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泰安的春节

Jonathan Z

<h3>1988年寒假期间,我忽然决定回山东老家过年。没有电话或信件的通知,我乘坐一夜的火车,黎明前夕只身来到了山东泰安。多年未见过的姨,母亲的姐姐一直住在这里,与火车站只有步行的距离。姨和母亲长的太像了,自然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但我对这座老家的城市有一种陌生的熟悉,一种熟悉的口音,一种老家才有的味道,我很高兴将在这里渡过春节。</h3> <h3>我的意外到来自然让姨的一家人很高兴,我也非常乐意陪着姨去市场买菜。她买菜,我观赏这座与北京不同的城市。</h3> <h3>市场上人很多,看这紧密排列的自行车就知生意的红火。</h3> <h3>街道上充满过节的喜庆氛围,孩子更是欢乐的中心。</h3> <h3>卖鞭炮的人为推销自己的产品,点一挂鞭空中炸响,在北京可没有这么响的鞭炮,也没有这样卖鞭炮的。</h3> <h3>“这样的鞭炮还有啥不满意的?” 我猜这是他的意思。</h3> <h3>卖肉的把肉挂在空中。</h3><h3><br></h3> <h3>孩子自有孩子的乐趣。</h3> <h3>童年的伙伴,现在是否还继续着当年的友谊?</h3> <h3>市场上刚刚炸好的油条。</h3> <h3>左手一只鸡。</h3> <h3>看到这样的人群和气球,我猜这里一定是在卖什么年货了。</h3> <h3>她们在看交易的分量,我看到的是一种生活。</h3> <h3>这样的自信,一定是老生意人。</h3> <h3>学个手艺就能吃饭。</h3> <h3>街边的便民理发店。</h3> <h3>河东街道上的店铺。</h3> <h3>现在,她的孩子都比照片中的她大很多了吧。</h3> <h3>这条街是.......,红门路,外甥女提醒我。</h3> <h3>沿铁路线行走的一家人。</h3> <h3>农妇推着独轮车由远而近。车上载着是什么我不知道,只看见她很高兴的样子。</h3> <h3>虽然是寒冬,但农家院子里有忙不完的活。这也是母亲年轻时生活过的院落,或许母亲也做过同样的事。</h3> <h3>到山上给农作物浇水。</h3> <h3>水是从村里的水井取水并挑上山去的。</h3> <h3>一种农村才有的悠闲。</h3> <h3>见到泰山老奶奶头像的时候,不论在什么地方。</h3> <h3>不知这位老人家登泰山是许愿还是还愿,总之是一种信仰的力量。</h3> <h3>这是一座刚刚开始建设的城市,远处的外贸大厦在被拆除的陈旧瓦砾中浮现出来,在后来的三十年成为城市的标志。</h3> <h3>东岳大街,这是一条刚刚扩建的宽阔马路,虽然它的两侧看上去还很是空旷,但也给当时沉闷、封闭的城市画出了现代化蓝图的第一笔。就要入夜了,这座古老的城市明天更加充满了希望。</h3> <h3>这些照片虽然是黑白的,也显得陈旧,但陈旧的只是照片。那时的生活虽没现在丰富多彩,但新衣服也是崭新的,红色的也是鲜红的,孩子的脸也是稚嫩的,那时的心情甚至比现在还要喜悦。点燃的鞭炮像连珠炮一样此起彼伏,让很多人护起耳朵,那是一种难以承受的喜悦,也是一种难以忘却的记忆。</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