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汶川映秀镇漩口中学地震遗址

老鸥

<h3>  11年前的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今天,在汶川映秀镇漩口中学地震遗址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这片废墟上,在灰与黑的主色调里,这片红色显得格外异常温暖。国旗下的时钟雕塑将时间定格在了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那一刻也被称为“汶川时刻”。</h3><h3> 走进映秀漩口中学地震遗址,时钟雕塑和倾斜着的教学楼给了我强烈的冲击力,11年过去了,也许你的心情和我一样沉重……</h3><h3> 据资料记载,2006年10月,因修建紫坪铺水库,原先位于汶川漩口镇的漩口中学,迁至映秀镇。当时校园总投资6500万元,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有学生1527名,教师133名。这所学校过去教学质量很高,不少学生考入清华、北大等知名高等学校,是阿坝州的一所重点中学。在当地人眼里,谁家的孩子上了漩口中学,就基本上等于迈进了大学的门槛。然而,这座小有名气的中学,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彻底被毁,不仅学校的教学楼和宿舍楼严重受损,“5·12”大地震造成了43名学生、8名教师、2名职工、2名家属遇难,27名学生、2名教师严重受伤,其中3人被截肢、12名学生成了孤儿、造成21个单亲家庭。</h3><h3> 地震发生后,各级党委、政府对漩口中学极为关心。5月16日在成都市三所大学复了课,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全校师生于2008年7月迁移到山西省长治市过渡,并于2011年3月返回汶川映秀七一中学。新的中学坐落在镇外黄家村,是由吴良镛院士设计,中央组织部特殊党费4654万元全额资助修建的,它被命名为“七一中学”,铭记着党对映秀的关爱和深情。</h3><h3> 如今,映秀漩口中学遗址已被保护起来,成为那场特大地震的见证者之一,并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h3><h3> 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他一直牵挂的映秀镇。当天上午9点30分,总书记来到漩口中学遗址,向汶川特大地震罹难同胞和在抗震救灾中捐躯的英雄敬献花篮,并三鞠躬。总书记叮嘱:“一定要把地震遗址保护好,把映秀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h3><h3> 时隔一年后的6月15日,我走进了映秀镇漩口中学。虽然废墟绿草繁茂被历史凝固,时间、空间、记忆在这里静止,但生活在继续,而且越来越美好!</h3><h3> 汶川特大地震,可歌可泣的抗震救灾精神激励了全国人民。映秀的重建历程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映秀灾后重建的巨大成就放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身处映秀,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深深地激发着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从</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举全国之力支援灾区,恢复重建,涅槃重生。11年后的映秀,透着中国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劲儿,成就了一抹耀眼的映秀红!</span></h3> <h3>  地震发生后,四川大学艺术设计系教授段禹农根据漩口中学一班级破裂的时钟,创作了“汶川时刻”。这是一面汉白玉雕刻的时钟,在破碎的表盘上,时间永远的凝固在了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这也成为纪念汶川大地震的一个标志性建筑。</h3> <h3>  地震遗址的时钟雕塑,默默地讲诉着无法忘却的记忆。</h3> <h3>  漩口中学地震遗址,最难忘的“5.12”震中遗址,如今保存下来的一砖一瓦,一楼一顶,诉说着特大地震的威力。这里也已成为世界上有名的地震遗址。</h3> <h3>  红旗外形的纪念碑。</h3> <h3>  地震遗址广场。</h3> <h3>  在纪念碑前,人们奉上鲜花祭奠亡灵。</h3> <h3>  11年后再看这片土地,那些歪歪扭扭的废墟周围长出了绿意。</h3> <h3>  漩口中学地震遗址,凝固的历史让人依旧触目惊心。</h3> <h3>  一段断壁上长出了小黄花,陪伴着这里的孩子长眠于此。</h3> <h3>  当年的漩口中学土地上伤痕累累。</h3> <h3>  总书记视察映秀:“一定要把地震遗址保护好,把映秀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h3> <h3>  一张张图片,一件件物品,一句句话语,都是家国情怀,大爱的印记。无论你是青少年学生、公职人员还是社会人士,汇聚天地大爱的映秀,都值得你来看一看,走一走……</h3> <h3>  习总书记: “映秀人民的新生活很带劲”。</h3> <h3>  映秀镇11年重建,一改昔日疮痍满目的景象。</h3> <h3>  重建后的映秀镇,包括了安居房、卫生院、市政道路,全部焕然一新。</h3> <h3>  建筑倒塌、瓦砾横飞、家园破碎的场景,在灾后重建后已经不复存在了。抗震救灾情动天地,映秀11年,花开了!</h3> <h3>  爱国主义宣誓广场。一组长20.08米、宽5米、高12米的主雕塑《母亲·初心》,这里不仅写着缅怀,更写着重生与爱,一句句简短的话,汇成了最有力量的誓言:秉承大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h3> <h3>  七一映秀中学。</h3> <h3>  走进爱立方。由数十双手相叠而成的大爱之门气势雄壮,“让世界充满爱”庄严夺目,八部大爱铜书构成了一幅大爱世界的壮美画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