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那些陈年往事——到沟口去“抢柿子吃"!

大汉 (西安10262605)vivo手机

<h1>正强:敢不敢到沟口去吃柿子?和我说话的人叫田书楷,我们班里有名儿的蔫怪,饱读古书,诗 经,嘴里时不时念叨,阴了,晴了,黑了,明了,没意思,没意思,这些话要让连队干部知道,后果不知道有多么严重……这次再去沟口,离开连队,不请假,擅自离队连队要给记过的,更严重时,要记档案的;但是又想,好长时间就没吃过一顿饱饭,如果几个柿子下肚,找一找久违吃饱的感觉,晚上肚皮也不闹意见,岂不是太美的好事,加上小心一些,也不会让人发现,柿子的诱惑让我失去了判断力。走!大道不敢走,沿着河道,慢慢的 摸索着前行,还好连队刚吃过晚饭,出来散步的人还不多,抓紧时间,否则连队有活动集合点名那就完蛋啦,走了近20分钟,天己麻麻黑了,我俩到了沟口,远远看去老赖家家门口的地上堆着好多柿子,书楷老哥的情报工作做的很不错嘛,站在门口向屋里的老赖喊去:老赖头,买你几个柿子吃,在屋里的老赖出声了:不卖!再问回答还是不卖,这个老赖头脾气有点儿古怪,这时候不知哪根儿筋不对了,买你东西人家就不卖,我俩还没辙,要知道,离连隊最近的就是他家,去别的人家买时间根本不够用,只见平时做事慢悠悠的田书楷,一改往日作派,在地上迅速拿起几个柿子,给我讲:拿几个快跑,看着他离开的身影,我才反应过来,从柿子堆里迅速拿了3,4个柿子,脑袋里这时还没忘连队教育我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裤兜里掏出两块钱扔到地上,赶快跑开,只见老赖头从家里出来,大声对我们喊:放下我的柿子,放下我的柿子,如果你们不放,我找你们指导员儿去,毕竟老赖头是半百的人了,根本追不上跑的兔子般速度的我俩,看着老赖头没追来,三下五除二吞下我们的战利品,吃毕后 竟然打了几个久违的饱嗝,那个满足呀!赶回连队,这时的我心里才开始打起了小鼓,害怕了起来,后面发生的事会是怎么样呢? </h1><h1><br></h1><h1>嘟嘟,嘟嘟,嘟嘟嘟指导员的紧急集合的哨音想起来了,不到两分钟,三个排180号人迅速的排好了队伍,只见老赖头和指导员站在一起,指导员开始高声的斥责,(指导员,连队里带隊干部,原国测局干部,快四十岁了,受当时极左思潮影响,一开口就讲政治,我们当时年龄小,不懂事,对指导员意见最大,发生了好多和指导有关的趣事儿,其实指导员是一个很善良,很好的人,以后专篇介绍)有人抢了老赖的柿子,给我站出来,我往田书揩那边儿望了望,书楷连忙给我摆手,我明白了他的意思,不能站出来,站出来都死定了,指导员继续大声讲,虽说抢了老赖头儿的柿子,还没忘我们 的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还知道给老赖头二块钱,你好好给老赖头儿讲,他能不卖你柿子吗?我在底下小声嘟囔,如果他卖了我们会这样做吗?大约讲了15分钟,看样子,老赖由于天黑真没看清我们,我俩也坚持就没站出来,这时的指导员也累了,对老赖头儿讲:那就先这样啦,等到我揪出来他们再和你讲,老赖头也再在没讲啥,毕竟他也没吃亏,事情就这样结束了,一天两天,一月两月,日子过得很快,再也没有人提起这事儿。 </h1><h1><br></h1><h1>时隔28年,我们当年这些人组织了重返襄渝线活动,我来到了温家口沟口,打听到一位老赖头家的孙媳妇,(老赖头儿已经故去了)看着老赖头孙媳妇怀中的娃,想想老赖头他如果还在世,那就已经四世同堂了,人生唏嘘,岁月无情,我在娃的裹兜里放下一百元钱…… </h1><h1><br></h1><h1>七零年,我们是当年六九级初中毕业生,晌应党的号召,积极报名去安康修 襄渝线铁路,当年报名的还有七零级学生及少数留城青年,近三万名,我们去了以后按部队编制,军事化管理,称呼为学兵连,待遇是民工待遇,工资二十八元,扣十五元生活费,每月发十三元钱,(最后我们结束这段学兵经历,去别的单位上班当学徒,别人还讲,他们为什么每月二十八块钱?我们才十八块起步,唉,真让人没办法回答。)由于刚开始 各种原因,我们曾经有一年左右 吃不饱肚子,各个连队情况不一样,我们学兵17连远离县城,驻地比较偏僻,生活条件比别的连隊差很多,离四川只有三十里的路程。</h1><p><br></p> <h1>这张照片近处是我们修的公路桥,远处是我们参与修建的铁路桥,桥的二端是我们连伙同五八零九部隊,民工连,民工女子连修建的地质结构尤为复杂的三胜寨,炼石滩隧道。</h1><p><br></p> <h1>这是我们七班全体人员合影;我们班是连队的生活班,负责全连吃喝拉撒,也就是保障后勤供给,做饭用的柴火去山里背来,粮食及其他分配物资从公路边 运到连队,大约3km远,主要还是背,(刚开始时,因公路不通,连里曾组织去县城背面粉,六十里山路,来回一百二十多里,每人背五十斤,一天打个来回。),连队用的菜除少量供给外,基本上都是我们种,基本上满足了连队的用菜需求,为种好菜,挑大粪这个活儿没少干过。</h1><p><br></p> <h1>这是我唯一一张在三线的个人照片 这几张 照片都是我们快结束三线建设快回来时拍的,最后的一年多时间,就再也不存在饿肚子的事儿了;讲段我这辈子吃的最多一次,那是一次我们班上去镇上运输东西,就可以随便买买东西啦,到中午一家饭馆落座后,就叫店小二拿了几十个四两一个 杠子馍,吃的最多是我班张治生,回民,一米八大个,他吃了七个杆子馍,喝了三碗汤,总共吃了三斤一两。我吃了四个馍,喝了一碗汤,一碗汤用一两粮票,这是我这辈子吃的最多一次,用了1斤7两粮票,那时的饭馆斤两足,不存在短斤少两现象;特殊的环境,造就了我们个个都是大胃囗。连队聚餐时是放开量吃,有次就有人因吃太多,肚子疼的在地下打滚儿,卫生员硬是 拿东西把嘴巴撬开,用筷子刺激喉咙把食物吐出来…… </h1><p><br></p> <h1>这是三排副张永安提供的珍贵照片,这是我们连驻地温家沟沟口任河渡口,记的每当坐船过河时,船老大就要 叮咛我们要坐在两边,不要坐在一边,那样的话船就会偏向一边,容易出事故,看下图我模仿船老大的录音,仿佛船老大讲的话仍 清晰在耳边响起,似乎就是在昨天讲的一样……( 我们驻地离四川省界只有30华里,紫阳当地人讲话就和四川囗音相近。</h1><p><br></p> <h1>在三线初期,好朋友李玉常 给我寄了几斤白砂糖,我找到好朋友朱宝璋,两个人说着话竟把这些糖吃掉一大半,随后就是几天的胃酸,难忘这些…… </h1><h1><br></h1><h1>照片上边是朱宝璋,第一排左边是李玉常</h1><p><br></p> <h1>在南门广场集合</h1> <h1>带上儿子去看老爸当年修铁路的地方,离镜头最近的的是我儿子。</h1><p><br></p> <h1>七班长孙海民</h1> <h1>站在我们建的任河公路桥上留影</h1> <h1>这是在我们当年连隊驻地温家沟</h1><p><br></p> <h1>给我儿子也拍一张——学兵的后代!</h1> <h1>任河公路挢</h1> <h1>站在我们修的任河公路桥上,远处是我们修的任河铁路桥。</h1><p><br></p> <h1>当年去的时候,我们坐的是卡车,巧的是我们的大轿车甴于太长在公路上不好拐弯,就把大轿子车留在距目的地三十里的瓦房店,路上挡的当地人开的卞车前往,卡车司机听说我们是当年的修路人,说什么都不要车钱,还深情的讲,没有你们修的路,我也现在不能再这公路上开车 赚钱,让我们这些当年修路人感到了我们当年的付出是值得的,还有人念我们的好,我们过意不去,纷纷你一包我一包的拿出了从西安带的香烟硬塞给了司机,每当我回忆这段经历,心里总是暖暖的。</h1><p><br></p> <h1>在任河公路桥上合影。</h1> <h1>在招待所合影</h1> <h1>这是廾八年后重返襄渝线的合照</h1><p><br></p> <h1>这是中学全班合照,女生有三名,男生大多数都去了三线建设。</h1><p><br></p> <h1>这是小学全班合照,男生一半以上去过三线建设。</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