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大地的脉搏(冰岛游记)

花花

<h3><br></h3><h3> 图文原创 :花花</h3><h3><br></h3><h3> 在北纬66度,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汇处,临近地球北端极点,(北纬68度为北极圈)有一个地方叫冰岛。那里是冰与火交融的世界,是黑与白相间的世界,是天的尽头,是盘古开天地的模样,是世界上最孤独遗世的地方,是文明世界的人们不能想象的场景。有人把那里叫做大地的脉搏,也有人叫它外星球。</h3><h3><br></h3><h3> 踏上冰岛的土地是当地时间6月6日(与北欧其他诸国有二个小时的时差)凌晨一点。天边朝霞绯红,晨光微熹(6月到8月是北极的极昼)。超大的风刮得人睁不开眼睛,稳不住步履,冷得人瑟瑟发抖。</h3><h3> 以后的几天里,这个北纬66度的地方,慢慢向我们展示了它与众不同的模样。每天都刮大风,午夜不落的太阳,原始的冰川,无垠的黑沙地,寸草不生的火山熔岩苔原,还有顽强的鲁冰花……。</h3><h3> 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地质结构,造就了北纬66度土地特别的景观,特别的景观成就了一个特别的冰岛。</h3> <h3><br></h3><h3> 话说当年维京海盗登陆这片北大西洋中的岛屿,首先看到的是一堵巨大的冰川,便脱口而出呼其为“冰岛”。</h3><h3> 冰岛的国土面积为10.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2万(还比不上上海的莘庄)。旅居冰岛的华人约为800人。冰岛的北部紧贴北极圈,有1/8的土地被冰川覆盖。领土范围内多活火山,地质活动频繁。境内多分布沙质地,冷却的火山熔岩苔原和冰川。冰岛虽然位于北极圈边缘,但是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候并不十分寒冷,而且受暖流的惠泽,鱼类资源非常丰富。</h3><h3> 因为火山,因为大西洋暖流,冰岛有着同纬度地区特殊气候和丰富的地热资源。同时由于纬度高,冬季日照量少,植被,耕地和其他自然资源严重匮乏,粮食、蔬菜、水果等生活用品基本依靠进口。</h3><h3> 冰岛是共和制国家,没有军队,全国只有600名警察协理国民的一些事务性工作。冰岛的旅游业是第一产业,近年来每年来冰岛的游客约有250万人,是本地居民人数的好多倍。</h3><h3><br></h3><h3> 在冰岛的短短几天里,真切的感受到这片土地上有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不仅气候,地理与大千世界不尽相同,冰岛人的行为处事也是很特别的。真真这片叫做“冰岛”的地方就是与众不同的,难怪世人都唤它“外星球”。</h3> <h3>凌晨一点钟的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机场,朝霞映红了天际。</h3> <h3>这片浮满冰块的蓝色湖泊,叫杰古沙龙湖。远处的冰山便是著名的瓦特纳冰川。</h3> <h3>冰湖是瓦特纳冰原,在南部边缘入海口处形成的天然泻湖,是冰川融化的水汇聚而自然形成的。</h3> <h3>在冰岛,频繁的地质活动作用力,使冰湖的景色变幻无穷。所以您每次目睹的冰湖和附近冰舌的情景,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景。</h3> <h3>蓝色的湖水裹挟着冰川上融化的冰块,一路撞击着汹涌奔向大西洋,发出巨大的响声。</h3> <h3>瓦特纳国家公园具有世界上其他地方没有的独特景色。冰原、火山、冰舌,崎岖的高地和冷却的熔岩景观,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外星世界。</h3> <h3>我被眼前的冰湖奇观深深感动。</h3> <h3>蓝、白、黑的世界,是那样的真实,那样的质朴,却又那样的动人。</h3> <h3>冰河从这里流入大西洋,熔岩筑就的路也止于脚下。</h3> <h3>携手行走天涯路,乐在其中。</h3> <h3>我很得意这张照片,拍得棒棒哒吧😄,像是事先导演好的哦。</h3> <h3>乘坐这艘有四只轮子的水陆两栖船只,我们游历冰河湖深处的景色。电影“古墓丽影”中的船于之同款哦(鉴于冰岛的特景,很多科幻片都是在这里拍摄的)</h3> <h3>小船穿行于浮冰中间,伸手就能触碰到冰块。</h3> <h3>冰湖水清澈湛蓝,湖面漂浮着很多形状各异的冰块。</h3> <h3>阳光照耀下,巨大的浮冰因为角度不同,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蓝色。透明的蓝色冰晶美得不要不要的。</h3> <h3>船长凿下千年冰块给大家品尝。</h3> <h3>一缕阳光穿透冰块,一块蓝色冰晶瞬间诞生了。</h3> <h3>精彩的旅行,莫过于收获未知的惊喜。</h3> <h3>“海豹,海豹”,发现船舷边悠闲自在的海豹,全船的人都兴奋得高呼起来。</h3> <h3>湖中的冰块随着潮汐涌上岸,碎成冰粒搁浅在火山岩黑沙滩上,阳光下闪着钻石般的光芒。这片沙滩由此得名“钻石沙滩”。</h3> <h3>黑沙岩石和冰块组成的滩涂有点像月球表面吧。曾有人戏说,美国人在冰岛演绎登录月球一幕😜</h3> <h3>随着冰川的不断消融和湖中碎冰块的逐渐累积,冰河湖的规模正逐年扩大,景色也越来越迷人。</h3> <h3>冰河湖的美景是冰川消融的高昂代价,也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直观后果。</h3> <h3>辛格维利尔国家公园是冰岛黄金圈内的三大景点之一。公园没有边际,位于二大地质板块(大西洋中脊上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替处顶部的裂谷中。</h3> <h3>远处的湖泊是冰岛最大的天然湖,湖水清澈见底,能见度达90米到120米。</h3> <h3>千万年前地质运动,天崩地裂造成了巨大的裂谷和断层。辛格维利尔裂谷,形成了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分界(左手边是美洲板块,右手边是亚欧板块),被称为地球最美丽的伤疤。</h3> <h3>辛格维利尔裂谷,至今仍以每年2厘米的速度继续向外分离。走在裂谷中间,感觉惊天地泣鬼神的张力,令人震撼不已。</h3> <h3>辛格维利尔公园的冰川湖泊,断层裂谷,展现给人一种盘古开天地的气势。</h3> <h3>辛格维利尔国家公园也叫议会旧址公园。公元930年冰岛第一次民主议会在这里举行。</h3> <h3>这幅图,我叫它“天与地的对话”。苍茫天地间,灵与肉的交流,是我在冰岛感受到的最多的感动。</h3> <h3>站在地球最美伤疤上,感受天地洪荒之力,我深感震惊。</h3> <h3>这片火山湖,位于西部的火山区,是火山区内七大火山口湖之一,形成于约6500年前,水深7到14米。</h3> <h3>湖水因含丰富的矿物质,而显现出鲜艳的颜色。湖水会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换颜色,俗称“大蓝碗”。</h3> <h3>火山口刮着超大超大的风,拍不成美照哦😇</h3> <h3>火山口湖周边含有矿物质的红色泥土,浅绿色的苔藓称托得大蓝碗,有一种新鲜的活力感,很奇妙。</h3> <h3>盖策间歇喷泉,冰岛语是爆泉的意思。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间歇喷泉之一。直径为18米,深1.2米,泉水温度100多度,每次喷发间隔6—8分钟。</h3> <h3>间歇喷泉喷发的过程非常壮观,每次喷发前会发出隆隆的响声(像打雷),酝酿过后,沸水随之升腾喷向天空,水柱达60多米高。人们将间歇泉的喷发比做“大地的脉搏” ,每次喷发,一起一落如同大地母亲的心跳和呼吸。</h3> <h3>这辆车的轮胎经过了改装,改装后的车胎有了强烈的抓地力,就能载着人们上冰川了。</h3> <h3>冰岛的植被很少。冰岛人把半人高的灌木丛叫做“森林”。在冰岛有句戏言说:要是在冰岛的森林里迷了路,那你就站起来吧😄</h3> <h3>冰岛全国32万人口中的2/3多都住在首都雷克雅未克。有点草地的岩石下,住着零星的人家。</h3> <h3>蓝天白云伴着冰川海水和苔原,这就是冰岛。</h3> <h3>这个叫维克的小镇有300个居民,一间小超市,是冰岛最南端的也是最后一个人口聚居地。再往前行,便再也没有这样的集聚地了,也就是说,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h3> <h3>维克小镇濒临一望无际的大西洋。</h3> <h3>黑森森的岩石底下有人家。</h3> <h3>岩石下的小木屋是我们下榻的酒店,我们在此留宿了二个晚上。</h3> <h3>低矮的小平房外观很不起眼,里面却是一应俱全,设备和服务都是棒棒哒。</h3> <h3>酒店四周人烟稀少,有点荒凉,非常安静,很有情调。</h3> <h3>蓝天通透,仿佛能伸手握住白云。</h3> <h3>晚上九点,迎着灿烂的阳光散步。</h3> <h3>一眼望不到边的荒草地,没有鸟叫,没有虫鸣,只有风儿吹过,留下的痕迹。</h3> <h3>午夜11点半,明晃晃,光灿灿的太阳还挂在天上,没有落下。每年的6到8月是北极的极昼,现在正是不夜天的季节。</h3> <h3>午夜不落的太阳照着荒漠的大地。</h3> <h3>留下这张午夜阳光里的剪影,留下北极极昼的记忆。</h3> <h3>在极昼的“夜里”,享受荒野中的静谧,我会永远记得这里。</h3> <h3>冰岛马是地球上保持最纯血统的马种,是当年维京人带上岛的物种。千百年来,冰岛马从未与其它品种杂交过。冰岛马体型矮小,力量惊人,不畏严寒,擅长长程赛事。</h3> <h3>为了避免混种,冰岛法规规定,禁止马匹进口。任何原因离开冰岛的马,永远不得返回。因此,除了冰岛本土,这种抗高寒强壮有耐力,性格温顺的马中精品,在世界各地都已经不复繁衍。</h3> <h3>冰岛马的故事有点悲壮。有旅居海外的华人将自己比喻成冰岛马,望断天涯路,难以回故乡。</h3> <h3>黄金瀑布距离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125公里,宽2500米,是冰岛最大的断层峡谷,水势分分两段,落差70米,气势磅礴,十分壮观,人称“瀑布皇后”。</h3> <h3>黄金瀑布因为断层裂谷形成了上、下二层,下方河道变窄,峡谷幽深,促使水流骤急,形成一股汹涌的激流,沿着大裂谷奔腾咆哮而去,气势非常非常壮观。</h3> <h3>瀑布倾泻而下,注入峡谷,轰鸣声震耳欲聋。</h3> <h3>阳光下的瀑布好似一匹动感的绸缎,绚丽多彩。</h3> <h3>斯凯达拉尔平原(火山熔岩区),冰川、苔原和黑沙地,是世界尽头,冷酷绝境。</h3> <h3>黑、白、蓝组成的世界冰冷冰冷的,没有生命迹象。四野寂静无声,静得让人心里发怵。</h3> <h3>这幅图,我叫它“天边的云”。真真是:行到“路”穷处,坐看云起时。</h3> <h3>1783年火山喷发长达一年的时间,从而形成了这片寸草不生的火山熔岩平原。</h3> <h3>几百年来,这片挣扎在凄苦中的土地,默默的扮演着盘古开天地的角色,让多少经过这里的人们触摸大地的脉搏,体验天尽头的神奇魅力。</h3> <h3>这样的情景,不由让我想起曾经在哪本书上看到过的描写:沧桑转、天地合,世上只有你、我和一个做大饼的人😝。</h3> <h3>冷却后的火山熔岩上长满了黑绿色的苔藓,层层叠叠浓密厚重,近观令人毛骨悚然。</h3> <h3>这条从苔原中开出的路戛然而止于冰川的冰舌处。天尽头,白茫茫黑苍苍一片大地真干净……。</h3> <h3>天与地,你与我。像不像地老天荒的模样,浪漫吧😅。</h3> <h3>带回一块斯凯达拉尔平原的火山熔岩石,留作永久的纪念。</h3> <h3>欣喜的发现,有一株小草顽强的抬起了绿色的头。终有一天,春风会吹生烧不尽的草儿,抚平大地的创口。</h3> <h3>近年来,冰岛人引进了生命力顽强的鲁冰花,改善土质,取得了不错的成果。</h3> <h3>希望有一天,冰岛的土地上都开满鲁冰花。愿鲁冰花的温柔和生机包裹这片蛮荒之地。</h3> <h3>蓝湖是冰岛的一处地热温泉,是一座电力厂的附属产物。因为含有硅和硫等矿物质而呈蓝色,湖底沉积着白色的火山泥。蓝白交融,使蓝湖的水变成了迷人的乳蓝色。</h3> <h3>海水经过地下高热火山熔岩时吸收热量,形成蒸汽被利用发电后,注入低洼的火山岩地,形成一片乳蓝色的湖泊。</h3> <h3>蓝湖水温常年都是37到39度。泡蓝湖温泉是每个来冰岛的游客必须的享受。泡在蓝湖里,敷一个火山泥做的面膜,喝一杯啤酒(包括在票价中的),享受一份冷峻荒野中的乳蓝色的柔软。</h3> <h3>蓝湖水面氤氲的雾蒸气烘托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袅袅上升的温暖气息打破了周边黑色熔岩,肃穆冷酷的形象,</h3><h3>多谢旅友为我们拍了这张唯一的泳装照😀</h3> <h3>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濒临浩瀚无垠大西洋,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首都(北纬66度)。</h3> <h3>大西洋边上的这栋小楼,叫“霍夫迪楼”。1986年著名的里根——戈尔巴乔夫结束冷战峰会在此举行。</h3> <h3>这座“维京鱼骨船”雕塑矗立在大西洋边。为了纪念当年维京人把人类文明,带到这片天边的蛮荒之地。</h3> <h3>2011年建成的哈帕音乐厅,是雷克雅未克的新地标,也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和社会中心。</h3> <h3>音乐厅的外表设计成蜂巢结构,玻璃蜂巢会在阳光和灯光下闪闪发光。</h3> <h3>哈尔格林姆斯大教堂融入了现代元素,以冰岛著名文学家哈尔格林姆斯的名字命名,纪念他为冰岛文学作出的巨大贡献。</h3> <h3>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是一座小巧的城市,只有一条商业街。</h3> <h3>街上有一些酒吧,餐馆和一间不大的超市。</h3> <h3>小小的街道直通海边</h3> <h3>看得出,街上的行人中,游客多于本地居民。</h3> <h3>蓝蓝的天,蓝蓝的海,一座教堂,一条小街,一个地那么小,人那么少,纬度那么高的雷克雅未克。</h3> <h3>离开冰岛,飞行十个小时,从荒芜的天尽头,回到人头攒动的上海,好像回到了人间。</h3> <h3>跨越时区,飞机追着太阳飞行。进入中国领空正是黎明时分。只见一道金色的亮光撕裂黑色天幕,慢慢的云彩变换着颜色。粉红、橙红、玫红、火红升腾翻涌,一轮红日喷薄而出。</h3> <h3><br></h3><h3> 回到上海,浦东机场一派繁荣景象。不禁想起昨天离开冰岛机场时的情景。</h3><h3> 前面说过,冰岛人行为处事很特别。冰岛的机场是自助式的,旅客们要自己打印登机牌,行李牌,自己把托运的行李送上传输带,自己寻找登机口。冰岛机场没有围墙,只在边际处竖一些短短的木杆子。机场没有广播提醒旅客登机起飞时间。登机的摆渡口只有一位大叔身兼数职(在冰岛只要本人愿意,可以无限期延长退休年龄),即是司机,又是检票员,还要负责清点人数。</h3><h3><br></h3><h3> 回来好多天了,我还会经常想起冰岛。想起冰岛的荒和冷,冰岛纯净的空气和清甜的水,还有冰岛极昼午夜不落的太阳和蓝色冰晶,想起冰岛的许许多多与众不同之处。</h3><h3> 很想把我看到的与大千世界不一样的冰岛告诉你,可是苦恼找不到更恰当的词句来形容那片特别的土地。书到用时方恨少吧😅。有机会去“外星球”走一趟吧,那是一个很值得去的地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