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6月16号早上小雨,恰逢“父亲节”,我的父亲离开我已经45年了,父亲生前就很喜欢花花草草,仿佛冥冥之中在今天,我替父亲去世园会看看花草,赏赏风景去。我们9点赶到世园会的6号门,成为第一批进园的游客。蒙蒙细雨下漫步路上,花草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世园会呈现出别样的风景。</h3> <h3>进门左拐来到百果园。</h3> <h3> 百果园内先避下雨,看看北京有什么特色水果以及分布区域。</h3> <h3>曲径通幽,处处美景。</h3> <h3>来到植物馆。</h3> <h3> 植物园的建筑设计理念为“升起的地平”,建筑表面机理以植物根系为灵感,庞大的垂坠根系向下不断蔓延。</h3><h3> 植物馆建筑分为三层,一层设有热带植物温室,占地约3000平方米,汇聚600多种珍贵植物。通过红树林、热带雨林、蕨类、棕榈、多浆植物、食虫植物、苔藓等展现植物王国的多样性以及植物生存和适应环境的智慧,设有5大展区12个景点。人工红树林,再现红树林适应海潮涨落演化出的胎生、支柱根、泌盐等特征,彰显海岸卫士的生态功能;热带雨林着力展现植物与植物、植物与动物之间竞争、协同的关系,如空中花园、独木成林、老茎生花、滴水叶尖、巨叶现象、绞杀现象等;棕榈科植物和蕨类植物展示其卓越的传播繁衍智慧;多浆植物通过茎叶的变态进化出适应干旱环境的能力;食虫植物靠食肉来摄取营养;展馆通过一系列高科技创意手法,充分展示“植物的智慧”!</h3> <h3> 植物馆建筑面积约8404平方米。有别于常见的透明温室式建筑,作为承载“植物:不可思议的智慧”策展主题的2019北京世园会植物馆,被设计成一个隐藏在神秘面纱背后的仙境。这层面纱的灵感源于泥土,观众在园区入口就可以远远地看到一方土壤拔地而起,悬在半空,成为世园会一景;走到近处,这方升起的地平下方丛生的垂杆造就了极具魅力的等候空间,象征着植物的根系世界,让排队的观众仿佛潜入泥土的荫翳,从一个寻常看不到的特殊视角仰视地平,开启了一个透视植物智慧的缤纷之旅。</h3> <h3>还是看的有点头晕目眩。</h3> <h3> 从植物馆一层出来,再从B门上二层及屋顶,许多人只进入A门,没有找到B门,错过了更美的风景。</h3> <h3>这里就上屋顶观景台了。</h3> <h3>中间是一个图书馆。</h3> <h3>这里可以俯瞰四周的风景。</h3> <h3>树棍搭建的长颈鹿很漂亮逼真。</h3> <h3>路旁随处可见的雕塑和造型。</h3> <h3>大门进去是仿延庆的古街。</h3> <h3>认识这个字吗?</h3> <h3> 古街旁边是一片花海,各种各样叫不出名字的花,组成了花的海洋,蔚为壮观,美的令人陶醉、窒息。</h3> <h3>犯花痴了!</h3> <h3>花海出来还是一路别具一格的景致。</h3> <h3>园艺中心艺术馆。</h3> <h3>园艺中心文创中心。</h3> <h3>终于上到世园会最高处永宁阁。</h3> <h3>这里可以俯瞰世园会全貌。</h3> <h3>全景来一张。</h3> <h3>下来看永宁阁。</h3> <h3>永宁阁下来,这里看中国馆更漂亮!</h3> <h3> 开始转各个省市的园林。北京园是北京世园会中华园艺展示区里最大的一个院落——占地5300平方米的北京园。北京园和四大核心场馆之一的中国馆遥遥相对,出了中国馆,拐过宫墙,就能看到古色古香的北京园牌楼了,匾额上书“和合如意”。</h3> <h3> 走进四合院,正房前两侧各栽一株海棠、一株玉兰,寓意“玉堂长春”。漫步院内,门梁、斗拱、砖瓦、桌椅,一件一物都蕴含着建筑艺术,值得细细把玩。院子里还藏着一处闹中取静的“园中园”,取名自北京最美丽的胡同“百花深处”,再现北京人晨起遛鸟、舒展筋骨、拉弦吊嗓的悠然生活场景。</h3> <h3> 四合院的后方是呈现岩石园风貌的“碧峰花影”,登至叠石顶峰,便到达了全园最高的八角凉亭。站在亭内,向东可俯瞰北京园全貌,向西北可远眺中国馆,宏伟大气。走出四合院,来到北侧皇城根下,就是“什锦花坊”园艺展示区了,园艺师们在这里以独特的花艺,展示近年来北京园艺栽培的新成就。花坊设计师孟雅丽介绍:北京“胡同花坊”的主要定位是北京胡同里的时尚花店。最初的想法是打造一个植物空间,让大家能赏心悦目。但随着园子和设计的完善,觉得应该有一个有视觉冲击力的地方,让大家能在这里留下美好的纪念,所以就根据红色的门设计了这样一个空间。</h3> <h3> 正所谓“小院落”里品味“大北京”,原汁原味还原老北京的生活。</h3> <h3> 上海园室外展园面积约2850平方米。展园以“祥云”为主题,通过景观园艺手段表达“祥云献瑞,雨润万物”的愿景,表达对于祖国的祝福和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园分为云阶、云影、云裳、云岗、云巢、云坞六大分区。展园建设过程中运用了先进的参数化设计技术以及装配式施工工艺,打造了两处从外形和功能上均极富特色的构筑物小品——“云巢”和“云桥”,为“祥云园”带来了浓郁的时尚感和科技感。</h3> <h3> 今天恰逢世园会江西日,江西展演团的表演正在进行中,赣剧(原来姹紫嫣红开遍)。</h3> <h3> “八闽园”-福建园,步入福建园,主入口前一片绚丽缤纷的花海犹如春日大地上一匹流光溢彩的锦缎,吸引着闻香而来的游人。当踏上古老的石板路,一场富含福建自然之美的文艺之旅便开始了。两边,三坊七巷民居剪影墙掩映在柳暗花明之中,意蕴深远,引领游人入园游览。沿宽阔的石板路往前,两座石鼓分列两旁,古老的刻纹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广场中央的迎宾罗汉松,犹如一只展开翅膀的大鹏,欢迎着四面八方前来的游人。</h3> <h3> 同所有旅游景点一样,女卫生间永远得排队。</h3> <h3>路上的一组景观。</h3> <h3>俄罗斯馆</h3> <h3>韩国馆</h3> <h3>阿富汗馆</h3> <h3>印度馆</h3> <h3>阿塞拜疆馆</h3> <h3>巴勒斯坦馆</h3> <h3>卡塔尔馆</h3> <h3>土耳其馆</h3> <h3>网红冰激凌</h3> <h3>也门馆</h3> <h3>朝鲜馆</h3> <h3>尼泊尔馆内释迦摩尼诞生,昨晚没有看到。</h3> <h3>日本馆</h3> <h3>法国馆内</h3> <h3> 匆匆忙忙转遍沿途的各个国家馆,来到中华园艺展示区。</h3> <h3> 广东园以岭南水乡为骨架,前庭后院,内外相连。一池春水生,满园芳华盛,展园内的廊、桥、亭、轩皆依水而建。环园行走,经南粤坊、入胜亭、丝香阁、倚翠廊、蝶翠轩、盆景园、里仁洞、琉璃宫,六大景点——南粤寄思、南粤记忆、月照仙馆、故乡水韵、泮塘荷风、花房晨光穿插其中,四时流转间,春之烂漫、夏之浓郁、秋之绚丽、冬之苍翠皆可在园中得以体验。</h3> <h3> 辽阔广袤的天空、澄清透明的海域、平坦柔软的沙滩、树影婆娑的椰林,这就是人们印象中的海南岛。海南园分为山之秀、海之蓝、林之翠3个篇章,在北京再现‘南海明珠’的椰岛海韵,营造出一种热带岛屿的意境。</h3> <h3>海南园区的路是用贝壳铺的。</h3> <h3> 新疆园展园主要结合“一带一路”主题思想,着重体现新疆特色的同时表现出新疆与时俱进,发展,现代的风貌。从平面视角打造景观,自然生态中同时能体现民族文化,将新疆飞速发展的面貌展示给游人。突出展示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发展历史重要节点以及“一带一路”桥头堡建设发展的丰硕成果。</h3> <h3> 湖北园,全园仿佛一只“起舞的凤凰”,有凤头、凤身、凤尾,以楚文脉为统筹,分别设置了楚江映翠、楚音凝韵、楚简流芳、楚人有义、楚山问道、楚水生情、楚凤来仪等7个园艺景观节点,营造出山水相依、动静结合、人文与生态互为彰显的园艺观赏体验空间。</h3> <h3> 湖南园的设计理念以“湘遇·桃花源”为主题,以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所描述的“世外桃源”真迹地--中国桃花源为原型,多个创意主题精品园艺串连,将人们心中隐世秘境的世外桃源浓缩在一座精致的园林情境中。</h3> <h3>河南园,汉字“中”形雕塑十分抢眼。</h3> <h3>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有多少人到徽州就是为了寻梦。安徽园就向游客展示了一幅融入青山绿水的徽州古村落美丽画卷,这里的粉墙、黛瓦、马头墙,营造了天人合一的意境,让游客感受到了安徽园的“徽风皖韵”,也让寻梦人仿佛来到了徽州。</h3> <h3> 展园门前的第一景——吉象迎宾,就是根植傣族文化的一景。傣族人民自古将大象、孔雀看作吉祥如意的象征。但西双版纳的大象,具有独特形态。因此,亲近傣族人民,汲取他们原生建筑、服饰装扮上的灵感,才能呈现最原生态的象形。</h3> <h3> 齐鲁园以“齐风鲁韵、山水家园、国色天香”为设计主题,通过齐鲁迎宾、杏坛遗风、五岳独尊、齐鲁胜境、小康人家五大景观展示区展现主题构思。</h3> <h3> 山西展园以入口景观区、巍巍太行景观区、绵绵吕梁景观区、滔滔汾河景观区以及万剪盒院景观区五大景区展现三晋大美风光。展园入口取名“晋善晋美”,建筑形式源于三晋民居建筑之首“常家大院”的随墙门,以厚重、古朴、静雅的标志性建筑符号,展现浓郁的山西特色,两侧台地对称布置,烘托门区核心主景观,形成稳重、坚实之感。</h3> <h3> 四川园将以“熊猫故乡,锦绣天府”为主题,以熊猫和“蜀”文化为魂,以“熊猫川行,水润天府”串联整个园区。园区分为入口展示区,水润天府去和熊猫川行区三大部分。展园正中央以孕育滋养“天府之国”的都江堰为核心,融合“水文化”“古蜀文明”“天府之国”等文化符号打造园林景观。并以“熊猫川行”为主线,通过“熊猫家园”“熊猫足迹”“熊猫戏水”“回归自然”“古往今来”等景点,展示蜀山蜀水以及历史人文特点。</h3> <h3> 西藏园入口是一座藏式风格的牌坊,采用精致的手绘花纹进行装饰,既是入口标识,也是整个展园的“画框”。进入“画框”,一条石板路径直向前,两侧由各种色彩花卉组成的五彩经幡铺设在田园上,作为“福运升腾”的象征。田园的一侧,雪水溪流蜿蜒而过,水边有一座神秘的玛尼堆,旁边的左旋柳,代表着文成公主对家乡的回望。</h3> <h3> 内蒙古展园用地面积2480平方米,主题为“壮美的北疆画卷”,展园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微缩景观展示了内蒙古自西向东2400公里的森林景观、浩瀚沙漠、广袤草原及河谷湿地。</h3> <h3> 宁夏园,入口是一处用灰色石砖砌成的影壁,影壁一旁竖立的石碑上刻出了刚劲有力的“宁夏”二字。沿着影壁一旁的蜿蜒石板路向里走去,独特的宁夏园林特色景观扑面而来。</h3> <h3> 甘肃园古风盎然,"甘肃园"--祁连墨玉上的三个红色字分外亮眼,水雾朦胧,金色的飞天神女反弹琵琶,背后,三危山上莫高窟"九间楼"高高耸立。穿过假山边上的小山洞,背后又是一番天地。瀑布喧哗,水流背后是"张骞出使西域图",曲径通幽处,更有水车旋转、草木葱茏。</h3> <h3> 吉林园,微缩的白山松水、吉林人家映入眼帘。位于室外的吉林展园以“源”为设计主题,以创建“生态吉林,美丽家园”为主线,以描绘“水脉山源,神山纪事”为副线,以特色园艺为载体,以时间轴为纽带,记录长白山的起源与发展,展现绿美吉林的物产和资源,讲述白山松水孕育的神奇和动人的故事。</h3> <h3> 辽宁园的入口,也是整个世博园内唯一的下沉式入口。从门口做旧的铁锈色大门可以联想到,这里就是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所在。</h3> <h3> 陕西园以“绿色丝路筑家园 美丽三秦新起点”为主题,搭配仿唐大门、丝路浮雕,栽种石榴、油松、国槐等陕西地方特色植物,用绿植雕刻的秦岭四宝分散其间,独具陕西特色。</h3> <h3> 北京,延庆,长城脚下,妫水河畔,世园会园区如镶嵌在中国北部的一颗璀璨明珠。世园会采取“一心两轴多片区”的格局,设立中国馆、国际馆、植物馆、生活体验馆四大室内展馆;打造100多个各具特色的展园。从大园艺、全产业链出发,采取实物展示与互动体验相结合的手段,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示各国园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万园之园"的世园会,美景太多,100多个展园一天走不遍;植物太多,两万株珍稀植物一眼看不尽,更有各式建筑令人流连忘返。今天这个“父亲节”过的有意义。<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