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的空军十六航校

金 中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谨以此文献给人民空军建军七十周年</h3></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人民空军空中领航、通信飞行人员的摇篮</b></h3><h5 style="text-align: left;"> </h5><h5 style="text-align: left;"> 三十年前,在巍峨的秦岭脚下,富饶的关中平原腹地,渭河支流涝河之滨的户县曾经有一所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校,它就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十六航空学校。</h5><h5 style="text-align: left;"> 为了加强空军航校的系统化、专业化和正规化建设,加速培养更多的航空兵轰炸机飞行人员。1958年6月22日,根据中央军委决定,在陕西户县组建专门培训空军空中领航员和空中通信员的专门学校。1958年9月12日,以空军第三预校和第一、第二航校两个飞行独立大队及两校理训处的大半部分(即领航、轰炸;通信、射击三个教学系)教职员、兰空西安户县场站为基础,在陕西户县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六航空学校(简称空军十六航校),主要培训空军航空兵轰炸机、运输机部队领航和通信射击员。十六航校首任校长黄汉基、首任政治委员朱群。</h5><h5> 空军十六航校分别驻扎陕西咸阳底张湾机场,陕西户县机场,甘肃平凉机场,校部设在户县机场。建校初期,先使用里一2飞机,杜-2,后来又补充了大批AN-2(运-五),安-24及轰五等型飞机作领航通信训练教练机。</h5><h5> 空军十六航校,是空军唯一一所以培养培训空中领航员为主,兼顾培训飞行管制、地面领航、空中通信等空、地勤专业人员的综合性飞行院校。建校后,源源不断的为部队输送飞行人员,为人民空军航空兵部队的壮大发展培养输送了大批急需的空中领航、通信员。几十年来,从航校走出了十多名空军将军。为人民空军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爱 在 蓝 天</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院歌歌词)</h5><h3><br></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迎着朝阳,步伐刚健</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渭河辉映开拓的笑脸</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是十六飞行学院的主人</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齐心描绘腾飞的画卷</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团结、拼搏、成才、献身</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理想伴着创业的宏愿</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严格、准确、求实、进取</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春铸造神圣的期盼</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矫健的雄鹰展翅翱翔</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把誓言写在万里蓝天</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创建空军十六航校的第一代主要领导们</b></h3></font></h3> <h5> 黄汉基,1934年在福建马尾海军学校学习时,接受进步思想,弃学北上奔卦延安,投身革命。原空军二航校首任参谋长,曾任空十师参谋长,空军一航校副校长、校长,1958年至1969年任16航校校长等职。新中国开国大校。</h5><h5> 朱群,1936年参加革命。曾任空军第一文化速成中学政委、校长,空军军校部副部长,原国家第三机械工业部军管会副主任等职。新中国开国大校。</h5><h5> 陈汝义,1938年参加八路军。曾任空军16航校第二任校长,空11军参谋长、副军长等职。</h5><h5> 朱敏中,1938年参加革命,曾用名池方日。曾任空9军政治部主任,1954年任空军六航校副政委,1964年任空军16航校第二任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3年晋升为大校军衔。</h5><h3></h3> <h5> 张德林,1945年参加革命。1951年从空军一航校一期乙班毕业,曾任空军16航校团长,一航校副校长,十六航校第三任校长,兰州军区空军后勤部部长等职。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h5> <h5>  航校组建完成后,第一任校长黄汉基大校,政治委员朱群大校,召开大会动员全体干部和教员、学员,为了迎接繁重的训练任务做好准备,坚决贯彻上级对飞行人员“地面苦练,空中精飞”的教学要求。</h5> <h5>  建校初期,校领导带领指战员扩建机场和营房,使航校训练工作很快步入正轨。为了培养高质量合格的空中领航、通信人员,校领导们组织机务技术人员,在保证正常训练的同时,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工作,对对老旧飞机上的领航、通信设备进行革新改造,使训练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了,为全面推进飞行训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h5><h3></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六航校建校初期部分老兵历史风采录</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开国大典杜道时、邹耀坤飞行员驾机掠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检阅</p><h5> 1949年10月1日下午,开国大典阅兵式中,人民空军17架飞机掠过天安门广场上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五分队的邹耀坤、六分队的杜道时分别驾驶两架战机与战友们组成两个“品”字方队掠过天安门广场上空,一展新组建的新中国人民空军第一支飞行中队的雄姿。</h5><h5> 在开国大典举办之前,由于当时人员复杂、飞机备件奇缺,飞机的状态不稳定,为了空中阅兵的圆满成功,所有参加开国大典的飞行人员立下了“生死状”,都向组织做出了庄严的承诺:“在整个受阅过程中,一旦飞机出现问题,我们宁可牺牲生命,也不会让飞机坠落在广场或首都附近的人口密集区,尽量最大努力减少地面的损失”。</h5><h5> 铮铮誓言,袒露了邹耀坤、杜道时等受阅飞行员们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与担当,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重托,谱写中国第一批受阅飞行员大无畏的勇于挑战,不怕牺牲,崇敬和热爱新诞生的人民共和国赤子精神的一曲赞歌。</h5><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建校初期的部分老兵们</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严树森参加解放一江山岛荣立一等功</h3><h5 style="text-align: left;"> 严树森,原航空兵20师领航长,后调入16航校执教,任16航校领航教员。</h5><h5> 1955年1月18日,空军航空兵20师出动28架图-2(杜-2)轰炸机配合陆、海军部队解放一江三岛。一江山岛战役是我军首次三军协同作战,是一次跨海作战。</h5><h5> 严树森机组参加了解放一江山岛战役轰炸战斗任务。他们驾驶的轰炸机进入轰炸区域后,遭到敌舰高射炮火力的猛烈射击,他临危不惧,勇敢沉着机智,精确的修正偏流和瞄准,与机长宋宗周(后任空20师师长)密切配合,以最后一致命轰炸沉敌“中权号”坦克登陆舰(该舰全载4000余吨,乘员130多人,可装运轻型坦克20余辆),取得显著战果。</h5><h5> 敌舰上刚刚由台湾运来的大量美国汽油、弹药,一部最新式的美制雷达设备和大批军用物资,还没有来得及下卸,就被报销了。解放一江山岛后,他荣获一等功。</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意气风发,勇于拼搏的十六航校人</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中国人民空军第一代轰炸机女领航员</h3><h5> 1959年,以优异的成绩从空军二航校毕业的第二批女飞行人员(空中领航员)吴文珠、梁瑞英、梁振英和杨艳彩分配到刚组建的空军16航校从事空中领航教学工作。毕业后在16航校完成了从军用运输机到轰炸机领航员的改装训练任务,成为新中国人民空军第一代轰炸机空中女领航员。她们是16航校最早的女空中领航教员。</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徐瑞甫创造手键发报国际记录</h3><h5 style="text-align: left;"> 16航校空中通信教员徐瑞甫,在1959年5月6—16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届体育运动会上,创造了男子手键发报长码每分钟97.4字和字码每分钟137字的国际记录。徐瑞甫后任16航校理训处通信教研室主任。</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空中比武”比赛</h3><h5> 1960年夏天,航校组织了一次期中成绩考核,由二团一大队与二大队选定在,咸阳机场进行“空中比武”,对于教员、学员的实战能力作全面考核。</h5><h5> 参加比赛的同志们,个个精心准备,航线画了有画,时间算了又算,学员们在老师面前表现出个个信心百倍、定要飞出好成绩的状态。比赛之前,杜道时副团长亲自驾驶他的小雅克飞机把是空域巡视了一遍,提出:“天气良好,可以飞行”。</h5><h5> 比赛开始后,大队长们亲自驾机带飞,学员们独自执行领航侦查投弹任务。张德林团长站在塔台车上亲自指挥,一颗绿色信号弹发出后,一架架战鹰迎着朝阳腾空而起,在预定的高空进行作业,经目标侦察拍照进入靶场投弹后返航。下午三时许比赛结束,总评成绩一大队获胜。</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飞行前的挂弹检查</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杜-2轰炸机“空中比武”编队飞行</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校领导给“空中比武”优胜者戴花祝贺</h5><h3></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1961年,空军跳伞大队指导航校学员跳伞</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飞行学员在地面练习空中应急跳伞技巧</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郭兴福式的领航教员”-王福厚</b></h3><h5 style="text-align: left;"> 1964年1月3日,中央军委下达《全军应立即掀起学习郭兴福教学方法的运动》的指示,号召全军立即行动起来,培养本单位的“郭兴福”。到1964年上半年,一个广泛深入的“比学赶帮超”郭兴福教学法的热潮在全军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h5><h5> 在空军组织的各兵种、各专业人员进行的军事技能、业务技术比赛活动中,王福厚被评为团、校及兰空先进标兵。1964年9月被空军授予“郭兴福式的领航教员”称号。</h5><h5> 王福厚,原16航校一团领航教员,后任一团副团长。</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空军学校人员学习毛著尖兵”-王三秀</p><h5> 王三秀,原16航校三团政治委员。1960年出席过全国文教方面先进工作代表大会,1964年9月空军授予“空军学校人员学习毛主席著作尖兵”称号,多次受到中央首长和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h5><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伍竹迪在十六航校</h3><h5 style="text-align: left;"> 1967年,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伍竹迪从北京调到16航校工作,先后任校教保科副科长、飞行指挥教研室教员。在执教中,她把自己的飞行指挥实践经验传授给了学员。</h5><h5> 1952年3月8日,第一批女飞行员驾驶六架战机(伍竹迪驾驶第5号战机)编队掠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毛主席、朱总司令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首都人民的检阅。伍竹迪等新中国第一批女飞行员,为新中国女性开辟了通向蓝天的道路。</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中国第一批空中女机械员-陆雯韵</h3><h5 style="text-align: left;"> 1951年4月,空军招收了第一批女航空员55名,其中,飞行员14名、空中机械员14名、地面机械员16名,陆雯韵是空中机械员中其一员。陆雯韵她们精心维护的六架战机,1952年3月8日,由12名女飞行员驾驶飞掠天安门广场,接受了主席、朱总司令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和首都人民的检阅。陆雯韵由一名女机械员成长为机械师,最后担任16航校一团机务大队长。</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陆雯韵和新中国第一批女机械员们</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二批女飞行员十六航校王善富副校长</h3><h5 style="text-align: left;"> 王善富,新中国空军第二批女飞行人员(优秀领航员)。曾任航空兵34师副政委,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后任16航校副校长。</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六航校1971年第一期地面领航学员毕业合影</h5><h3></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十年代初,指战员们自力更生修扩建平凉机场</h5><h3></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雷锋做好事,为老乡理发、看病</h5><h3></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发扬南泥湾精神,渭河靶场搞生产</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穿着亲人手织背心,伴随我们飞向蓝天</h5><h5> 教导队时年轻教员们的合影,他们是:前排左起:郭祥云、李建祥;后排走起:黄德义、候耀义、李天华。</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1971年,十六航校召开的第四次“四好连队、</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好战士”代表大会纪念册及五好战士日记页</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70年代初,十六航校三团在西宁机场培养</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毕业的第23~24期部分飞行学员</h5><h5> 1969年9月,由第12航空学校四团部分空地勤人员在青海西宁乐家湾机场组建一支培养飞行学员的部队,划归16航校三团管辖。其间,培养了两批飞行学员(23、24期)。1972年10月,驻该机场部队转隶为5航校一团。</h5><h5> 在23、24期学员中,他们毕业分到部队后,赵长发、徐达平、范柄祥、汤海春、张志廷、黄绍文、王太荣和侯若平等都走上了团级领导岗位。</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机务队政治野营拉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h5>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航校培养的新中国第四批女飞行人员</b></h3></font></h3><h5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1970年下半年,空军第一、二、十六航空学校按照空军命令,联合培养新中国第四批女飞行员,这是空军历史上培养的女飞行人员最多的一批次。十六航校负责培养空中领航员、通信人员。从1970年9月至1973年11月,经过三年的培训,完成培训任务,培养出53名女飞行人员(空中领航26名、通信员27名),留校执教11名。</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吴文珠教员带领第四批女飞行学员们训练</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女领航教员吴文珠向第四批女飞行学员</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领航学员)传授领航技术(下图)</h5><h5> 吴文珠,新中国第二批女飞行人员,毕业后分配自16航校从事空中领航教学工作。出席过空军党代会,陕西省妇女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获得陕西省“三八红旗手”称号。</h5><h3></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四批飞行人员(空中通信员)在十六航校三团</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领导和教员带领下重走长征路</h5><h3></h3>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六航校培养出来的第四批女飞行人员</p><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nbsp;&nbsp;空中领航员</span></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26名)</span></h5><h5><span style="color: rgb(1, 1, 1);">&nbsp;&nbsp;袁翠荣、刘和云、葛剑锋、邓永珍、洪义华、王正梅、吴金凤、牛华平、刘桂兰、李迎春、张江萍、吴月英、陈东宁、王淑芳、刘凤云、陈玉梅、张扬、李定枝、刘军、周利军、宋长霞、刘景凤、徐斌、李继红、董风琴、赵芝芳</span></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空中通信员</span></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 1, 1);">(27名)</span></h5><h5><span style="color: rgb(1, 1, 1);">&nbsp;&nbsp;黄姗姗、魏岗玲、李力、陆雪珠、罗瑞珍、张慧民、陈洗、马存景、杨迎春、赵玉朝、王秀珍、王建华、纪小坤、白玲、邵桂簇、孙透玲、宋立志、马爱兵、杨淑清、吴秋实、温建平、李慧馨、胡晓鹏、于加秀、张秀玲、王朱宁、张景荣</span></h5><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参与新中国首批少数民族飞行学员培训</b></h3><h5 style="text-align: left;"> 1974年,空军招收了首批少数民族飞行学员。16航校参与了培训工作,1975年,从八航校预科大队初教机毕业的部分少数民族飞行学员(16航校28期学员)到16航改装运五飞机学习,1976年7月,25名28期少数民族飞行学员在平凉三团毕业。</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航校培养出来的第五、六批女飞行人员</b></h3><h5 style="text-align: left;"> 十六航校继培养出新中国第四批女飞行人员(空中领航、通信员)后,1982年3月至1984年5月,又培训了马玉莲、顾桂芬等17名新中国第五批女飞行人员(空中领航员),这是我军首次培养的也是唯一一批具有大专学历的女飞行人员;1991年4月至1993年8月,又承接了培养新中国第六批女飞行人员(空中领航员)的任务,万翠平、董红等14名领航学员毕业,这也是我军培养的首批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和军事学学士学位的女飞行人员。</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五、六批(下图)空中领航学员毕业照</h5> <h5>  新中国成立之至今,空军已招收了十多万名飞行员,其中,招收女飞行员十批,从航校毕业345名(16航校培养了84名,从该校毕业和分配至该校从事教学工作的女飞行人员有近100人)。在这些驰骋云端的猎鹰之中,有一群特殊而美丽的身影--人民空军女飞行员。70年来,这些蓝天上的巾帼豪杰,不仅为祖国、为人民军队、为空军写下了无数传奇和骄傲,同时也把自己的曼妙身姿,留在了蓝天白云之间,使共和国的天空变得更加多姿多彩,蔚为壮观。</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活跃在教学训练场上的女飞行数员们</b></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十六航校执教的女飞行员们</h5><h5> 1974年底,从空军一航校毕业的第四批女飞行员崔秀玲、孙建军、韩旭英、许利群、王栋、付忠民、张海平、邢克利分配到16航校,从事培养飞行人员的教学工作。</h5><h5> 崔秀玲,在16航校执教30年,她是第四批女飞分配到16航校人中,唯一飞到最高年限而从学院退休的女飞行员。安全飞行4000小时,是四种气象飞行教员,在校期间先后带飞学员20期,并多次完成上级交给的转场任务。多次被学院(航校)评为优秀党员和优秀飞行员,空军特级飞行员。</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留校执教女通信教员在延安机场留影</h5><h5> (下图前排左起;于加秀、张景荣、李慧馨(后排左起:王朱宁、胡晓鹏、张秀玲)</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留校执教女领航员教员们在一团咸阳机场</h5><h5>(下图左起:刘景凤、李继红、宋长霞、董风琴、周利军、徐斌)</h5><h3></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高永发机组参加唐山地震援救荣立战功</b></p><h5> </h5><h5> 1976年7月27日早上八时,一团飞行员高永发机组(机长高永发、副手王平、领航员朱文瑛、通信员孙建国)和另一机组驾驶二架里-2飞机,带着领航员学员14人从咸阳机场起飞,准备按照咸阳—太原—唐山—公主岭—齐齐哈尔的航线飞行,对领航学员进行长途领航训练。当日下午一点钟,飞机在唐山机场降落,进行飞行总结后,他们决定次日再飞行到公主岭。当时,高永发是01号机组机长。</h5><h5> 7月28日3时42分,唐山发生大地震,驻扎在唐山的空六军通讯设备被毁,党中央虽初步确定了震中,但对灾情具体程度却无从了解。而地震后天气极度恶劣,雷雨交加,机场跑道受损,大型飞机无法起飞。在危情关头,出于军人的使命感,执行飞行任务暂留机场的高永发代表机组战友们主动向驻地空六军七师领导请缨:“报告首长,我们是执行任务途径这是的运输机,机组成员都经过严格的复杂气象飞行训练,可以起飞,请首长下命令吧!”。空七师首长果断决定,高永发机组执行驾驶飞机,第一时间将灾情报告给党中央领导,为抗震救灾工作赢得宝贵时间。另一架里-2飞机,在唐山机场上作临时“塔台”。</h5><h5> 28日早上6点30分左右,随着一颗绿色信号弹的升空,在蒙蒙细雨中,机场响起了马达的轰鸣声,在地震后的唐山机场,高永发驾驶的里-2飞机迅速滑进跑道,不顾跑道的积水,加大油门,强行起飞,飞机腾空而起。地震后第一架里—2飞机在唐山机场起飞了,带着唐山人民的重托,载着唐山市派出的汇报组成员,去北京向中央汇报。从飞机上俯视地面,唐山市区一片瓦砾,全机组人员难过得流下了眼泪。</h5><h5> 原计划飞机在天津附近的杨村机场着陆(因北京机场是特殊空域不能直飞降落),7点20分,飞机盘旋在杨村机场上空,暴雨如注,飞行员根本看不清杨村机场的跑道,飞机准备迫降。飞行员们向恶劣的天气展开了顽强的斗争,机长高永发,飞行员王平,全神贯注地操纵着飞机,空中机械师尹志良注视着机械运转情况,领航员梁世清和朱文瑛一起,边画航线,边记录数据,准确的测出航行诸元,在茫茫云海中引导飞机前进。</h5><h5> 里-2飞机吼叫着,俯冲、盘旋、上升,一阵倾斜加上颠簸。几次迫降,都没有成功。机组把迫降失败的情况汇报“北空”,在危急关头,“北空”命令:直飞北京南宛机场!在7点40分左右,飞机历经艰难,飞机降落在北京南宛机场。</h5><h5> 任务完成后,当天上午,高永发机组在中央领导的直接命令下,运送总参谋部、北京军区、河北省委、省军区各领导和机关人员返回唐山机场,建立抗震救灾前线总指挥部。之后,飞机成为唐山-北京-唐山的专用运输机。抗震救灾任务完成后,高永发机组荣立二等功,参加了中央在北京举行的抗震救灾表彰会。</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加唐山大地震抢险救灾的一团里-2-01号</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飞机(上图左)、高永发(上图右)和战友手捧</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参加唐山大地震抢险救灾中荣获的二等功奖状</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高永发机组人员在唐山机场与机场航行调度室</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战友合影(中图)</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韩新波临危不惧挽救战鹰光荣立功</b></h3><h5 style="text-align: left;"> 韩新波,1981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空军16航校的空中通信员(33期空中通信员班学员)。</h5><h5> 1984年5月9日上午,韩新波机组驾驶战鹰执行进口设备换季接飞任务。飞机起飞后,爬高升至八千米高空时,机长(飞行员)感到身体不适,头晕恶心,突发昏厥。之后,失控飞机偏离预定航线。眼看就要发生一起重大飞行事故,领航员在慌忙中不知所措跳伞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为了保护国家财产和挽救飞行员的生命,韩新波临危不惧,把生死拒之度外,沉着冷静,一面向地挥指挥台报告飞机险情,一面用机内通话器不断呼唤飞行员。</h5><h5> 在韩新波和地面塔台不断呼叫联系下,飞行员终于恢复知觉。在韩新波的努力下,失控飞机终于安全返航,避免了一场机毁人亡的重大飞行事故。5月20日,空军某基地给韩新波二等功一次,以表彰他在危急时刻不顾个人安危,挽救飞机的英勇行为。</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1984年12月9日,《<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解放军报》</span><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头版和第三版</span></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刊登了韩新波的英勇事迹及长篇通讯报道</h5> <h5>  1992年,学院训练机领航、通信设备改装,机组人员与西飞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合影</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座落在户县沃土上的十六航校校部</b></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团结、拼搏、求实、进取”的校部指战员们</span></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h3><h5 style="text-align: left;"> 16航校校部是航校的首脑机关,是航校最早成立的部门,一批批飞行学员从这里学习专业航理后,走向飞行训练场,飞上蓝天。 </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校部后勤部的部分战友们合影(下图)</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六航校男子篮球队员们</h5><h5> 70年代16航校以夏心彬(空军全运会田径十项全能)指导、范纪根队长为首的16航校篮球队,是兰空的一支篮球劲旅,享有“打遍兰空无对手”的一支特别优秀的蓝球团队。在文体生活匮乏的那个时代里,他们活跃在航校篮球场上,给广大官兵带来了欢颜,渡过了多少欢乐的时光,增添了精神动力……</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全军首位政治工作学女博士~周薇</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h5><h5> 周薇,16飞行学院飞行管制系专业基础课教员(后任空军二飞院政治部政教室副主任)。曾被授予“空军优秀政治教员”,是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获得者。2002年,她考入国防大学,成为我军军队政治工作学专业的第一位女博士。</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六飞院修理厂修理车间的战友们(下图)</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院理训处无线电教研室战友合影</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六飞院教学大楼(下图)</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坚守在秦川腹地的十六航校一团</b></p><h5> 1958年底,按空军命令划归16航校的空军2航校飞行独立大队飞机,在大队长郑珉、副大队长杜道时率领下,飞行员驾机从长春千里大转场飞至咸阳底张湾机场,机务、后勤人员乘坐火车先后到达机场。</h5><h5>空军一、二航校两个飞行独立大队飞里-2的空地勤人员调到咸阳,扩编为两个飞行大队和一个机务大队,以后组建了16航校一团,该团是对新学员进行初级教练的团,后迁移宝鸡凤翔机场。</h5><h5> 空军16航校一团是一个光荣的集体,曾创造了30飞行安全的历史记录。</h5><p><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60年代,邹耀坤副团长在咸阳机场指挥飞行训练</h5><h3></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航校领导在一团作报告</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1969年,一团部分领导和学员合影</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图后排右起:右二郑珉团长、团副参谋长等)</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自娱自乐的连队业余文化生活(上图)</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90年代初在宝鸡凤翔一团的机务战友们</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驻扎“中国农民画乡”的十六航校二团</b></h3><h5 style="text-align: left;"> 1958年底,按空军命令划归16航校的空军1航校飞行独立大队飞机,飞行员驾机从哈尔滨冰城飞抵户县机场。机务、后勤人员到达后,一、二航校飞杜-2轰炸机的两个飞行独立大队空地勤人员,扩编为两个飞行大队和一个机务大队。1960年3月,16航校二团在咸阳底张湾机场组建,后搬迁至户县。</h5><h5> 该团是航校的主力团,教学训练长期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从建团开始坚持为战教战的教育训练方针,勇于选训地靶训练实战性科目,提高了学员技战术水平。</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六航校户县二团大门</h5> <h3><font color="#01010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守护战机的警卫战士换岗</h5></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孙教员(后排中)与23期毕业的部分学员合影</h5><h3></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1975年冬,户县下了一场大雪,来自南国的</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广州兵在大雪下的营区留影</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六航校31期领轰炸、通信射击员毕业合影</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团四站连的战友们</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团魏其富教学组地靶实弹射击训练凯旋归来</h5><h5> 1979年二团32期通信通信射击甲班魏其富教学组(上图后排左一魏其富、左二飞行员李树明、左三领航教员李永年)带飞32期学员(前排左起:王松源、冯和利、董连滨)在地靶实弹射击训练中,取得优秀成绩。</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大维副校长到二团视察工作(下图)</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团32期通信射击甲班肖廷夫教学组(上图)</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团飞行员乐队(上图)</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是一些驾驶轰炸机翱翔蓝天的勇士们</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是一只深受欢迎鼓舞部队士气的业余管乐队</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多年评为基层先进单位的二团领航一大队(下图)</h5><h3></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实弹轰炸射击训练</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战斗在陇山东麓平凉的十六航校三团</b></h3></font></h3><h5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这是一支远离十六航校校部大本营,孤军战斗在甘肃平凉的团,光秃秃的黄土源,荒山下老乡住的窑洞…,外部环境十分凄凉,是很多战友,特别是城市入伍的战友没有遇见过的。在这艰苦的环境里,三团在这里砥砺前行,战士在这里成长,一批批优秀的空中通信学员从这里飞上蓝天。</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六航校三团23期毕业的通信学员们</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1970年秋,三团通信学员一大队领导教员合影</h5><h5>(图前排左起:教员熊才振、范家有、大队长陈刚、政委李秀成;后排左起:教员张韵友、李厚敬、陈本兴、党国强和谢协祥)</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空中通信学员王兆才在机场</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团宋德玉参谋长与女飞行员研究飞行计划</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面苦练,空中精飞</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飞行教员们在平凉机场</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勤奋好学,保障有力的机务大队部分战友们</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团宣传队员为战友表演文艺节目</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踢遍平凉无对手,当年的三团足球队员(上图)</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三团通信导航连部分战友们(中、下图)</span></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六飞院获得的部分荣誉</b></h3><h5 style="text-align: left;"> 十六航校(学院)的全面建设不断登上新的台阶,先后多次被空军党委批准为先进师级单位和授予“飞行安全红旗单位”荣誉称号(上图右-获得的奖状)。</h5><h5 style="text-align: left;"> 1990年,学院一团安全飞行30年,兰州军区空军为一团授旗鼓励;</h5><h5> 三团机务大队是一支作风优良、技术过硬、保障有力的优秀机务大队,曾连续七年被空军评为“优秀安全机务大队”(图中-荣获的奖状之一);</h5><h5> 1976年,学院二团飞行一大队,安全飞行18年,荣立二等功,兰州军区空军颁发的二等功奖状(下图右);</h5><h5> 1991年,学院飞行管制系党委在加强党委自身建设和领导干部工作中成绩显著,1992年被兰州军区空军党委评为先进单位,军区空军党委颁发的奖状(下图左)。</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团黄伟强荣获的兰州军区空军司令部、政治部</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颁发的“技术能手”证书和勋章</h5><h3></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军委、总参和空军首长关怀十六航校建设</b></h3> <h3><font color="#01010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张廷发空军司令员与16航校团以上领导合影</b></h5></font></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接见16航校副校长李大维</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1983年,空军司令员张廷发(图中)、政委</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厚良(右)接见李大维(左)</h5> <h3><font color="#010101"><h5 style="text-align: center;">1985年,总参副总参长曹怀智来十六航校</h5></font></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视察工作与校部分干部合影</font></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总参首长与院领导、理训处干部们合影(下图)</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90年代中前期,中央军委首长来十六院视察工作</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b>徐银盟从战士到将军</b></span></h3><h5> 徐银盟,1960入伍,1963年进入空军16航校学习,1966年从16航校毕业,在预校和航校六年学习期间,年年都被评为“五好战士”,毕业后留校当教员。他所在的大队是空军先进单位,1968年底,航校推荐他到北京参加空军基层先进单位代表大会,会上受到毛主席的接见。</h5><h5> 后来他调进空军司令部工作,到了70年代,16航校还在用老态龙钟的杜-2飞机作为领航教练机,学员学的与部队需要不配套,学校领导很着急。为了空军建设,航校的发展,他利用自己在空军司令部工作的有利条件,大胆向空军领导建议推用安-24飞机改装成教练机,用于训练,得到空军首长的同意。在徐银盟的努力、有关人员的支持下,16航校顺利完成了新教练机改装任务,使培养出来的学员,及时适应了航空兵部队的需要。</h5><h5> 在部队里,徐银盟一步一个脚印,走的踏踏实实:从学员、参谋、副部长、航空杂志社社长,空军军校部部长直到解放军理工大学副校长兼空军气象学院院长。1998年7月,他被晋升为空军少将。</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八十年代新雷锋--朱伯儒</b></h3><h5 style="text-align: left;"> 1962年,朱伯儒从空军十六航校毕业。长期以雷锋为榜样,接济过40余名生活困难的群众和战友,关心教育青年,走上正道。在80年代初全国开展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中,被中央军委授予“学习雷锋的光荣标兵”荣誉称号,被誉为“80年代新雷锋”。</h5><h5 style="text-align: left;"> 朱伯儒后历任武汉军区空军后勤部副部长,成都军区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广州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等职。1988年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邓小平同志题词</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姬有明获“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章”</b></h3><h5 style="text-align: left;"> 1991年4月10日,空军设立了对飞行人员的最高褒奖—“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章”,这一荣誉章,主要授予在空军现代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获得一等功以上奖励的飞行人员,此荣誉章全空军只有20多人获得。</h5><h5 style="text-align: left;"> 1991年4月22日,空军飞行人员荣誉奖章首发是在空军礼堂隆重举行,姬有明荣获此殊荣。</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空军十六航校(学院)历任主官们</b></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走进航校,走上训练场,飞向蓝天</h5> <h5>  空军十六航空学校,是世界第二,亚洲唯一的空军空中领航军事院校。为了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十六航校老一辈创业者们忠诚党的军事教育事业,牢记使命,战斗在艰苦的黄土高原上,砥呖奋进,甘做人民空军“育鹰”人,把青春无私地奉献给了航校,献给了人民空军。</h5><h5> 在关中平原陕西户县这片热土上,留下了空军十六航空学校第一批航校创建者的艰苦创业,求实创新奋斗的足迹,在一代代十六航校人中传颂着他们可歌可泣建设发展航校的艰辛事迹,他们为人民空军部队培养输送专业一流的空军空中领航员、通信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用忠诚与担当书写了特殊历史的华章。</h5><h3></h3> <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从空军十六航校走出去的将军代表们</b></p><h5><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周子玉,1951年参加工作。曾任兰州军区空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空军航空兵政委,空军16航校政委,广州军区空军副政委,空军指挥学院政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6年晋升为上将军衔。</span></h5><h5><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王祥富,空军16航校学员。曾任空九军政治委员,成都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成都军区空军政治委员,空军第一副政治委员等职。1997年晋升为少将军衔,2010年晋升为中将军衔。</span></h5><h5><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孙俊哲,空军16航校毕业学员。曾任南京军区空军副政委、政委,空军政治部主任等职。1999年晋升为中将军衔。</span></h5><h5><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陈刚,曾任空军十六航校参谋长、校长,领航学院首任院长,空军工程学院副院长,成都军区空军副参谋长等职。1988年授予少将军衔。陈刚是1988年我军恢复军衔制时被授予的少将军衔,正师职少将,这是在军衔制恢复后全军都是极为少有的正师职少将。他是第一个在院被授予将军的16航校人。</span></h5><h5><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王俊彬,1949年参加革命。曾任空军16航校第三任政委,兰州军区空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干部部长,军政治委员,成都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等职。1988年授予少将军衔。</span></h5><h5><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杨振亚,1943年参加革命。1959年毕业于空军16航校,曾任国防大学校务部部长、副教育长等职。空军少将军衔。</span></h5><h5><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巩怀书,空军16航校学员。曾任空军16航校一团政委,航空兵师政委,空军政治部组织部长,北京军区空军副政委等职。空军少将军衔。</span></h5><h5><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姬有明,毕业于空军二航校。曾任空军16飞行学院参谋长、院长,空军二飞院院长(副军职),成都军区空军副参谋长等职。曾荣立三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一等功一次。空军特级飞行员,荣获空军“功勋飞行员”称号,2000年授予少将军衔。</span></h5><h5><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张希光,毕业于空军16航校。曾任空军指挥所所长,空军参谋长助理,空军副参谋长,空军指挥学院院长等职。空军少将军衔。</span></h5><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刘学云,60年代中期毕业于空军16航校。历任总参办公厅副主任、总参军训和兵种部政治委员。1998年7月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span></p><h5><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刘昌洪,原空军16航校学员。曾任空10军政治部主任,兰州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兰州军区空军副政治委员。1999年7月晋升为空军少将军衔。</span></h5><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去九天上哨</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巩怀书</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朝阳,刚露出笑脸</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彩光洒满了跑道</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神箭,天空呼叫</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开加力,起飞!</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阵呼啸,地动山摇</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直插云霄去九天上哨</h5><h5> ……</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后羿的神箭</h5><h5> ……</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去九天上哨哨</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每一阵轰鸣 </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都是正义的号角</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每一声爆响</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都是和平庆典的礼炮</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br></h5><h5 style="text-align: left;">(作者:十六航校校友、北空副政委、空军少将)</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辛苦了,我的军中园丁</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凌志</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每一个飞行员都有一个师傅</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个师傅是他们的飞行教员</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是他们的鞭策者</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每一个严厉的师傅都像一个严谨的钟表</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滴滴答答决不走错一分一毫</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他对每一个动作负责</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对每一次飞行负责</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对每一次成长负责</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更是对航空兵的人才发展和战斗力建设负责</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师傅对我们的问题可谓是知无不言</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每一个问题都像石头激起千层浪</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问一个,师傅可以给你从一解释到九</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再从九的发展历史给你讲回来</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每一次地面演练,每一次制定飞行计划</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每一次操作错误的敲打</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都是青春中浓墨重彩的一笔</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难忘的空军十六航校</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程双成</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难忘的十六航校</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学大楼是神圣的战场</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宽敞明亮的教室</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拥抱着数百激情的学子</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空中领航在标示着条条清晰的航线</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空中通信在键拍出声声清脆的“哒哒嘀嘀”</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为强军苦学的日子里</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虽然指尖磨出了珍珠般的血泡</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指弯处结下了厚厚老茧厚皮</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但这却没能击退飞向蓝天的意志</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更没有愧对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难忘的十六航校</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淳朴古雅的校部礼堂</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它既没有大雁塔那么雄壮宏伟</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更没有富丽堂皇的豪华点缀</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首长们在这里大会报告、下达指令</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也是师生们同台展露才华的欢悦天地</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台上演出刚刚一曲终了</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台下各中队拉歌的激情又起</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百学员八百兵啊</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个个都是好样的!</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难忘的十六航校</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拨开平凉整修机场</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收割水稻在渭河滩地</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寒风禀冽的数九隆冬</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咸阳、三原、礼泉,乾县……</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那黄土塬上野营拉练</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使我们进一步继承了革命先辈的意志</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脚上磨起了血泡背带磨红了双肩</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沿途都有同学、战友在宣传鼓动</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没人叫苦,也没有人喊累</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培养飞行学员就是为了搏击长空、护我疆土</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刻苦的磨练和严格的教育</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把我们锻炼成为合格的空军飞行人员</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空军十六航校磨练成长</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盛忠中</h5><h5 style="text-align: left;"> 1977年1月,我从航空兵三十八师选派到空军十六航校,去地面领航学员大队,学习地面领航飞机作战业务。第十六航校是空军领航专业学校,设地面和空中领航两个学员大队,驻地在全国农民画之乡陕西户县。</h5><h5> 十六航校校部坐北朝南,北面是广褒的平原,南面是巍峨的秦岭,站在校门口,悠然见南山。在校园墙外,发现关中地区居然还有高大的竹林,以南方不同的是冬天落叶,春天再长新叶,同时长出竹笋。航校美中不足的是自来水品质差,一股烂泥味,这可能以关中泥盆地质有关。感觉最突出的还是陌生的工作和思维方式,整天与各种飞行数据和保障设备打交道,并且要求听觉、视觉、心算等反应灵敏而快捷。</h5><h5> 近一年的领航专业理论学习,不仅让我学到了飞机安全领航、引导作战、飞行原理等专业知识,还学会了雷达、导航、通讯、气象和天象等基本知识,拓宽了视野。增长知识,拓宽视野,还另有意外收获。我们在校学习期间,按学校要求,以学员大队为单位,常进行拥政爱民活动。1977年春节后,我们到航校附近的农村帮助老乡平整土地,正当我们干得汗流浃背,感到口干舌燥时,生产队长给我们送来了茶水……,</h5><h5> 除了在正课时间,由学校组织助民劳动外,我们还以班为单位,利用星期天休息时间,帮当地老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发现当地男孩子,都没有及时理发洗头的习惯,我们就隔一段时间,自带工具为他们义务理发。为了练理发技术,我们首先在自己头上做实验,刚开始时把头发弄得不成形,就干脆推成一个班的光头,上课时教员发令“脱帽”,顿时齐刷刷的一流光头呈现在大家面前,引得满堂哄笑。</h5><h5> 经过不断努力,我们学会了理发技巧,经常利用星期天,去老乡驻地,学雷锋做好事见行动,为老乡们理发服务。</h5><h5 style="text-align: right;"> (注:摘自作者文章节选)</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远去的空军十六航校</h3><p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5px;"> 1976年6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十六航空学校,1986年6月23日,空军第十六航空学校升格空军领航学院,1992年8月,空军领航学院更名为空军第十六飞行学院。在全军90年代末第九次大裁军中,1999年7月26日,奉中央军委命令,空军十六飞行学院撤销番号,并入空军第二飞行学院,改编为空军第二飞行学院西安分院。2004年6月10日,接中央军委命令,空军第二飞行学院西安分院番号撤消,所属一、二团分别改编为二飞院一团、二团,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span><br></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六航校(学院)部分老领导</b></h3></font></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老领导们晚年照片)</font></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六航校建校初期的部分飞行教官们</b></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教官们晚年照片)</h5><h5> 这些老飞行教官,他们是16航校的创建者,他们多数来自空军一、二航校。1958年年底,他们奉命分别从北国冰城哈尔滨、北国“春城”长春驾驶里-2、杜-2战机,越过关山飞抵关中平原参加16航校建设,长期执教育鹰,扎根关中平原,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了空军培养飞行员的伟大事业。</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六航校第一期(十二期)领航班部分</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毕业学员现照</b></h3><h5 style="text-align: left;"> 【注:1)吴文珠、梁瑞英等毕业于空军二航校,分配至十六校后在该班改装轰炸机领航学习;2)第十二期学员班为该校第一期学员班】</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曾经在校理训处教学的部分老战友们(上图)</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曾经在调度大队工作的部分老战友们(下图)</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十六航校知名校友</b></h3><h5 style="text-align: left;"> 空军16航校是空军空中领航、通信飞行人员的摇篮,人才辈出,桃李满天下。在全国、全军及各地区涌现出众多的知名人物,代表人物有:以周子玉上将为代表的从16航校走出来的十多名空军将军、有第一个从台湾驾机起义的飞行员杜道时、从台湾驾机起义飞行员李大伟、第一批女飞行员伍竹迪、参加全军运动会创造国际记录的徐瑞甫、第二批女飞行员王善富、吴文珠等等,以及以下部分从16航校军转干部的代表们。</h5><h5 style="text-align: left;"> 张留平,原16飞行学院政委,空军大校。1991转业后,曾任陕西省西安市政法委书记(正厅级)。</h5><h5> 李安印,毕业于空军16航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批驻港人员,原驻港部队副参谋长兼驻港空军部队参谋长。</h5><h5> 朱建,原16飞行学院团参谋长,第二飞行学院西安分院副师职教员。原重庆市中小企业发展指导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副厅级)。</h5><h5> 李澍田,1988年毕业于空军领航学院。原北部战区联合参谋部军事需要局局长,现任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h5><h5> 崔勒宇,原16飞行学院飞管系教导员。曾任陕西省委组织部经济干部处处长,现任陕西省咸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h5><h5> 秦改进,原领航学院讲师,二飞院飞行管制系教授。转业后,曾任山东外语职业学院常务副院长,西安翻译学院兼职教授。</h5><h5> 董军,原三团战友,1986年转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荆门市美协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被评为湖北省自学成才先进个人、获全国书画百家、中国百杰画家、中国德艺双馨国画家等荣誉称号</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飞龙通用航空公司总飞行师沈晓东</h5><h5> 沈晓东,原16航校三团飞行员。转业后,曾任中国飞龙通用航空公司总飞行师、副总经理。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他带领飞龙通用公司直升机抢险队,穿越4000多公里赶赴汶川地震现场。在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多次获得包括国家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等荣誉。</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退伍不褪色,“老班长”王兆才创业回报社会</h5><h5> 王兆才,原空军16航校三团通信学员。1988年转业到地方后自主创业,在发展的同时,王兆才没有忘记对社会的回报,自觉为政府分忧,为社会解难,他的公司先后投入700多万元,为贫困乡村修路、打井、捐衣物;为农村学校修校舍、添桌椅、送汽车。2018年被山东省评为“最美退役军人”,2019年被评为优秀军转干部,现任山东申科集团董事长。</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河南省漯河市2018年“十佳市民”~刘群才</h5><h5> 刘群才,毕业于空军16航校。2003年转业,到地方后自主创业,刘群才在创业的同时,为35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找到就业门路,为15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找到创业项目。2018年被河南省漯河市平为“十佳市民”,现任河南省漯河市军创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昔日空中园丁,暮年风采依然</h3><h5 style="text-align: left;"> 2015年10月,西安咸阳地区“原空军十六航校领航界”老战友们相聚(上图)。</h5><h5> 2015年10月,原院长梁中枢、郑副院长等院老领导及空勤大队部分老兵,参加了在无锡召开的“空军十六航校二团空勤大队无锡战友联谊会”(中图)。</h5>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空军十六航空学校--永不磨灭的番号!</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此帖献给空军十六航校建校61周年</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编后记</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5> 空军第十六航空学校(后称空军领航学院、空军第十六飞行学院),是空军飞行院校中一所名不见经传的院校,它诞生于全军第一次大比武后的大跃进年代,撤编于全军第九次大裁军中。在空军历史上它虽然只存在了41年,但对空军现代化建设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是不可磨灭的。</h5><h5> 作为曾经空军航校的军人,一个关心和业余研究空军航校史的老兵,在翻阅众多的空军航校历史史料后,发现空军十六航校有许多闪光的伟业,涌现出许多英模人物,为此,无不为空军十六航校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空军十六航校是培养空军空中领航、通信飞行人员的摇篮,是空军空中领航、通信将军和航空专家的摇篮,是培育英模的摇篮,是十六航校人成才的摇篮。在近半个世纪中,它为空军培养了数以上万计的空中、地面领航、通信人员,为空军现代化建设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h5><h5> 在人民空军建立7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特发《光荣的空军十六航校》画册简史帖,简略回忆空军十六航校的发展历史,给曾经战斗在空军十六航校的老领导和老战们一个简要历史的展示。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在编写画册史帖中,给我热情鼓励、大力支持和指导的老领导和老战友们,以及提供私藏珍贵照片和资料的众多战友们。</h5><h5> 由于空军十六航校历史跨越时间较长,笔者水平和掌握的资料有限,没有全面准确的反映空军十六航校的发展历史,留下了遗憾,不足之处,敬请广大战友和读者们指正。</h5><h5> 编者</h5><h5> 2019年8月于重庆</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