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牒学研究经典书目

老小小

<h3><b>前言</b></h3><h3>自小就听老者说,<b>天下张氏出清河,是清河张。</b>而上世纪后期以来,濮阳张说声势渐增。两说都举行二次以上隆重热烈的祭拜大典。于是有了祖源地之争。</h3><h3><br></h3><h3>历史上还有山西张说,此说大体已消声匿迹了。也许今后还会有xx张说。<br></h3><h3><br></h3><h3>面对张氏如此多说,撇开其他因素(如利益)的分析,依据国史文献的信史史料,再论证张姓祖源地,达成共识,就是迫切的课目。</h3><h3><br></h3><h3>《族牒学研究经典目录》应运而生,方便读者查阅检索,有现实意义。</h3> <h3>《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于西晋咸宁五年(279年),被汲郡(今河南汲县)人不准盗发战国时期魏襄王(或曰魏安釐王)的墓葬发现,亦称《汲冢纪年》、《古文纪年》(秦以前文字),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h3><h3><br></h3><h3>《竹书纪年》共十三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至魏襄王二十年为止。</h3> <h3>《世本》,又称作世、世系、世纪、世牒、牒记、谱牒等。"世"是指世系;本则表示起源。据说是由先秦时期(亦有说汉代)史官修撰的, 记载从黄帝到春秋时期的"帝王"、"诸侯"、"卿大夫"的世系和氏姓,也记载帝王的都邑、制作、谥法等。全书可分《帝系》、《王侯世》、《卿大夫世》、《氏族》、《作篇》和《居篇》及《谥法》等十五篇。</h3><h3><br></h3><h3>司马迁的《史记》、韦昭《国语注》、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林宝《元和姓纂》和郑樵的《通志》都曾引用和参考书中内容。南朝时,《世本》已缺《谥法》一篇,到唐朝又有更多篇目散佚,直至南宋末年全部丢失。后世的学者们根据其他书籍所引内容进行辑补,共分为八种不同辑本,商务印书馆曾于1959年将辑本集合而印成《世本八种》。<br></h3><h3><br></h3><h3>世本为先秦重要史籍之一,司马迁的不朽著作史记,就曾采摭它的资料,两汉学者如班固、刘向、王充、郑玄、赵岐诸人,亦多所称引。汉书艺文志春秋类著录世本十五篇,汉代以后史志所载的世本,凡有七种:</h3><h3><br></h3><h3>世本王侯大夫谱二卷(隋书经籍志);世本二卷刘向撰(仝右);世本四卷宋衷撰(隋志、旧唐志同;新唐志作「宋衷世本四卷」);宋均注帝谱世本七卷(新唐志。旧唐志作宋均撰);王氏注世本谱二卷(新唐志。旧唐志无「王氏注」);孙氏注世本(史记五帝本纪索隐及正义。唐司马贞索隐避李世民讳作系本);世本别录一卷(两唐志同)。</h3><h3><br></h3><h3></h3> <h3>《元和姓纂》是中国唐代谱牒姓氏之学的专著。原本10卷,今有10卷本、18卷本两种。唐宪宗时宰相李吉甫命林宝修撰,元和七年(812)成书。<br></h3><h3><br></h3><h3>四库提要</h3><h3>《元和姓纂》·十八卷(永乐大典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h3><h3>唐林宝撰。宝,济南人。官朝议郎,太常博士。序称元和壬辰岁,盖宪宗七年也。宝,《唐书》无传,其名见于《艺文志》。</h3><h3>诸家书目所载并同。惟《唐会要》称王涯撰,盖以涯曾作序而讹。郑樵《通志》又称李林宝撰,则因李吉甫命宝作是书,当日二名连书,传写脱去吉甫字,遂并为一人。观樵《姓氏略》中讥宝作《姓纂》,而不知林姓所自出,则《艺文略》中本作林宝可知也。焦竑《国史经籍志》亦因之作李林宝,误之甚矣。其论得姓受氏之初,多原本于《世本》、《风俗通》。其他如《世本》、《族姓记》,《三辅决录》以及《百家谱》、《英贤传》、《姓源韵谱》、《姓苑》诸书,不传于今者,赖其徵引,亦皆班班可见。</h3><h3>郑樵氏作《族略》,全祖其文,盖亦服其该博也。但宝以二十旬而成书,援引间有讹谬。且当矜尚门第之时,各据其谱牒所陈,附会攀援,均所不免。观《白居易集》自叙家世,以白乙丙为祖,而云出自白公胜。颠倒时代,悖谬显然,其他可知。洪迈《容斋随笔》称《元和姓纂》诞妄最多,盖有由也。然于唐人世系则详且核矣。书至宋,已颇散佚。故黄伯思《东观馀论》称得富弼家本,已阙数卷。陈振孙《书录解题》亦称绝无善本,仅存七八。</h3><h3>此本在《永乐大典》中,皆割裂其文,分载于太祖《御制千家姓》下,又非其旧第。幸原序犹存,可以考见其体例。今仍依《唐韵》,以四声二百六部次其后先,又以宋邓名世《古今姓氏辨证》所引各条补其阙佚。仍厘为一十八卷。其字句之讹谬,则参校诸书,详加订正,各附案语于下方。</h3><h3>至原序称皇族之外各以四声类集,则李姓必居首卷。今独无一字之存,殆修《永乐大典》时已佚其第一册欤?然残编断简,究为文献之所徵也。(子部四十五·类书类一)</h3> <h3>《路史》一书,采用道家等遗书的说法,再上溯高推旧史所称"三皇五帝"以上的往事,文章华丽而亦富于考证,言之成理。书名《路史》,意思是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大史"之意。从他的著作宗旨看来,深惜孔子"删书"断自唐尧,忽略上古史的传统。 《路史》之名取自《尔雅》的"训路为大"。所谓路史,即大史也。此书详述了有关上古时期的历史、地理、风俗、氏族等方面的史事和传说,虽然资料丰富,但取材芜杂,很多材料来自纬书和道藏,神话色彩强烈,故向来不为历史学家所采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皇古之事,本为茫昧。泌多采纬书,已不足据",又"皆道家依托之言","殊不免庞杂之讥"。 但是此书在中国姓氏源流方面的见解较为精辟,常被后世研究姓氏学的学者所引用。全书内分《前纪》九卷,述初三皇至阴康、无怀之事;《后纪》十四卷,述太昊至夏履癸之事;《国名纪》八卷,述上古至三代诸国姓氏地理,下逮两汉之末;《发挥》六卷、《余论》十卷,皆辨难考证之文。</h3><h3><br></h3><h3>《路史》47卷,(南宋)罗泌撰,前记9卷,后记14卷,国名记8卷,发挥6卷,余论10卷。此书为杂史。路史,即大史之意,记述了上古以来有关历史,地理,风俗,氏族等方面的传说和史事,取材繁博庞杂,是神话历史集大成之作。</h3> <h3>《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是廿四史中唯一的记录帝室王族之外谱系的巨表,共收入唐代宰相三百六十九人(沈炳震《唐书宰相世系表订为》计算为宰相三百五十八人)凡九十八姓的世系,记录了唐代人物数万名。唐代高门巨阀,大多在录,其中许多人物及其字号、官爵是两《唐书》纪、传及其他文献材料不曾记述过的。它对于唐代历史、文学、社会诸方面的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h3><h3><br></h3><h3>《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编纂工作,据《宋史》卷三三一《吕夏卿传》:“夏卿长于史,贯穿唐事,博采传记杂说数百家,折衷整比,又通谱学,创为世系诸表。于《新唐书》最有功。”宋代洪迈《容齐随笔》卷六、《新唐书世系表》条云:“《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皆承用逐家谱牒。”清代赵绍祖《新旧唐书五证》卷八云:“想修唐表时,祗取诸家谱系杂抄之。”而岑仲勉先生在《元和姓纂四校记》中把《元和姓纂》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作了详尽的对比研究。认为《宰相世系表》本于《元和姓纂》,以唐人文集和一些氏族谱牒作补充材料,编集而成。这一看法是比较可信的。</h3><h3><br></h3><h3>由于唐末五代的兵燹丧乱,唐代的文献材料损失严重。兼以历代传抄,难免脱漏为错。宋代所见到的《元和姓纂》已有残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亦难以避免错误。至于传刻中出现的字误、行误更是常见之事。前人对《宰相世系表》的评价往往不甚高,也在于此。清代沈炳震斥之最烈,其《新旧唐书合钞》中云:“《新书宰相世系表》舛为特甚。”《唐书宰相世系表订为》中云:“就其所列官爵谥号,或书或否,或丞尉而不遗,或卿贰而反关,或误书其兄弟之官,或备载其褒赠之职,更或其生平所偶历,及未尝居是官,庬杂淆乱,不可充诘,合之史传,不胜纠摘。……此书不足徵信,适以滋谬,举可废也。”</h3><h3><br></h3><h3>沈炳震的说法未免过于信激,《宰相世系表》的史料价值自在,不是由于存在错误便可以完全抹杀的。但是《宰相世系表》中的错误也是十分严重的。为纠正为误,使之可靠实用,前人已经持续不断地做了不少工作。如宋代吴缜《新唐书纠谬》、清代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呜盛《十七史商榷》,以及一些金石著录等等。以后,又有沈炳震《唐书宰相世系表订为》、罗振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补正》等有关此表的专门校正著作。尤其是岑仲勉先生《元和姓纂四校记》一书中对《元和姓纂》进行了详尽全面的考证工作,其中部分内容涉及到《宰相世系表》,所以,它也是对此表的精确考证。</h3> <h3>《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h3> <h3>在我国地理学史上,《汉书•地理志》是一部有着特殊价值的地理学著作。它是正史中第一篇地理志,更是地理学著述史上一种全新体例疆域地理志的开辟者。</h3><h3><br></h3><h3>《汉书•地理志》全文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引《尚书•禹贡》与《周礼•夏官•职方氏》的内容相合并而成,第二部分是详述西汉王朝全部郡县的情况,第三部分是汇录刘向、朱赣有关分野、土风的内容。</h3><h3><br></h3><h3>汉书地理志包括上、下两分卷,是班固新制的古代历史地理之杰作。历史的时、空不可分,故写历史必记及地理。此志,首先叙述汉以前的地理沿革,着重写了《禹贡》九州和《周官》九州;接着叙述西汉的地理,以郡国为条,用本文加注的形式,依次写各郡国及其下属县、道、侯国的地理概况,诸如郡县的民户、人口,废置并分更名的历史,各项特产,都尉、铁官、盐官、工官等治所,山川湖泽,关塞要隘,名胜古迹,道路交通,等等;并总记了西汉平帝时郡、国、县、道、侯国的总数,全国的幅员,土地面积,定垦田、不可垦地、可垦不可垦地,民户、人口总数等;再就是参考了《史记·货殖列传》写各地风俗特产的内容,汇总了刘向“略言其地分”、朱赣“条其风俗”的成果,加以班固本人对历史和地理的了解和研究,按经济和风俗特点区分地域,写了各个地域的范围、历史、地理、民生、风俗和特点,以及中外交通和交流的情况。从而大大地拓展了史学研究的范围,对后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本志重点在“风俗”,意在说明地理与政治的关系,提示为政者注意各地风俗,从地理实际出发以施其政。</h3> <h3>《春秋》是鲁国史书的专名。</h3><h3>孔子将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的历史修成了一部史书 《春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后人就把这一段历史时期称为春秋时期。也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的集體作品。</h3><h3><br></h3><h3>现存《春秋》,从鲁隐公记述到鲁哀公,历十二代君主,计二百四十四年(依《公羊传》和《谷梁传》载至哀公十四年止,为二百四十二年,《左传》多二年),它基本上是鲁国史书的原文。</h3> <h3>东汉应劭《风俗通•姓氏篇》、九龄《姓源韵谱》、北宋邵思《姓解》、元代《氏族大全》 、明代杨明信《姓源珠玑》、明代凌迪知《万姓统谱》、明代傅作兴《文竽汇氏》、明代两部《张氏统宗世谱》等都是有重要参考价值的。</h3> <h3>《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据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山海图”流行于世。 </h3><h3><br></h3><h3> 《山海经》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其内容涉猎甚广,从天文、地理、传说、神话、宗教,到种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包罗万象,体系庞大,堪称我国古籍中的百科全书式的著述。</h3><h3><br></h3><h3>《山海经》在历史、地理、文学、动植物学等诸多领域内有着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地位。</h3><h3><br></h3><h3>《山海经》是研究上中古史的经典文献。</h3><h3><br></h3> <h3><br></h3><h3><b> 张姓清河祖源地</b></h3><h3>中华张氏的始祖是轩辕黄帝之子挥。挥是弓箭的发明者,因发明弓箭有功被黄帝赐姓张氏。</h3><h3><br></h3><h3>用于实战的弓箭产生于黄帝时期,挥是弓箭的发明者。春秋时期的《周易·系辞下》说:“(黄帝)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鬻子》讲:“夫黃帝始垂衣裳、造书契、置史官,为舟楫以济通,服牛乘马,立栋宇、 重门击柝以待暴客,为杵臼以利万姓,作弧矢以威天下,造律管、兴封禅。”先秦时期史官修撰的记载上古帝王、诸侯和卿大夫家族世系传承的史籍《世本》中记载“挥作弓,牟夷作矢。宋忠注曰,挥黄帝臣”。晋代张勃《吴录》记载:“挥观弧星,始制弧矢。”<br></h3><h3><br></h3><h3>唐朝中期以前的学者和张氏宗族皆认为挥为黄帝之子。东汉应劭《风俗通•姓氏篇》曰:“张氏,黄帝第五子挥,始造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氏焉。”隋大业年间的《隋故贵乡夫人张氏(妙芬)墓志铭并序》记载“华胄承姬,挥弧命氏”。唐燕国公张说所撰《唐赠丹州刺史先府君神道碑》有“张祖曰挥,帝轩(轩辕)之胤,肇勋弦木,锡姓上矣”。唐天宝年间的《唐右龙武军大将军张登山墓志铭》记载“其先轩辕第四子,……,从居赵地,世为冠族”。始修于唐代长庆四年(公元824年)的巴县云篆山石马乡《张氏族谱》中讲:“张本姓姬,出自轩辕黄帝第五子也。三妃彤鱼氏生挥,始造弓矢,正主祀弧星,赐姓张氏。” </h3><h3><br></h3><h3>张氏始祖挥公“观弧制矢,国封青阳,主祀弧星”。挥公的封地“青阳”,就是今天的清河。 </h3><h3><br></h3><h3>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的《巴郡太守张纳碑》“立姓定氏,应文天象”。隋《魏郡太守正议大夫张府君》墓志铭记载“自景(井)宿垂辉(挥),实惟得姓之始。威弧为用,爰自命氏之初。”讲张氏得姓与挥公“观弧制矢”有关,族源地对应的是井宿的“弧矢星”。前文所引的《唐右龙武军大将军张登山墓志铭》记载“(张氏)从居赵地,世为冠族”。 </h3><h3><br></h3><h3>“黄帝居涿鹿”,以涿鹿为坐标,井宿在南,对应邢台;弧矢星在井宿东南,对应清河。古人认为每年农历三月弧矢星运行到南方天穹正中,标志着春天的开始。《尸子·仁意》:“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尔雅·释天》:“春为青阳。”郭璞注:“气青而温阳。” </h3><h3><br></h3><h3>无论挥是黄帝之子,还是黄帝之孙,挥的封国在清河郡是被广泛认可的。元代《氏族大全》、明代杨明信《姓源珠玑》、明代凌迪知《万姓统谱》、明代傅作兴《文竽汇氏》等文献,皆明确的说:“张,清河。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为张氏。”或 “张,商音,清河郡。” </h3><h3><br></h3><h3>因此《张氏统宗谱·得姓郡望》称“吾张氏得姓者,自轩辕黄帝第三妃彤鱼氏之子曰挥,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官封弓正,主祀弧星,居尹城,国于青阳,后改清河郡,此张氏得姓之由,而望清河郡者独最。”基本是对的。我们不能因为它在世系方面的部分瑕疵而认为它是伪谱,这是不客观的。 </h3><h3><br></h3><h3>作为张氏族源地,清河被张氏宗族所纪念是一个重要因素,但除此之外居住在清河的张氏族人所取得巨大政治声望,也是清河被中华张氏宗族推为族望的重要因素。 </h3><h3><br></h3><h3>张国究竟在哪里?宋罗泌《路史•国名纪》“张,挥之封。……汉之东张,今邢之任也。《通典》云:‘汉张县地。’《纪年》:‘齐师逐郑太子齿奔城张阳。’南郑是也。”张国在邢台是一定的,但未必在任县。因为邢台中部大陆泽水系的变化,南岸县域的设置也有非常大的变化。《广平府志》记载“张,在广平府东北”,即今天的清河与威县一带应该是对的。 </h3><h3><br></h3><h3>战国时期,张仪的兄弟张撰曾在清河立过宗祠。战国时期,张仪相秦,内平巴蜀,外连横周旋于六国之间,功勋卓著。秦惠文王封张仪为“武信君”,并赐给他五座城池作为封邑。明朝永乐年间《清河家乘》记载:“仪仕秦为相,……。策鲂公(张仪)当时坟茔诸处,立庙清河”。张仪的封号为“武信君”,“武</h3><h3>信”的“信”字在大篆中与“始”字形非常接近,也可能是“武始君”。汤志彪先生《三年马师铍地名“武始”蠡测》就曾提到马师铍的铭文“武始”可能指的地方有三个,清河东武城也是其中之一。张仪取得的封邑为秦国的“插花地”,也叫“飞地”,在六国境内,而不在秦。秦惠文王时期,清河东武城曾短暂的成为秦国的“飞地”,作为张仪的封邑是可能的。受周礼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大夫有追溯祖先的传统,不然会被视为数典忘祖,但有封邑的才立庙祭祀祖先。文物和家谱两相印证,《清河家乘》所记载的战国时期张仪立庙清河祭祀先祖是可信的。 </h3><h3><br></h3><h3>这些条件为清河张氏的经济实力、政治地位、社会名望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因此后世才会有张氏以清河为郡望,“天下张氏出清河”的赫赫声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