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诗童愿——记一年级组《我多想去看看》语文教研活动

<h1>  春天来了,三月的物既无声又有声地昭示着,在鸣啭的黄鹂声中,在含苞待放的迎春花中,在缠绵的春雨丝中,在飘扬的柳丝条中到处召唤着春天的来临!3月12日,我们一年级语文组也迎来了由肖艳芳老师执教的第一次教研课——《我多想去看看》。</h1><h3><br></h3> <h1><b>教材分析</b></h1><h1> 《我多想去看看》是一首诗歌,用第一人称描写,通过“我”和爸爸妈妈的对话,讲自己非常想到遥远的北京城,去看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想去遥远的新疆,去看看洁白的雪莲。文中的“我”是一个山村的孩子,茫茫的大山阻隔了“我”的视线,却阻隔不了“我”对山外世界向往。</h1> <h1>  本课是一首小诗,在教学前,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卡通图片及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引入到课文中。</h1> <h1>  教学中,抓住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优势,采用多种方式慢慢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h1> <h1>  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入地感受到天安门广场壮观的升旗仪式、感受天山的美、理解“壮观的升旗仪式”、“宽宽的公路”、“美丽的天山”、“洁白的雪莲”、“弯弯的小路”这些短句,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及新疆天山的一些图片,还准备了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视频播放给孩子们看,让学生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升旗仪式的壮观,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好了铺垫。</h1><h3></h3> <h1>本组教师及学校领导在认真地听课、做笔记。</h1> <h1><b>教学探讨与反思</b></h1><h1> 本篇课文是一首小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在教学前通过与学生的谈话,由身边的升旗仪式引导到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把学生带入到课文中。在理解课文内容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课堂的主导地位,让学生读,在读中悟,教师起引导作用。同时,在教学中,我还有很多做得不足的地方,年级组的同事及校领导们都毫无保留地一一帮我指出,让我收获不少,在大家的帮助下,我在教研之路上又一次得到了成长!</h1> <h1>图片:毛连娇</h1><h1>文字:肖艳芳</h1><h3></h3><h1>审核:一年级语文组</h1>

升旗仪式

学生

天安门广场

教学

教研

课文

语文

年级组

看看

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