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母校南京电力学校

汪建国

<p class="ql-block">  我的母校南京电力学校。位于南京市北京西路74号(草场门)是直属电力工业部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宗旨:为全国的发电厂、供电局、电力设计院、研究所,培养中等技术人才。学校坐落在龙盘虎踞石头城下,秦淮河畔。风景秀丽,环境幽静。(学校前身是1946年创建的苏州高级工业技术学校,1953年改建为苏州电力学校,1954年迁址南京更名为南京电力学校.,195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升格为南京电力专科学校, 1985年更名为南京高等电力专科学校, 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南京工程学院并迁址南京市江宁区高等院校学区。)</p> <h3>母校教学大楼</h3> <h3>学校图书馆</h3> <h3>学校还有校外实习基地。这是校外实习基地――徐州发电厂。</h3> <h3>1955年7月我从江苏省靖江县生祠中学毕业。因1951年父亲病故,家境清贫,经济条件不允许我读高中升大学。所以我首选报考〈南京电力学校〉。因为该校是中央部属中等专业学校,入校后包吃包住,家庭经济困难还可申请助学金生活补贴费等…</h3><h3> 1955年7月5日我从老家步行到靖江城乘长途汽车至靖江八圩港再乘擺渡轮船至江阴转乘长途汽车到达常州参加南京电力学校在常州招生考区考试。(新中国刚成立,极需要发展电力工业,迫切需要培养大批电力工业人才。这一年,南京电力学校在南京和常州两个考区招400名新生,参加南京和常州考区的考生共计有8500名。)</h3><h3>1955年8月5日我收到南京电力学校录取通知书。1955年8月4日江苏省省报〈新华日报〉刋登了南京电力学校新生录取名单。</h3> <h3>学校九月一日开学,我编入电力专业122班,第一任班主任姚月璋《华东师大毕业》。根据入学成绩姚老师指定我为班级学习委员。这学期课程安排:政<span style="line-height: 1.8;">治〈姚月璋〉、物理〈洑齐奋〉、数学〈朱希盈〉、语文〈冯骥〉、化学〈黄复得〉、材料力学〈王西〉。1956年开始进入基礎理论课:金属材料、制图学,专业理论课电工基础以及高电压工程、电气设备等课程学习…</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1956年第二学期,交大毕业的宋孟鸿老师接任班主任并兼教授〈电工基础〉课程。1957年5月,宋老师带领我们全班赴杭州垦山门发电厂实习,我第一次看到大工厂大机器,深入了解发电厂的全部生产过程,使我更加热爱自已所学的电力专业。</span></h3> <p>力122班第一届班委:班长时庭春;宣传委员王秋元;体育委员汪定元;学习委员汪建国。</p> <h3>贫农出身的农村娃在南京电力学校茁壮成长!</h3> <p class="ql-block">1955年至1958年我完成了电力专业全部课程的学习和实习,以优秀成绩毕业。被学校党委选中留校工作。正式走上了工作岗位,担任江苏省电力局干部培训班班主任兼《发电供电知识》课程老师。培训班是为培养和提高江苏省中小发电厂、供电所在职厂长、所长的专业知识。…这些我称为叔叔、阿姨的大学生,都亲切叫我小汪老师,我第一次赏到做老师的荣耀和甘甜…</p><p class="ql-block">1958年10月10日,我第一次领到工资35.80元。兴奋得给妈妈写信报喜,立即去邮局给妈妈寄去20元。</p> <p class="ql-block">1959年10月1日伟大祖国国庆十周年学校大门口留影。</p> <p class="ql-block">1959年5月我临时借到学校办公室帮助工作,得知学校校办工厂招工。我姐姐汪玉珍因为有小学文化在老家泰兴县印达乡先做扫盲教师后担任乡妇女副主任…她想离开农村,经我介绍推荐,学校校办工厂招工组面试,正式录取姐姐到学校电讯工厂(生产电力载波机)工作。</p><p class="ql-block">1959年8月电力干部培训班结业。学校党委决定派我到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热能动力专业进修。1959年1月至1962年2月,我在南工三年跟随336202班学习,并参加该班毕业设计和实习,1962年2月15日,南工动力工程系汪孟乐主任为组长的答辩委员会对汪建国进修学习举行答辩会,成绩优秀准予结业。</p><p class="ql-block">1959年9月我在南工三系报到后回电校和玉珍姐合影留念。(我佩的校徽是南京工学院,玉珍姐佩的校徽是南京电力专科学校。)</p> <h3>姐姐成为电校校办工厂的正式职工后,我和姐姐朝夕相处,相互帮助。1961年学校党委韩丽云书记出面介绍姐姐和学校办公室秘书夏立元认识,韩书记有意希望姐姐和夏进一步发展关係。学校副校长(党委委员)候春嶺(在上海电力学校和夏是同事,都是山东人。)多次找我和我母亲介绍夏立元情况:华东革命大学(应是华东干部专科学校)毕业。写一手好字,写文章在学校也是数一数二的。就是山东人脾气太倔,在上海电校讨论他入党的支部大会上,因为脾气倔,差一票未能通过…</h3><h3> 在韩书记和侯校长的促成下,夏立元和玉珍姐于1962年5月1日办理结婚手续。韩丽云书记和候春嶺校长是我姐夫姐姐的主婚和证婚人。</h3> <h3>姐夫夏立元和姐姐汪玉珍结婚照</h3> <h3>  时隔五十年,2016年5月我回南京参加活动(省商务厅老干部处座谈会),外甥女夏红(姐夫夏立元和玉珍姐的大女儿。她现在南京工程学院院长办公室工作)亲自驾车来南京南站接我。</h3> <h3>1961年10月老家(江苏省泰兴县曲霞区区委仇仁普书记来南京开会专程到电校看望我和玉珍姐。(合影留念)</h3> <h3>1961年5月1日母亲来南京看望我们。我和姐姐与敬爱的母亲合影留念。</h3> <h3>1962年我和敬爱的妈妈在南京合影。</h3> <h3>1962年9月我完成了南京工学院三系331教研室给我的结业考试和答辩,结业回到母校,担任热能动力设备教研组组长,兼动303班班主任和〈热力发电厂〉专业课程老师。</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p>1963年3月我给动303班讲授《热力发电厂》课程时,时任学校校长潘求泰(第二排右一)动力科科长丁德劭(第二排左一)深入课堂坐在学生中间听我的讲课。</p> <h3>1963年4月中旬,我带领动303班到南京热电厂毕业实习,实习队排练《热夜想念毛主席》歌舞,参加电厂五一联欢晚会。电厂工会评定《热夜想念毛主席》为演出一等奖。(后排中间为本人,第二排右一为时任(63年)学校学生会主席周芙华。)</h3> <h3>时隔五十年,2014年5月,我应邀参加动303班同学第五次聚会。在母校招待所前合影。前排右起第四人为本人,第三人为时任(63)学校团委专职干事张正荣(文革后离开学校调南京市十三中学校长)。前排左起第二人为周芙华。</h3> <h3>2008年年5月应邀参加动303班同学江西婺源第四次聚会。这是和聚会部分同学在江西婺源景区合影。(前排左一为熊朝想,右一为巫啟安,他们分别为印尼和菲律賓归国华侨。熊朝想毕业分配镇江谏壁发电厂曾任汽机分场检修工程师。《文革》后,熊朝想担任镇江市侨联主席。巫啟安毕业分配广东省电力建设公司。</h3> <p>学生同事丁轲轲。我在无铴招生录取的品学兼优考生,我是他的入门老师;他以优秀成绩毕业留校并派送南京工学院进修。进修结业回校担任动力科专业教师,教授《热工仪表及自动调节》。我们又是同事。1978年我调江苏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轲轲一直在母校任职,他多才多艺德才兼备1990年任南京高等电力专科学校动力系主任。2009年任南京工程学院副院长兼康尼学院院长党委书记。他编著的《热工过程自动调节》《自动测量技术》深受师生好评,被选为全国高校电力专业的教材。</p> <h3>  2005年5月母校五十年校庆,我们力422班同学纷纷从祖国四面八方以及日本、澳门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h3><h3> 光阴似箭岁如梭,风风雨雨五十秋,历尽沧桑聚母校,满眼皆是银髮人,携手相看两鬓霜,抚肩拥抱泪满眶。</h3><h3> 我们<span style="line-height: 1.8;">除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庆祝活动外,还拜望</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曾给我们讲课的王义和、张洪让、姚月璋等老教师,参观</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我们曾经住过的宿舍,参</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观汉平同学捐赠</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师苑》亭…</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5月10日全班参加母校校庆的同学聚集在母校图书馆前和我们敬爱的吕校长、丁德劭、洪佩孙、姚月璋等老师合影留念。照片前排――自左向右:李义风、李煌斌(原团委书记)、洪佩孙(继电保护老师)、吕少英校长、丁德动(电气设备老师)、姚月璋(班主任)、顾韞珠、陶惠珍。第二排――自左向右:王满照、徐文飞、汪建国、季达昌、刘君乐、刘德芳、黄聖源、王明家、孙滨、马校正。第三排――自左向右:杨兴友、李家勤、伍贻兴、何汉平、潘志杰、周桂兴、时庭春、徐长顺。第四排――自左向右:任荣道、盛林春、郜成鹤、高汉清、祝家骥、姚行、丁耸云。</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3>  师生座谈会上,我即席发言,深情地感谢母校对自己的培养和教育。我左边为王明家〈主持会议〉,王明家左边为吕少英校长〉。</h3> <h3>校庆活动中,我和老同学老同事在母校的图书馆前合影。自左向右――老同学:王明家、任荣道、汪建国、何汉平儿、何汉平、郜成鹤、黄平中〈原学生科科长〉、王厚琪〈原学校团委书记〉</h3><h3>(何汉平是我同班同学,他毕业后任职澳门电力公司营运部部长。母校五十周年大庆,他向母校捐赠20万元人民币,设立何汉平奖学金。另外还在校园的小山上建教师休息亭《师苑》捐赠给母校。</h3><h3><br></h3><h3><br></h3><h3><br></h3> <h3>汉平同学捐赠的教师休息亭《师苑》建在教学大楼后面小山上。</h3> <h3>和老同学周桂兴(班级团支部书记毕业后担任江西省电力设计院总工程师)、何汉平(澳门电力公司部长、潘志杰(毕业后随爱人移居日本大阪)在扬州瘦西湖留影。</h3> <h3>我和老同学马校正〈享受国务院津贴核电专家〉、何汉平〈澳门电力公司部长〉、高汉清〈扬州供电局局长〉于2012年5月游玩扬州瘦西湖留影。</h3> <h3>2005年5月和老同学何汉平在南京东山风景区留影。</h3> <h3>2012年5月我和聖源(原华东电网总调度)等上海同学发起并组织全班同学来上海聚会(第四次聚会)。照片是在聚会住地〈上海静安区老干部招待所〉合影。照片前排左1为黄聖源〈原华东电网总调度〉。</h3> <h3>  这是第四次同学聚一角。</h3><h3> 时光茬冉,岁月如歌!回首同学生涯,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亲切!同桌的笑声记忆犹新,老师的教诲至今难忘!…</h3> <h3>  聚会中,老班长郜成鹤和班级才子王明家合影。</h3><h3> 王明家是班级学习尖子,他聪明过人。学校多次组织数学、物理、化学比赛,他都勇夺第一。是学校有名的学习超人。1958年,我和他一起毕业留校工作。1965年,他调离学校,先后在南京热电厂、华能发电厂任总工程师。退休后受聘江苏省电力局专家组继续发挥余热。</h3> <h3>  老班长时庭春和老同学李义风在世博会纪念馆前合影。他们由同学恋爱结为夫妻。这次聚会,李义风向我们讲述:她患乳腺癌两次住院手术,庭春日夜陪伴,无微不至呵护!庭春和义风是班级公认的模范夫妻。</h3> <h3>2016年,老同学德芳从安徽淮北来上海,我高兴地在附近酒店订位请德芳吃饭。快结账时,德芳女儿抢先买了单…</h3><h3> 德芳女儿聪明能干、热情大方,在上海电力公司工作。原来德芳女儿女婿都是南京电校(90届)毕业生。我们还是校友哩!</h3> <h3>2018年5月桂兴从广州回老家常州探亲,路过上海。5月4日中午建国、聖源和桂兴在聖源家附近酒店小聚。</h3> <h3>2018年5月全班在常州举行第五次聚会。</h3> <h3>原电校继403班分配到上海的俞永凰、陈延宁、张省健等同学于2019年5月相约黄根祥、汪建国老师以及老校友毛琴珍(上海供电公司生技科科长)在上海浦东品悦大酒店聚会。</h3><h3>照片前排:汪建国、黄根祥。</h3><h3>后排:毛琴珍、陈延宁、崔阿根、俞永凰、张省健、刘遗福。</h3> <h3>2009年10月我专程回南京看望老领导丁德劭。(丁德劭原电校动力科主任,1984年任南京高等电力专科学校校长。我的入党介绍人。)</h3> <h3>2012年5月专程去南京鼓楼医院高干病房看望病中的老校长吕少英。1958年我毕业了。吕校长通知我到他办公室,他代表学校党委告诉我:党委已决定你留校工作,问我愿意不愿意?我表示:服从组织决定和安排。吕校长是新四军浙东游击队老战士。解放后先后任吉林电力学校教务长、副校长,1957年电力工业部教育司调他仼南京电力学校校长。</h3><h3>我在母校五十周年庆典时写了一首短诗《致吕校长》:</h3><h3>年轻时浙东山区打游击,</h3><h3>奋勇杀敌迎来新中国成立。</h3><h3>57年接任南京电校校长重任,</h3><h3>呕心沥血培养电力事业接班人,</h3><h3>坚决贯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h3><h3>电校毕业生在祖国各地奉献光和热…</h3><h3><br></h3> <h3>2019年原南京电校动力科老同事在南京鼓楼酒店聚会。自左向右:华寿祥、王明家、汪建国、徐玉龙、邱瑞章</h3> <h3>  我1955年考进南京电力学校,1958年毕业留校。1959年到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动力系进修(跟班学习)。1962年1月,我从南工进修结业回到母校担任热能动力教研组组长兼动303班班主任和《热力发电厂》课程老师。1963年4月,学校共青团教工团员大会选举我为教工团总支书记。</h3><h3> 1975年5月,我赴北京参加电力工业部教育司组织编写全国电力中专学校教材工作。我和北京电力学校陈怡老师具体负责编写《发电厂热工仪表及自动调节》一书。该书由电力工业出版社出版,作为全国电力中专学校教材。</h3><h3> 我从1955年9月考进南京电力学校到1979年3月离开,整整在南京电力学校学习、工作、生活了二十三年,南京电力学校是我可爱的母校,是培养教育我的第二故乡。</h3> <h3>2000年母校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南京工程学院。并迁止南京市江宁区高等院校园区</h3> <h3>母校新址校大门</h3> <h3>母校新图书馆〈逸夫图书馆〉</h3> <h3>母校新址新建体育中心。</h3> <h3>母校新办公大楼。</h3> <p>应母校《校友通讯》主编约稿,我在《校友通讯》2019年第十一期和2020年第一期分别发表了《流金岁月》和诗歌《同学聚会》</p> <h3>母校现在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秉承“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弘扬“知行统一,创业创新”的校园精神,形成了“校企合作、产学研相融、注重实践”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