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阿姨的幸福晚年

荷叶飘香

<h3>张家阿姨本名张银和,因性格温柔,一辈子与人为善,被街坊邻居和同事们尊称为张家阿姨。</h3> <h3>张家阿姨1932年出生在张家港大新镇年丰村,现在这儿最出名的要数双杏寺了。据张家阿姨讲,双杏寺原名旗杆庙,树旗杆是因为这儿原来是长江的边缘,后建庙宇,庙里原来种有两棵银杏,所以更名为双杏寺,当然,假如你现在去双杏寺,你会看到有三棵银杏树,不过最西一棵明显小,应该是后来种上去的。</h3> <h3>2018年5月,张家阿姨自由恋爱相亲相爱一辈子的老伴因病去世。张家阿姨成了孤寡老人,但张家阿姨寡而不孤,四个子女包括孙辈都非常孝敬老人,天天有晚辈相伴左右,衣食起居安排的妥贴周全。</h3> <h3>其实在16年,社区居委会考虑张家阿姨家平时老两口儿生活,曾经提出派一个义工过来定期打扫卫生,老两口儿非常感恩,“到更需要的家庭去吧,我们自己还能动,子女们也常来帮忙,非常感谢!”这件事情老两口儿念叨了很多次,深感江阴老人都是幸福老人。</h3> <h3>张家老先生走了一年多来,逢年过节双休日,张家阿姨在晚辈陪伴下各处走走看看散心。</h3> <h3>游荡囗古镇</h3> <h3>一次家人偶然讲到张家港的香山,张家阿姨说还是小姑娘时去爬过,晚辈马上带她去香山公园,87岁的张家阿姨爬到山顶,感慨完全看不出原来的样貌了,六十多年,祖国变化真大。</h3> <h3>江阴健步道建成后,张家阿姨在晚辈陪伴下已经走了多次,每次都感概万千“真好!可惜老头子没有看到。”</h3> <h3>因张家阿姨一辈子的工作时间主要在华士,晚辈陪伴到华士走一走,看一看。华士和平街原来住过的地方完全找不到了,直到看到一条名叫程厅弄的路才有所发现,“原来就住在这附近”,张家阿姨激动了好一阵。</h3> <h3>游华士主题公园</h3> <h3>离开华士前的住房外景和天天用的水井。</h3> <h3>游蠡园</h3> <h3>游蠡园与第四代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h3> <h3>游无锡大剧院、万象城。此照被大儿媳妇戏称“老娘在五蠡湖畔考察生态环境”</h3> <h3>游船厂公园,远望二号落户船厂公园码头,张家阿姨在晚辈陪伴下远眺。</h3> <h3>游江阴军事博物馆</h3> <h3>游长广溪湿地公园</h3> <h3>多次游梅园</h3> <h3>18年9月,在美国工作的外孙女专程回国接张家阿姨到美国小住两月,参观斯坦福大学、游尼亚加拉瀑布、乘游船到墨西哥、玩迈阿密基韦斯特等地;今年5月又回国带张家阿姨赴北京从天津乘游船去日本旅游。</h3> <h3>张家阿姨出生贫农、目不识丁,今天的幸福生活感恩我们日益强大的祖国!张家阿姨不善言辞,一般这个年龄段的老妇都求神拜佛,但张家阿姨几十年如一日,只要在家,每天早晨洗漱完毕,三柱清香敬毛主席。</h3> <h3>张家阿姨去年偶得一把十大元帅的扇子,吃年夜饭时她拿了出来,说“给老头子看看”,今年5月去北京,再买4把,三子一女每人一把。</h3> <h3>对伟大祖国的感恩之心,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激之情,对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崇敬之意无需言表。</h3> <h3>这张照片,是今年大年初一孙辈拜年时送来了一篮鲜花,张家阿姨高兴地摄影留念。</h3> <h3>祝愿张家阿姨身体健康、心情愉悦,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福如东海,寿比南山。</h3> <h3>后记:张家阿姨是我敬爱的婆婆,解放军渡江那天,她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当时成为该团组织的组织委员,主要工作是组织青年民兵保护家园,防止敌特分子搞破坏。</h3> <h3>我的婆婆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她慈眉善目,她对三子一女从来没有高声,一个个培养成人成才;与三个儿媳妇也处得象母女,从来没有摩擦红脸;对孙辈更是慈爱,摸摸头、摸摸手,这阵胖了,这阵瘦了……</h3> <h3>真心祝愿我的婆婆健康长寿!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美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