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教室角落里有一块丢弃的吊顶隔板,半米见方,躺在那里已经多日了。一日,黄班长在其正反面各画了一幅肖像画,惟妙惟肖,好生羡慕。</h3><h3> 在我们人物绘画班里,黄班长可能是最勤奋的,功夫到了,下笔就有了。</h3><h3> 他的实践给我两点启示∶</h3><h3>1.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可化腐朽为神奇,</h3><h3>2.随手练习,积跬步,以至千里。</h3><h3> 于是,作为一个新近学画的菜鸟,我开始了自己的尝试。</h3><h3> 泡沫包装箱、包装盒、快递信封、手提纸袋、文件档案袋……这些废弃的东西,都被我拿来做了人物画的练习。</h3> 泡沫包装箱及内衬 <h3> 初次试水,拿来一个泡沫包装箱,在箱盖的正反面涂抹开来,就成了以下的样子。</h3> <h3> 这个小的泡沫箱,盖子大小合适,正、反面都可用,就完成了以下两幅。泡沫箱不吃墨。先拿淡墨画了轮廓,又用了1.0的针管笔描绘。</h3> <h3> 又把箱底取下,在正、反面画了这两幅。</h3> <h3> 这是包装时常用防震衬垫,软的有弹性的那种塑料,我试着画了这一幅。几乎完全不吸墨,最后还是用了针管笔。</h3> 包装纸箱、纸盒 <h3> 用过的纸箱还可以再利用,破损了的,就拿过来试着画上几笔。这是首次尝试啦!纸箱的纸比较硬,比较光滑,摸索经验,后两幅好一些。</h3> <h3> 一个纸盒子的盖子和底画了这两幅,其中一幅试用了彩铅。</h3> 快递信封 手提纸袋 <h3> 快递信封拆开,用反面试一试。以下四幅来自两个快递信封。</h3> <h3> 家中有很多的手提纸袋,也拿来试一试。拆开一个,翻过来就能画两幅。</h3> <h3> 以下是临摹何大齐先生的老北京民俗画,3个手提纸袋拆开,画了6张。</h3> <h3> 这个纸袋纸比较光滑,用了针管笔和彩铅。</h3> 档案袋 文件袋 大信封 <h3> 一个旧的档案袋拆开,翻过来的两面画了以下两张,效果还不错。</h3> <h3> 家中有很多的旧的文件袋、大信封,以往就当废纸卖了,现在想来,可以再利用的。下面的几幅是大的信封、文件袋拆开,在背面的尝试。纸质不尽相同,比较光滑。</h3> <h3> 作废的合同封皮的内侧也拿来试一试。</h3> 各类衬纸 <h3> 各种贴纸的衬纸也用来绘画,以下用的是记号笔。</h3> <h3>假期中,整个7月用各种废纸做了不少练习,对人物绘画多少有些帮助吧。8月开始正式用宣纸练习了。</h3> <h3>8月1日画了这张,2号有修改了一下。</h3> 试验结论 <h3> 尝试用这些废弃之物作画有以下心得:它们自然比不上用专业的纸张,需要实践摸索,采用适合的笔,也不一定适合成熟的、着意练习笔墨渲染的作画者,但它们作为最初步的练习还是可以的。和我一样的初学者不妨拿来试试,对于理解和熟悉人物的结构、比例,掌握轮廓线条有帮助。毕竟,多练多画是必经之路。</h3><h3> 以往绘画,我十分谨慎,生怕一笔画不好废了一张好纸,总是放不开手。而废物再利用,就不用那么讲究,随时可动手画,没有了偷懒的借口,也敢于动笔了。先利用废纸大量练习,下笔就有准,逐渐熟练起来。</h3><h3> 最想说的是,不同视角看所谓废物,它们的价值会被再发现,再利用。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即节约资源,又减少垃圾,有利于减少碳排放,有利于环境的保护。</h3><h3> 环保的意识的建立很重要。垃圾成灾是当代人面临的严酷现实,垃圾减量,节约资源,为环保尽力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从我做起,我乐在其中,希望我的绘画技能也快快成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