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两千年前,庄周在宋国蒙邑的槐荫下枕书而眠,梦见自己化身为蝶,振翅时携着《齐物论》的哲思,在先秦的天空划出永恒的轨迹。当他从栩栩然的梦境中醒来,不知是蝴蝶梦见了庄周,还是庄周梦见了蝴蝶。这则穿越时空的寓言,像一枚思想的种子,在中华文化的土壤里开出了绚烂的生命之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每当我在暮春时节看见白蝶蹁跹于油菜花田,庄周梦蝶的哲思便会在血脉里苏醒。那些振翅的精灵,仿佛是时光的碎片,轻轻落在记忆的水面,激起层层叠叠的涟漪。恍惚间,我看见童年的自己正蹲在田埂上,用草茎逗引一只迷路的蝴蝶,阳光在它的翅膀上流淌成金色的河流。此刻的我与彼时的孩童,在蝶翼的颤动中完成了一场隐秘的对话,庄周与蝴蝶的界限在这一刻消弭于无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蝴蝶飞过的轨迹,是命运写下的诗行。它扇动翅膀时带起的气流,或许正是两千年前宋国蒙邑的那缕春风。当我们凝视蝴蝶的瞬间,何尝不是在凝视自己的前世今生?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记忆,那些在现实中沉睡的梦想,都在蝶翼的颤动中苏醒过来。这或许就是庄周留给我们的启示:生命本就是一场大梦,而觉醒的契机,往往藏在一只白蝶的翩跹里。</span></p> <h1> 经历和梦境,都具有时间属性,究竟哪个虚幻,哪个真实?是经历套着梦境,还是二者并行交替出现。两千年来,无数人试图用各种方式演绎揭示这个难题。</h1> <h1>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曹雪芹的“红楼梦”,无不将人生大梦演绎得极致。</h1> <h1> 当暗物质已经被科学界普遍承认存在的问题,当量子力学的“量子纠缠”已经被证实存在,我们不得不佩服庄子这个玄学祖师爷的智慧,两千年前的正是他一个午觉,竟然揭示了一个超自然真理:人生一场大梦!如今的科学有能力洞穿近千亿光年的宇宙空间,在如此浩瀚无边的空间里,人连一粒尘埃都不是,连肉身都是无形的,何况是原本就是无形的人生经历!人生如梦,谁还敢说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h1> <h1> 既然如此,那么梦醒时分,是否就是两种生命形态在交换。我们再也不必忌讳美梦,美梦成真不是幻觉,是已然。</h1> <h1> 蝴蝶,它原本也是某种昆虫的生命形态阶段。我们喜欢蝴蝶不仅仅因为其绚丽多彩的外表,更因为它引发庄子“人生如梦”的典故。</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