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6华南植物园植物导赏活动回顾。

<h1>&nbsp; &nbsp; &nbsp; &nbsp; 2019年6月16日,天气出奇的好。连续下了几天大暴雨,本来天气预报今天从9:00开始有雷阵雨,那可刚好是活动开始的时间啊。还好上天眷顾,整个活动下来天气一直晴好,也不是特别的热,活动得以顺利的进行。</h1> <h1>&nbsp; &nbsp; &nbsp; &nbsp; 这次植物园的植物导赏活动是一个新的偿试,对于效果的预期一直忐忑。报名链接一出,半天就报满了,提早关闭报名系统,原本计划16个名额报了22人,从7、8岁小孩到六、七十岁老人,六个小孩、十六个大人老、中、青都有。这让我有点意外,看来,喜欢自然、热爱自然的人还是很多的,而且不分年龄层次。</h1> <h1>&nbsp; &nbsp; &nbsp; &nbsp; 活动在菜王椰路旁边的草地上准时开始。大家围成一圈自我介绍及做破冰游戏,都是以植物作为主题,由领队农夫负责组织,我则负责拍照和做助手。自我介绍主要介绍自己的植物名和喜欢的植物,游戏设计得有内涵又饶有趣味:所有人分成四组,每一组先从农夫那抽取一首事先准备好的诗,然后猜出诗中所表达的植物,再用动作、形体(就是不能用语言)把这个植物表达出来让其他组的人猜。这个游戏很讲究组里成员的配合。大家很快就在轻松、开心的氛围里消除了陌生感。</h1> <h1>&nbsp; &nbsp; &nbsp; &nbsp; 破冰活动结束后,植物导赏活动紧接开始。我带着大家从菜王椰路转芒果路向温室走去,今天导赏的重点在温室。一路上我顺便和大家讲解了菜王椰树和大王椰树的区别,路边權木全是红背桂,我又让大家认识红背桂的花,因为很多人根本没留意到它会开花而且基本都是雌花,顺便又讲了它的叶背为什么是红的。转入芒果路时,又让大家认识路侧大树上爬满的合果芋和麒麟叶的二型叶。边走边说,不觉就到了温室了。</h1> <h3>介绍红背桂</h3> <h3>红背桂常见的䧳花</h3> <h3>红背桂难得一见的雄花</h3> <h3>红背桂的果</h3> <h1>&nbsp; &nbsp; &nbsp; &nbsp; 华南植物园的温室占地约75000平方米,是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温室,共分热带雨林植物室、奇异植物室、高山极地植物室和沙漠植物室。我们先从最大的热带雨林室开始观赏。</h1> <h3>温室门口的稀树草原</h3> <h1>  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热带雨林的情景,就着实景先介绍热带雨林的特点。</h1> <h3>介绍热带雨林特点</h3> <h3>露兜树的支柱根</h3> <h3>植物的绞杀和附生</h3> <h1>  再从左边开始顺时针走,基本上是见到什么有花的或有趣的植物就讲解一下。一眼见到正在开花的叉叶木,大家在欣赏花的美好的同时,介绍了花为什么是长在老茎上的热带雨林里老茎生花的现象,顺便又介绍了它有趣的十字架形状的叶子,引发了大家什么才是一片真正的叶子的兴趣。</h1> <h3>介绍叉叶木</h3> <h3>叉叶木长在老茎上的花</h3> <h3>叉叶木十字形状的叶子</h3> <h3>巢蕨的孢子囊群</h3> <h3>介绍由斜叶榕和垂叶榕合生而成的连理树</h3> <h3>最危险的100种入侵物种之一大薸(但确实很好看)</h3> <h3>白萼龙吐珠,所属的大青属植物的开花授粉机制很有智慧</h3> <h3>一帘幽梦的锦屏藤气生根木质化了</h3> <h3>和叉叶木同科有着同样老茎生花结果现象的铁西瓜</h3> <h3>佛教五树六花之一的无忧花树,正好解释一片树叶如何才算是一片树叶。</h3> <h3>佛教五树六花之一的地涌金莲,解释如何才算是一朵花(可惜这个的花都给摘没了,剩个总花苞)</h3> <h3>大果榕,可以了解桑科榕属相当部分树种包括常吃的无花果的奇特的与各种榕小蜂很好协同进化的开花、授粉、结果机制。</h3> <h1>  转入高山植物室。</h1> <h3>大家在观赏有趣的叶上花现象。</h3> <h3>花开在叶子上的舌苞花</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同样花开在叶子上的西藏青荚叶</h3> <h3>美丽的秋海棠,有着形态完全不同但同样美丽的䧳、雄花。</h3> <h3>在高原地区常见的形成动人心魄蓝色花海的倒提壶,在我们这只有温室里才能见到的孤独、美丽又珍贵的一棵。</h3> <h3>靓丽的大吴风草</h3> <h3>种在玻璃柜里的唐松草</h3> <h1>  转入奇异植物室。</h1> <h3>奇异植物室门口开得正灿烂的褶皮黧豆和紫花西番莲。</h3> <h3>像万箭穿心的蜂出巢</h3> <h3>有着奇特花序结构、传粉和种子传播机制的琉桑。</h3> <h3>瓷玫瑰</h3> <h3>炮弹花</h3> <h3>晶莹剔透的白果莲雾</h3> <h3>会走路的黄花鸢尾</h3> <h3>叶比花好看的花叶三角榕</h3> <h1>  在奇花异草中穿行,时间很快过去了。温室里三千多种植物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是欣赏不完的,我们只能走马观花、片鳞只爪的了解到一些植物生命的奇观和智慧,自然界还有大量的神奇秘密等待着我们继续探索。</h1><h1> 接下来是作自然观察笔记,就是把今天观察到的东西选一个对象,用图文方式把它记录下来并写下自己的感想或者思考。</h1> <h1>&nbsp; &nbsp; &nbsp; &nbsp;先由农夫先向大家讲解自然观察笔记的七大要素,包括:时间、地点、天气、记录环境、记录人、观察的对象(图画形成)、感想启发或思考。</h1> <h3>  大家聚精会神地作笔记。<br></h3> <h1>  最后一个环节是分享观察笔记。每个人都踊跃地上来分享。大家的观察都很细致,都能够有各自的启发和感想,还有不少的"为什么"留待活动之后继续探索。</h1><h3> </h3> <h1>&nbsp; &nbsp; &nbsp; &nbsp; &nbsp;活动圆满结束,这是一次轻松愉快又收获满满的奇妙的植物探索、发现之旅。</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