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武术之乡~湖南新化

湖湘武林记录

<h3>新化是一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她不仅孕育了许多历史名流,而且培育了世代操习、闻名遐迩的梅山武术。</h3><h3>梅山武功不论是徒手套路还是器械套路,均讲究“神、气、意”三者有机结合,要求“气流丹田,心与意合,意与心合,气与力合”。“桩固势稳,出手泼辣,发劲凶狠,吐气抑声”。新中国成立时期,梅山拳术被做为“增强人民体质”的传统体育项目而得到发展。1984年,新化县被省人民政府授予“武术之乡”的称号,1983年2月,在县体育馆成立了新化武术馆,由新化县体委专职武术教练刘正和先生任武术馆馆长,全县各区镇均成立了武协分会,有50个乡镇成立了武术辅导站,大大普及了群众武术,全县城乡的大多数男女老少,都会三招两式。早在70年代初,西河镇鹅塘乡就有武术队30个,武术之家100余户,参加习武者达数万余人,占全乡总人口的60%。1975年10月,该乡被评为全省、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应邀参观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第三届运动会。1978年8月,江苏、江西省体育代表团来该乡观摩,乡党委和乡政府组织100人对打,300人刀术,500人棍术,1000人拳术,10000人广播体操表演,受到高度赞扬。</h3><h3>习武人数60多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0%,来自全国各地学武者每年逾3000人。有国家一级拳师10名,二级拳师156名,国家一级武术裁判19名,二级裁判28名,特别是久负盛名的中国少林东方武术馆和中国少林南北武术馆,师资雄厚,阵容整齐,场地宽阔,招生、教学规范,堪称全国武术界的代表。</h3><h3>全县的武术比赛十分频繁,1977年9月、1981年4月全省武术比赛,1990年娄底地区武术散打赛,1991年11月中南西南9省群体处长会议,1991年1 2月全省第六届“强民杯”散打擂台赛和全国农民武术比赛选拔寨,以及1992年4月“南北少林杯”全国散手擂台赛,5月“东方少林杯”全国散手擂台赛都在新化举行,同时,新化又带队多次出征,参加全国各地的比赛,铜牌32枚,东方武馆【晏西征先生创办】和南北武馆【邹寿福先生创办】被评为全省“合格武馆”,为影视界、公安、保安、体育院校输送人才500多人,为全国29个省市15个少数民族培育学员2万余人。</h3><h3>可观摩的项目包括梅山剑术、拳术、棍术的团体操练、对练、梅山气功表演,精英擂台赛等。</h3><h3>特别是近几年新化武术发展迅速,武术进校园,各乡镇都有武术培训点,2014年梅山武术被国务院评为国家级传统文化非遗保护拳种</h3> <h3>梅山武界群英聚,拟写梅山名宿篇</h3><h3> 2019年6月21号,梅山武林名宿晏西征、邹寿福、陈永健、刘正和、萧越勋、廖湘元、伍胜勇、刘恒稳、李光华等岀席由新化文广体新局组织召开的编委会领导小组首次会议。</h3><h3> 此次会议议程:</h3><h3> 一是通过《梅山武术人名录》编委会名单;</h3><h3> 二是通过编辑《梅山武术人名录》实施方案;</h3><h3> 三是確定赞助方案。</h3><h3>会议由新化文广体新局副局长刘仁德主持,新化文广体新局局长刘新平就编辑《梅山武术人名录》的内容,从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源流派系、传承发展,入编人名录的人选条件及编辑等方面做了权威性的重要指示。国家武协特邀副主席、省武协特邀主席、武术九段妟西征做总结发言。</h3><h3> 与会群豪相互尊重,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编写《梅山武术人名录》,“武术六进”和传承发展方面达到了空前的思想统一,是梅山武界有史以来的团结盛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