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五要素

一二九八七哥

<h3>有没有这种情况?</h3><h3><br></h3><h3>你有一个很好的观点,但是张口却发现自己缺乏论据,讲不透,也讲不好。这就是缺乏演讲元素的原因——好比你的枪口是对准目标的,靶子是摆好的,你也知道开枪的所有动作,就是缺乏子弹。</h3><h3><br></h3><h3>这个时候,你需要了解击中人内心的5大元素,有了这些元素,平时有空积累,你的语言才有力度,才能把一个道理讲得生动有趣。</h3> <h3>五大元素</h3> <h3><b>1.主题金句</b></h3><h3><br></h3><h3>名言金句,是被压缩过的信息。放在观点最后,往往有一种一锤定音的感觉。</h3><h3><br></h3><h3>比如说乔布斯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你注意一下他下面的演讲稿,看看他是如何巧妙地把这句话偷偷念叨了三遍,植入你的脑海的:</h3><h3><br></h3><h3>乔布斯如何使用金句</h3><h3><br></h3><h3>斯图尔特和他的同事们出了好几期《全球概览》,到最后办不下去时,他们出了最后一期。那是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我也就是你们现在的年纪。 最后一期的封底上是一张清晨乡间小路的照片,就是那种爱冒险的人等在那儿搭便车的那种小路。照片下面写道:</h3><h3><br></h3><h3>Stay Hungry Stay Foolish</h3><h3><br></h3><h3>这是他们停刊前的告别辞。</h3><h3><br></h3><h3>Stay Hungry Stay Foolish</h3><h3><br></h3><h3>这也是我一直想做到的。眼下正值诸位大学毕业、开始新生活之际,我同样愿大家:</h3><h3><br></h3><h3>Stay Hungry Stay Foolish</h3><h3><br></h3><h3>(求知若渴、虚怀若愚)</h3> <h3><b>2. 案例</b></h3><h3><br></h3><h3>案例的选择有三个方向:自己的故事、熟悉领域的陌生面、全新的领域。</h3><h3><br></h3><h3>比如说如果你要讲一个:“工作生活根本没法平衡,阶段性突破才是王道”的论点。那么你的案例可以是自己的故事;可以是罗列一堆工作中很优秀,但是也没有平衡的故事;也可以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试验报告。</h3> <h3><b>3. 数据</b></h3><h3><br></h3><h3>数据的关键是可靠、有效和可视。好的数据往往会提出和支持看上去完全不可能的见解。比如说很多人都认为伟人都是“精力充沛,夜半三更搞研究”的夜猫子。这幅《纽约》杂志的数据图,就展示了伟人的作息时间表,一目了然——27位伟人都保持了8小时充足睡眠。</h3> <h3><b>4. 比方</b></h3><h3><br></h3><h3>比方有一个很牛的学名——叫做“隐喻”。</h3><h3><br></h3><h3>你也许被新知的术语和框架搞蒙了,所以拿出另外一个你熟悉的模式给你看,告诉你——就是这么回事。</h3><h3><br></h3><h3>比如说卓老板和万维钢都常用打比方——因为科学的世界太复杂了。比如他们在描述原子、原子核和电子的关系的时,是这样打比方的:</h3><h3><br></h3><h3>打个比方</h3><h3><br></h3><h3>一个常温常压下的原子,原子核大约只是一个网球大小,剩下的空间都是电子运行的范围,这个范围大约和人民大会堂差不多,宏观物体之所以能维持一个外观,就是靠着外层电子在大会堂空间中形成的电荷力支撑。你手上的手机、书,每个原子都有巨大的压缩的潜力……</h3><h3><br></h3><h3>白矮星就是发生了这样的压缩,人民大会堂的电子都挤到一块儿去了,每立方厘米的质量能达到1到10吨。而地球上最大的元素“锇”也不过22.5克。中子星更加厉害,大会堂消失,全部进入网球核,质量变成一亿吨每立方厘米了。</h3><h3><br></h3><h3>是不是一下子脑子里就建立起大概念了?</h3> <h3><b>5. 幽默</b></h3><h3><br></h3><h3>幽默是一种很高水准的智力游戏。关于幽默的解释有太多了,大家都能意会,我就不多说了。</h3><h3><br></h3><h3>说一说幽默的作用——幽默是演讲的气口,长久地听,突然有一个小幽默,大家的大脑会迅速得到放松,为下一轮做准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