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肇民画展

达明

<h3>旭日初升!广州早晨!</h3> <h3>如雾如幻珠江两岸</h3> <h3>二沙晨曦</h3> <h3>2019年6月21日(星期五)上午,雨后初晴久违了的南天白云重现广州上空。趁着心情好到位于二沙岛广东美术馆参观王肇民画展。</h3> <h3>【广东美术馆】</h3><h3>广东美术馆是按现代多功能目标规划建设的造型艺术博物馆,是一个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国家文化事业机构,1990年12月28日奠基,1997年11月28日落成开馆。</h3><h3>地址:二沙岛烟雨路38号(近华侨博物馆)</h3> <h3>广东美术馆担负着对国家艺术珍品的收藏、研究、展示以及公民素质教育、对外文化交流、推动当代美术事业发展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具有收藏、研究、陈列展览、教育、交流、服务等六大综合功能。是广东省、广州市一个提高人民艺术素质,加强大众文化教育与艺术欣赏的文化基地。</h3> <h3>该馆建筑面积两万多平方米,馆内有十二个展览厅和户外雕塑展示区,可同时或分别举办大型展览和不同题材的展览。还有多功能艺术交流厅,户外雕塑区和绿化区。室内展区面积8000平方米,户外展区面积5000平方米,常设陈列展览将以馆藏近现代沿海艺术作品和广东当代美术作品,以及海外华人作品为主要展出内容,陈列展出雕塑、绘画、陶艺作品,每年还将举办各类专题展览、邀请展览和申请展览等。具有三百座席、两声道同步传译的现代化多功能学术厅,可用于国际学术交流和影视放送;还有大面积的教育功能区以及配套的综合服务设施。</h3> <h3>典藏——美术珍品和文献资料的收集、典藏、考据编纂、保管护理。收藏是美术馆最基础性、永久性的工作。</h3> <h3> 2. 研究——美术史、美术理论的学术研究,包括专题研究、阶段研究、个案研究、考据研究和美术馆学研究、审美教育研究、以及保管修复的科技研究等。研究包含学术目标定位的策划和陈列展览选题的策划。研究是开展收藏、陈列、展览等各项业务活动的前提和主脑。</h3><h3> 3. 陈列展览——包括常设展和临时展。陈列展览体现馆的学术定位和学术水平。有无长期陈列(常设展)是区别美术馆和展览馆的标志之一。展览形式和手段将对艺术品的展示效果及观众的接受程度产生重要影响。展览是美术馆的中心工作。</h3> <h3>  4. 教育——配合陈列展览组织有关的审美知识的宣传、辅导、讲座培训等。开展审美素质教育是美术馆综合功能的最终目的和归宿。</h3><h3>  5. 交流——依托本馆的藏品、展览、学术研究成果和学术策划工作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性文化交流活动。</h3> <h3>6. 服务——为专家学者和观众的学习、研究、鉴赏、休闲、娱乐等活动提供设施设备和有关服务,包括提供文献资料、艺术信息资讯和艺术实验工作室的服务。</h3> <h3>外观设计</h3><h3>广东美术馆设计指导思想是使整个美术馆本身成为一座雕塑形建筑、外封闭而内开放,在艺术造型上力求整个建筑物浑然一体,以大实面和大虚的玻璃幕墙进行较强烈的对比。而馆内的装修则略显淡雅,以此来突出展品的光彩,使展品有一个最好的展出环境,令参观者在这个艺术殿堂里得到深刻的艺术享受。</h3> <h3>该馆采光是以人工照明与天然采光相结合。照明采用了进口的滤紫外线白炽灯,三基色荧光灯等高显色性的展览专用灯具为主,以保证展品照明质量的要求。展厅的天花上留有纵横的小灯槽,作为照明灯的轨道位置,以适应展览厅因不同展品布置的变化。画库采用全年恒温恒湿,控制温度为24±10C,相对温度55±5%。</h3> <h3>安保设施</h3><h3>该馆在全馆范围内设置消防自动报警系统,按不同使用功能分别安装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由消防控制中心控制。画库及展馆考虑防潮、防尘、防虫、防鼠设施及有一套完整的防盗、保安监控系统。</h3> <h3>综合功能</h3><h3>该馆综合功能中的主体和核心是研究工作,是开展收藏、陈列展览、教育推广等业务工作的前提。学术研究依托该馆对近现代以来美术作品的收藏,开展以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为重点的理论研究博物馆,以及围绕美术馆功能和业务的美术馆学术研究工作,积极推动当代美术事业的发展。</h3> <h3>典藏作品</h3><h3>广东美术馆以中国近现代以来的美术作品和海外华人美术作品为收藏对象,以中国近现代沿海美术和广东当代美术为收藏重点,藏品以绘画、雕塑、陶艺为主体,兼收对美术史构成意义的各美术品类以及有关的美术图书和文献资料。该馆仅在2010年共收藏国画20件、油画13件、版画183件、素描19件、摄影70件、雕塑2件、影像3件、漆画3件、民间艺术1件。其中包括:阮云光、梁又铭、郑野夫、乔石光、邱志杰、方楚雄、唐大禧、鸥洋等艺术家的作品。另外,我们还收藏老馆长林抗生的版画、素描、水彩等作品36件(套)。</h3> <h3>作者:杨秋人(1907.10-1983.1),作品:《枣园远客》(1957年 90×130cm)、《老侨工》(1960年 40×33cm);</h3><h3>作者:林抗生(1938.11—2010.6),作品:《向钟南山院士致敬》(2003年 20×32cm);</h3><h3>作者:许钦松(1952-),作品:《个个都是铁肩膀》(1973年 100×120cm);</h3><h3>作者:黎明(1957-),作品:《子弟兵》 (2008年 72×25×60cm);</h3> <h3>作者:黄文波(1941-2008),作品:《青春年华》(1963年 100×120cm)、《苗岭集市》(1981年 95×62cm);</h3><h3>作者:刘济荣(1931-),作品:《球坛小将》(1964年 138×80cm)、《拿烟斗老人》(1963年 136×68cm);</h3><h3>作者:朱宣咸(1927-2002),作品(收藏自2002年6月上海美术馆“上海早期版画珍品展”):《飘零》(1948年 13.5×9.8cm)、《严冬的前奏》(1948年 12.1×9.6cm)、《狗》(1949年4月 19×14cm);</h3> <h3>作者:郑野夫(1909—1972) ,作品:《看他们飞到哪里去》(1948年 14×20.6cm);</h3><h3>作者:吴印咸 (1900—1994),作品:《1944年 毛主席在延安练兵场上》(1944年 29×21.7cm);</h3><h3>作者:吕厚民(1928-),作品:《毛泽东在杭州住地》(80×88cm);</h3><h3>作者:阮云光(1901-1991),作品:《双禽》(20世纪30年代 40×31cm);</h3> <h3>作者:乔十光(1937—),作品:《周庄三桥》(1989年 90×180cm);</h3><h3>作者:梁又铭(1906-1984),作品:《渔港风光》(1969年 135×67cm);</h3><h3>作者:方力均(1963—),作品:《2008.1.1》(2008年 122×122×233cm);</h3><h3>作者:尹朝阳(1970-),作品:《异型3》(2007-2008年 42×33×27cm)等和佩德罗·梅约尔的部分作品和一系列外国美术作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