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写在前面</h3><h3> 1981年9月,郑州师范学校(现在的郑州师范学院的前身)从当年高考的学生当中招收了4个班的学生,两个民师班,两个普师班。一班二班是民师班,三班四班是普师班。我们是四班,814班名称由此得来。</h3><h3> 我们班共有40名学生,22位男生,18位女神。</h3> <h3><br></h3><h3>正文</h3><h3> 2019年4月21日,一个原本普普通通的日子,却因为我们相识38年,毕业36年的再次相聚而变得隆重和值得期待,814班团聚了!这一天因此成了一个值得我们记住的日子^0^</h3> <h3> 相片中的每一个你,没变!因为你的样子,永远刻在了同学们的心里!</h3><h3><br></h3><h3>三排: 刘根才 王留根 黄道远 董健 毛百彦 孔繁强 郭艾旻 李书堂 郭宪林 史永久 李建刚 苏文庆 李亚</h3><h3>二排:孙爱兰 周艳玲 刘全花 贺婷 宋福荣 李娟 刘利梅 石桂琴 刘淑娥 陈淑英 马桂珍 张爱芳 </h3><h3>一排:卫明云 陆艳荣 王建军 毛国安 池老师 刘翠萍老师 帖永顺老师 盛宾 黄颖 朱永利</h3><h3><br></h3> <h3> 鲜花献给最敬爱的刘翠萍老师 池如宜老师 帖永顺老师</h3> <h3> 老班长一席开场把同学们带到了38年前。满满的回忆,满满的感动,成就了默默寻找中的相见。庆幸我们都好,我们都在,我们让相聚的时光璀璨难忘!</h3> <h3> 青丝变白发,老师们的谆谆教诲犹在耳边。两年的师范生活拥有两位如同家人的班主任刘老师和帖老师的关照,呵护,是缘分也是学生的幸运。如今,老师已然成了学生心中的宝贝。每一次,只为见老师一面跟老师一聚的前往,足以见得学生对老师深深的牵挂和浓浓的爱意!做我们的老师该有多幸福啊๑❛ᴗ❛๑</h3> <h3> 年龄最小的都长老了,怎么看还是那么小</h3> <h3> 最后一个找到的淑英同学,激动的把心里话都写在了纸上说给大家听</h3> <h3> 最难找到的也是失联最长时间的郭艾旻同学,竟然把老师当成了同学,还叫不出这个“同学”的名字!</h3> <h3> 美女宋福荣同学激动的祝福同学,生活如此美好,一定要好死赖活享受当下^_^</h3> <h3> 黄颖同学的谜语是有标准答案的哦^_^猜对了也没有奖品^ω^</h3> <h3> 因为执着于“一个都不能少”的初衷,老书记和几位热心的同学竭尽所能,将所有同学一一取得联系后,让彼此的思念变成了面对面的喜笑颜开,畅饮开怀</h3><h3><br></h3> <h3>聚会花絮</h3> <h3>我们的老照片</h3> <h3> ღˇ◡ˇღ ღˇ◡ˇღ ღˇ◡ˇღ ღ</h3> <h3>后记</h3><h3> 师恩难忘,同学情深。所有过往都成了回不去的旅程。能记在心里的风景和面孔真的不多,八一四班的两年时光和四十位同窗的面容经过岁月的淘洗,却依然鲜明、亮丽留驻心中。岁月无痕,稍纵即逝,而记忆像一粒种子生根发芽,伴随年龄的增长越发茂盛,茂盛中是满满的回忆,活泼泼的青春,大胆试错,无所畏惧……走过了,都成了如今只属于我们之间的笑谈!</h3><h3> 人生过半。当下,是我们以后生命中最年轻的时光,愿大家每天喂养好自己的身体,保养好自己的灵魂,把握好我们笑谈的机缘,不留遗憾。</h3><h3><br></h3> <h3>感恩生活中有你的出现</h3><h3>感谢生命中你曾经的陪伴</h3><h3>祝福祝愿老师同学:健康 平安 幸福!!!</h3><h3><br></h3><h3> ლ•̀ _ •́ ლლ•̀ _ •́ ლლ•̀ _ •́ ლლ•̀ _ •́ ლ</h3><h3><br></h3><h3><br></h3><h3> end</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