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观察区域:阅读区</h3><h3>观察人:张玉超</h3><h3>观察对象:王子硕 魏兴泽 潘中泰 刘建宇</h3><h3>观察时间:6月28日</h3> <h3>王子硕总喜欢语言区,每次区域活动开始,他总是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角落里,专心的阅读着每一本书,不理会其他小朋友在做什么。王子硕一来到阅读区,就迅速地拿起昨天我给小朋友讲的绘本故事《瓢虫娜娜在哪里》认认真真的看了起来。<br></h3> <h3>看了几页后开始皱起了眉头,然后拿着书去找泽泽,说:你能给我讲一讲后面的故事吗?泽泽正在益智区活动,看到王子硕那么有诚意的来找他,他赶紧收起玩具随他来到阅读区,一页一页的讲起来,整个区域活动时间他俩都在看这本书。<br></h3> <h3>中泰和建宇两个人是好朋友,一会儿拿着自制故事盒子漫无目的的操作着,有时还大声说话影响别人,时时需要老师的提醒。<br></h3> <h3> 通过观察可以看出图书时幼儿感兴趣的材料内容,熟悉的故事情节是他们主动阅读的前提与默契,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语言表情能力及逻辑思维水平都会得到提高。但同时也发现,我们自制的材料如故事盒子类可能玩法过于单一单调,没有层次性,幼儿虽然也爱玩,但更多停留在摆弄的层面上,而不是口头讲述,不能很好的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可见,材料投放的适宜性与幼儿的发展息息相关。<br></h3> <h3> 在选择语言区材料时要遵循内容与材料的趣味性、操作性、教育性、层次性原则。幼儿的操作离不开丰富的材料准备,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我觉得在操作材料的投放要注意以下三点:<br></h3><h3> 1.材料的适用性应面向全体幼儿。</h3><h3> 可根据幼儿的性别、爱好制作语言区材料,幼儿对操作材料感兴趣了,他们自然会去操作去交流。</h3><h3> 2.材料的难易要有层次。</h3><h3> 一个班各个幼儿的理解、操作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如果材料太易,能力强的幼儿则会觉得没劲;反之,能力弱的幼儿会对活动丧失信心。所以我觉得设置同一内容而难度不同的操作材料,不仅满足了不同能力层次幼儿的需要,而且幼儿在通过层层操作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对活动也会越感兴趣。</h3><h3> 3.材料要有趣味性。</h3><h3> 有的区域材料尽管丰富,但如果没有幼儿眼中的“好玩”,幼儿是不感兴趣的。感兴趣的材料,能让幼儿在反复操作过程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展了创造性思维,提高了语言水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