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前言:</b></h1><h1><b>在1976年9月26日那次的局部溶解“特殊核弹”试验中,我和我的战友们荣幸的地参加了我军唯一一次原子条件下的陆空联合演练~代号-7601演习。生命中有了这样的经历,我感到无上光荣和自豪,即使在个人史册中它还是一片空缺,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人知道,可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后悔。</b></h1><h1><b>我们从不属于家庭、</b></h1><h1><b>也不属于至亲至爱,</b></h1><h1><b>只属于民族和国家。</b></h1><p><br></p> <h1></h1><h1><b>新疆马兰,中国核武器的摇篮,一个曾经在地图上无法找到、又曾经让无数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亦曾经让全世界震惊的神秘地方!</b></h1> <h1><b>20世纪50年代,一支部队来到新疆戈壁沙漠深处。这里,荒无人烟,一派苍凉,沙地上唯有的绿色就是一堆堆的马兰草开着紫蓝色的马兰花,她顽强地生存在荒漠戈壁,却把美丽绽放——于是,便有了“马兰”的地名,代号404,中国保密的核工业基地。</b></h1><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在这片茫茫的戈壁滩上,中国军人干了一番大事业,让中国人民挺起了脊梁……我们这些参加过核试验的退役军人,当时因为特高级别的保密需要,与亲人失联了很长一段时间照顾不到家庭,献了青春献子孙。</b></p> <h1><b>罗布泊边缘的马兰,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在那里,成千上万无私奉献的科学家,技术人员和无数官兵指战员,干着惊天动地的事,做着隐姓埋名的人。</b></h1><h1><b>今天的世界,还是100年前肉弱强食的世界,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100年前任人宰割的中国!中国挺直了脊梁,强大了起来,中华民族的铜墙铁壁之所以这样坚固,正是有千千万万的大国脊梁,</b></h1><h1><b>他们默默无闻奉献!</b></h1><h1><b>他们甘愿籍籍无名!</b></h1><p><br></p> <h1></h1><h1><b>1964年10月,随着罗布泊上空一声巨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这颗来自马兰的核武器,让国人兴奋不已!从此,中国有了核武器,打破了多年来敌对势力的核垄断、核威胁!而马兰,也成了“偏僻”、“艰苦”、“奋斗”和“奉献”的代名词。</b></h1> <h1></h1><h1><b>在蘑菇云升腾时的辉煌瞬间,<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这几个经典画面广为人知,</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然而,另一场景却鲜为人知</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当蘑菇云还在不断向上翻滚时,</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穿着防护服的科技人员,</span>无所畏惧地向烟云开进,<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搜寻记录此次爆炸数据的设备。</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在那些义无反顾的身影中,</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white-space: pre-wrap; font-family: PingFangSC-light;">就有我和我的战友。</span></b></h1> <h1><b>从1964年到1996年,<br>32年来,中国共进行了45次核试验,<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也正是这45次惊天动地的核试验,</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共和国才真正挺直了脊梁;</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更为中国赢得了</span></b></h1><h1><b>和平发展的重要机遇;<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才让中国14亿人民</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硬邦邦地站在世界人民面前!</span></b></h1> <h1><b>我原新疆军区第五野战医院于一九七六年7月,接到上级命令抽调了40多人去执行高度保密的任务。于1976年8月11日从驻地出发,行程7天到达新疆核试验基地马兰,到达马兰前一晚因为没有兵站,我们就露营在戈壁荒漠的一个山坳里,在大卡车上解开背包就挨个的睡下了,虽说有点冷,第二天起来大家都有说有笑,后来听说带队领导为此还受了批评,怎么能让女同志睡在露天。次日到马兰,基地的机关<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研究人员及驻守部队等都住在这里。</span>停留一天,到达离马兰100多公里的孔雀河畔的开屏村(这么浪漫的村名是张爱萍将军起的),这里就是21基地一大队。到了基地我们才知道是参加7601联合军演,和我们同在一大队的还有军事医学科学院的专家,我们的任务就是参加核条件下生物效应试验,为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在未来核战争条件下,对核损伤的防护救治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b></h1> <h1></h1><h1><b>开屏村有一些土坯房可用,实验室,宿舍,伙房都安置在这里,其他生活必需品 吃、用包括水都是从几百公里以外运来的,我们就这样安了新家。</b></h1><h1><b>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适应环境,<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这里气候异常干燥,风沙大,昼夜温差在20℃以上,每天坚持出操跑步;后来</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穿着防护服,戴着防毒面具跑;听课,</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学习核医学知识,掌握这次军演中应该完成的任务;饲养和训练做实验用的动物,多数是狗,也有一些兔子和豚鼠。炊事班很是辛苦,</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我们做饭用的烧柴是罗布泊周围干枯多年的红柳,胡杨树干,装一车回来可用一周。</span></b></h1> <h1><b>随后,上级组织我们参观了以前几次地(塔)爆、空爆的现场。当大家看到直径七八十米、深约四五十米的大坑时,无不惊叹不已,这才是大约五万吨级的当量,百万吨级的就可想而知了。我们又参观了空爆后的遗址,方圆数公里地上灰蒙蒙布满了燃烧过的沙石和焦土,形成了许多黑亮黑亮大小不等圆溜溜的球状结晶,真像一地洒落的黑珍珠。接着又参观了供试验用的仿真品实物:有北京地铁站、坦克、装甲车、飞机、火炮、军舰、汽车以及房屋、帐篷、衣物、粮食等等,动物包括猴子(养在铁笼子里)、驴(马的替代品)等。</b></h1> <h1><b>很快, <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到了核试验的前一天,按指令我们把各自的效应物挂上标牌(有非常详细的实验内容)投放到指定地点(有开阔地,有遮蔽物后面,有大小深浅不同的猫耳洞、各种坑道)回去待命。</span></b></h1> <h1><b> 终于等来了1976年9月26日,局部溶解“特殊核弹”试验,爆炸当量2万吨。</b></h1><h1><b>就是这次试验,配合搞了我军唯一一次原子条件下的陆空联合演习,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代号7601。总指挥是新疆军区司令员杨勇,空九军副军长郭子潭为空军前指指挥员。空降兵15军、空36师、空37师、陆军4师、国防工科委,我们与军事医学科学院组成一大队参演。</b></h1><h1><b>实演当日,气象条件很好,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大家显得有点紧张和兴奋。<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按预定时间,向距离爆心大约二十多公里外的一片大戈壁集结,各兵种都有自己的位置,大家悄悄地各就各位盘腿坐在地上。当一切安排就绪后,上级首长告诉我们,载有原子弹的歼击机,已从马兰机场起飞,正以880公里的时速,向演习场区上空飞来。我们都抬头仰望着天空,显得有些躁动不安。</span></b></h1> <h1><b>二十多分钟后,一个银灰色小点出现在蓝天,且不断变大,接着隐约听见隆隆的轰鸣声,大家都目不转睛地跟着它走,当飞机飞临目标上空时,突然一个小黑点从飞机上落下,立刻变成一把美丽的伞,徐徐降落,飞机迅即远去。上级命令我们马上戴上防护墨镜,瞬间,嚓!一道刺眼的闪光掠过天空,我感觉是太阳从太空掉下来了,脸上顿时火辣辣的灼热,脚上的解放鞋有一股胶糊味,光辐射过后我们摘下防护眼镜,远眺爆炸中心上空有一团巨大的火球,不断膨胀,翻滚着向外扩张上升,地面掀起狂涛骇浪,向四周扩散,似海啸,似地震。火球急剧上升的强大引力使地面尘土冲天而起,成为巨大的烟尘柱,继而形成蔚为壮观的蘑菇云,这时迎面传来了震耳欲聋的轰隆隆隆的爆炸声。</b></h1> <h1><b>接着听大喇叭里传来“我宣布,核爆炸试验成功”指挥塔和现场一片欢呼声!紧接着喇叭里发出命令:防化部队向爆心进发,大约半小时后命令:步兵战车装甲车坦克出发,又过了一会宣布:全体参试人员进场。我们戴好防毒面具,穿好防护服,还有一支剂量笔,乘车冲向前方目标,先前的砂石地如今一片惨烈,下车,穿着防护靴脚踏着一踩下去就陷下去几十公分疏松的土地,高一脚低一脚跑进场内,</b><b>在原子弹的爆炸中心寻找各自的效应物,然后乘车带我们去洗消中心。</b></h1> <h1><b>防化连洗消组负责人员、装具洗消。防化人员引导我们到达预定地点后,示意摘下头盔,脱下防护服和防护靴以及内衣外的所有衣服,由防化人员放入专用炉焚毁。再引导我们去洗消帐篷,每个人要一遍一遍地洗,洗完要经过仪器检测,超过0.3伦,仪器就“嘀嘀嘀”报警,需要重新擦洗,直到合格。洗消完换上新的服装,由场站卫生队救护车送我们去实验基地。</b></h1> <h1><b>对现场<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收回的效应物,带回到试验室逐一进行伤情鉴定,并按每个动物的编号严格仔细认真地逐一登记实验规定的各项指标。登记完毕,对存活的动物进行治疗,直到整个试验结束。</span></b></h1><h1><b>这次试验的所有资料都交给了一大队军事医学科学院。</b></h1> <h1><b>“原子条件下的实兵演练”在各方面的精心配合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了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表彰,我们所有参演人员也感到无上荣光。</b></h1><h1><br></h1> <h1><b>演练结束离场前,国防科委来了一位摄影师给我们拍照留念,大家非常踊跃。</b></h1> <h1><b>在马兰在21基地留下了我们年轻的身影和深深的印记,一生中有了这段经历刻骨铭心。</b></h1> <h1><b>我骄傲!《马兰精神》里有我们的身影和汗水。</b></h1> <h1><b>此次任务在场期间毛泽东主席逝世,我们参加了空军试验指挥部组织在场的参试部队,在马兰村场站露天广场召开的追悼大会。我们的战友吕辉在烈日下因悲痛曾晕倒在会场。</b></h1> <h1><b>谨此,向为国防事业奉献的老首长,科学家,科研人员和全体指战员们敬礼,由于战友们默默无闻的奉献,换来祖国的安宁,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战友的风采,相信祖国不会忘记。</b></h1> <h1><b>离原子弹爆心尚有数百公里的马兰基地,如今,已经被新疆政府列为红色旅游景点之一,让人们有机会亲自去体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马兰精神。</b></h1> <h1><b style="font-size: 20px;">梦中的马兰,我们爱你!</b></h1><p><b style="font-size: 20px;">马兰核试验基地是我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终生难忘。虽然我们没有为此得到过任何福利和奖赏,我们始终没有后悔。我们骄傲,我们也是英雄!</b></p><h1><b style="font-size: 20px;">在此衷心感谢提供资料、照片的战友,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b></h1><h1><br></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