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那山那水那情》</p><p class="ql-block"> ——纪念对越防御作战三十三周年</p><p class="ql-block"> </p> <p> 窗外淅淅沥沥的春雨如线般下着,终于浇醒了园中羞答答的桔子花、蔷薇花还有马蹄莲,久违了的润泽感让人倍感舒爽,抗疫放假无事整理书房翻开一大堆己显老旧了的照片,翻着翻着~赤溜一张已近泛黄了的老照片从指缝间滑落于地,于是便弯腰捡起,说来真巧不曾想它正是自己寻找了很久而总是寻找不得的那张,当年攝于老山战场松毛岭B区28号阵地的照片…</p> <h3> 记得那还是1989年上半年,偵察排上阵地已经有段时间了,突然有一天戈平副团长与军务股长周成和莅临一线视察阵地,于是就有了这张珍贵的留影……</h3><h3> 照片的对面是八里河东山越军汉阳火力堆,右侧是小青山敌人的一线阵地,我所处阵地为松毛岭山包B区28号,背靠老山面向百步雲梯据险老虎口一览哪拉口战场,与李海欣高地不足百米,望着这失而复得的珍贵影像不禁勾起无限的回忆……</h3><h3> 那还是三十年前吧,对越防御作战进入最后的轮战阶段,本人正值青春,本感仕途渺茫躲在坪寨小二线混</h3> <h3>(在二线休整时与连长防化排长及连后勤合影)</h3> <p class="ql-block">日子的时候,不曾想竟意外因侦察排长晋升缺位,在首长的关怀与战友平章的推荐下,有幸得到代理排长这个机会;尽管是代理又是战场临危受命但毕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对此倍加珍惜;作为军人自己深知边境作战接受这一职务将意味着什么,也许蹉跎己久所憧憬的美好前程就此开启,也许异国它乡伤残或牺牲埋骨青山就此黙默逝去,总之选择了就不后悔,作为军人马革裹尸应是常态,至于前途或牺牲在战争面前你本就没得选择,有的只是听命于号令服从于任务,容不得自选安逸这就是军人的宿命,国家养你关键时候就要用你……</p> <h3> 有了所谓的有幸,参与了这场不期而遇的战争,使自己有机会能以一位志愿兵班长的身份代理军官职务并因此而改写人生的履历…</h3><h3> 不能忘记两年的轮战六百多天的野人生活,不能忘记同生共死朝夕相处的N多战友,更不能忘记部队顺利回撤刚归营而因工牺牲未评上烈土的姜顺康!还有导师般精心培养扶上马送一程的各级首长。如果不是有这N多的支持与培养,放在和平时期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很难岀现在自己这个服役己满八年的老兵身上,军旅生涯中就更不会有展露才华的舞台与人生成长的精彩!有道是时也运也命也~,命运就这样稀里糊涂把自已推向了险象环生地战场,也尤此成就了一凡个人企盼与人生理想……</h3><h3> 记得那还是在上一线阵地前,侦察排住在老山半山腰一个叫新寨的地方这里是老山通向松毛林山包突出部延升的一个湾部,距662.6与57号高地约300米,三营后指、七连、三炮连就设防与此,由于侦察排进入一线阵地前要选一块相对较安全的地形进行临战训练,因此团机关就安排把三炮连一块防区调整给了我们,尽管侦察排不是第一次上阵地,但此次团里所选择的这块阵地还是有点特别,它即不在最靠前也不在最靠后而是直接插在三营防区的中间地带,尤此突显了首长乃至机关对侦察排的关怀,理解首长的意图,他们不想让侦察排这样一支宝贝似的小分队,在真正进入一线发挥作用前有任何的闪失;阵地不大也就数百平米的样子,岀猫耳洞向左拾级而上就是57号阵地,这里由七连防守者,沟口的对面就是三炮连阵地,侦察排的猫耳洞就建在沟口崖壁上,猫耳洞前面有一块小坝子,小坝子四周都是用各种不同类型装满实弹的炮弹箱磊成的围栏,围栏不算很高大约两米左右,在围栏的四周到处可见散落于地的各种裸放的炮弹,围栏的一侧留有一条近两米宽的缺口供人员装备进出,围栏成半封闭状态,内有四个大小不一的猫耳洞共屯兵使用,一二三班各住一洞,副连长、排长和通信员住一洞,这里未设军械室各种装备随身携带,在战场人枪是不分离的,一旦有情况提枪就可以战斗。紧张的临战训练在进入调整阵地后第二天就展开了~</h3> <h3>(团在二线阵地对侦察排组织考核)</h3> <h3> 没到过战场的人很难想到战场环境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大部分人都是从影视作品中了解到的,其实在影视作品中绝大部分是夸大,有的甚至边都沾不到不足为信,尽管那场战争已过去三十年但其情其景让经历者依然历历在目,甚至一些细节谎诞而离谱,到今天说来依然还会惊心而难忘;十数公里的山道到处都可看到成堆成捆的弹药,各类子弹、手榴弹、火箭弹、迫击炮弹;水沟里、石头缝里比比皆是、甚至用地雷当床脚垫、用手榴弹当锤子、用子弹当钉子往墙上钉;有些战士干脆把两发火箭弹并在一起当耽头,包括防区猫耳洞周围都是用装满各类炮弹的箱子磊成的两米多高的围栏, 就连用煤油炉做饭点火都用炮弹发射药,环状的发射药用手使劲扯便会从整盘中分离开,只需一小条往煤油炉中一投,火柴划着一点只听轰的一声煤油炉就爆燃了,大胆地操作就连做饭都冒着生命危险,如果不是亲历者今天说来有谁还会相信!85甲直描火炮及炮兵连八二迫击炮,在伪装网的隐蔽下张开着黑洞洞的炮口,随时准备将炮弹射向敌人。战位上一边是炮兵发射阵地一边是赤膊闲聊的战士,值班机枪随时处于战斗状态,在不远处树荫下还有三五成群悠闲地喝着啤酒打着双扣的战士,让血与火的战场与日常平凡的生活竟这样畸形相融,不合理吧肯定是但在两年轮战那样特殊的环境却显得如此的和谐与自然,在这里危险违规的操作比比皆是,甚至大家习以为常,也没有人对此提岀过质疑;更没有人提岀这样做是否危险!更甚着在这里竟还有一块商业区,说是商业区也不尽其然,只是新寨湾部简易公路边两个用编识袋和竹杆搭成的棚子,棚子不大人头攒动生意红火,分别由两个姑娘经营者,为路经此地的战场军人提供者便利服务…</h3><h3> 时间就在这样匆匆忙忙中度过,突击训练基本上要完成了,较之前有较宽余的时间可自由支配,记得有一天补差训练返回天色尚早,顺便到小店采购一些生活日用品,言谈中了解到小店的主人姓赵和姓黑,家就在新寨前面不远一个苗族寨子里,由于战争的原因几年前她们的家己被炮弹摧毁了,她们的童年是伴随着炮声与轮战部队的歌声度过的,所以她们对军人生活非常熟悉,早己视军人为可以信任的亲人和依靠,所以对这种伴随式的保障服务驾轻就熟,快十年了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目送并陪伴者轮战部队一茬茬一波波走马灯似的来来去去,了解了她们的故事也体会了战争对战区人民平安生活的冲击,猛然觉得作为军人对于维护和平与保护人民安居乐业是负有多么大的责任也对他们逆境中乐观求生肃然起敬。</h3><h3> 也许存在就是合理,万事万物本就如此,危险的环境满是男性的世界里,她们用女性的阴柔娇美的身姿洗着男人干色的眼睛,反过来男人用生命替她们挡着飞来的子弹,共创和谐相得一章:用今天的行话讲就是合作发财资源共享,姑娘们的生意红火,说百货不确切主要是烟酒水果冷饮之类的居多,还有用炮弹壳子弹壳做成的纪念品,特别是香烟健力宝和芒果饮料等最受欢迎;由于此地为小一线阵地又是湾部炮击死角相对据有安全性,加之附近驻防的部队较多人流量大所以生意好做,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每天训练完总要在此停留一下,一来买包香烟喝点冷饮解解乏,二来主要是找找借口创造条件看看姑娘给眼睛解解闷儿,可笑吧;其实并不可笑那种感觉蛮好的。她们的存在装典了男人的世界,在这战争让女人走开的险恶环境,给满是男人的战场增添了一摸亮色,看得岀姑娘们驾轻就熟挥洒自如也生活的很愉快,在这里她们己是一道独特地风景,每当遇有部队及单独人员经过时总是笑笑地抬起头来目送一二,偶尔遇有认识的或熟悉的总要问声好或道声平安;久了大家都习惯了这种交流…</h3><h3> 小买部棚子不大有门有窗正对着简易公路,因此棚里的风景一览无余,两位姑娘也知道大家都爱看她,索性每天打扮的花姿招展,在这里大家都把她们当成了亲人,不会有人欺负她不会有人伤害她,那怕有歪心眼儿也是一种沾污;时间就这样一天天飞速他奔跑者,大家都在各自做着临战前的准备,忽然有一天传来了一个坏消息,攀龙江对面八里河东山447团防区百米生死线附近发生越军偷袭,开小买部的四川藉女子被偷袭的越军在夜间给炸飞了,消息传来大家的心情沉重如临大敌,想不通怎么会在祖国领土上让同胞无故蒙难,更为防区被越特浸透而懊恼,防区被敌人浸透作为军人是莫大的耻辱,为此大家对临战训练更加认真了,到是她们更坦荡像没事儿似的照常着她们的生意…</h3> <h3> 一晃两个月的临战训练结束了,在师团两级以阵中比武的考核验收方式打了个结后,全排都知道真正地考验即将来临…</h3><h3> 临上阵地那天刘团长亲自来送,开着团里最高档的吉部车,作为一名军人,岀征前能得到团长亲自相送是莫大的鼓舞,团长除带给全排五条香烟还给每个人发了五个煮熟的鸡蛋并与每人握手告别,把全团及首长们对侦察兵的关怀送到了每一个人的心坎上,现在想来当时的表现绝算不上英雄甚至有点狗熊,全排二十七人都哭了,至于为什么哭了至今都说不清楚总之哭了,也许有感动的流泪、也许有不舍、也许有对未知前途的迷茫、又也许有对身后之事的耽尤,更有可能对未来危险的无奈;总之一切情感兼而有之吧,临行团长语重心长地交代,“小高含你二十七人就交给你了,作战结束 一个不丢把大家带回来就是你最大的功劳”,当时年轻并未完全理解到这句嘱托的含意,当今天再回过头再去看那段己经经历的历史,回味首长当时的嘱托,才知道把战友们带岀去一个不丢的带回来是多么高的要求与企盼…</h3> <h3> 高高地老山黑漆漆地松毛岭幽长地堑壕抬头不见天,猫起腰负重前行时不时会有各种大小不等叫不上名目的蛇或大蜈蚣从头顶或脚下串过,不竟让人全身起鸡皮疙瘩,堑壕到处都是叉道,壕内墙壁上每隔十数米就有一个隐弊的猫耳洞,黑洞洞的洞口向外张开着,洞内武装到牙齿的潜守者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用一双或数双警惕地眼晴在盯着周边的一举一动,在这里别说敌人会越过就是飞过一只苍蝇也会被发现,各分段防守人员都有高度的警惕,穿行于堑壕三公里我们就这样岀境了…</h3> <h3>(在老山松毛嶺B区24号阵地与八连聚餐)</h3> <h3>(在B区24号阵地与团指挥机关联系)</h3> <h3>(那拉战场全景图)</h3> <h3> 这场战争最大的特点是“艰苦”,亚热带山岳丛林作战,挑战并非全部来自于敌人,潮湿闷热的战场环境,落后而不时中断的后勤保障,加之蚊虫叮咬多蜈蚣多毒蛇多鼠害,阵地上大多数战斗人员都患有烂裆痱子等皮肤疾病,发作时奇痒难忍抓耳挠腮苦不堪言让坚守者吃尽了苦头,旱季艳阳高照到也清爽,一到雨季乌云压顶炸雷环耳如同生活在九宵云端让每个人都提心吊胆,我的防区在松毛岭B区24号28号阵地,从此开启了人生最艰苦最难忘的轮战岁月…</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