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一中初中部招生开始啦!

蔡老师视角

<h1><u><font color="#ff8a00">校园环境</font> 🌷🌷</u></h1> <h1></h1><h1>一、<b><font color="#ed2308">学校简介</font></b></h1><h1> 来凤一中初中部创建于2017年秋,属于全日制公立义务教育性质,该校的创立是县委政府关注重视教育、优化教育布局的又一举措。校园坐落在鸟语花香的来凤一中校园内,八十多年深厚的一中历史文化底蕴为初中部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一流的办学条件。对学生实行住校封闭式管理、零收费双周休息制度;教师在全县择优选拔,师德为先、力求人人追求奉献、全员参与管理、坐班工作制度。初中部前期设计600人规模,下设12个班(一个年级4个班),班额控制在50人之内。<br> 初中部自成立以来,依托 “<font color="#ed2308">修德向善、格物致新</font>”的校园文化,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办学目标,牢牢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走“<font color="#ed2308">精品(课程)、精致(管理)、经典(成果)</font><font color="#010101">”</font>特色发展之路,着力培养有家庭责任、民族灵魂、国家情怀、全球视野的合格现代中学生。短短两年,校长杨必啟同志别评为恩施州好校长,教师团队被评为感动来凤一中十大人物(唯一团体)、被被团县委授予“青年文明号”,在来凤县第六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荣获团体三等奖(所有队员只来自四个班的学生),毛如意同学代表来凤县参加恩施州演讲比赛,荣获初中组唯一一个一等奖。同时,学校有社会讲堂、书法课、舞蹈课、选修课等精品课程,特色大课间、实践作业课程、英语口语节与武汉华师一附中初中部交换空间育人活动,“孔子行脚”国际性夏令营活动等被多家媒体专题推广和报道。另外,学校对家校协同育人的探索和教师全员家访机制,已经成为来凤教育领域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h1> <h1><font color="#ff8a00">初中部育人活动多次上自媒体👍👍</font></h1> <h1><font color="#ff8a00">学生多次接受采访👍</font></h1> <h3><font color="#ff8a00">点我观看</font></h3> <h1><font color="#ff8a00">学生的多才多艺💐</font></h1> <h1>二、<font color="#ed2308">办学优势</font></h1><h1>1、<font color="#39b54a">一流的办学条件</font><font color="#b04fbb"> </font></h1><h1> 学校硬件条件一流:花园式校园,教室内都有空调,教学楼和寝室每一层楼配有免费饮水器,寝室有独立卫生间和热水器。厨房卫生又安全,活动场所大且设施齐全,高档大气的会展厅可以随时开展各种文艺活动,饮用水有开水、温水、冰水、阅览室全天开放等。学校软件环境一流:学校的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校园文化;师资与高中融合,为学生的初高中有效衔接提供保障。</h1> <h3><font color="#ff8a00">学生教室</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书吧</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阅读室</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舞蹈室</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报告厅</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寝室</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操场</font></h3> <h1>2、<font color="#39b54a">一流的师资队伍</font><br>&nbsp; &nbsp; 这是一支有教育责任和情怀的教师队伍,他们爱生如子,建立了详细的学生(特别是特殊学生)档案,对每一个孩子的家庭情况都能如数家珍;他们关心私自资助贫困生,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耐心培优辅差;他们崇尚团队,短短两年,成功举办了两届诵读节、两届英语口语节、两次远足活动等。他们全员家访的脚步遍布来凤八个乡镇的山山水水;他们勤于探索,能把 广播操、军体拳、曳步舞、摆手舞、健身操融合为大课间文化大戏。每一个老师都兼职一门校本课程(目前已经开设了合唱团、软笔书法、舞蹈、篮球、象棋、写字、阅读、演讲、古诗词鉴赏等课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个团队于2018年元旦被评为“感动一中十大人物”唯一集体奖,2019年被团县委评为“青年文明号”。</h1><h3><br></h3> <h3>杨必啟校长</h3> <h3>教师队伍合影</h3> <h1>三<b>、</b><font color="#ed2308" style=""><b>办学特色</b></font></h1><h1>1.<font color="#39b54a">丰富课程</font></h1><h3><font color="#39b54a"></font></h3><h3> 为了实现“全面育人”这一目标,我们积极开发各种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套餐式的课程服务。除中考考试科目外,学校还开设了音乐、美术、硬笔书法、软笔书法、剪纸、信息、现代舞蹈、民族舞蹈、阅读、社会讲堂、篮球、象棋、综合实践课以及《朗读者》《开讲了》等媒体资源课程。自去年以来,我们为了拓展学生视野,我们开设了新闻联播课程,为了与新高考接轨,我们率先进行了选课走班教学。</h3> <h1>2.<font color="#39b54a" style=""><b>自主管理</b></font></h1><h3><font color="#39b54a" style=""></font></h3><h3> 学生的自我管理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会自主管理学校的卫生、纪律、班级文化、早操、课间操、课间秩序、就寝等工作,同时学生会还负责大型活动的安全卫生、家长接待、颁奖礼仪等工作。班级的早、中、晚自习全部由班委会管理;班级内的学习小组责任分工,定期考评。自主管理细化到每天起床的闹钟员、桌椅摆放的监督员、内务整理的检查员、语言文明的侦探员等等。</h3><h3>班会</h3> <h3><font color="#ff8a00">学生会值日</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领操</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早读</font></h3> <h1>3<b><font color="#39b54a">.培养习惯</font></b></h1><h3><b><font color="#39b54a"></font></b></h3><h3> 一个好习惯,成就一个好人生。学校主要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习惯:</h3><h3> 一是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健康饮食、体育锻炼、热爱劳动、内务整理、娱乐健康。</h3><h3> 二是学习习惯,学具整理、劳逸结合、独立思考、善于总结、热爱阅读、理解应用。</h3><h3> 三是相处习惯,尊敬长辈、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礼貌热情、自信阳光、善于沟通。</h3> <h1>4.<b><font color="#39b54a">育人活动</font></b></h1><h3><b><font color="#39b54a"></font></b></h3><h3> 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积极利用各种资源,组织多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情感培养、团结协作、沟通交流、素养提高的主题活动,借此来增长学生见识、丰富学生阅历、健全学生心智、促进学习。一年以来,我们除了一周一次的班级主题班会和各种学科活动外,我们还组织了十多次大型的活动,如一年一届的诵读节、英语口语节,一年一次的清明扫墓活动,一年一次的纪念毛泽东同志活动,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社会讲堂活动……</h3><h3><br></h3><h3>英语口语节</h3> <h3><font color="#ff8a00">参观博物馆🧐</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植物园探究🌿🍂☘🌱</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孔子行脚夏令营</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与华师附中初中部手拉手活动</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清明节扫墓</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学习消防知识</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学急救小知识</font></h3> <h3><font color="#ff8a00">趣味运动会</font></h3> <h1>5.<b><font color="#39b54a">实践作业</font></b></h1><h3><b><font color="#39b54a"></font></b></h3><h3> 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会做事。我们的假期,书写作业少,但我们要强调学生完成适当的家务、调查、参观、阅读、科技发明等实践性作业,以此来培养亲人之间的情感、热爱劳动的习惯、感恩社会的态度、爱家爱国的情怀。例如上次寒假,我们要求学生开展六个活动:一是陪父母购年货,了解年货上的变化;二是写一封家信,抒发亲人间的情感;三是学习并创作春联,传承中国文化;四是与父母一起办年,了解民风民俗;五是调查家乡变化,了解国惠民政策,六是听长辈讲故事,做家庭文化的知情者和继承人。</h3> <h1>6.<font color="#39b54a"><b>家校共建</b></font></h1><h3><font color="#39b54a"><b></b></font></h3><h3> 我们的大教育观其中的一个支撑,就是家长支持的力量无限大。我们通过家长课堂、全覆盖家访、微信平台、直播平台、亲情电话等方式,家长自愿者,增进了与家长的情感。尤其是全员家访,对我们深入了解孩子特别是留守孩子的状况,为我们的因材施教和精致管理提供了详实资料,同时,我们的家长委员会和家长自愿者经常到学校开展义务育人活动和配合老师陪同孩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如预防疾病、演出化妆、趣味运动、社会调查、科技制作、实践劳动等等,从而大大丰富了学校全面培养学生的途径和内容,家校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大大提升学校的办学效果和社会满意程度</h3> <h3>家访</h3> <h3>家长老师交流</h3> <h3>亲情电话</h3> <h3>直播感恩父母</h3>

学生

初中部

育人

活动

学校

家访

课程

来凤

家长

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