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结太极元功

恬静芳菲

<h3>  盛夏的北山,在十五年前我们练太极元功的场地上,曾经的朋友们又相聚了。我们尊敬的周老师,师兄、师姐都来了,老友相见,分外亲切。</h3> <h3>  曾经在职场上叱咤风云,曾经在练功场上闻鸡起舞,无论是老师还是师兄师姐,十五后照样英姿勃发,谁能看出,他们都是年过七十的人呢?</h3> <h3>  我们的周老师,曾得太极元功真传,一生的酷爱和不断的追求,使他的太极元功炉火纯青。他恪守规则,严以律己,武德和武艺同长,深受武界同行和弟子们的尊敬。 </h3><h3> 看他练武:双目圆瞪,威风凛凛,手眼身形到位,一招一式规范!</h3> <h3>站在这个树桩下,就想起了往事,我们曾在它身上挂满了背篼,衣帽。那些在它周围一遍一遍走八卦的情景也如图画般,历历在目。</h3> <h3>  周老师、马玉和田坊,都是我最佩服的人。这些年,他们都经历了人生最难过的亲人的生离死别,又都顶天立地的站了起来。都说岁月无情,但他们的用实际行动证明:对亲人,他们是有情人,对生活,他们更是强者!</h3> <h3>  我们这个练功的场地在北山东侧,是老师当年在山后一锹一镐开出来的,场地很宽敞,四周有近半人高的土墙,上面长满了高大的青松翠柏,给场地撒下一片阴凉,在这里练功,冬无冷风刺骨,夏无骄阳暴晒,是一处绝佳的场所。多年后我们再站在这里,真是既熟悉又亲切啊。</h3><h3> 照片中的老师,威武中透着慈祥!</h3> <h3> 军营的生活,办公室领导职务的磨练,使马玉养成了吃苦耐劳,做事严谨,一丝不苟的习惯,记得当年在这里他不但练功刻苦,而且身体力行,默默无闻的为我们练功的环境的改变献策出力:场地的一侧他撒下花籽;场地周边,他移来樱桃树;进场地的入口,他将两侧的灌木修挽成拱门。一到夏天,这里鲜花盛开,大家练起功来神清气爽。因为阴凉,虽已盛夏,现在他们栽的樱桃树上还挂着红红的果子呢。</h3> <h3>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些年,我们几个唯一没有间断练功的就是田坊喽。所以在市里举办的各类大赛中总能看到她的英姿!</h3><h3> 老师耐心指点,学生心领神会!</h3> <h3>  一辈子都是规规矩矩做事,稳稳当当做人,拍照的姿势也是很正规的吧?</h3> <h3>马玉请教老师:脚是不是这样抬啊?</h3> <h3>  退休后,我一直往返于上海、海南、吉林之间,少有练功的机会,老师教的太极元功所剩无几! 真的对不起老师。</h3> <h3>练功时的好伙伴,生活中的好姐妹!</h3> <h3>是师徒,更是兄弟!</h3> <h3>灿烂的笑容挂在马玉的脸上,这是对未来充满憧憬的笑啊!</h3> <h3>看我的师姐,七十二岁,功夫何止是了得!</h3> <h3>  这些年,虽然少有练功机会,但我内心对习练太极元功的热情不减,更渴望能有一天再来北山,跟老师好好学习。</h3> <h3>坚持练功就是不一样!</h3> <h3>这一招一式中蕴含着多少汗水啊。</h3> <h3>老师从不放过我们动作上的一点点瑕疵,时间不多也要指点到位。</h3> <h3>这动作酷吧?</h3> <h3>练功使他们保持了青春活力,心态年轻,容颜不老。</h3> <h3> 老师和马玉拍照时是不是也保持了“站如松”啊?</h3> <h3>说不完的心里话啊。</h3> <h3>厉害了,我的姐!</h3> <h3>抬望眼,仰天“常笑”。</h3> <h3>大家难得见面,你和我,我和他,就多拍几张照片留作纪念吧。</h3> <h3>  画面虽差不多,细看看,其中的人是有变化滴!</h3> <h3>快乐之情,溢于言表。</h3> <h3>  相聚的时间好短,然后又是各奔东西。吃饭时,我们郑重相约,以后的五年,十年,十五年,我们还在北山集合,最大的愿望就是——一个也不掉队!</h3><h3> </h3><h3> 把这次聚会做成美篇,为的就是多年以后能有一个美好的回忆和对比,让大家觉得:那时候,我们还年轻!</h3><h3> </h3><h3> 李静芳 </h3><h3> 2019年6月26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