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11月25日上午,我们一行4人,在贵州省贵阳市游览花溪公园,瞻仰了爱国将领戴安澜将军墓。</h3> <h3> 贵阳花溪公园</h3><h3> 位于贵阳市华西河畔花溪区,为城市街心公园,始建于1937年,它融真山真水、田园景色、民族风情为一体,被誉为“高原明珠”。花溪河畔有小山数座参差其间,或突兀孤立,或蜿蜒绵亘,繁花似锦、溪水长流。</h3><h3> 这里山环水绕,水清山绿,堰塘层迭,是一个方圆十多公里的名胜风景区。陈毅元帅1959年游花溪后,曾留下“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的诗句。</h3><h3><br></h3> <h3> 望水中倒影 飘飘欲仙</h3> <h3> 戴安澜(1904~1942),汉族,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仁泉乡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26年黄埔军校三期毕业,参加过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中屡建奇功,后升任师长,1939年6月17日获陆军少将军衔。1942年,他率第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1942年5月18日在郎科地区指挥突围战斗中负重伤,26日下午5时40分在缅北茅邦村殉国。1942年10月16日被追赠为陆军中将, 并批准其英名载入南京忠烈祠 ; 解放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h3> <h3> 戴安澜将军的两个墓</h3><h3> 戴安澜将军离世后,其灵柩曾先后暂厝昆明圆通寺和广西全州香山寺;1944年,其家人寓居贵阳花溪,灵柩便从全州移到花溪,停柩于花溪公园葫芦坡西麓;1948年,其灵柩从花溪迁回故乡安徽,安葬在今芜湖赭山公园。</h3><h3> 与此同时,时任贵筑县(今贵阳市花溪区)县长康棣依照花溪人民意愿,以将军生前穿戴过的皮靴、军帽在原葬灵柩处建了衣冠冢。因此,出现了两处戴将军之墓。</h3> <h3> 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赭山公园的戴安澜烈士墓<br></h3> <h3> (网络照片)</h3> <h3>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代领导人的捥诗挽联(网络照片)<br></h3> <h3> 1956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 10月3日,毛泽东主席向戴安澜的遗属颁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h3> <h3> 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花溪公园葫芦坡的戴安澜将军的衣冠冢</h3> <h3> 1948年贵筑县(现贵阳市花溪区)在花溪公园葫芦坡修建的戴安澜将军衣冠冢</h3> <h3> 1987年在原地重建的戴安澜将军衣冠冢</h3> <h3> 周恩来总理为其题写的挽联: </h3><h3> 黄埔之鹰 民族之魂</h3> <h3> 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悼词</h3><h3> </h3><h3> 戴安澜将军离世后,美国政府为表彰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所作贡献,1942年12月9日向他授予一枚勋章,他也因此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斗争中第一位获得此等殊荣的中国军人。</h3> <h3> 将军门广场</h3> <h3> 为缅怀戴安澜将军英雄事迹,2015年花溪公园提升改造时进行改建,修建了集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活动场所,即"将军门广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