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梦,只为一床好被

锦衣夜行

<h3>说起江南,思念就开成一笺桃花烟雨,袖手梦里柳堤长岸。那让人痴醉的韵味便是南浔独有的恬静和雅致。</h3> <h3>说起南浔,不得不说的便是这辑里湖丝了。辑里湖丝是世界闻名最好的蚕丝,是浙江省的传统丝织品,属于南浔特产。它是一种丝中极品,因产于南浔镇辑里村而得名。还记得大火的《延禧攻略》里也曾提及。</h3> <h3>据考证,距今4700多年的钱山漾遗址证明了湖州是丝绸文化发祥地之一。据史料记载,清康熙时、明万历年间,辑里丝就闻名暇尔。近代南浔有被称为"四象八牛七十条金黄狗"的近百余家丝商巨富,俱系因此致富。现在南浔旅游公司档案室,还保存着两卷60年前惟一没有售出的辑里湖丝,质地仍鲜艳如初。辑丝一直作为帝王的御用品,帝王的黄袍明确规定必须用缉丝做。这代表了帝王的崇高权威。</h3> <h3>“辑里湖丝”自明代以来,声名鹊起,享誉海内外,南浔由此成为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辑里湖丝”跟“景德镇陶瓷”是中国让欧洲人欣喜若狂的两件商品,共同创造了“白银内流”的产业奇迹。辑里村就是“辑里湖丝”的原产地,只有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才能产出聚拢精华的蚕丝极品。蚕农们选取优良蚕茧“莲心种”经“穿珠湾”水的浸泡,再由“小丝车”缫出的丝才称得上“辑里湖丝”,它具有透、白、韧等特点,能悬挂八枚铜钱而不断。</h3> <h3>1851年全球第一届世界博览会获金银奖。</h3><h3>1910年南洋“劝业会”夺魁</h3><h3>1911年意大利工业展览会一等奖</h3><h3>1915年天平洋国际博览会金银牌奖章</h3><h3>1921年第一次万国丝绸博览会获好评</h3><h3>1923年第二次万国丝绸博览会受赞誉</h3><h3>1926年费城世博会甲等大奖</h3><h3>1930年中国首届西湖博览会特等奖</h3><h3>2011年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被列入“非遗”名录</h3> <h3>如今,辑里湖丝不再作为宫廷御用而养在深闺,它以更为亲民的姿态飞入寻常百姓家。而我们,走进南浔,寻访那一户户世代采桑、养蚕、做丝绵的手工匠人,请他们用传统古法为我们制作原滋原味的辑里湖丝蚕丝被。</h3> <h3>辑里湖丝蚕丝被保护皮肤,提高睡眠质量,增加人体活力,延缓衰老,吸湿排汗,亲肤透气。桑蚕丝是目前唯一的天然长丝蛋白纤维,蚕丝的特殊“丝胶”成分,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可以使人的神经处于较安定的状态,100%桑蚕长丝轻盈贴身,集轻、柔、细为一体的天然蛋白纤维有人体第二皮肤的美誉。独特的传统工序,采用耗时费工的全幅网叠铺制法,蚕丝阡陌纵横井网层叠,固定蚕丝不移位,无需绗缝。因此,蚕丝被更加蓬松有弹性,不破洞、不板结、十年免翻。做工精致,排湿迅速,贴身垂坠,透气舒适,爽滑细腻,天然调温,柔软透气,减少压迫,四季可用。</h3> <h3>做蚕丝被的工序很复杂,先人工挑选收集起来的蚕茧,除去品相不好,瑕疵不洁的蚕茧。然后把筛选好的蚕茧用文火煮两个小时,利用水和热的作用把茧丝外围的丝胶适当蓬润和溶解,使茧丝之间的胶着力减弱,有利于缫丝。</h3> <h3>经过两个小时的煮茧从大锅捞出把煮开的丝胶和杂质冲洗干净并使其冷却。再把煮过的蚕茧在温水中剥开去除蚕蛹,把一个个蚕茧缓缓撑开剥完的茧套在手上,做成一个个的小丝兜,套5~6个就是一个小丝兜。再把每个小丝兜一个个开丝,就是把小丝兜用竹撑开成一个大蚕帽。接下来把几十个蚕帽套在一起,一一剪成方形的丝片,剪好的蚕帽就可以拿去做被子了。</h3> <h3>这一步骤叫拉丝,拉丝必须慢慢均匀的向四个方向不强不弱、不急不慢地绷扯,所以必须是经验十足的老师傅匀力拉制。传统老手艺,市面上会做的不多,层层工艺都需要纯手工制作,40张蚕帽才出一斤丝胎,3斤的蚕丝被光剥茧就3000多次,拉好的丝胎套上纯棉的被套。全程手工缝制,手工定位不能用机械加工,否则就会损坏蚕丝的韧性。</h3> <h3>&nbsp;</h3><h3>我们郑重承诺:</h3><h3>如果您对我们纯手工蚕丝被有任何不满意,一分钱不收,全款退货,纯手工制作,品质良心。我们要让更多的人,以最低的价格用上最纯正的辑里湖丝蚕丝被。希望能给您和家人带来最舒适的睡眠,我们的辛苦,也就在那一刻有了更深的价值。</h3><h3><br></h3>

湖丝

辑里

蚕丝被

南浔

蚕丝

蚕茧

小丝

博览会

丝胶

纯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