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6.20历经艰苦卓绝7年抗日战争、3年解放战争,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献出宝贵生命!王崇华烈士永垂不朽!

NJWXC

<h1><b>1. 王崇华烈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事业而英勇捐躯的事迹,一直是我们王氏家族的骄傲!也是我们后辈学习的楷模!他在十年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后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使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br>  &nbsp;</b><b>一直想为我们王氏家族的英雄烈士~我们的七爷爷王崇华写点东西,也算是我们晚辈所尽的一点责任和义务。我作为这一辈的男孩老大,加上现在已经退休,虽然只是个理工男,文笔修辞都不在行,但想想如何能让七爷爷的英雄献身精神永留王氏家族,激励我们及其后人继承王氏家族优良传统,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就感到有责任尽一点绵薄之力。</b></h1><h1><b> 自我记事以来,就从我的祖父辈、父辈那里听到有关七爷爷王崇华牺牲于东北四平战役的点滴情况,消息的来源主要是王崇华牺牲后他的一位下属连长负伤后回家所带来的情况。多少年来,能多了解一下有关七爷爷王崇华烈士战斗的经历和牺牲的事迹,能目睹一下他的留存资料和遗物,是我们家族一个永恒的夙愿。<br><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在上世纪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我的二叔王文友利用去哈尔滨出差的机会,找到了东北烈士纪念馆,想查一下七爷爷王崇华烈士的有关资料存档情况,但鉴于当时正处于文革动乱高峰的特殊时期,该馆采取了封馆的保护措施,二叔只能遗憾而回。</span></b></h1> <h1><b>2. &nbsp; 时间追溯到2006年11月22日,我借去东北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招聘的间隙机会,来到了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曼街241号的东北烈士纪念馆。本来我以为在陈列室可以查到有关资料,但由于2005年该馆为搞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只陈列抗日战争期间牺牲的烈士资料和图片,而解放战争期间牺牲的烈士资料都移存到资料室了。其实,七爷爷首先是抗战的英雄,继而是解放战争的英雄和烈士。</b></h1> <h1><b>3. 我找到了资料室的季老师,她热情地接待了我,很快就从资料柜里找到了王崇华烈士的卷宗材料,当时我真是一阵欣喜,终于找到了!封存了近60年的资料现在呈现在我的眼前,虽然所记载的文字不多,但这是我们家族几代人的期盼!因我事先有准备,在征得季老师同意后,我就用数码相机对资料进行了照相。就在我照到材料的最后一页“干部简历卡片两份(原件)”时,季老师阻止了我的拍照,说:“让你拍照已是破例违规了,这份原件是千万不能拍的,这是对烈士的尊重。”我想想也是,不能难为人家,她对我已是够照顾的了。</b></h1> <h1><b>4. 尽管没有拍到七爷爷亲自填写的两张履历卡片,但他那端正的笔迹映入我的眼帘,更留在我的脑海。尤其当我看到履历表中115师的字样,更是内心激动不已!115师,那可是八路军第一师,更是共产党的王牌师!我自小酷爱看战争片电影,尤其是反映抗战打鬼子和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题材片,更崇拜像七爷爷这样的英雄!</b></h1> <h1><b>5.&nbsp; 在将离开纪念馆时,季老师给我提了个要求,如家中有王崇华烈士的遗照,就给纪念馆提供一张,以弥补卷宗中的空缺,我乐意地答应了,这也是我作为烈士后人应该做的。感到遗憾的是,这次未能看到七爷爷王崇华烈士的遗物(如听说的钢笔、手枪、手表等),估计即使当时有,在经过近60年的变迁后,也是难以找到这些东西的。回来后,我即将七爷爷王崇华仅存的一张放大照片,经数码相机翻拍后又印成了两寸照片(就是本相册的第一张图片),邮寄到了东北烈士纪念馆资料室季老师,她收到照片后通过电话表示了感谢,并说以后有什么要求可以给他们提出。我想,如再有机会去东北烈士纪念馆,希望能拍照到七爷爷王崇华亲笔填写的“干部简历卡片两份(原件)”,以弥补我们的遗憾!</b></h1> <h1><b>6. 我2006年去东北烈士纪念馆时,看到那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大型横幅还在,只是用纸贴成了61周年。今年正值新中国诞生70周年,七爷爷牺牲于1948年3月的四平战役最后一战。如果他老人家当时能闯过这最后一关,也许他今天就是一位99岁的老人,也许是一位老将军了。</b></h1> <h1><b>7.&nbsp; &nbsp; 关于七爷爷的信息,除了在烈士纪念馆得到的以外,我们确实知之甚少!我小时候从爷爷那听到的,说他是瀚高学堂毕业(高小毕业,可能相当于小学毕业吧),刚结婚三天就离家参军了。开始在苏北打游击,后来跟着黄克诚的部队打日本鬼子去了,再后来没有任何消息。直到七爷爷牺牲后,才知道他牺牲于东北吉林的四平战役。</b></h1><h1><b>&nbsp; &nbsp; 七爷爷从参军到牺牲,估计和家里没有书信往来,一是正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繁忙战事阶段,二是当时的地方还是国民政府管辖,不能暴露我们是共产党军队的家庭,所以造成我们家族对他在外情况知之甚少。</b></h1><p><b style="font-size: 20px;"> 不过,关于七爷爷跟着黄克城部队的说法,可能是误传。后根据描写黄克城的电视剧看,黄在红军时是彭德怀三军团的三师政委,抗战后为八路军115师344旅政委,不久就去苏北盐城阜宁与陈毅的新四军会合,成为新四军三师师长兼政委。再后来于1945年抗战结束后带领三师开赴东北,与林彪的东北民主联军会合。这样看,七爷爷的履历表与黄克城的经历是不吻合的。</b></p> <h1><b>8. 如何纪念我们的七爷爷,当然方法很多,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树碑立传,但我觉得现在通过电子信息共享的方式,应该是最适合的,不管你在天南地北,无须去纪念碑前祭奠,也无须去翻阅要通过邮寄的纸质书册,只要你轻轻一点手机,就可图文并茂地展示在你的眼前,而且随时有新的信息可及时添加。所以我就想利用目前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美篇,配上有限的图片和文字,和大家共享。</b></h1> <h1><b>9. 我自2006年从东北烈士纪念馆回来后,曾经整理了一下资料,但限于当时的条件,只能打印出几份来,记得只给父亲和三叔看过,其他大多数人都没能看到。这次在已有的资料基础上,再通过网络查询,尽量将此电子相册做得完整些。<br>  希望弟妹们对此多提些宝贵意见,也希望你们能从长辈那得到更多有关七爷爷的信息,以便作进一步的修改补充和完善。</b></h1> <h1><b>10.&nbsp; &nbsp; 这个纪念美篇相册,只能利用有限的图片(从东北烈士纪念馆拍摄的和从网上搜索的),加以适当的文字表述。有的只能根据七爷爷填写的履历表,根据其时间线索,再通过一定的分析甚至是猜测,描写他自参军到牺牲的短暂历程。</b></h1> <h1><b>11. 这是我于2006年11月12日上午在东北烈士纪念馆门前的照片,由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招聘活动都安排在下午,所以我就上午赶到了纪念馆。由于不知道情况,先跑到了东北烈士陵园,后来人家说查资料要到纪念馆,这样整个上午还是比较匆忙的,好在还是拍到了一些资料回来。</b></h1> <h1><b>12.&nbsp; &nbsp; 13年前的我,还是个中年人,现在不觉已进入老年,真是时间飞逝啊!</b></h1><h1><b>&nbsp; &nbsp; 想想我们小时候,除了七爷爷牺牲,其他六位爷爷奶奶(七奶奶后已改嫁外地)都健在,后来他们都陆续去世了。七位爷爷的名字,大家还记得吗?他们依次是:王崇明、王崇白、王崇松、王崇堂、王崇芝、王崇南、王崇华。</b></h1> <h1><b>13. 这是七爷爷王崇华烈士履历表的封面,上面标注“解放时期”,档案号:UD 1130</b></h1> <h1><b>14. 档案目录:<br></b><b>1,王崇华同志的简历<br></b><b>2,王崇华同志的简历<br></b><b>3,烈士履历表<br></b><b>4,悼王崇华同志<br></b><b>5,干部简历卡片两份(原件)<br></b><b>除了第5份七爷爷亲自填写的卡片原件,其余都允许我拍照留存了。</b></h1> <h1><b>15. 王崇华同志简历(我称其为第一版本)<br></b><b>一纵二师四团<br></b><b>王崇华同志简历<br></b><b>王崇华同志,二十七岁,江苏省涟水县胡家集人,学生出生,一九三九年十月参加八路军,同年十月加入共产党,历任战士、宣传员、干训队学员、指导员等职,后在东北人民解放军第一纵队二师四团任组织干事,四七年升任副教导员,一九四八年三月,解放四平战斗中光荣牺牲。</b></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 <h1><b>16. 二师四团政治指导员王崇华同志简历(我称其为第二版本)<br></b><b>王崇华同志,中共党员。原籍江苏省涟水县六区胡家集村人,年二十七岁,学生出生。一九三九年十月一一五师教五旅十五团当战士,十一月入干训队受训,同年十月加入共产党。一九四零年一月在干训队当宣传员,九月任政治指导员,一九四四年任二师四团政治指导员,一九四六年任该师政治处组织干事,一九四七年二月任二师四团一营副政治教导员,同年四月任政治教导员。在东北人民解放战争中,于四平战斗时光荣牺牲。</b></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3> <h1><b>17. 从烈士履历表可知,七爷爷王崇华当时已是二师四团的政治教导员,属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b></h1> <h1><b>18. 由表可知,七爷爷出生于1920年,该是属猴的(上次问老妈也知道他是属猴的)。家庭出身为中农,说明我们的老太爷老太太还是有一点田地的。1939年10月参军,高小毕业(就是听爷爷说的瀚高学堂吧),1939年10月入党(七爷爷当时是有文化的人,表现肯定很好,所以参军当月就入党了!),1948年3月四平战斗中牺牲。安葬地址栏是空白,说明不知葬身何处了,这太让我们后辈伤心了,残酷的战争啊!</b></h1> <h1><b>19. 这是一份表格式的履历表,本文后面叙述的就是以此为线索,去追踪七爷爷王崇华的短暂而辉煌的战斗历程。</b></h1> <h1><b>20. 为了清楚阅读简历,我把手填简历换成电脑文字。后面的追踪叙事,就以此表的时间顺序和表中内容为据。</b></h1> <h1><b>21. 这份履历表,应该是最完整的了,填写到了1948年3月,而其中的1948和3是手写填入的,也算是档案管理或撰写人员亲笔为七爷爷的一生画上了悲痛而敬佩的句号。</b></h1> <h1><b>22. 七爷爷刚入伍就是115师5旅15团战士,所以首先从115师说起。1936年的西安事变,促成了国民党蒋介石和共产党的联合抗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更促成了中国的全面抗战。1937年8月15日,国民政府向全国下达抗日总动员令,蒋介石同意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给了共产党军队三个师的编制(八路军115师,120师,129师)。八路军第115师,后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第115师,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的三个主力师之一。它是于1937年8月25日由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1、第15军团,陕南红军第74师改编而成。林彪(原第一军团长)任师长,聂荣臻任副师长,罗荣桓任政训处主任。辖第343、344旅和独立团、骑兵营、炮兵营、辎重营、教导营,全师共1.55万人。第343旅旅长陈光(原第一军团副团长,后来115师代师长),辖第685团、第686团;第344旅旅长徐海东,副旅长黄克诚,辖第687团、第688团。10月,中共中央决定恢复政治委员制度和政治部名称,聂荣臻任师政治委员,罗荣桓任师政治部主任。</b></h1> <h1><b>23. 要说115师的辉煌,得首先从平型关大捷说起。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附近,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该战重创了日本号称“钢军”的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及辎重车队,有力配合了阎锡山负责的第二战区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打乱了敌人沿平绥铁路右翼迂回华北的计划,是八路军出师以来打的第一个大胜仗。</span></b></h1> <h1><b>24. 这里不得不先说说115师的多位重量级人物。师长林彪,<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师政治委员</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聂荣臻</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师政治部主任</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罗荣桓,是唯一从一个师走出来的三位元帅!还出了</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两位大将(344旅旅长徐海东、副旅长黄克诚),以及政训处副主任肖华等11位上将。所以</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15师被称为中国第一神师!</span></b></h1><h1><b> 自1937年9月25日的平型关大捷后,根据中央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指示精神,聂荣臻率师独立团、骑兵营等,在五台山地区创建晋察冀边抗日根据地,成立晋察冀军区,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以<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林彪为115师长、罗荣桓为政委,率第343旅等随总部南下继续作战。</span></b></h1> <h1><b>25. 林彪,这是一位115师乃至中国军队中一位特别重量级人物,不得不单独介绍一下。</b></h1><h1><b>他的简历上这样写作:林彪(1907年12月5日-1971年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55年),军事家。</b></h1><h1><b>&nbsp; &nbsp; 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时期和红军长征期间先后任营长、团长、军长、军团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指挥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重大战役;解放后历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b></h1><h1><b>&nbsp; &nbsp; “文化大革命”期间,组建反党集团,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1971年9月13日,仓皇出逃的林彪乘坐的飞机坠落在温都尔汗附近,暴尸于异国荒野。 </b></h1><h1><b> 无论林彪最后是如何走上了反党这条路,竟落得这样悲惨的结局,我都要为这位为了国家民主独立自由和解放事业而立下赫赫战功的元帅,感到深切的悲痛和遗憾!</b></h1><p><br></p> <h1><b>26. 陈光,也许大家没怎么听说,其实他既有辉煌的经历,又有悲惨的结局!他就是七爷爷参军到115师时的代师长。1938年3月,林彪骑缴获来的日本东洋马,还穿着刚缴获的日本军大衣,被阎锡山第19军哨兵误以为是日军军官而开枪受伤,生命垂危,旋即被接回延安,转送苏联救治,直至1942年才返回延安。林彪从此就落下了怕风、怕冷、怕光等毛病。自林彪去苏联治病后,经中央军委提议,八路军总部任命陈光为115师代师长。林彪曾评价陈光指挥作战:接敌时对敌情判断准确,决心正确,战斗打响后意志顽强。陈光临危受命,继续了115师的众多辉煌。日军曾印发《陈光部作战研究》下发部队,足见日军对这支八路军的“重视”。</b></h1><h1><b> 抗战胜利后,根据形势要求,八路军115师等进入东北,由林彪担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组建第一批主力纵队时,陈光被任命为第6纵队司令员,后调松江军区司令员兼哈尔滨警备司令。1950年初,陈光就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广州警备区司令员,由于陈光未经上级批准私自招募并建立湖南家乡子弟学校,则被中南军区以“通敌、反领导、要逃跑”的罪名逮捕、软禁。陈光被解职并押解到武汉关押,后导致他精神失常。1954年6月7日,陈光在武汉自焚身亡,年仅47岁,还没等到1955年授军衔,所以说他是无衔战将。1988年4月,经中共中央批准,中纪委作出“同意撤销原定陈光‘反党’的结论,恢复陈光同志的党籍,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起冤案!</b></h1><p><br></p> <h1><b>27. 黄克诚,这是我们熟悉的一位著名大将。这里介绍他,是因为曾听说七爷爷参军就是跟着黄克诚部队走的。我们先来看看黄克诚那段时间的简历吧。<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抗日战争爆发时,黄克诚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不久改任八路军第115师344旅政治委员,率部到冀鲁豫等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940年2月起任八路军第2纵队政治委员,5月率344旅和新编第2旅南下华中豫皖苏边区,组建八路军第4纵队并任政治委员。后又率部东进淮海,南下盐城、阜宁,共同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任苏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苏北区委书记。<br></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nbsp; &nbsp; 从这里看,黄克诚确带领115师344旅到了苏北一带,但时间是1940年2月以后。七爷爷参军时间是1939年10月,也许是他先参与了某个游击队组织,后被黄克诚到来的115师收编,于是前面的一段经历也算是115师了。</b></span></h1><h1><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nbsp; &nbsp; 网上有一篇文章“跃马苏北扫日寇,黄克诚”,可惜打不开了,这样看来,七爷爷跟着黄克诚部队走的一说,还是有些根据的。</b></span></h1> <h1><b>28. &nbsp;此照片为梁兴初,七爷爷所在的教导5旅旅长,后来的38军军长。梁兴初,三年私塾,三年打铁,所以后来被称为“打铁虎将”。老家在江西安吉,因朱毛红军从井冈山下来后所建立的临时军部就在附近,所以本着跟着红军救穷人的想法,从此踏上军人之旅。</b></h1><h1><b> 七爷爷履历中115师5旅(就是教导5旅)15团,这是有据可查的。八路军115师在鲁南将东进支队整编为教导5旅,旅长梁兴初。教导5旅的前身就是八路军115师苏鲁豫支队2大队和4大队。1939年7月时,梁兴初就是苏鲁豫支队合编后的副大队长。从时间上看,七爷爷1939年10月参军,可以基本肯定是苏鲁豫支队的。而苏鲁豫支队的前身就是115师343旅685团的,343旅旅长陈光(后来115师代师长)、 685团团长杨得志,这是一支获得平型关大捷的主力部队。</b></h1><h1><b> 15团是由新四军独立旅3团改称的,团长吴觉、政委袁功庭。</b></h1><h1><b>&nbsp;&nbsp;七爷爷从1个月的战士到2个月的学员再到5个月的宣传员,进步是很快的!再经过3个月在外扩军(招兵)的锻炼,于1940年9月就升任为干训队的政治指导员了!这只有有文化又积极能干的人,才会在入伍不到一年就有那么大的进步!七爷爷在5旅15团干训队任指导员直到1943年3月,历时两年半时间。</b></h1><p><br></p> <h1><b>29. &nbsp; 从1943年3月到1944年6月,七爷爷所在的教导5旅被改编合并为山东滨海四团,他相继担任副政治指导员和政治指导员。</b></h1><h1><b>&nbsp; &nbsp; 图片中的李忠信,这是不得不介绍的人,他是七爷爷的直接领导,就是亲笔为七爷爷写悼词的人。他(1916—1997)是安徽省萧县人。一九三八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苏鲁豫抗日游击队排长,苏鲁豫支队连指导员,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第五旅十四团营教导员,县大队副政治委员,山东滨海军区第四团营教导员。</b></h1><h1><b>&nbsp; &nbsp; 解放战争时期,李忠信任山东军区第二师四团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二师四团副团长、团长(七爷爷所在的团),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二师副参谋长,第四野战军三十八军一一三师参谋长。</b></h1><h1><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师长、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38军副军长,成都军区副参谋长,四川省军区顾问,沈阳军区司令部顾问。</b></h1><h1><b>&nbsp; &nbsp; 由此看出,李忠信比七爷爷早参军一年,从他担任八路军苏鲁豫抗日游击队排长、苏鲁豫支队连指导员开始,就一直是七爷爷的直接领导,基本为高一级。</b></h1><p><b style="font-size: 20px;"> 前面已提到,七爷爷跟着黄克城出来的说法可能是误传,那么他跟着李忠信出来的可能性就更大了。七爷爷的履历和李的经历是比较吻合的,而且就是李为他亲笔写了悼词。</b></p> <h1><b>30. 从七爷爷的简历看,自他1939年10月参军115师,此后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山东,所以山东就是115师的抗日根据地。<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941-1945年间,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就</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驻扎在</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山东省临沂市大店镇的</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庄氏庄园,现在已成爱国教育基地。</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根据网上搜索,八路军115师自抗战以来,经历了</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战役战斗3840余次,歼灭日伪军18.2万余人。1943年3月起,115师与山东军区合并后,又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扫荡”、反“蚕食”斗争,积极开展攻势作战及大反攻,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期间,究竟七爷爷参与了哪些战斗,立下哪些战功,我们就不得而知了。至于后来存活下来的人,许多获得了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那都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相继评定的。如元帅与将军的军衔,是1955年才授予的。可以说,有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等到这一天。自红军长征以来,有多少英雄前赴后继地倒下,能站到最后的真是凤毛麟角!</span></b></h1> <h1><b>31.  从1944年6月开始,七爷爷所在部队都是二师四团。在山东期间为山东军区二师四团,抗战胜利后挺进东北,就是东北民主联军一纵二师四团的编制了。随着抗日战争进入尾声,直到1945年8月抗战胜利,原八路军115师所辖各旅团都相继开赴东北,编入东北民主联军,林彪任总司令,罗荣桓任政委。<br></b><b> 抗战胜利的喜悦还没持续多久,国民党就燃起了内战的硝烟。要是没有后来的国共两党内战,我们可以为七爷爷的未来做很多假设。他至少可以获得独立自由二级或三级勋章!鉴于他是有文化的人,相信他继续会在政委这一职务继续干下去,应该能到师级,也许能到军级。</b></h1> <h1><b>32. 照片为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李天佑。说来也巧,我几年前的一天去我的研究生导师杜立老师家拜访,无意间看到一张李天佑夫妻俩合影照片,原来我导师的妹妹杜启远就是李天佑将军的夫人!</b></h1><h1><b>李天佑广西人,参加过百色起义。随后在反围剿、长征以及抗日战争时期都取得辉煌战绩。他15岁当连长,20岁当师长,堪称传奇。他是共产党王牌军38军的首任军长,在东北战场被称为“四野虎将”,称其部为“劲旅”,战功赫赫。新中国成立后,李天佑就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等,后担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曾获得三等红星奖章,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遗憾的是,李天佑因病早逝于1970年,年仅56岁。</b></h1> <h1><b>33.&nbsp; 抗战胜利后,国共在东北都展开了重兵布局,这就意味着一场你死我活的大战在所难免!<br></b><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b>&nbsp; &nbsp; 二战末的1945年8月9日,苏联对日宣战即出兵中国东北。8月11日,八路军命吕正操部及张学思、万毅、李运昌部挥师出关,对日伪军作战,收复东北。8月15日日本投降后,中共即派干部、军队赴东北建立根据地。1945年11月,中共有10万余军队(就包含了前115师改编部队)和2万干部抵东北,而国民政府接收东北受到苏联军队掣肘。为迅速控制东北,国民党借助美国加紧往东北调兵,拟武力接收。此时各方利益交汇碰撞,终使国共在东北发生军事冲突。后美派马歇尔来华调处冲突,至东北形势呈现战和交错的不明态势。<br></b></span><b><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nbsp; &nbsp; 当时一个不起眼的四平,竟然成了国共必争之地。</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四平之如此重要,全在它的战略地位。当时四平作为辽北国军唯一孤立的据点,位于长沈之间(见图),是东北中部主要交通枢纽,它贯通沈阳、长春、吉林等,在战略上有重大价值!于是四平就成了东北民主联军和国民党军的一个主战场。</span></b></h1> <h1><b>34. &nbsp; 四战四平简介:这是东北解放战争期间,1946年3月至1948年3月,中共人民军队同国民党军队在四平街(今吉林四平市)的四次作战。<br></b><b>&nbsp; &nbsp; 一战四平:四平解放战,是东北民主联军为夺取战略要地,同驻守在四平的国民党军队展开的战斗。1946年3月16日~17日,激战10小时战斗胜利结束。3000多守军和政府官员被俘或被歼,活捉国民党辽北省政府主席刘翰东等官员,缴获了大批军用物资。</b></h1> <h1><b>35.&nbsp; 二战四平:四平保卫战,是国民党新一军全面进攻四平,东北民主联军奋起还击的四平保卫战。1946年3月31日,国民党军公然破坏停战协议,集中5个军11个师的兵力向南满和北满发动大规模进攻,迫使中共迅速开始部署四平保卫战。林彪主持研究四平保卫战方案,决定迅速调兵遣将到四平南部集结,准备同杜聿明集团开展一场大会战。鉴于国民党军兵力雄厚,攻势凶猛,民主联军为避免更大伤亡,只好撤离暂时放弃四平,导致第二次四平争夺战以民主联军失败告终。</b></h1> <h1><b>36. &nbsp; 三战四平:四平攻坚战,是东北民主联军与国民党军决战于四平外围的战斗。这是有关文章重点描写的一次战役,主攻任务就是李天佑的一纵和邓华的邓纵。而七爷爷所在的一纵二师四团一营,就是担任主攻任务的尖刀营。“……突破口的战斗已经打响了,1纵2师4团1营首先以2个连连续5次爆破,炸开了守军的外围铁丝网,尖刀连2连冲在最前面。守敌阵地内顿时喷射出雨点般密集的火舌,空中的敌机疯狂地向二连的战士们进行轰炸、扫射,二连战士毫不畏惧,勇敢的向前冲锋;激战中,战士们一个个倒在了冲锋途中,副营长赵文胜也牺牲了,年轻的教导员王崇华站出来接替他指挥战斗,他带领战士们在火海弹雨中穿梭,勇猛顽强的向前拼杀。1连、3连也迅速占领突破口,仅用20多分钟,1纵2师即突破守军阵地,……守军迅速乘卡车涌向突破口,向民主联军反扑,突破口很快被守军火力封锁,后续部队难以支援。仅一天一夜,2师4团、5团打退守军15次反击。双方整整四进四出,激战异常激烈。1营在被国军反击部队分割、断粮断水3昼夜情况下,独立作战,坚守阵地。……为避免更大伤亡,攻城部队遂于30日拂晓前撤离四平,民主联军暂告失败。战后,作为国军71军最高指挥的陈明仁,升任第7兵团司令,获得青天白日勋章。可以说,三战四平是历史上少有的血战,弥漫全城的尸臭味让四平赢得“死城”称号。自此,民主联军的夏季攻势结束了,看来四平真要打4次才能太平!</b></h1><h1><b> 三战四平,是一场长达20天的惊心动魄的城市恶战。敌方陈明仁发令“独立死守,不求援,不待援,打光为止”,我方李天佑也提出“突破主阵地,占领指挥所,活捉陈明仁”。无奈此次失利在于预先对敌力量估计有误,实际上的三万多人被误认为只有一万多人,造成布局的错误。好在及时撤退,避免了更大伤亡,也总结了教训,为赢得四平收复战创造了条件。</b></h1><h1><b> 林彪后来就给李天佑写了一信(……凡能打胜的仗,则须很艺术地组织,坚决地打。凡不能胜的仗,则断然不打,不装好汉。……)</b></h1> <h1><b>37.&nbsp; <i><u> “……激战中,带领2连冲锋的副营长赵文忠中弹牺牲,营指导员王崇华马上站出来指挥战斗,向城内冲杀过去,……”,</u></i>这是网上唯一出现七爷爷姓名的地方,是在三战四平文章中的描述。<br></b><b>&nbsp; &nbsp; 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奖旗背后的故事(见图),在四平战役纪念馆的展厅内,陈列着一面题名为“四平突击队”的奖旗。这是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后38军)司令部、政治部当年在四平攻坚战(三战四平)中为了表彰该纵四团一营在作战中的突出战绩,授予该营的一面旗帜。带领一营二连冲锋的副营长牺牲后,就是身为营教导员的七爷爷王崇华,继续指挥,带领战士反复杀入阵地的。</b></h1> <h1><b>38. &nbsp; 四战四平:四平收复战,是东北人民解放军集中力量肃清四平国民党守军的战斗。<br></b><b>&nbsp; &nbsp; 那面颁奖给一纵二师四团一营在四平攻坚战中英勇杀敌的“四平突击队”奖旗,七爷爷的一营又带着它再次投入到四平收复战中,借此激励他们顽强战斗、英勇献身的精神!<br></b><b>&nbsp; &nbsp; 第四次四平争夺战发生于1948年3月,是东北人民解放军(原东北民主联军)所实施的冬季攻势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时,解放军已占领多个中小城市,累计歼灭国军五万余人。此时,林彪第二次决定攻打四平,于1948年2月27日下达作战命令,以1纵、7纵及3纵一部、独立第2师、总部直属炮兵团承担攻城任务,由1纵司令员李天佑(副司令员李作鹏)、政委万毅统一指挥。1948年3月13日晨,东北人民解放军经过重新组织和准备,对国民党军残部发起最后猛攻,至7点整战斗全部结束。当晚,接收四平市的共产党干部进入四平市。 此后,随着辽沈战役爆发以及国民党在东北的完败,四平这座城市再没发生过战事。</b></h1><h1><b> 这次的四战四平,我军是势在必得的。林彪向毛主席表态,打算以牺牲一万人的代价也要拿下四平!一纵发布动员令:“我纵队同志必须竭尽一切努力,施展全副本领,不负上级期望,不负兄弟部队与炮兵的配合协同,坚决完成任务!……”。最后,只用了23个小时就完成了解放四平的任务!全歼守敌19000余人,而我军伤亡4900余人,我们的七爷爷,就是这其中之一啊!</b></h1><h1><b> “四战四平街,威名全国扬,我们越打越硬,越战越强。”这是解放军38军军歌中的一段歌词。</b></h1>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1></h1><h5></h5><h1><b>39. 在四战四平中,国共双方投入兵力94万余人次。双方不惜投入精兵良将,鼎力相夺,攻守进退,互有胜负,四平几易其手。东北民主联军总计伤亡4万余人,共歼灭国民党军6万8千余人,取得最终胜利。<br></b><b> 四平战役得到了高度评价,称为国共军事、政治斗争史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四战四平锤炼了东北人民解放军正规化作战能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中的著名战例。连白崇禧之子白先勇也说,四平一战乃国共成败之枢纽,就此拉开了三年内战的惨烈序幕。<br></b><b>双方作战序列:<br></b><b>民主联军:1纵1师、2师、3师,西满纵队独立1师、2师、3师,6纵16师、17师、18师,辽吉二军分区16团。<br></b><b>国民党军:71军87师、88师,13军54师,第6师17团,辽北保安团等。<br></b><b>双方主要指挥官:
民主联军:林彪,李天佑<br></b><b>国民党军:杜聿明,陈明仁</b></h1><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1></h1><h1><b>40. 四战四平的最后一战,既是共产党赢得四平战役胜利的一刻,更是七爷爷王崇华生命的最后一刻!上面介绍过的那位七爷爷的直接上级领导李忠信,亲笔为他撰写了悼词。<br></b><b>&nbsp; &nbsp; 四战四平的第四战,发起于1948年3月12日7时40分,从总攻开始到战斗结束,只用了23个小时!再根据李忠信为七爷爷写的悼词中一段话:崇华同志:总攻的那天,你站在突击点不远的地方,大声喊着:“同志们,跟我来!炸开铁丝网,冲过外壕,打进城里去!”推断,七爷爷王崇华牺牲的准确时间,应该是总攻当日,1948年3月12日!</b></h1> <h1><b>41. 悼王崇华同志 &nbsp; &nbsp; &nbsp; &nbsp; 李忠信</b></h1><h1><b><br></b></h1><h1><b>崇华同志:<br></b><b>你是十年的斗争英雄,你是优秀的共产党员,<br></b><b>为了民族,转战中原;为了民主,四过滔滔的松花江。​</b></h1><h1><b><br></b><b>崇华同志:<br></b><b>你十年都一样,和战士息息相关,<br></b><b>同志们见了你,握着你的双手,</b></h1> <h1><b>42. 拉着你的军装;<br></b><b>你总是笑嘻嘻,谈短论长,<br></b><b>鼓励大家再进步,都做一个英雄汉。</b></h1><h1><b><br></b><b>崇华同志:<br></b><b>打四平的前夜,你日夜不停,鼓励大家打胜仗;<br></b><b>检查战斗准备,熬红了两眼,<br></b><b>你没说过疲劳,</b></h1> <h1><b>43. 更没叫过困难,<br></b><b>为人民事业,你心血用干!</b></h1><h1><b><br></b><b>崇华同志:<br></b><b>总攻的那天,你站在突击点不远的地方,大声喊着:<br></b><b>“同志们,跟我来!炸开铁丝网,冲过外壕,打进城里去!”</b></h1> <h1><b>44. 英雄们随着你的声音,飞上了城墙!<br></b><b>崇华同志:<br></b><b>万恶的敌人,夺去了你的生命,<br></b><b>但是你的名字,永远刻在我们的心上,<br></b><b>这笔血债,要用敌人更多的血来补偿!</b></h1> <h1><b>45. 李忠信将军已于1997年逝世,如果在文革期间二叔王文友去哈尔滨的东北烈士纪念馆查到了七爷爷的档案资料,也许我们家族还有机会能找到李忠信将军本人,那就可详细了解到七爷爷的战斗历程。<br></b><b> 如果七爷爷闯过了四平战役这一关,那就可能接着南下去参加解放海南岛的战役;如能从海南岛胜利归来,那就有可能接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又参与到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如果真的能坚持到抗美援朝这最后一战,相信他一定能活着看到成功和胜利。因为在朝鲜战场,李忠信将军已是38军的师长和副军长,那么七爷爷正常也能晋升到副师或师一级,那么他活着的可能性就更大了。<br></b><b> 李忠信于1964 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独立自由勋章。曾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到了后来这个时候,相信七爷爷能得到的荣誉和李忠信将军应该不相上下了。<br></b><b> 许多的如果或假设,都是我们的美好愿望!七爷爷他们前赴后继地战斗,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新中国的诞生以及和平美好的环境,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b></h1> <h1></h1><h1><b>46. 后面再介绍一下四平战役国民党军的两位主要指挥官:杜聿明,陈明仁。</b></h1><h1><b> 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10月18日,杜聿明,这位<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著名抗日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系骨干,</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被撤销昆明防守总司令及第五集团军总司令之职后,离开昆明回到重庆。同一天,就发表了任命杜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的命令。他摇身一变,就走到了人民的反面!<br></span></b><b>&nbsp; &nbsp; 1946年4月28日,在空军掩护下,两个军分两路向本溪攻击。杜聿明在本溪得手后,迅速转而全力策划进攻四平街之战。杜部于1946年5月19日侵入四平。血腥的四战四平,数万条年轻活力的生命,就在他的策划下,上演了一场人类战争史上的悲剧!<br></b><b>&nbsp; &nbsp; 杜聿明, 这位黄埔军校高材生,对他的校长蒋介石可是死心塌地,直到在1949年的淮海战役失败后被俘,才低下了他那不屈的头颅。<br></b><b>&nbsp; &nbsp; 尽管如此,他在共产党的监狱里还是得到了特别优待。<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1959年12月4日,杜聿明作为第一批特赦战犯,接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特赦通知书。我想,他应该终身忏悔,以祭奠像七爷爷这样的英雄亡灵!</span></b></h1> <h1><b>47. &nbsp; 陈明仁(1903—1974),湖南省人。1924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在革命生涯中,历任国民革命军少将旅长、中将师长、军长、兵团司令官、湖南省政府代主席等职。1949年8月4日率部在长沙起义,后任第二十一兵团司令员、湖南省临时政府主席、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第五十五军军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br></b><b>&nbsp; &nbsp; 解放战争中,陈明仁<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奉蒋介石之命率第71军到东北战场参加内战。</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1946年4月,陈明仁率部从永吉向四平进攻,所属第87师被人民解放军击溃。</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1947年6月,陈明仁奉蒋介石“死守四平”的命令,率部抗击东北人民解放军的进攻,在丢失五分之三市区、官兵伤亡惨重的情况下,拼死抵抗至援军到达,赢得三战四平的胜利。战后升任第7兵团司令,获得青天白日勋章。但不久被告发纵兵抢粮而被撤职,调任南京总统府参军闲职。&nbsp;<br></span></b><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b>&nbsp; &nbsp; 他比杜聿明明智一点的就是在长沙率部起义,识时务者为俊杰嘛!在与共产党的长期作战中,虽然也沾满了人民的鲜血,可最终还是获得了优待,1955年竟然也能获得上将军衔!</b></span></h1><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b> 想想那115师代师长陈光,从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战功显赫,竟然成了新中国第一大冤案!林彪就更不用说了,为国共两方都佩服的一代名将,竟然落得摔死他乡的结局。由此可见,战争是残酷的,现实更残酷,也是可笑的!</b></span></h1> <h1><b>48. 这是四平战役取得最终胜利后的欢庆场面。以前在看战争题材电影时,总能看到和听到那里的英雄人物慷慨陈词的画面,内心总觉得那是演员表演出来的高大上。可是在看了李忠信将军为七爷爷亲题的悼词后,我突然觉得那些像七爷爷这样的英雄们是实实在在的人民英雄!他们浴血奋战的理想,就是为了实现民族的独立,国家的解放,人民的幸福!</b></h1><h1><b> 我们王氏家族的兄弟姐妹及其后辈们,七爷爷是民族的英雄,国家的功臣,更是我们家族的荣誉与骄傲!如果你们以后有机会去东北出差、旅游等,希望能到东北烈士纪念馆去看看,也许能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如果能到四平战役纪念馆,也可能看到更多的有价值的物件,那面授予一纵二师四团一营的“四平突击队”的旗帜就在此馆内。或许在那真能找到我们曾听说过的七爷爷生前的手枪、钢笔、手表等遗物。</b></h1><h1><b> 七爷爷王崇华,是我们王氏家族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王崇华烈士永垂不朽!!!</b></h1> <h1></h1><h3></h3><h1><b>49,后记1:相册配乐选择。本篇为纪念七爷爷王崇华而作,所以当选军歌为相册音乐。翻了很多军歌,听到“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就感觉到旋律很雄壮,内容和七爷爷的战斗经历也很贴切。</b></h1><h1><b>歌名为:人民军队忠于党</b></h1><h1><b>歌词为:</b></h1><h1><b>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从无到有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泽东!伟大的毛泽东!<br></b><b>二万五千里,万水千山,突破重围去抗日,高举红旗上延安。转危为安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泽东!伟大的毛泽东!</b></h1><h1><b><br></b><b>抗战八年整,打败侵略者,解放战争得胜利,建立人民新中国。成长壮大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泽东!伟大的毛泽东!</b></h1><h1><b><br></b><b>万里长江水,奔腾向海洋,保卫祖国作栋梁,人民军队忠于党。共产主义定胜利,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泽东!伟大的毛泽东!</b></h1><h1><b><br></b><b>图示:上图是我们熟悉的,以前最喜欢看的八一电影制片厂电影片头画面,八一光辉光芒四射。我们在去看电影的半路上,要是听到八一军歌片头曲,就会一路跑到电影场。</b></h1><h1><b><br></b><b>下图依次是各个时期的八一军旗:</b></h1><h1><b>工农革命军军旗,中国工农红军军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陆军军旗,海军军旗,空军军旗,火箭军军旗。</b></h1><div><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div><h3></h3> <h1><b>50,后记2: <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梁兴初“发现新大陆”。梁兴初,就是七爷爷刚入伍115师教导5旅的旅长。他在长征中担任红军第一任骑兵侦察连连长,多次出色完成重要侦察和战斗任务。1935年9月一天,毛泽东说:你们想法给我搞点“精神食粮”来,国民党的报纸、杂志,只要是近期的,各种都给搞几份来。这可是个特殊的任务哟!于是侦察连指战员换上国民党军服,梁兴初戴中校军衔,到了哈达铺,大摇大摆地到了国民党地盘。在一镇公所邮局,他们翻出《大公报》、《山西日报》等,其中一张《山西日报》刊登消息:徐海东率领红军连克……等地,7月下旬打破国民党军第二次“围剿”,解放了延安……等县城,使陕甘根据地连成一片。还有一张刊登了徐海东率红军与陕北刘志丹红军会师的消息,并载有陕北根据地略图。就是这个意外的消息,才让毛泽东立即决定带领红军开赴陕北,对外叫北上抗日!后来想想,如果梁兴初没有找到这个报纸,或没看到这一消息,那红军该向何处去?看来任何事件的成功,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共产党的成功也不例外!<br></span></b><b><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梁兴初战功赫赫,曾</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荣获红四军三级奖章、</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一级独立自由勋章、</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二级八一勋章、</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一级解放勋章,</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br></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nbsp; &nbsp; &nbsp;在1971年9.13林彪事件后,梁兴初作为林彪的老部下和得力战将,自然受到牵连而受审。最后毛泽东说:梁兴初喝了林彪的茶,但不是林彪的人。所以毛泽东还没有忘记这位在关键时刻给他提供“精神食粮”的人!</b></span></h1> <h1><b>51,后记3: <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15师~“天下第一师”。解放战争时期的五大野战军,有四个都是它的班底,甚至是从这个师中发展出来的。<br></span></b><b>一野(西北野战军),彭德怀司令员,<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是由抗日战争末期晋绥解放区和陕甘宁解放区的八路军和地方武装发展起来的,仅这和115师没有直接关系。<br></span></b><b>二野(中原野战军),刘伯承司令员,是在晋冀鲁豫的八路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这里就有黄克诚率领的344旅部分成员。<br></b><b>三野(华东野战军),陈毅司令员,这里既有新四军也有八路军山东军区的部队构成。<br></b><b>四野(东北野战军),林彪司令员,他的部下自然还是以115师为主要成份。<br></b><b>华北野战军,聂荣臻司令员,他本来就是115师首任政委,后分了一部分兵发展晋冀鲁豫根据地的。</b></h1> <h1><b>52,后记4: 四野的由来: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七爷爷牺牲于1948.3.12,已属解放军编制),分东北军区和东北野战军,军区领导兼野战军领导,林彪任司令员兼政委,高岗任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委,罗荣桓任第一副政委,谭政任政治部主任。</b></h1><h1><b>东北野战军于1949年3月11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萧克任参谋长,谭政任政治部主任。图中四位即为四野的主要领导人。</b></h1><p><br></p> <h1><b>53,后记5: 38军~万岁军。现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集团军,于1985年由第38军改编而成,隶属北京军区。38军历史,可以追溯到长征时期。</b></h1><h1><b>长征中的红五军,由1928年平江起义湘军独5师第1团汇入,后来林彪的红一军团即为主要部分。故38军纪念日以平江起义日期为准:1928.7.22</b></h1><h1><b>抗战中的八路军115师,包括343旅、344旅等,以及后来的山东军区一师二师等。</b></h1><h1><b>解放战争中为李天佑指挥的“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于1948年11月(七爷爷于1948.3.12牺牲)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作家魏巍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写的就是38军的松骨峰阻击战。</b></h1><h1><b>朝鲜战争中38军表现出色,故被誉为“万岁军”!当时的38军军长就是梁兴初将军。38军第一任军长为李天佑。</b></h1><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54,后记6:按七爷爷王崇华牺牲前(1948年3月)的垂直领导,排列顺序为:</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林彪(1907年12月5日-1971年9月13日),八路军115师师长,……,东北民主联军司令员,开国元帅。</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李天佑(1914年1月8日—1970年9月27日),八路军115师343旅旅长,……,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开国上将。</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梁兴初(1912年8月23日—1985年10月5日),八路军115师教导五旅旅长……,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司令员,开国中将。</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李忠信(1916—1997),八路军115师教导五旅十四团营教导员,……,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二师四团副团长、团长,1964年晋升为少将。</b></p><p><b style="font-size: 20px;"></b></p><p><b style="font-size: 20px;">王崇华(1920—1948.3.12),八路军115师教导五旅十五团战士、政治指导员,……,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二师四团一营教导员。</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