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之旅(二)

慎始敬终,终以不困

<h3>罗浮山下四时春,</h3><h3>卢橘杨梅次第新。</h3><h3> 日啖荔枝三百颗,</h3><h3>不辞长作岭南人。</h3><h3>这是苏轼被贬职在惠州时,吟咏荔枝的名句,每当一个中国人在吃荔枝的时候,估计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样的名句😋</h3> <h3>湛江的朋友本来想让我们自己在荔枝树上采摘的,后来考虑快乐是有的,但是天太热,怕出意外,就给我们带来很多热带水果🤗</h3><h3>他不无夸耀地告诉我们,这种荔枝是最好吃的品种,叫“桂味”。因有地方口音,我听成了“归位”😳难道是好吃得要死啦?😛反复问过,才知道本音。哈哈哈</h3> <h3>皮薄肉厚汁多味甜,嘴里弥漫着一股香味🤗🤗🤗是桂花的香味,所以才被称之为“桂味”。我们吃的荔枝,皮壳红中带绿,肩上有一片绿色的。朋友告诉说,不要以为没熟。事实上的味道更赞,更甜,因为是老树结的果,颜色是这样的。<br></h3> <h3>和我很喜爱的大文豪异空间品尝一样的佳果,荣幸之至焉</h3> <h3>我感觉第二好吃的就是这样的芒果了,好像别称叫“鸡蛋芒”用手轻轻地一撕就可以吃了,汁多香甜味儿浓,核很小🤗</h3> <h3>黄皮果,当年在云南玩儿的时候尝过一颗,酸的牙都要掉了😫,这次应同伴们的要求又尝了几颗,酸还是有,但是能够接受,依然不是很喜欢。朋友告诉我当地民间谚语云:“饥食荔枝,饱食黄皮”,说明黄皮果可帮助消化的。</h3> <h3>菠萝、木瓜、火龙果、山竹、莲雾、西瓜、香蕉等真的要在当地吃,才能领略到它们的灵魂之味。</h3> <h3>据说,湛江人爱喝早茶,喜欢在人声鼎沸的茶楼聚聚,除了享受那些美味的早茶点心,更重要的是和身边的亲朋好友,叙旧拉家常,不急不忙,稳稳当当。</h3> <h3>豉汁凤爪是茶点必点。此种茶点是鸡爪经过炸制,又饱饱的吸满了调味汁,继而蒸,红香酥软,一吮即脱骨。还有其他的口味儿的凤爪……,吾等粗人,尝滋味,一碟足矣。<br></h3> <h3>金钱肚,湛江人喜欢“好意头”,这道听起来豪气冲天的点心其实只是蒸牛肚。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广州就有这个早茶食名,经过高温蒸煮,金钱肚味道香浓,口感更加不腻,嚼口又柔软又劲道又容易嚼烂,真是美味。</h3> <h3>糯米鸡,广东传统名点。据说过去传统的糯米鸡以糯米、瑶柱、虾干粒,或去骨的鸡翅等作馅料精制而成。蒸熟的糯米鸡,荷叶清香扑鼻,鲜味四溢,糯米润滑可口,鸡肉味道完全渗透到糯米之中,风味独特。现在的貌似没有吃到这样描述的感觉,应该是人口流动带来的副作用吧。</h3> <h3>清蒸排骨,原汁原味。据说配上一碗白饭,清香爽口,消饥果腹,是老湛江的早餐标配。</h3> <h3>水晶虾饺,以鲜虾仁作馅,是名副其实的虾作饺子。虾饺可谓是湛江早茶的“扛把子”,湛江的每家茶楼都虾饺。上乘的虾饺形似一梳香蕉,皮薄而半透明,在小巧精致的竹制蒸笼里晶莹透亮,鲜活的虾仁露出羞涩的粉红,隐约可见,入口柔韧而富有弹性,吃起来爽滑清鲜,美味诱人。这也是我们一行人中普遍认为最好吃的一道点心😊</h3> <h3>干蒸烧卖,著名汉族小吃。在湛江早茶中,烧卖是菜单中的二哥,仅在虾饺之下。湛江烧卖,以干蒸烧卖、鲜虾烧卖、蟹肉烧卖、猪肝烧卖、牛肉烧卖和排骨烧卖等为主。</h3> <h3>叉烧包是湛江具代表性的点心之一。以切成小块的叉烧,加入蚝油等调味成为馅料,外面以面粉包裹,放在蒸笼内蒸熟而成。叉烧包一般大小约为直径五公分左右,一笼通常为三或四个。好的叉烧包采用肥瘦适中的叉烧作馅,包皮蒸熟後软滑刚好,稍为裂开露出叉烧馅料,渗发出阵阵叉烧的香味。</h3> <h3>在南京吃过菠萝包,一直没有觉得好吃。应该是吃错了,一口爱上她😍</h3><h3><br></h3><h3><br></h3><h3><br></h3> <h3>湛江人对海里的捕获这样来划分:</h3><h3>海鲜——当天从海里捕获上来的,未经过水池放养过的,带有一点海水腥味的海产食物才能称为“海鲜”🤗</h3><h3>经过水池输氧、冷冻储藏的海产食物,虽新鲜,但不能叫海鲜,只能称为“海产品”😊</h3><h3>经过干燥脱水处理、或长途运输的海产食物,则称为“海味”,意即有海产品的味道而已😛</h3><h3>当然囖,我们在餐桌上吃的海货,多数是养殖的。这些养殖基地,在飞机临近湛江陆地的时候,从飞机上就可以看到,规模巨大。</h3> <h3>早就听说,湛江被冠以“中国海鲜美食之都”称号,吃海鲜就应该去湛江🤗🤗🤗来了以后就真正的感觉到,此言不虚👌</h3><h3>湛江的海鲜美食,首先有海域生态环境良好的极大优势,出产海鲜品质上乘。其次是当地对吃到的海鲜追求味鲜,选料重视生猛鲜活的饮食传统。<br></h3><h3>湛江海鲜品种极为丰富,鱼、虾、蟹、贝……无论是大酒楼,还是街边小吃,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或兴趣,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美食😊</h3><h3>享受美食,一定要学会“品”。品味就是眼睛先享受、鼻子嘴巴再享受,然后还要用心去琢磨琢磨她的妙处,方能不辜负。</h3><h3></h3> <h3>居然看见蓝色的……桑拿海鲜,下面锅里熬粥,蒸汽把海鲜的鲜甜和咸度带回粥内……</h3> <h3>第一口粥送进嘴里时,我整个人有种酥麻的感觉,火候刚好,粥液绵软,里面可以看见的海鲜有蟹、虾、干贝、鱿鱼……多元的海鲜在粥里煲出了和谐、欢腾的歌😊一碗粥酣畅淋漓地喝下,禁不住再请服务员再盛了一碗🤗鲜美啊!舒坦😊</h3> <h3>皮蛋瘦肉粥,也是我很喜欢的。</h3> <h3>刺生😍好喜欢的</h3> <h3>海鸭,个人理解应该是海边滩涂里放养的鸭子,几乎是自然散养的,从这只鸭子的皮下脂肪应该可以看出来,从肉质扎实的口感上也能够说明这点。只是不知道是不是?</h3> <h3>湛江的白切鸡,肉嫩骨香,清淡鲜美,十分可口,非常好吃。问询朋友,得知是阉鸡做的食材。和绍兴白斩鸡的食材差不多,口感也差不多,区别只是在调味料的细微处。</h3> <h3>湛江人非常钟爱吃粉。可能是根据它们制作手段不同,形状不同,加以各类蘸水,便有了各种各样的名字吧?何先生曾经带我去品尝当地人是怎么吃的😊街头巷尾的量和酒楼里的不是一个数量级的,点多了。这种炒粉,我感觉口味重,适合我吃😋当地人口味偏淡,尤其是在辣椒方面,我好像还没有吃到……小米辣+酱油似乎已经是他们的极辣了。隔海相望的海南黄椒辣酱过去一直是我的小可爱,两地相隔不远,吃辣方面差别这么大?我记得,我小的时候,也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吃过湛江的辣酱,非常好吃,令我着迷的,好像是“天车”牌子的,是没了,还是我记错了……</h3><h3>但是,当地配刺生的芥末可是真够劲啊😋</h3> <h3>雷州白斩狗,亦称白切狗。雷州人很喜欢吃狗,市场上卖狗肉的摊档蛮多,配以蘸料,肉质紧实,耐咀嚼,是下酒佳肴。</h3><h3>以上关于吃的菜品图片基本上都来自于网络,我还没有修炼到有不熟悉的朋友在一起,用手机拍摄菜品的程度😛</h3> <h3>南国多奇花异草,让人目不暇接……随意拍了些不认识的或觉得稀奇古怪的😋</h3> <h3>以为是箬叶</h3> <h3>朋友说这是天然的狼牙棒😀😀😀</h3> <h3>黄色的夹竹桃花,可爱的紧,可惜拍虚了😫</h3> <h3>紫荆花,我在南京用手机软件查询过,根本就不是香港特区的徽标样子,艺术家的变形技法也太出格了吧?😳</h3> <h3>来到这里,看见许多行道树开的花似乎眼熟,能够和香港的徽标吻合,查询软件,得知:洋紫荆花,学名叫红花羊蹄甲。虽然树形不好看,粗枝大叶的,却长出色彩绚烂,令人沉迷的花朵。婀娜多姿的花型,深红泛紫,有“锦绣”的惊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