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旅游文化】双眼槐*南井泉

凡夫

<h3> 双眼槐*南井泉</h3><h3> 谢庄是博爱县寨豁乡的一个行政村,由三个(谢庄、西坡、韩庄)自然村组成。位于寨豁乡政府西南、县城西北约十二公里的山岭中,大凡博爱的骑友都认为路旁那颗八百年古槐就是谢庄所在地,也是谢庄的代名词,其实,真正的谢庄中心却不在此,而是在距此古槐约二百米路旁的向阳坡岭上。</h3><h3> 受微信公众号(鄈城漫笔)何老师文章《小岭之四谢庄》的影响,六月二十三日下午,驱车与友人顺着月山寺门前左侧刚刚铺好的山村旅游文化路盘旋上山,直奔目的地谢庄,途径月山镇东矾厂村,那里正在搞山村旅游文化建设,休闲的娱乐广场已具规模,路两旁带有山村文化建筑装璜正在施工,由于时间关系,只好在车内走马观花。小车仍在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行驶,越过一道岭,下了一个陡坡,便到了目的地——800年古槐树下。</h3><h3> 我们顺着古树旁边的水泥路下去进了村,大部分院落都是人去楼空,破旧的院落里长满了荒草,放些无关紧要的杂物,此时此刻我蓦然想起了一首歌谣“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妈妈……”,人往闹处去,这也许是人类的共性吧!一行人左转右拐,好不容易碰到了一位村妇,上前探问,才知道此村不是谢庄,叫小西坡,隶属谢庄村委领导。此时,友人棉花堂也联系到了精通谢庄历史的谢庄人郜政金(网名无奈痴人)老师,于是一行人顺原路返回,驱车来到谢庄村委门前,郜老师在那里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并引领我们直奔隐藏在谢庄村深处不为人知的双眼古槐处。</h3><h3> 从四周打量着这棵古槐,弯弯曲曲的枝丫相互交错着,偶尔漏出一两片淡淡的阳光,树干部有两个枯洞(双眼),但并不因此减弱它的威武、遒劲和朴实的风骨,树根扎得很深,像一只只大手牢牢抓住大地母亲,一层层苍老的树皮伏在树干上,静静地刻画着岁月的痕迹,见证着谢庄人的世代兴衰和历史上的战火硝烟(参阅公众号鄈城漫笔里写的小岭之一至四)。</h3><h3> </h3> <h3>八百年古槐树</h3> <h3>小西坡的院落</h3> <h3>长在墙缝里的树</h3> <h3>郜老师热情地引领到双眼古槐处</h3> <h3>深藏民间的高手,往往不被人知,铭牌虽是文凭的象征,但没有铭牌的或许历史更悠久。人也是这样,呵呵😊</h3> <h3>大象腿粗的树根</h3> <h3>自然形成的抓环</h3> <h3>谢庄村部分景观</h3> <h3>拉水车</h3> <h3>散养的正宗土鸡</h3> <h3>郜老师门前的另一颗古槐</h3> <h3>郜老师家中的葡萄架</h3> <h3>大鱼缸</h3> <h3>村民的文化娱乐</h3> <h3>人之生存,无水则亡,故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必有水源所在。带着这个话题,与郜老互聊,郜老侃侃而谈,道出了村里用水历史,原来村里有一口泉水井,供全村人世代享用,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变化,水质发生了改变(涩),正巧村南开采硫磺,发现有自动涌出的泉水,水质清彻透明,味纯甘甜。</h3><h3> 清道光七年,村民自发保护泉水周围环境,停止了开采硫磺矿石作业,在泉井两边用青石彻成两堵墙,顶部亦用青石硼顶,看上去像个窑洞,目的是为了防止泥土流失,冲入井内污染或覆盖水源。井旁石壁上有文字记载。郜老蹲下去,指着石壁,热情的讲述着,这口井水从未干洄,平时井水往外溢,只是在旱季时,水面略有下沉,石壁底部的小沟沟就是用来排水的,免的泉水四溢,弄脏了井台。过去由于生产力的落后,取水方法是肩扛担挑,一条弯曲的小道便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运输工具的改变,小路已制约取水的方便,村民们在交通便利的低平洼地修建了蓄水池,埋入地下管道,把泉水引流池中,方便了机动车拉水,同时池中装上潜水泵,把水提灌到村里,从此,村民用上了自来水,肩扛担挑的取水方式成为了历史。</h3> <h3>五黄月接近尾声,六绿月即将到来。五黄绿月</h3> <h3>南井泉石壁底部开凿的排水沟</h3> <h3>郜老师讲述文化历史</h3> <h3>已近黄昏</h3> <h3>蓄水池</h3> <h3>  时间已近黄昏,夕阳彤彤,晚霞冉冉,郜老热情不减,邀请去看看自己种植的果园,果园位于村东南岭上的一个拐弯处,过去这个地方俗称桑树湾,桑树湾处也有一口涌泉,欲知果园景色如何,且看下回分解——桑树湾*甘泉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