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吉亚—上帝的后花园(1)

大宫

<h3>  半年前在网上看见一幅照片,就是我今天封面照片的地方。格鲁吉亚卡兹别克雪山脚下那个遗世独立了八百多年的教堂。那个离上帝最近的教堂。就像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去川西的稻城亚丁在一本旅游杂志上看见亚丁雪山的照片那样有一种冲动就想去那里感触雪山,到那个教堂里面看看。从那以后心心念念冥冥之中就有一个圣神的地方在吸引着我。<br></h3><h3>&nbsp;&nbsp;&nbsp;&nbsp; 之后我在网上看人家的游记攻略还特地买了格鲁吉亚的地图,美国“Lonely Planet 孤独星球”杂志的有一幅著名的封面照片就是格鲁吉亚Auanuri城堡,它已成为格鲁吉亚国家的明信片。也开始了让旅行者了解了格鲁吉亚。我从最初不知道格鲁吉亚在哪里到把第比利斯,卡兹别克,梅斯蒂亚,乌树故里,西格纳吉的方位距离了如指掌如数家珍。最后和出行的朋友一起做出了自己的行程攻略。</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2019年3月买了南方航空公司(目前只有南方航空公司走这条线)旅行产品,格鲁吉亚自由行14天。2019年6月8日—6月21日。踏上了一次真正属于自己的行摄之旅。</h3><h3>格鲁吉亚行程:6/8~6/21</h3><h3>6/8&nbsp;&nbsp;&nbsp; D1&nbsp;&nbsp;&nbsp; 上海—第比利斯。(住第)</h3><h3>6/9&nbsp;&nbsp;&nbsp; D2&nbsp;&nbsp;&nbsp;&nbsp; 第比利斯(住第)</h3><h3>6/10&nbsp; D3&nbsp;&nbsp;&nbsp;&nbsp; 第比利斯—姆茨赫塔—卡兹别克(住卡)</h3><h3>6/11&nbsp; D4&nbsp;&nbsp;&nbsp;&nbsp; 卡兹别克—第比利斯(住第)</h3><h3>6/12&nbsp;&nbsp;D5&nbsp;&nbsp;&nbsp;&nbsp; 第比利斯—哥里—库塔伊西(住库)</h3><h3>6/13&nbsp; D6&nbsp;&nbsp;&nbsp; 库塔伊西—梅斯蒂亚(住梅)</h3><h3>6/14&nbsp;&nbsp;D7&nbsp;&nbsp;&nbsp; 梅斯蒂亚—乌树故里(住乌)</h3><h3>6/15&nbsp; D8&nbsp;&nbsp;&nbsp; 乌树故里—梅斯蒂亚(住梅)</h3><h3>6/16&nbsp; D9&nbsp;&nbsp;&nbsp; 梅斯蒂亚—巴统(住巴)</h3><h3>6/17&nbsp;&nbsp;D10&nbsp; 巴统(住巴)</h3><h3>6/18&nbsp;&nbsp;D11&nbsp;&nbsp;巴统—第比利斯(住第)</h3><h3>6/19&nbsp; D12&nbsp;&nbsp;第比利斯—西格纳吉(住西)</h3><h3>6/20&nbsp; D13&nbsp; 西格纳吉—第比利斯(晚上飞机)</h3><h3>6/21&nbsp; D14 乌鲁木齐—上海</h3><h3><br></h3><h3>摄影/文 大宫</h3><h3>2019年6月24日</h3> <h3> 《格鲁吉亚的诗》</h3><h3>晚霞将冉冉升起</h3><h3>霞光飞进各个角落</h3><h3>让那白色的水牛</h3><h3>那蓝色的雄鹰</h3><h3>那金黄色的鳟鱼</h3><h3>一次又一次地当真从我眼前掠过</h3><h3>要不然为什么</h3><h3>我在这片永恒的土地上生活?</h3><h3>作者:拉特奥库扎瓦</h3> <h3>纳里卡拉要塞(Narikala Fortress)</h3> <h3>圣妮诺女子修道院</h3> <h3>Ananuri城堡</h3> <h3>卡兹别克</h3> <h3>梅斯蒂亚</h3> <h3>乌树故里</h3> <h3>巴统</h3> <h3>西格纳吉</h3> <h3>  格鲁吉亚,一个被世人誉为“上帝的后花园"的神秘国度这里横跨欧洲与亚洲大陆的土地上,古代希腊称之为哥哲斯及伊比利亚两王国之地,是希腊神话英雄伊阿宋寻得金羊毛之地,也是斯大林的故乡。<br></h3><h3> 一个过去和现在结合的得完美的国家。</h3> <h3>第比利斯的碎片木偶钟楼。老城里很有特色的一个地方,木偶钟楼是当地一个电影制片人花了七年时间手工制作,用了许多废弃材料拼接而成的。逢整点,钟楼顶上的女孩木偶都会出来敲钟,钟楼歪歪斜斜的,看上去好像要倒了一样,有点像比萨斜塔的感觉。寓意人生曲直漫长。</h3> <h3>  第比利斯老城经过波斯、拜占庭、奥斯曼、苏联、西方现代国家先后侵入。每一个入侵的外族,都曾在这里留下一层闪光的鳞片。这些鳞片或荣耀伟大、或脆弱伤痛,层层叠叠的将不同意识形态穿插在城市中。<br></h3><h3> 因为时间有限,在第比利斯我大部分时间都在老城拍摄。穿行在大街小巷里感受着时光岁月的带来的遐想……</h3> <h3>老城里随意地走过,仿佛每一栋建筑都在向你述说着过去。穿梭在曲折且残破的小巷中,一个不留神,就走进时光的隧道。这也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行走在老城里,总能看到各式各样的涂鸦,或文艺,或怪诞。</h3><h3><br></h3> <h3>一条很有特色满是涂鸦的地下隧道</h3> <h3>“旱桥”旧货市场(Dry Bridge Market)</h3><h3>外高加索地区最大的旧货市场。各种欧洲前苏旧物,品种包括万象,有古董,有老唱片,有各种工具,甚至还有酒店一次性拖鞋。桥上是旧货市场,桥下是油画市场。现在,以它为中心向东西延伸 2 公里的区域则成为了第比利斯乃至整个外高加索最有名的跳蚤市场,无数的艺术家、古董商在这里聚集。</h3> <h3>  第比利斯圣三一大教堂(意为圣子圣父圣灵“三位一体”)也被称为 Sameba教堂,它占地面积为5000平方米,从地面到教堂十字架顶端的高度为1055米,1995年到2004年完工,是格鲁吉亚乃至整个高加索南部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甚至在世界范围内,它的规模也位居前列。大教堂位于库拉河东岸的埃利亚山上,为传统的格鲁吉亚风格,地面铺就着大理石砖,祭坛也用马赛克瓷砖装饰。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穹顶为7.5米高,全部包着纯金,而这些黄金一半由格鲁吉亚人自发捐赠。</h3> <h3>  格鲁吉亚的大部分景点基本上是以第比利斯为中心。我在这里陆续住了4个晚上。住的地方都是在老城区不远,步行到第比利斯著名的圣三一主教堂只是大约5分钟。第一天住在伯纳斯酒店(民宿),深夜从窗户就看见了不远处灯火通明的圣三一大教堂。</h3><h3> 连续两天我去那里看了不同时间的这座世界著名的主教堂。清晨,中午,黄昏,感受了教堂宏伟建筑和虔诚的信徒。那天黄昏,我坐在教堂前的台阶上,看着晚霞和落日,听着神圣的钟声回荡,让人瞬间平静下来,想着许多事情……</h3><h3><br></h3> <h3></h3><h3>Mtskheta姆茨赫塔,距离首都第比利斯以北约20公里,位于两河交界处。已经有4000年历史是格鲁吉亚最古老的城市,曾经是伊比利亚古国的首都,在这里发现了大批圣殿,墓地,古建筑遗址,以及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防御工事。因为城里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意义,姆茨赫塔在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山顶上的季瓦里修道院还是欣赏古城全貌的最佳据点。</h3> <h3>季瓦里修道院据说这里是格鲁吉亚使徒圣. 妮诺,在格鲁吉亚第一次立起十字架的地方。在季瓦里修道院可以俯瞰姆茨赫塔古城的风景和两条河流的交汇,风景非常秀丽。</h3> <h3>修道院里在做着祈祷的格鲁吉亚人</h3> <h3>生命之柱大教堂</h3><h3>Svetitskhovel大教堂是格鲁吉亚第二大教堂也是格国第一座基督教堂,相传由圣尼诺选址建造。Svetitskhoveli在格鲁吉亚语里面的意思是“被赋予生命的木柱”。于是乎,人们口口相传留下了这样一个关于它诞生的故事:在公元1世纪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候,一个名叫以利亚,来自姆茨赫塔的格鲁吉亚犹太人小伙子,从一个罗马士兵那里买到了耶稣的袍子,随后他便带着这袍子回了故乡。他那生活在故乡的妹妹西多尼亚,用手触摸了长袍之后,立刻怀着神圣的情感死去了,而袍子不能从她手中拿开,以利亚只得将袍子和妹妺一同埋葬在库拉河和阿拉维格河的交汇之处。不久,她的坟上长出了一棵巨大的雪松。支撑教堂的七根柱子就是取材于这棵参天大树。没想到修建的时候,第七根柱子却神奇地漂浮在了空中。圣徒圣尼诺祈祷了整整一个晚上才让柱子回到了地面。</h3> <h3>圣妮诺女子修道院(Samtavro Monastery)</h3><h3>Samtavro主显教堂是姆茨赫塔城中心的一座教堂,规模不是很大,但很有历史。这座教堂建于12世纪三十年代,据说引导格鲁吉亚皈依的圣妮诺曾在此居住,所以它既是教堂,也是女修道院。下令带领全格鲁吉亚皈依基督教的Mirian三世国王及其王后Nana,就葬在主教堂内。主教堂外东边的圣妮诺小堂,据说就位于当年圣妮诺祈祷的位置上。</h3> <h3>阿纳努里城堡(Ananuri Castle)</h3><h3></h3><h3>Ananuri城堡是《 Lonely Planet Georgia, Armenia &amp; Azerbaijan》的封面。Ananuri是13世纪Aragvi封建王朝时领主的城堡,也是军事要塞,18世纪Aragvi王朝被推翻,这里随之也被之后的统治者占领,直到19世纪依然是城堡要塞。</h3><h3></h3> <h3>Ananuri城堡 阿娜努日的防御工事由两个城堡组成,相互之间由一堵雉堞状的幕墙连接了起来。其中一座被称为" Sheupovar"的大型方塔的上防御工事至今保存得很好,是阿拉格维族的最后一道防线。其他较低的防御工事,有一个园塔,其他大部分建筑时至今日已是废墟一片。</h3> <h3>俄格友谊纪念碑</h3> <h3>“卡兹别克山是高加索人的圣山,5033米,高加索第三高山,格鲁吉亚和俄罗斯北奥塞梯之间,是座火山,但是6000年没有喷发过了。高坡是冰原,低坡有草甸,风光旖旎,丝毫看不出当年高加索被视为荒蛮之地流放之地的感觉,现在也没有2008年格鲁吉亚和南奥塞梯战争爆发的阴影,而是给人神圣安详的感觉!</h3><h3>卡兹别克山最出名的一景便是始建于14世纪的东正教教堂Gergeti Trinity Church了,在苍穹之下,在悬崖之上,这座世界上离天空最近的教堂,就这样隐秘而伟大地矗立着,见证着历史的风雨和变迁。”</h3><h3><br></h3> <h3>山顶上的教堂和里面的场景</h3> <h3>山脚下的卡兹别克村</h3> <h3>左边山上那两个小黑点就是我心心念念的卡兹别克圣三一教堂,第二天我们包车爬山到教堂里进去了。</h3> <h3>这是我们住的民宿,面对雪山一个露台。</h3> <h3>来卡兹别克是为了盖尔盖提斯撒梅巴教堂</h3><h3>Gergetissameba,教堂建在海拔2200米的半山腰上,始建于14世纪的东正教堂,也是格鲁吉亚的名片式景观。这里有世界上离天空最近的教堂,就这样隐秘而伟大地在山巅矗立,见证着高加索文明的风雨和变迁。云在山谷,我在云中。</h3> <h3>  在过去长达七个世纪的漫长时间里,牧师就在这个孤独的、被雪山包围的教堂向上帝祈祷。时间仿佛停止,只有圣洁的信仰存在于山谷之中。</h3> <h3>Gergeti Trinity Church</h3><h3>Gergeti Trinity Church也叫Tsminda Sameba(圣三一教堂),海拔2170米高。是14世纪修建的,除了教堂本身,当时还修了今天仍可见的钟楼,也是尖顶建筑。这里地处偏远,所以在格鲁吉亚其它地方发生战乱时,会被用作保藏各地教堂的贵重宗教器物。苏联时期,这里的僧侣被赶走,宗教职能终止,但仍是旅游胜地,格鲁吉亚独立后才恢复宗教职能,重新驻进东正教僧侣。游客进入教堂是有着装要求的:女士要包头巾、不能穿露膝的短裙,男士也要穿长裤。门口有免费提供大块围裙,着装不符合的可以自行围上。</h3> <h3>巍峨的雪山,绝美的教堂,格鲁吉亚的名片景观。</h3> <h3>徒步下山</h3> <h3>  哥里,库拉河畔这座石头里挖出来的城市,已有1800年的历史,公元后几个世纪曾经是格鲁吉亚政治文化中心之一,现存的遗址是五十年代以来发掘的结果岩石间开凿了宫殿、修道院、地宫,在这里最繁荣的时候聚居着近两万人。虽然今天内部已荡然无存,只有断壁残垣,但历史的轮廓仍然存在,巨大的石柱支撑着庞大的山岩,能想象出当年的气派和庄严。</h3> <h3>“库塔伊西是格鲁吉亚真正意义上的古都,是历史上最为强大的巴格拉特王朝的都城所在,但由于后来奥斯曼人的入侵,这座古城毁于战火,保存下来的遗迹并不多,目前残存了两处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宗教建筑------格拉特修道院和巴格拉特大教堂,是真正纯粹的拜占庭式建筑,非常值得一看。”</h3> <h3>巴格拉特大教堂(Bagrati Cathedral)</h3><h3>巴格拉特大教堂是因袭了格鲁吉亚统一后第一代君主巴格拉特三世(Bagrat III)的英名,于10世纪末动工修建,并于11世纪初完工,虽然曾被土耳其入侵者摧毁,但17世纪后重建,保存至今。巴格拉特大教堂和格拉特修道院代表了中世纪格鲁吉亚建筑的繁盛,于1994年被列入了《世界遗产目录》。教堂为十字形圆顶建筑物,用富丽的石刻装饰,教堂内满是壁画。</h3> <h3>红水修道院(Motsameta Monastery)</h3><h3>这座修道院所在的山头,正位于Tskhaltsitela(“红水”)河峡谷拐弯处,风景极佳。修道院是为了纪念八世纪时殉教的格鲁吉亚公爵两兄弟,“红水”河这个名字据说就是因为阿拉伯人的那次屠杀。传说兄弟俩的遗体被河水冲到拐弯处后,由狮子带到此地埋葬。据说在他们埋骨的圣坛处匍匐绕行三次,然后许愿就可以成真。</h3> <h3>格拉特修道院(Gelati Monastery)</h3><h3>这座修道院建于1130年,是大卫四世时代建造的,修道院位于库塔伊西东北约12公里处的伊梅列吉亚的山丘上,大卫四世遗言中命令将自己的遗体埋葬在这里。在山半腰远远就能看到格拉特修道,从外型上看,修道院是拜占庭式的建筑,有一座主体的建筑和几座附属建筑,远远的拱顶上的十字架,在太阳光里闪着光芒。格拉特修道院是中世纪艺术的瑰宝,在过去的数世纪中,格拉特修道院一直是格鲁吉亚人的主要教化中心,它的建筑者大卫国王推行了一系列野心勃勃的政策,建立了强大的格鲁吉亚封建专制制度的王国,周边国家均受其影响,格鲁吉亚王国称雄近东。格拉特修道院保留了大量的可以上溯到12-18世纪的壁画,有的壁画描述关于天使降生。壁画有两种:一种是镶嵌在碑石上,一种是直接画在壁上。</h3><h3> 里面的壁画非常精美,难以想象这些一笔一划从上到下古人是花了多少心血把这些神圣的故事人物情景画在上面的!</h3> <h3>从修道院的门洞里望出去,外面就是一幅幅精美的油画!</h3> <h3>待续(2)</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