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游5•18国际博物馆日(24)——大钟寺之十 • 天王殿的“钟韵洪鸣”和大雄宝殿的“礼乐回响”

Daoye

<h3></h3><h3>天王殿,这是进入山门的第一层大殿。</h3><h3>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殿内和挑檐梁枋上均有旋子彩画。南面明间和次间分别有障日板壶门式门楣和窗子。殿中原有弥勒佛和四大天王像(现已不存)。</h3><h3>现在是“钟韵洪鸣”专题,为专门播放永乐大钟钟声录音的房间,游客在其中可感受钟声的情形。</h3> <h3>地上一块一米见方的铜牌,标注着能听大钟声音的范围~</h3> <h3>这就是“钟韵洪鸣”展厅,游客在其中听录音感受钟声的情形~</h3><h3><br></h3><h3>明朝蒋一葵《长安客话》记述,昔日的永乐大钟,“声闻数十里,其声宏宏,时远时近,有异他钟”。历经580多年风风雨雨,大钟依然保存完好,可是钟声却不再雄浑有力、余音袅袅。也许现在城市的环境已经不适宜大钟声音的传播了~</h3><h3>此时此地,可惜😭我还是没有听见~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没有播放大钟的声音~</h3><h3></h3> <h3>从天王殿进入第二进院落,北面是大雄宝殿(礼乐回响)东西两侧是大雄宝殿东西配殿~</h3> <h3>大雄宝殿,又叫主殿、正殿。寺院的主要佛事活动一般都在这里进行。硬山顶,面阔五间,前檐接盖抱厦三间,为单檐歇山式卷棚顶。内部梁枋檩上均有旋子彩画。抱厦前有月台。目前大殿作为“礼乐回响”展厅陈列曾侯乙编钟为主的一些内容。呈现乐钟作为礼乐制度的载体,成为统治阶层权力、地位的象征,有着严格的使用制度。</h3> <h3>(大雄宝殿前接三间抱厦和月台)</h3> <h3>(抱厦近景)</h3> <h3>(大雄宝殿内梁架上的旋子彩绘)</h3> <h3>一.曾侯乙编钟(复制品)</h3><h3><br></h3><h3>曾侯乙,姬姓,氏曾名乙。生卒年不详(据考古发现推定,他大约生于公元前475年,卒于公元前约433年),史籍并无其人记载。是中国战国时期南方姬姓曾国(即姬姓随国)的国君。曾国与史书中的随国一国两名,始祖为赫赫有名的周朝开国大将军南宫适(括)。曾国是西周初期周天子分封镇守南方的重要邦国。</h3><h3>1978年,在今湖北省随州市区西约一公里处的擂鼓墩,考古工作者对曾侯乙墓葬(后来证实)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包括举世闻名的曾侯乙编钟、曾侯乙尊盘等,同时出土文物还有大量兵器、乐器、漆器、青铜器等,共15000多件,其中9件被定为国宝级文物。</h3><h3>曾侯乙编钟是我国古代音乐成就的历史见证,是我们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里展出的是曾侯乙编钟的复制品,具有与曾侯乙编钟一样的音乐性能,音域宽广、音调准确,能演奏古今各种乐曲。曾侯乙编钟原件现存湖北省博物馆。</h3> <h3>曾侯乙编钟原件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时编钟分三层八组依次悬挂于钟架上,上层为三组钮钟,共19件,中层悬挂三组甬钟,共33件,下层悬挂两组共12件,在下层正中悬挂着楚惠王熊章五十六年(公元前433)赠送给曾侯乙的一件镈钟,整套编钟共计65件,总重量2500公斤。与编钟一起出土的还有敲钟的彩绘木槌和木棒。每件钟可发出不同乐音。对曾侯乙墓编钟测音的结果以及钟体上的铭文都表明,战国时期已有完整的十二匀音体系。</h3> <h3>大殿作为“礼乐回响”展厅陈列曾侯乙编钟为主的一些内容</h3> <h3>编钟在摆放时,最上层的是钮钟,中间和下层为甬钟,其中最大的重203公斤,最小的重8公斤。每件甬钟外表都刻有“曾侯乙作(持)”和有关音乐内容的铭文。</h3> <h3>钟架是铜木结构,全长10米左右,上下3层,由6个佩剑的青铜武士和几根人形圆柱承托。</h3> <h3>上层的佩剑武士</h3> <h3>下层的佩剑武士</h3> <h3>(编钟的支架底部~)</h3> <h3>曾侯乙编磬。编磬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石质打击乐器。曾侯乙编磬是我国先秦编磬中件数最多的一套,全套共32件。</h3> <h3>曾侯乙编磬</h3> <h3>楚惠王熊章五十六年(公元前433)赠送给曾侯乙的镈钟。</h3> <h3>在展厅里还有两只鸟,不知何意?后知曾侯乙墓还出土彩绘乐舞鸳鸯盒,估计是代表这个彩绘乐舞鸳鸯盒的。</h3> <h3>曾侯乙墓彩绘乐舞鸳鸯盒,正是它身上的图案启发了考古人员,联想到编钟的敲击方法。</h3> <h3>自1979年5月开始,在国家文物局主持下,由湖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等7家单位联合成立了曾侯乙编钟复制研究组。研究组经过5年多的反复试验、试制,终于在1984年7月成功地复制出“形似声似”的全套曾侯乙编钟。<br></h3><h3>据说当时只复制了三套,一套在湖北省博物馆用作演出之用,一套在北京,一套存曾侯乙编钟的出土地随州博物馆。九十年代末,台湾“文建会”向湖北省博物馆订购了一套曾侯乙编钟复制件,作为台湾“民族音乐中心”的珍宝收藏。在北京的一套曾侯乙编钟复制品大概就是大钟寺的这一套吧。</h3><h3>曾侯乙编钟所展示的高超铸造技术和良好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h3><h3>1987年12月10日,我国邮政发行《曾侯乙编钟》小型张一枚(T122),面值3元,这套邮票是中国国宝系列邮票的第一套。</h3> <h3>二、礼乐回响</h3><h3><br></h3><h3>先秦礼乐文化高度发达,这一时期贵族用于庙堂祭祀、婚冠丧葬、军事征战、宴享宾客的乐钟,具有乐器和礼器双重功能。作为乐器,乐钟为当时埙(xūn)、笙、鼓、管、弦、磬、钟、柷(zhù)等“八音”中的重要组成之一。作为礼器,乐钟则成为统治阶层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有着严格的使用制度。</h3> <h3><br></h3><h3>1.礼乐天下</h3><h3>“钟鸣鼎食”是对先秦王公贵族奢华生活的描写,也是当时礼乐制度的写照。悬乐制度是先秦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规定不同等级的贵族,分别享用不同等级的悬乐排场,从而使乐钟成为先秦时期礼乐制度的载体。</h3><h3><br></h3><h3>2.礼乐重器</h3><h3>编钟兴起于西周,盛行至战国晚期,由商代编铙演变而来。编钟是由若干乐钟按照一定音律排列悬挂于钟架上组成的礼乐重器。目前发现的编钟以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最为著名。</h3><h3><br></h3><h3>3.礼乐沉浮</h3><h3>秦汉以后,青铜文化与礼乐制度淡出了历史舞台,青铜乐钟也归于沉寂。但此后历代王朝的统治者,仍以乐钟为礼乐文化的象征,将其用于国家祭祀或典礼之中。</h3><h3><br></h3><h3>再看一下曾侯乙编钟。</h3> <h3>下午2:00才有编钟表演,犹豫了多时,还是割爱离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