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从戎老航兵、纪念鲁之沫诞辰100周年

鲁夏冰

<h3>(1936年考入山东济南师范,家父学生证件上的照片)</h3> <h3>(八年抗日家父就留下了一枚臂章)</h3><h3><b><br></b></h3><h3><b><br></b></h3><h1><b> 鲁之沫同志生平</b></h1><h1><b><br>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font color="#ed2308"><u>中国人民解放军和航天事业优秀的领导干部</u></font>, 原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鲁之沫同志(部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11月21日8时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b></h1> <h3>(李德生第一排第三,张镰斧在第二排第二,鲁之沫在第三排左第四)</h3><h3><br></h3><h1><b> 鲁之沫同志1919年6月生于山东济南市。1938年初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太行四分区政治部巡视组组长、六分区基干团政委、七分区一团政治处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6纵队17旅46团政治处主任、17旅50团政委,二野12军35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等职。1951年赴朝参战,先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12军35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回国后任12军35师政委。1955年鲁之沫同志被授予上校军衘,1960年被授予大校军衘。1964年5月调任国防部五院政治部副主任,1965年6月任第七机械工业部政治部副主任,1979年1月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后兼任政治主任、纪检组副组长。1982年12月离职休养,2004年2月经中央批准享受中央国家机关部长级医疗待遇。</b></h1> <h1><b>  鲁之沫同志中学时期就接受进步思想的教育,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9年2月,鲁之沫同志奔赴山西长治抗大一分校学习,1939年10月,鲁之沫抗大分配到山西太行潞城独立营任连指导员,后任独立营教导员。1940年初,他所在部队编入八路军129师新一旅,他先后任新一旅一团三营副教导员、教导员,后任太行四分区政治部巡视组组长、六分区基干团政委、七分区一团政治处主任,后任独立营教导员等职。先后参加了百团大战和邢台,沙河,永年等地区的反扫荡战役,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br>  解放战争时期,鲁之沫同志先后任晋冀鲁豫军区6纵队17旅46团政治处主任、50团政委,二野12军35师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等职。1945年,他参加了著名的“上党战役”。1946年9月,又参加了大杨湖战役。1947年8月,鲁之沫同志随所在部队千里跃进大别山,并于1948年秋参加了淮海战役最后总攻阶段的双堆集战役。1949年4月,在渡江战役中,鲁之沫所在部队奉命攻打长江要塞—铁板洲。他组织带领突击队胜利攻占长江对岸,随后参加了解放南京,重庆的战斗,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了战功。<br><br></b></h1><h3><br></h3> <h3>(1951年3月四位战友在开往朝鲜战场路经宽甸车站时拍下的照片,左起依次是:张镰斧、鲁之沫、李德生、刘昌。)</h3><h3><br></h3><h1><b> 抗美援朝期间,鲁之沫同志历任志愿军12军35师政治部主任、35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五次战役及金城前线防御作战,朝鲜东海岸反登陆和反空降作战,为抗美援朝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954年4月,鲁之沫同志随35师奉命回国前往江西上饶,后调往苏北淮阴,参与进行部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1954年9月,鲁之沫同志任12军35师政委,他组织加强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指战员文化水平和部队战斗力。</b></h1> <h1><b>  1964年5月,鲁之沫同志调任国防部五院政治部副主任,他积极贯彻院党委的决策,以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围绕型号研制任务,深入科研人员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型号任务的完成。“文化大革命”期间,鲁之沫同志受到冲击,下放“五七”干校参加劳动。1979年1月,他担任七机部副部长,后兼任政治部主任、纪检组副组长。他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平反冤假错案,恢复和整顿思想政治工作。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狠抓干部的思想教育,注重抓好党的建设,为科研生产任务的完成和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b></h1> <h3>(北京市公交车月票上的照片)</h3> <h3>(七机部政治部的老同志说:他把战斗部队的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带到国防科研部门,结合知识分子集中的特点和航天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带领我们坚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方向。……)</h3> <h3>(到基地去,到基层去,到车间里。)</h3> <h3>(到基地去,到基层去,与科技人员和工人打成一片,拜师交友,了解掌握第一手情况,因此他在广大干部职工中有很高威信。)</h3> <h3>(和航天部政治部的部分同志合影。政治部下设组织部、宣传部、保卫部、干部部和办公室,均属司局级单位。)</h3> <h3>(七机部在“文化大革命”中是重灾区,许多七机部老同志到现在还跟我说:粉碎“四人帮”后,每每传达中央精神和解释中央精神都是鲁之沫出来说,在部直大会只有他语言犀利,一针见血,在当时的环境下是真敢说……</h3><h3>作为纪检组副组长的他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平反多少冤假错案。)</h3><h3><br></h3><h3>(1982年国家机构改革,七机部更名为航天工业部)</h3> <h3>(右起:鲁之沫,谷广善…)</h3> <h3>(右起:张镰斧,鲁之沫,张钧部长,马云涛,林爽,…)</h3> <h3><br></h3><h3><br></h3><h1><b> 1982年,鲁之沫同志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主动要求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离休后,他仍十分关心航天事业,积极发挥余热,为航天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充分体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b></h1> <h3>(在航天部会议上讲话)</h3> <h3>(在家门口,林宗棠部长给我父母拍下的合影)</h3> <h3>(右起:杨尚昆、江泽民、宋任穷、……)</h3> <h1><b>  鲁之沫同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坚强的党性。在他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对党忠心耿耿,对人民无限忠诚。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他始终保持坚定的革命意志,不怕牺牲,机智勇敢,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旗帜鲜明地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恪尽职守,勤奋工作,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为人正直、光明磊落,严于律己、廉洁奉公,顾全大局、团结同志,体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他广泛联系群众,注重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在广大干部群众中享有很高威信。他崇高的革命精神、高尚的思想品德、优良的工作作风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b></h1> <h3>(在家父80周岁生日时航天总公司领导王力恒、夏国洪等许多同志来家里祝寿。)</h3> <h3>(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前总经理,党组书记张庆伟与家父。)</h3> <h3>(离休后:心系航天,再一次去基地。与我母亲的合影)</h3> <h3>(家父身后是:杨利伟 聂海胜 翟志刚)</h3> <h3>(家父的墨迹)</h3> <h3>(家父的墨迹)</h3> <h3>(家父的墨迹)</h3> <h3>(离休后还在航天部老年大学当了第一任名誉校长,给大家上党课、讲中国通史,据听过他讲大课的老科学家们及部直干部们说:因家父通读马列主义、毛泽东著作原著、中国通史,学识渊博,又通读资治通鉴,讲课中穿插典故不断,反映强烈。下面各个分院都争着邀请他去讲课,他年事已高也从不推脱……)<br></h3> <h1><b>  鲁之沫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逝世,使我们党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好干部,使航天事业失去了一位优秀的领导者。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优秀品质,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br>  鲁之沫同志永垂不朽!</b></h1> <h3>(抗日从戎老航兵!我拍下家父暮年的照片。航天工业的今天也是上万万人的默默奉献。)</h3> <h1><b>以上文本来自,由中央组织部下发给我们家的(鲁之沫同志生平)。</b></h1> <h3>  家父走后,许多航天基地如066、和许多老同志自发的写诗,写文章纪念家父,我这里只先登出一篇老国防五院老政治部的老同志的文章,以窥见家父对航天事业发展如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我亲眼所见家父在“文革”中一夜白了头(他更多是为我国航天事业的担心),但他脊梁永远是挺直的。</h3><h1><b> </b></h1><h3> </h3> <h3>沉痛哀悼,深切怀念鲁之沫对航天思想政治工作的贡献</h3><h3> 鲁之沫同志1964年5月调任国防部五院政治部副主任后,我们就一直在他身边工作。我们亲身感到和亲眼看到,他把战斗部队的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带到国防科研部门,结合知识分子集中的特点和航天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带领我们坚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方向,重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狠抓党的建设和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科研生产任务的完成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和思想保证,对建设巩固我国航天事业的生命线,推动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作出了重要贡献。</h3><h3> 一. 竭尽全力,身体力行,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奠定航天事业“出成果,出人才”的坚定思想基础。</h3><h3> 鲁之沫同志调到国防部五院工作,正是五院首届党代会召开号召全体科技人员竖雄心,立大志,突破尖端,攀登高峰。一定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拿出成果的时候,当时五院已初步组建起一支又红又专的科研队伍。自行设计的东风二号导弹发射成功。我国的航天事业开始走上由科研试验到工业生产的独立发展道路。鲁之沫努力贯彻五院党代会精神,在五院“两改”(研究室政治委员改为政治指导员、研究室党支部的领导作用改为保证作用)的基础上,组织政工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科研生产第一线,围绕“出成果,出人才”的目标,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作用。</h3><h3> 鲁之沫等几位政治工作的领导人,不仅组织机关政治干部分工到基层,深入研究室,车间调查了解情况,以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围绕型号研制任务的攻关,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并且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和具体困难,而且亲自到基层蹲点调研,与科技人员和工人打成一片,拜师交友,了解掌握第一手情况,因此他在广大干部职工中有很高威信。他曾带领我们到一院12所和内蒙四院南地新建基地去蹲点,了解发掘基层的许多优秀事迹和先进经验,有的把真实情况提供给院党委决策参考,有的情况登在《五院工作通信》上宣传推广,用以指导科研生产工作,促进型号任务的圆满完成,又红又专科技人才的成长。鲁之沫为巩固国防建设航天事业的生命线,花费了大量心血,做了大量工作。</h3><h3> 特别是1965年中央决定对国防科技工业进行体制调整,把国防五院改建为七机部。五院面临机构从军队建制改为地方编制。任务由科研试制改为批量生产,人员由军人改为国家机关和企事业职工的“三大转变”带来大量繁重的思想政治工作。鲁之沫和其他政工领导干部一起,按照五院党委的统一部署,根据形势的发展和任务的要求,首先在广大政工干部中统一认识,统一思想,服从需要,克服困难,然后在全体干部职工中组织统一学习,讨论。进行动员,宣传,教育,认识国家的需要,任务的光荣和“三大转变”的意义。最后通过认真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font color="#ed2308">五院全体干部和科研人员脱下军装,由“军”转“民”。胜利完成这一历史性和战略性的转变任务</font>,为航天科技工业的建设发展以及“出成果,出人才”开辟继续前进的道路。</h3><h3> 二. 坚定信念,拔乱反正,恢复和整顿思想政治工作,有力确保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圆满成功。</h3><h3> “文化大革命”后鲁之沫同志复出工作,1979年担任七机部副部长兼政治部主任,主持全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看到,他虽然在“文革”中饱受批判和冲击,靠边下放劳动多年,但仍保持着一位政工领导干部的信念和风范,顾全大局,团结同志,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投入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艰苦工作中。在部党组的领导和部署下,鲁之沫坚决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负责主持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平反冤家错案,在广大干部职工中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影响。他带领政工干部,采取各种措施和途径,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干部职工中消除了派性,增强了团结,为七机部的各项工作和科研生产走上正常健康的轨道,奠定了思想基础,创造了良好条件。</h3><h3> 鲁之沫同志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领导在航天系统恢复和整顿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保证完成我国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工程的生命线来抓,充分发挥思想工作的统率和保证作用。1979年5月19日,在七机部第二次工作会议上,鲁之沫同志代表部党委作了题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整顿好党的作风》的讲话,激励全体人员,统一思想,集中力量,保证“三抓”任务,特别是“580”任务的顺利进行和胜利完成。他带领政工干部到科研,生产,试验,发射的各个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每一个科技人员和工人甚至家属中去。帮助解决各种具体困难,解决第一线科技人员和工人的后顾之忧,动员一切服从“580”(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工程代号)。一切为了“580”。这也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务。坚强而有效的思想政治,为完成科研生产任务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为我国洲际导弹飞向太平洋开辟了胜利航道,有力保证了飞行试验的圆满成功。</h3><h3> 在新的历史时期鲁之沫同志不断创新和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为推进航天事业的跨进发展服务。他1982年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仍十分关心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更好地在发展航天事业中发挥强大的作用。就在他辞世一周前,我们几位原五院政治部的老同志去家里看望他时,他还十分清晰地同我们畅谈发扬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勉励我们发挥余热继承传统,与时俱进,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作用,他为航天事业的发展鞠躬尽瘁,死而后己。</h3><h3> 我们沉痛哀悼,深切怀念航天政治工作的老首长。</h3><h3> 永远铭记他的教诲和他对建设中国航天事业生命线所作的贡献。</h3><h3> </h3><h3> </h3><h3> 刘登锐 吕晓光2010年12月</h3> <h3><br></h3><h3><br></h3><h3>附:我找到的并公开发表的鲁之沫的文章。</h3><h3>一、1952年1月16日在三兵团营级以上內部刊物《工作往来》“我师一年来思想建设的情况”师政治主任鲁之沫</h3><h3>二、1952年冬在三兵团《工作往来》“正确认识立功问题”特约撰稿人鲁之沫</h3><h3>三、1953年6月15日35师首届贺功大会专刊“鲁副政委关于立功运动的报告”</h3><h3>四、1959年3月7日《八一杂志》“略谈对抗演习”鲁之沫 、苏 语</h3><h3>五、1960年10月5日《解放军报》“下连兼职一举多得”鲁之沫</h3><h3><br></h3><h3>(注:八一杂志是1951年 4月20日在北京创刊。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领导下,由八一杂志社编辑出版。设有刊物指导委员会,由朱德、彭德怀、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罗荣桓等27人组成,朱德为书记,聂荣臻、罗荣桓为副书记。下设编辑委员会。朱德撰写发刊词,毛泽东于1953年1月题写刊头。从22日出版的第24期开始用毛泽东题写的刊名。初为不定期刊物,供团级以上干部阅读,1958年10月改为半月刊,扩大发行到排级干部。1960年12月22日停刊,共出版 192期。)</h3><h3><br></h3><h3>(后两篇在各个省级档案馆或图书馆都可以查阅)</h3><h3>&nbsp;</h3><h3><br></h3><h3><br></h3><h3><br></h3><h3> 今天:2019年6月26日是家父诞辰100周年。</h3><h3> 我们全家深深的怀念您, 您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 </h3><h3> 女儿夏冰敬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