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扎龙,丹顶鹤的故乡

简人(李云良)

<h3> 嫩江离齐齐哈尔不远,火车只要四个小时左右,我没有顺路前往,去年冬天我曾去过那里,我至今清晰地记得:在那座素有&quot;鹤城&quot;之称的北方城市,我的脑中时常不经意地盘旋着一支哀伤的歌曲:</h3><h3> 走过那条小河</h3><h3> 你可曾听说</h3><h3> 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h3><h3> 走过那片芦苇坡</h3><h3> 你可曾听说</h3><h3> 有一位女孩她再也没来过</h3><h3> 只有片片白云为她落泪</h3><h3> 只有阵阵风儿为她诉说</h3><h3> ——甘萍 《一个真实的故事》</h3><h3> 关于丹顶鹤,那里曾发生过一个悲怆的故事:有一个叫娟子的女孩,她非常挚爱丹顶鹤,大学毕业后仍回到她从小养鹤的地方。有一天,她救了一只受伤的丹顶鹤。就在那只丹顶鹤痊愈将要被放飞时,她却不小心滑进了沼泽地。随着女孩的身体慢慢下沉,那只丹顶鹤不停地引颈哀鸣。看着已能展翅飞翔的丹顶鹤,女孩慢慢地闭上了含笑的眼睛。泥水淹没了她的头顶。许多闻声而来的丹顶鹤,在她遇难的地方盘旋哀号,久久不肯离去……</h3> <h3>  扎龙自然保护区,是中国目前面积最大的芦苇沼泽湿地。是齐齐哈尔这座白色的城市一个永恒话题,而它的精灵,那些造物的杰作,就是美丽的丹顶鹤。</h3><h3> &quot;扎龙&quot;在蒙语里意为饲养牛羊的圈,达斡尔语里是指潮湿的地方。它距离齐齐哈尔市二十多公里,从齐市乘中巴或包车前往只需半个多小时。这里地势低洼,沼泽广袤辽阔,是众多鸟类和珍稀水禽理想的栖息繁殖地和许多跨国飞行鸟类的重要&quot;驿站&quot;。</h3><h3> 冬季的扎龙,白雪覆盖着湿地、沼泽,视野满是白色的原野,白色的乡间小路,白色的屋顶和漫无边际的白茫茫的芦苇荡。</h3> <h3>  记得我到扎龙自然保护区时,正好赶上上午的放鹤时间。远远地看见一群丹顶鹤从空中飘然而下,那么轻盈而欢快,它们展开抒情的双翅,身体有节律地闪腾着,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乐感,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道银色的弧线。丹顶鹤飞了一圈之后就停在雪地上,此时,我终于能够近距离地观赏这种神奇的大鸟了,当它们用灰褐色的眼睛凝视着人类,并从容地展开巨大的羽翼,如同一个个精灵,踩着优美的舞步,仿佛那伴奏的音乐始终流淌在它们的血液里,只是我们人类无法听到而己。它们双腿和脖颈细长、在冰雪上像绅士般高贵而优雅地踱步,让冬季的原野瞬间变得灵动起来。</h3><h3> 冬季的湿地白雪皑皑,但它们的羽毛却比白雪更白,没有一丝杂色。长而弯曲的黑色羽毛则像华美的裙子一样覆盖着尾部,鹤头上好像嵌着一撮殷红的绒球,那长长的喙、颈和纤细的腿,仿佛是造物主为了它在湿地中活动、觅食而精心设计的,无论它是静立或引颈婉鸣,一举一动都流露出超凡脱俗的气质。</h3> <h3>  几只丹顶鹤在芦苇荡上鸣叫、盘旋,我听到冲天的鹤唳划破雪野的寂静,在扎龙的天空中回荡。循声望去,那美丽的鹤顶,如同火苗般倏然消失在远处。《诗经》中对鹤如此描述:&quot;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quot;它们的叫声能传出三至五公里,以至有时我们听到鹤唳却不见鹤影。而现在,丹顶鹤就在不远处欢快地演奏着那古诗中的动人乐章。</h3><h3> 我举起相机捕捉那些拍打着的翅膀,渐渐连成一条直线的鹤群。更多的时间里,我随着它们的脚步,不知疲倦地奔跑着,在芦苇地和雪坡之间。</h3> <h3>  放飞的丹顶鹤在空中盘旋了很久,便陆续降落下来,翅膀上黑色的羽花,此时犹如一把收紧的伞,当它们一只只飘落在雪地上,并在放鹤人的驱赶下向不远处的雪坡走去。这一切恍惚一场戛然而止的演出,在场的每一位游客都如梦初醒。我不知道它是由什么进化而来,是哪一年开始降落在这片土地上,然后轻歌曼舞、筑巢产卵……我只知道,在扎龙,作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丹顶鹤,它们夏季生活在北方,冬天飞往南方江苏盐城的海边滩涂过冬,那是一条漫长而遥远的飞行路线,一年一度乐此不疲的远征与悲壮的巡回。</h3> <h3 style="text-align: start;"><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background-color: rgba(255, 255, 255, 0);"><font size="3">&nbsp; &nbsp; &nbsp; &nbsp; 据说全世界现在只有二千多只丹顶鹤,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这里的鸟类铺天盖地,苍鹭、草鹭在沼泽上伫立,远远望去像玉米茬子一样密密麻麻。现在扎龙湿地有丹顶鹤、灰鹤、白鹤、金冠鹤、白枕鹤以及大雁等数十种水鸟,还包括狐狸、狍子、狼等其它野生动物。其中以丹顶鹤最为珍贵,整个湿地大约有二、三百只,包括野生和人工饲养的。其实,丹顶鹤是杂食性鸟类,并不是因为怕冷而迁徙,而是因为扎龙冬季河湖结冰,觅食困难。如今,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开始人工驯养、繁殖丹顶鹤。一些丹顶鹤由候鸟变成了留鸟,守在这寒冷的冻土上,因此在扎龙的冬季也能看到它美丽的身影,被人誉为"丹顶鹤的故乡"。</font></span><br /></h3> <h3>  六十多岁的许师傅一家在保护区养了二十多年鹤,他先后从事孵化、养鹤、放飞等多种工作。如今他和儿子常年二十四小时与丹顶鹤相伴,晚上轮班住在用茅草搭建的简易房里,他们开始摸索丹顶鹤放飞的经验,经他驯养放飞的丹顶鹤大多回归到大自然中。许师傅告诉我,人们繁育丹顶鹤,其实是受益于狐狸。鹤筑巢产卵时,如果被狐狸发现巢穴,它就会趁雄鹤外出之际,躲在草丛里用尾巴摇动惊扰孵蛋的雌鹤,雌鹤出于警觉离巢查看。那时,狐狸就会悄无声息地绕到巢穴中偷吃鹤蛋。而雌鹤回到巢穴,往往对丢失的鹤蛋视而不见,不久又会再生一只,狐狸故伎重演,如果它一次把两只蛋全都偷走,丹顶鹤就会感到巢穴的危险,开始到别处筑巢,从此便很难找得到它们的踪迹了。</h3><h3> 他还说,丹顶鹤属于单配制鸟,虽然它们的平均寿命六十多年,可一生只寻找一个伴侣。在扎龙自然保护区,据说有只雄鹤因食物中毒死亡,它的伴侣——那只雌鹤等它三年未归,竟然在绝食中孤独地死去。</h3> <h3>  丹顶鹤是一种非常有灵性的鸟类,在扎龙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那是一个风雪弥漫的黄昏,一只丹顶鹤在空中盘旋时,突然一头扎进了保护区附近的村庄,最后坠落到院子里,农家的主人见状赶紧通知保护站,人们赶到后发现,那只丹顶鹤并无外伤,只是显得非常疲惫,有人认为它可能是太饥饿了,于是拿了自己家的苞米来喂。等到第二天早晨,人们却发现丹顶鹤不见了,于是四处寻找,最后在保护区内的一片芦苇荡中找到了它,当时大家都懵了,只见那只丹顶鹤围着另一只趴在地上的丹顶鹤急转,不停地用低沉的声音叫着,而那只已经僵硬的丹顶鹤,它的翅膀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冰雪,当大家掀开它的身体时,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原来趴在这里的那只母丹顶鹤,在它的身下竟躺着一只幼小的丹顶鹤,它们的身体已经紧紧地冻在一起,那一刻,现场寂静无声,大家都停止动作,静立在这对母子身旁,掩面不忍心再看……</h3> <h3>  近年来,扎龙缺水甚至燃起大火,随着湿地的破坏,丹顶鹤已越来越少了。在零下二三十度的世界里,我的眼中只剩下两种颜色:白色的雪和黄色的芦苇。而那些大地的精灵,天空的诗行,相信它还会飞回来,在黑龙江松嫩平原,在乌裕尔河下游的湖沼、苇草中,一抬头,一举足,一挥翅,一跳跃,像一片巨大的雪花悄然飘落在我的脚边……</h3> <h3>  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年,我不知道那位举债修建扎龙梦鹤苑公园的摄影师王克举现在生活得怎样,为了拍鹤,两年时间,他就去过扎龙五百多次,有时一天竟往返两三次,那辆旧斯克达轿车被他当作越野车使用。他从迷上摄影到成为著名摄影家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被业内人士称为&quot;具有传奇色彩&quot;。</h3><h3> 他曾让助手将他&quot;扔&quot;在扎龙腹地,身上盖着厚厚的草,一整天都趴在湿地上。零下二三十摄氏度,一般的相机都要受到影响,而王克举用的是自动相机,常常拍半个多小时就冻得不好使了。后来,他居然给相机做了一件小棉袄。这位体重近一百公斤的东北汉子,患有严重的气管炎,一遇冷风就咳喘不止,我记得他说话时,胸腔仿佛风箱一样嘶鸣着……</h3> <h3>  王克举计划拍摄世界上现存的十五种鹤,每年他也像候鸟一样,南来北往地随鹤而动。在云南拍鹤时,高原缺氧使他举步维艰,而且一天之中要经历不同的天气变化,时而大雪纷飞,时而浓雾弥漫,由于条件所限,他常常是一整天只吃几个土豆充饥……</h3><h3> 三月份是丹顶鹤交尾的一个季节,为了拍摄到精彩的野外镜头,他每天都起得很早,把车开到芦苇荡旁边,扎龙的三月,积雪依然很厚,踩上去深一脚浅一脚的。他背着三脚架,携带着沉重的长镜头奔波在雪地里,那段时间,他每天都这样,有时候累得趴倒在雪地里无法重新站稳。但最后终于抓拍到太阳升起的那一刻,双鹤交尾的精彩瞬间……</h3><h3> 记得去年我离开扎龙的时候,他的老爷车终因积劳成疾报废在路上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