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岭南伍氏绿围世居,宋上柱国伍公祠族谱及文物考察团

伍紫峰

<h3>台山岭南伍氏绿围世居,宋上柱国伍公祠族谱及文物考察团</h3><h3>2019年6月23日中午,伍尚然(台山下坪),伍韦丞(肇庆高要),伍智杭(广州海珠区),伍世海(清远英德),伍汉彬(广宁古水),伍尚昌(阳江),伍振源(绿围世居人,在中山居往)一行人,来到了台山市大江镇大巷村委会旧屋村,绿围世居,受到绿围世居管理人伍济美的热情接待,并带大家参观了绿围世居,古井,古玄武后土,原宋上柱国伍公祠旧址,古旧屋址,古坎田社,古绿围世居旧址,伍济美一边指导大家察看历史文物,一边娓娓道来绿围世居各种古文物的详细历史。</h3><h3>绿围世居是为了纪念伍麦氏一品夫人而建,也是为了纪念伍氏迁到台山斗洞这一段历史。。伍麦氏一品夫人迁居绿围(现台山市大江镇大巷村委会旧屋村)时,以蚝壳为房,后来在旧屋村的大道上建了一个牌坊,(据伍济美介绍,日军侵华和文革拆的旧牌坊柱子材料,许多还埋在旧屋社榕树对面旧房子的地下),牌匾上书“绿围世居”,两边的对联是:坎田山脚坑水长流千户晓,旧屋龙田红楼化雨万家沾。对联更是隐藏巧妙。“这里面涵盖了伍氏最先立起的六个村子,坎田、山脚、水坑头、旧屋(绿围)、龙田、红楼。当时柱国房人丁兴旺,繁衍得很快。”在旧屋村后有一口古井,由于八百年多年风吹雨打,岁月苍桑,打水绳磨井石,靠村的一边井口已经磨平,井水仍能使用,不少村中老人,村民仍习惯来这里打水。井水清沏甘凉,每年岭南伍氏柱国绿围房春祭(祭祖,拜祭伍麦氏太婆祖墓),不少族人都会用矿泉水瓶装几瓶井水回去。</h3><h3>当日下午,一行人来到了台山市大江镇斗洞沙冲村,宋上柱国伍公祠。台山斗洞伍氏宗亲会监事长伍炳均,热情款待并且一一介绍,还带领我们参观了伍隆起的牌坊,忠义坊。</h3><h3>宋上柱国伍公祠是伍氏子孙为纪念始祖伍氓而建,始建于宋朝,历经宋朝,元朝,而至明朝成化十四年重建于土名大地堂,宋上柱国伍公祠旧址,在天与公后元正祠堂古迹旁边,位于绿围世居左边。后来风雨飘摇蛀木坦塌,族人众心惶惶,皆曰此非楼神之所也。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迁建于现址,台山斗洞沙冲村(距离绿围世居约800米,在绿围世居左边),记录着斗洞伍氏的成长与发展。祠堂占地面积420平方米,坐东南向西北。至今,宋上柱国伍公祠的横樑上,仍写着‘’大明万历六年岁次戊寅仲冬十一月重建‘’。伍氓公,出生于北宋后期1097年,字毓圣,号国宾。河南汴梁(今河南开封),1121年春进士,获赐进士及第,注官入士,任殿前校尉,敕封为上柱国将军。1137年,随宋高宗于杭州祭祀时,因进《阴阳灾祥得失》论,被高宗视为逆旨,嫡岭南镇守南恩州。于南宋初期的1154年殉职于任上。享年58岁,奉旨葬于阳江象山。</h3><h3>伍隆起,台山市斗洞沙冲人(上柱国毓圣伍公第六代孙天麟公之子)。宋末祥兴元年(1278年),当元兵迫近台山时,隆起公从乡间组织义勇民兵8000多人,运送粮食7000石到崖山,起兵保家勤王。跟元兵接仗七阵,七战七胜,第七战几乎打到元军大帅张弘范马前。后在战斗中被内奸谢文子杀死,捧首级向元军投降。南宋丞相陆秀夫事后令巧匠用杨太后所赐的沉香木一块,雕刻成隆起公的头颅,安在尸身上续成全尸,安葬在文迳口山(在今台山市台城镇黄牛拉车山),并追封为州判。后人称其墓为"香头坟",坟墓所在的村庄也因此被称作香头坟村。</h3><h3>2019年6月23日,参加宋上柱国绿围房后裔族谱及文物考察团的族人,考察宋上柱国绿围房伍麦氏一品夫人入粤定居发源地,经考察核实,绿围世居即是现在的台山市大江镇大巷村委会旧屋村是宋上柱国绿围房的发源地。参加考察团的人员一一签名确认,签名表永存绿围世居,以拨乱反正,造福后世子孙,执笔伍韦丞。</h3><h3>伍韦丞,敬启</h3><h3>2019年6月23日</h3> <h3>各位兄弟,元正公应为元贞公,昨天马上已改正。元正公,是一位前辈说的,可能地区方言不同。发稿之前,我已咨询过几位族务族谱方面的前辈。</h3><h3>台山岭南伍氏绿围世居,宋上柱国伍公祠族谱及文物考察团</h3><h3>2019年6月23日中午,伍尚然(台山下坪),伍韦丞(肇庆高要),伍智杭(广州海珠区),伍世海(清远英德),伍汉彬(广宁古水),伍尚昌(阳江),伍振源(绿围世居人,在中山居往)一行人,来到了台山市大江镇大巷村委会旧屋村,绿围世居,受到绿围世居管理人伍济美的热情接待,并带大家参观了绿围世居,古井,古玄武后土,原宋上柱国伍公祠旧址,古旧屋社,古坎田社坛,古绿围世居旧址,伍济美一边指导大家察看历史文物,一边娓娓道来绿围世居各种古文物的详细历史。</h3><h3>绿围世居是为了纪念伍麦氏一品夫人而建,也是为了纪念伍氏迁到台山斗洞这一段历史。。伍麦氏一品夫人迁居绿围(现台山市大江镇大巷村委会旧屋村)时,以蚝壳为房,后来在旧屋村的大道上建了一个牌坊,(据伍济美介绍,日军侵华和文革拆的旧牌坊柱子材料,许多还埋在旧屋社榕树对面旧房子的地下),牌匾上书“绿围世居”,两边的对联是:坎田山脚坑水长流千户晓,旧屋龙田红楼化雨万家沾。对联更是隐藏巧妙。“这里面涵盖了伍氏最先立起的六个村子,坎田、山脚、水坑头、旧屋(绿围)、龙田、红楼。当时柱国房人丁兴旺,繁衍得很快。”在旧屋村后有一口古井,由于八百年多年风吹雨打,岁月苍桑,打水绳磨井石,靠村的一边井口已经磨平,井水仍能使用,不少村中老人,村民仍习惯来这里打水。井水清沏甘凉,每年岭南伍氏柱国绿围房春祭(祭祖,拜祭伍麦氏太婆祖墓),不少族人都会用矿泉水瓶装几瓶井水回去。</h3><h3>当日下午,一行人来到了台山市大江镇斗洞沙冲村,宋上柱国伍公祠。台山斗洞伍氏宗亲会监事长伍炳均,热情款待并且一一介绍,还带领我们参观了伍隆起的牌坊,忠义坊。</h3><h3>宋上柱国伍公祠是伍氏子孙为纪念始祖伍氓而建,始建于宋朝,历经宋朝,元朝,而至明朝成化十四年(1478年)重建于土名大地堂,宋上柱国伍公祠旧址,在天与公后元贞伍公祠古迹旁边,位于绿围世居左边。后来风雨飘摇蛀木坦塌,族人众心惶惶,皆曰此非楼神之所也。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迁建于现址,台山斗洞沙冲村(距离绿围世居约800米,在绿围世居左边),记录着斗洞伍氏的成长与发展。祠堂占地面积420平方米,坐东南向西北。至今,宋上柱国伍公祠的横樑上,仍写着‘’大明万历六年岁次戊寅仲冬十一月重建‘’。伍氓公,出生于北宋后期1097年,字毓圣,号国宾。河南汴梁(今河南开封),1121年春进士,获赐进士及第,注官入士,任殿前校尉,敕封为上柱国将军。1137年,随宋高宗于杭州祭祀时,因进《阴阳灾祥得失》论,被高宗视为逆旨,嫡岭南镇守南恩州。于南宋初期的1154年殉职于任上。享年58岁,奉旨御葬于阳江象山。</h3><h3>伍隆起,台山市斗洞沙冲人(上柱国毓圣伍公第六代孙天麟公之子)。宋末祥兴元年(1278年),当元兵迫近台山时,隆起公从乡间组织义勇民兵8000多人,运送粮食7000石到崖山,起兵保家勤王。跟元兵接仗七阵,七战七胜,第七战几乎打到元军大帅张弘范马前。后在战斗中被内奸谢文子杀死,捧首级向元军投降。南宋丞相陆秀夫事后令巧匠用杨太后所赐的沉香木一块,雕刻成隆起公的头颅,安在尸身上续成全尸,安葬在文迳口山(在今台山市台城镇黄牛拉车山),并追封为州判。后人称其墓为"香头坟",坟墓所在的村庄也因此被称作香头坟村。</h3><h3>2019年6月23日,参加宋上柱国绿围房后裔族谱及文物考察团的族人,考察宋上柱国绿围房伍麦氏一品夫人入粤定居发源地,经考察核实,绿围世居即是现在的台山市大江镇大巷村委会旧屋村是宋上柱国绿围房的发源地。参加考察团的人员一一签名确认,签名表永存绿围世居,以拨乱反正,造福后世子孙,执笔伍韦丞。</h3><h3>伍韦丞,敬启</h3><h3>2019年6月23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