>背起行囊,一路向西</h3> <h3>天刚蒙蒙亮,就在西安站下了车</h3> <h3>西部之行第一站:曲江池遗址公园</h3> <h3>“曲江池”位于长安城南,原为汉武帝所造,唐玄宗时期大规模整修,花卉环列.池水澄明.亭台楼阁.绿树成荫,是著名的游览胜地</h3> <h3>乾元元年(758年)春天,杜甫在长安任左拾遗。曾在曲江以南一个叫“少陵”的地方居住。曲江,也许是他上朝经过的地方</h3> <h3>在这里写下了《丽人行》《哀江头》《曲江两首》等优秀诗篇。</h3> <h3>耿直的杜甫为营救宰相房琯惹怒了唐肃宗,还差点丢了命。心情郁闷的他时常在曲江边借酒浇愁,感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h3> <h3>他在诗中写到:“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h3> <h3>聪明的诗人似乎预感到什么,就在这一年的六月,他被排挤出长安,要去华州做一个地方小官。</h3> <h3>诗人深知,一旦离开长安这个政治文化中心,“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报国愿望,再也难以实现了</h3> <h3>杜甫走了。他最后望了一眼身后渐行渐远的大雁塔,心中无限惆怅…</h3> <h3>当时,“安史之乱”还在继续,山河破碎.民不聊生。“ 国家不幸诗家幸。”就在这一年春天,杜甫创作了《三吏》《三别》《羌村三首》等经典诗篇</h3> <h3>乾元二年立秋后的一天,杜甫毅然辞去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携家带口,向秦州(天水)出发,开始了他的后半生漂泊之旅。</h3> <h3>秦州地处内陆腹地,民风淳朴.物产丰富,远离战火。杜甫的从弟杜佐,好友赞公都在秦州。他在诗中写到:“满目悲生事,因人做远游。迟回渡陇怯,浩荡及关愁。”</h3> <h3>天水市渭河大桥</h3> <h3>杜甫一家在从弟杜佐的帮助下,在秦州东南一个叫“东柯谷”的地方结庐而居</h3> <h3>秋天是相思的季节,身处异乡的诗人非常想念远方的亲人。他在《月夜忆舍弟》一诗中写到“戌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h3> <h3>南郭寺依山而建,位于天水城南,泉水清澈.古木参天是陇右第一名刹。</h3> <h3>乾元二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慕名而来的杜甫游历南郭寺后吟诗一首:“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h3> <h3>这就是杜甫笔下的老树,据“碳十四”鉴定,这颗老柏距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年左右的历史了。</h3> <h3>杜甫笔下的北流泉。现在是寺里的饮用水源,已加盖上锁.难賭真容。</h3> <h3>邓宝珊,甘肃天水人。国民党高级将领,为北平和平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解放后任甘肃省省长。</h3> <h3>山坡上停车的地方是邓宝珊将军纪念馆,因行程安排,没时间游览,匆匆下山。</h3> <h3>杜甫一家在秦州三个多月的时间,日子过得非常艰难。这时远在同谷(甘肃成县)县宰邀请杜甫一家。说同谷景色优美.人民富足,是个宜居之地。</h3> <h3>“无食问乐土,无衣思南州。汉源十月交,天气凉如秋。草木未零落,况闻山水幽。栗亭名更佳,下有良田畴。充肠多薯蓣,岩蜜亦易求。密竹与冬笋,清池可方舟...”。“同谷”是诗人想像中的“乐土”。</h3> <h3>乾元二年初冬的一天,杜甫告别了好友赞公和从弟杜佐。雇了辆半旧马车,趁着夜色离开秦州,向他心目中的“桃花园”出发...</h3> <h3>我们无法想像,1260年前的那个初冬,杜甫一家在陇南崎岖的山路上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苦难。杜甫当年走过的山路,基本上和现在的十天高速平行一致。</h3> <h3>从秦州至同谷,杜甫共写了十二首纪行诗。“山深苦多风,落日童稚饥。悄然村墟迥,烟火何由追...”</h3> <h3>“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神鱼今不见,福地语真传。”</h3> <h3>同谷县城(今甘肃成县)。是陇南最好的县城。我们从这里打车到“杜甫草堂”。</h3> <h3>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来到同谷的杜甫并没有得到同谷县令实质性的帮助。天寒地冻.人地生疏。杜甫一家在同谷城南一个叫飞龙峡口的地方暂时先住了下来。</h3> <h3>以前只知道成都的杜甫草堂,没想到这深山峡谷中的杜甫草堂也别具特色。</h3> <h3>牌坊上‘杜少陵祠’四个大字,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书写</h3> <h3>院内长廊上有众多历代名家石刻</h3> <h3>缺衣少食.饥寒交迫的杜甫,每天和耍猴的老人上山拾橡栗.挖黄独艰难度日,连生存都成了问题</h3> <h3>在这里创作了千古绝唱《同谷七歌》。他在诗中写到:“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h3> <h3>身陷绝境的诗人决定离开同谷,希望到成都能得到朋友的帮助。他心里一定盘算着,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年底可到成都。</h3> <h3>在同谷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诗人就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他在《发同谷》一诗中写到:...停骖龙潭云,回首白崖石。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交情无旧深,穷老多惨戚...</h3> <h3>在距杜甫草堂十多公里的地方,近几年修建的成州机场。这里飞成都只要几十分钟。到成都短短五百多公里的路程,诗人一家走了整整一个月。</h3> <h3>“首路栗亭西,尚想凤凰村。季冬携童稚,辛苦赴蜀门...。”杜甫在同谷度过了他人生中最艰难困苦的一个月。也许等到第二年春天,情况会有所好转。但是诗人真的等不及了...</h3> <h3>身处逆境.旅途疲惫的杜甫,仍不忘歌咏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在《木皮岭》一诗中写到:“南登木皮岭,艰险不易论。汗流披我体,祁寒为之喧。远岫争辅佐,千岩自崩奔。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h3> <h3>李白在《蜀道难》中写到“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不知道什么原因,杜甫经过青泥岭竟然没有留下任何诗句。</h3> <h3>蒙蒙细雨中的青泥岭主峰。</h3> <h3>杜甫在《水会渡》一诗中写到:“山行有长程,中夜尚未安。明月没已久,崖倾路何难。大江动我前,汹若冥薄宽。篙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h3> <h3>冒着绵绵细雨,在大山深处寻找杜甫笔下的《水会渡》</h3> <h3>当年的嘉陵江河面宽阔.水深浪急。为了早日赶到成都,诗人竟然半夜渡江</h3> <h3>经学者考证:杜甫经木皮岭.白沙渡.青泥岭.水会渡,渡过嘉陵江进入八渡沟,到达陕西略阳境内,沿嘉陵江河谷入川。</h3> <h3>陇南的奇山秀水未能留住诗人匆忙的脚步,他还是走了...</h3> <h3>遥望八渡沟口,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一个瘦弱坚毅的背影。随行的除了家人以外,应该还有一匹老马,驮着他的行李.诗卷,从这里走向远方。当然,还有他远方的诗...</h3> <h3>杜甫在历史的长河中远去了。留下的精美诗篇永远给人以启迪,诗人的铮铮铁骨.浩然正气永远是我们做人的楷模...</h3> <h3>(个别图片来自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