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母亲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p><p class="ql-block"> (母亲生于江安,逝于江安,1919年阴历7月19日出生,仙逝于1993年11月11日)享年74岁</p><p class="ql-block">母亲为她的出生年及出生地江安写的诗:</p><p class="ql-block"> 为赶五四降人间,</p><p class="ql-block"> 蹒跚迟到两月半。</p><p class="ql-block"> 水工辛勤渡岁月,</p><p class="ql-block"> 女顶华盖恨流年。</p><p class="ql-block"> 母亲给自己名字写的诗 </p><p class="ql-block"> 残花飘落残书上,</p><p class="ql-block"> 一片东来一片西。 (蕭)</p><p class="ql-block"> 残云伴月向东去,(能)</p><p class="ql-block"> 方园地上草凄凄。(芳)</p><p class="ql-block">母亲打的字謎</p><p class="ql-block"> 粉蝶儿分飞去也,(米)</p><p class="ql-block"> 怨郎君心已成灰。(夗)</p><p class="ql-block"> 好年华人儿尽散,(㐄)</p><p class="ql-block"> 陽关道易去难回。(阝)</p><p class="ql-block">谜底:鄰</p><p class="ql-block"> 母亲有如林黛玉的身世幼年丧母少年丧父。父在世时父把女当男教养:豆冦幼年母亲正值我外公事业顶峰,当时外公任职四川省主席刘文辉旗下幕僚,全家随外公迁于成都商业街的支矶石巷的某公馆内定居。</p><p class="ql-block"> 其间:外公观我母亲虽小小年纪却聪慧过人善解人意便更加抽空悉心加以指教,平时凡事依从爱女,惟有习学才艺点滴马虎不得。</p><p class="ql-block"> 如清晨四点公馆全家熟睡中只伙伕做早餐和幼年的母亲在冷冽的寒风临帖练颜体字,练毛笔字按外公要求不但要悬腕且握毛笔的手心必是空的。我外公会隨时悄无声息忽从后边猛抽母亲练字的笔秆,检查母亲握毛笔姿势是否正确,抽出了笔杆母亲可定要受罚啊……</p><p class="ql-block"> 难得这般苦练!曾经往后但凡识见母亲字体的人都惊呯在当今完全可以出字帖了!</p><p class="ql-block"> 幼年的母亲与幼年黛玉同是红颜女同样多才多艺!同样得益于家庭的良好教育,亦同有颗多愁善感的心!</p><p class="ql-block"> 我母亲又别于林黛玉,幸母亲生于五四运动时期, 青年时期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熏陶成长为新派开放新女性!母亲不但学习好,偏爱文体活动.女篮打前锋.女排打主攻.话剧《雷雨》饰繁漪,但幼年丧母给母亲心灵造下永远伤痕注下悲哀……</p><p class="ql-block"> 不过母亲还是得益于外公精心培育,在江安读书期间被选拨为到泸洲参加川南会考的学生,代表江安县参赛。</p><p class="ql-block"> 母亲形容当时跨进考场情景;刚踏进考埸瞬间忽闻咚咚三大铁炮声如惊雷般把大多数入埸考生都震呆了,母亲却镇定自如一举夺冠!泸州的报子沿江而上飞奔江安东外街外公家领赏,一时人声鼎沸火炮连天那场面轰动了江安小县城,结束了江安历届川南联考打光脚板不光彩局面,(江安历届川南联考未得任何名次)</p><p class="ql-block"> 智慧远虑的老外公并没陶醉于爱女获学霸光环喜悦中,外公此时:走到人生低谷,回到老家无从施展才能,“躲在小楼成一统”只靠教私塾为生,教当地几个娃儿为“抱鸡婆学”故被本地市民戏称为“肖抱鸡婆”。</p><p class="ql-block"> 虽落泊如此的外公却还在为爱女选挑在这乱世中謀生立足之事,外公深知他时日不多了,丢下一个女孩在这冰冷的乱世中何以为生?最后选择安排母亲远离家乡直奔重庆考取《重庆力行会计学校》专攻会计专业,母亲不负外公期望专心攻读成为当校品学兼优的尖子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多年后证明外公这一明智之举保母亲少受多少风霜刀剑之苦,也带我入财务会计之门!(入门趣说:当我读小学时易得胃疼病,母亲便放我在会计室中养病,我心烦听那枯燥乏味的算盘声,看母亲认真地打不完圆圏圈,心生厌恶会计这职业,傻傻地暗下决心不入门这行业。哪想到我未读完中学,却政策性通知:“江一中停办”,我能干啥?我该干啥?</p><p class="ql-block"> 适逢县粮食部门招“秋征员”但必须会打“算盘”。由于当年幼稚的我听烦了算盘声愚蠢的我上珠算不好好学习听课,我竟是珠算不极格者。幸好我母亲是重庆力行会计学校高材生,手把手几天教我怎样在算盘上打加减乘除,并顺带普及财务会计知识,至今不忘母亲用最通俗形象的话让我明白复杂的会计原理</p><p class="ql-block">“会计”就是像把梳子把发生烦杂的业务用梳子把它梳理好归类记录,用数字提供给领导及各部门参谋参考……一下子我明白了会计原来是这回事。</p><p class="ql-block"> 在母亲悉心教陪下我顺利通过秋征考试,当上了“秋征员”,走上我人生第一步接触财务道路。</p><p class="ql-block"> 有母亲的基因和她的精心指教:改革开放后的我考上“吉林财贸学院”会计统计系。特别感谢外公为我母亲选了会计这专业,母亲又把这专业的精髓传接给我,得益于母亲言传身教耳闻目染的我,九十年代初仗着有财务基础,我跟隨丈夫走出江安到成都外企应聘打工,最后做到了该公司财务高管。后我被某集团公司挖去做董事会“监理”,专门负责审计监督各子公司财务。母亲带我入门财务,财务伴我到成都工作二十余年终未离财务职业!</p><p class="ql-block"> 感谢生我养我教我人生每一步的妈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母亲与国立剧专 </p><p class="ql-block"> 母亲在重庆读书期间忽接家中报信外公病故!母亲的天垮了!地陷了!不但书读不成,吃饭都是问题…… 此时正值抗战时期《中央国立剧专》从南京迁入内地江安小县城,在全国招生,招考条件极其严格:考生不仅高中文化程度,文化艺术专业两科要求极苛刻并且还必须会英语会普通话!(要知那是在30年代的小县城啊) </p><p class="ql-block"> 才艺双全经外公精心培养过的母亲,过关斩将终于考取了《中央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成为五届导演系的学生!在剧专与著名导演谢晋叔同校、同系、同学比谢晋叔高两届。〈故谢晋叔每次到江安必访学姐我母亲,母亲仙逝后,谢叔晚年回江安在欢迎他的大会上大声呼喊:台下有蕭能芳学姐子女吗?她的后辈们有从事演艺的吗?可惜我们家大多数子女那时都走出了江安,没一人在现埸,谢晋叔也忽然逝世,我们也永远听不到谢叔爱的呼唤……) </p><p class="ql-block"> 母亲考是考上了剧专,生活学费没法解决,当时从沦陷区来的同学政府给他们包吃住,内地的母亲却没资格享受。而我后外婆说我母亲考剧专读书是当戏子,没岀息丢人现眼!就借机不给她饭吃,可怜我母亲从剧专放学回家没一口饭吃,没一口水喝饿着肚子又去上学…… </p><p class="ql-block"> 剧专老师见小县城出我母亲这么优秀人才还写得一手好字,遭遇又特惨!经老师举荐学校把刻钢板这活交给我母亲以求生计。母亲便开始了半工半读白天学导演课晚上在飘摇豆油灯下刻讲义到深亱,就这样母亲眼落下了毛病! </p><p class="ql-block"> 母亲最不幸也是就读《中央国立剧专》成了她文革最大罪名之一,被心怀颇测的人利用文革名给母亲贯上莫须有的罪名:“在江安县揪出来一个文艺界留下的大黑邦,多年隐埋在江安县的牛鬼蛇神……”可怜母亲被揪斗、被剪阴阳头、被逼在大街写反审材料!铺天盖地的大字报贴满整个江安城! </p><p class="ql-block"> 饱读诗书一生优雅爱美的妈妈被关押几欲寻死,我去探视妈妈她泣不成声说:“五儿哇!妈不知犯了何罪受此奇辱,我想不通真想把电灯取下,用手去触电以死还我清白!幸被共同关押一起的韩大姐发现了经她尽力劝解,今天才能见到你……” </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代表全家特别感恩感谢韩中英主任(妈上面文中所说韩大姐)挽救我妈妈的最后十几年的生命! </p><p class="ql-block"> 历尽苦难,迎来了改革开放时妈妈也近晚年,虽也耗尽了芳华但八十年代母亲兴奋自豪仿佛回到那青春年少时代!因剧专众多校友们频频回访江安,她谒尽全力接待来自各方同学们,多少次在江安母亲家里团聚!多少次校友聚会共忆江安期间怎样在剧专渡过那些逝去美好的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年代…… </p><p class="ql-block"> 最先回江安的校友是四川省文联主席李磊、省作家协会黄化石等来看江安国立剧专并专访上天给剧专留在江安的肖大姐。</p><p class="ql-block"> 可那时的母亲正好不在江安,母亲乘着改革春风走出江安,全部心血为追未了的剧专梦而常常不在江安!而永远错过了这次珍贵的校友见面!但校友们一定要见肖大姐子女,看肖大姐怎样在苦难中把孩子们养大成人,孩子们现状咋样?并玩笑的嚷着要吃肖大姐孩子们自家做的豆花饭! </p><p class="ql-block"> 南京剧专校友郑万里一人来江安却在“江安旅館”生病卧床了!母亲带女儿去探望他,他说:肖大姐是上芲把你留下让我们回江安看母校有个着落! 如此次我死在江安烦请你母女帮忙把我埋在“红佛寺”让我能常见滚滚长江水和刻有气势恢弘“还我河山”石雕,并能永远面对“国立剧专”学校,我死也无憾…… </p><p class="ql-block"> 徐大雯八孃(谢晋之妻江安人)78年一人返江安.她和谢晋叔商量只通知学姐肖能芳,母亲安带她去县委大院走了一大圈,却无人识得,我们只有能力带她到江安各处故地重游! </p><p class="ql-block"> 更有趣的是广东军区剧专校友万叔回江安(当时他还在职所以带着警卫)。母亲和我清晨去他住的地方准备接他出来早餐,警卫说一早就不见首长。</p><p class="ql-block"> 说话间见他怱怱回来说怕学姐等他,他言吃过早餐了:警卫问首长谁接待你除了肖老谁还识你?他大笑:“我在江安当年哪哪都跑遍了要谁接待?憑记忆找到了小十字一间老店去吃了一碗“宽烩面”好过瘾”!</p><p class="ql-block"> 警卫问:“你身上没带钱”?他大悟“对呀!我没给钱,店家也没问! 看来江安的父老乡亲还认得我这个儿子”!惹得大家大笑不止筹更为我们江安人的小面店自豪赞赏不已!</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更大批剧专校友返江安,因当时母亲和我居住,故我家小楼有幸接待刘厚生、吴祖光、温锡莹、冦家碧、王姬、胡浩等影视界导演和演员及众多校友们。</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不忍我母亲私人接待大家,并且筹建国立剧专纪念馆,一定要校友们一起捐钱捐资料共同出力;“你一人太辛苦了”!为了这次校友们的提议母亲不遗余力又多次踏上去北京、上海、南京、成都、重庆等全国各地寻师访友搜集资料,建立人际关系为创办江安国立剧专纪念馆讴心泣血投入全部精力。</p><p class="ql-block"> 有次我出差成都深夜返家见母亲还在家大门口扶着门框找寻钥匙开门,我惊呆了心疼地问“妈妈咋了”?母亲无力轻轻说“随车刚从宜宾飞机场接校友回江安,不料江安县城停电摸黑才把校友们安置完我今天肠胃病犯了,又吐又拉”……</p><p class="ql-block"> 这可咋了得!母亲毕竟年氏已高!身体怎能拖得起?</p><p class="ql-block"> 立即通知大哥,大哥组织全家家庭会,全家决议不准母亲再去跑剧专纪念馆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母亲不愿半途而废,我爸惜母亲身体甚至要把她锁在家!但能锁住母亲的身怎能锁得住母亲的心!更何况当时离了母亲江安国立剧专纪念馆谁能办得下去?</p><p class="ql-block"> 终于经母亲在全国千万里的奔走呼吁憾动上苍更感谢曹禺、谢晋、方琯德、刘厚生等戏剧界泰斗及众多剧专校友们的大力支持下在江安建成了《国立剧专史料江安陈列馆》</p><p class="ql-block"> 被全国戏剧界称誉为是戏剧艺术家的摇篮!</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心愿终于如愿以偿!</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国立剧专史料江安陈列馆》可是越办越好规模更大,在全国更有知名度。</p><p class="ql-block"> 母亲你在那边可以含笑九泉了!</p><p class="ql-block"> 母亲你是生也能芳死也能芳永远芬芳高贵典雅伟大的妈妈!</p><p class="ql-block"> 你的音容相貌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的三个哥哥和一个弟弟。</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后的三个哥哥及弟弟分别都是当地企业的厂长和经理,(感谢遗传爸妈基因)他们施展各自的才华,经营管理好自己的事业!很为母亲增光添彩!</p> <h3>六五年妈妈三哥我们在泸州</h3> <h3>八四年我和妈妈在成都</h3> <h3>八三年十月哥哥元富我们在广东汕头妈屿岛的海边!</h3> <h3>八三年大哥和我去河南探望我们姑姑一家!</h3> <h3> 姑姑抗美援朝战争中某营文化教员中间抱小孩的那个,姑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某营营长!</h3><h3> 姑姑曾说当年选择去参军全是受我母亲影响和鼓动才有勇气去报名!</h3><h3> 姑姑在世时常夸我母亲是当时她身边的人中最有文化最有见识的人!也是帮她在人生路上做好了最正确选择的人!</h3> <h3> 五女王绍琴</h3><h3> 2019年7.29完稿于旧金山机场</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