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准备好了吗?

希函

<h3> 与很多家长一样,我觉得孩子的入学准备应该从现在开始</h3> <h3>  说实话,在俩孩子没入园前,我对学前教育一无所知,甚至觉得孩子上幼儿园简直就是变相摧残身心,孩子要从3岁半开始到22甚至25岁,将近20几年孩子们都要在学校度过,多么漫长的岁月,况且这么小能学到什么?</h3> <h3>  不是害怕俩孩子报不上名,按时入不了园,我还真不打算让孩子这么早入园!削尖脑袋给孩子们办理了入园手续,两孩子就正式入园了,成为一名幼儿园小朋友,心怀忐忑的担心孩子们尿裤子怎么办?怕生怎么办?想喝奶了或是饿了怎么办?说的话老师听不懂怎么办?老师批评孩子甚至动手打孩子怎么办……</h3> <h3>  忙着应付各种内心担忧与困扰时,俩孩子入园也将近一年了,可回过头来发现孩子们成长了许多,自己会去上厕所了,进门就知道换拖鞋摆好自己的鞋子了,吃东西前先问一下爷爷奶奶吃了没,母亲节,父亲节都会给我们准备手工礼物了,主动给客人道别了,知道帮妈妈刷碗了……</h3> <h3>  俩孩子给我们的惊喜远不止这些,有一次带他们出去玩,路边有漂亮的花朵和漂动的蒲公英,儿子说“那朵花好像蝴蝶一样在飞”,当时我和孩子爸爸感到非常惊讶,这么点小人尽然会用比喻句!俩孩子点点滴滴的成长都让我们欣喜万分,然而这些都得益于老师们的悉心教导和婆婆不厌其烦的指教。</h3> <h3>  惊喜的同时也免不了“惊吓”。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孩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从我两个4岁半孩子身上发现他们现在已经有压力了,因为每到周六晚上孩子们都会缠着我轮流问“妈妈,明天要去学校吗?明天星期几?明天你要去上班吗?我要早起吗……”他们小心思里所暴露出来的就是对周一要去上学的“担忧”,每到这时我就会对孩子们说“今天是周末,宝宝们要度过一个快乐的周末”,然后利用各种游戏或是带他们外出玩耍让他们慢慢淡忘。我知道这样的回答及做法远远不能打消孩子们的小焦虑,减轻他们的压力,有时候我也会鼓励孩子们,问他们在学校交到了哪些好朋友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h3> <h3>  和故事中的小熊一样,孩子们也总是丢三落四,小嘴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是真到做的时候就假装看不见,听不到,有时我会强制性的将所有玩具都往门外扫,俩孩子见玩具被扫地出门便会带着哭声边收拾玩具边喊“妈妈,我在收拾,别扫了……”有时我也鼓励孩子们自己收拾玩具,最让我抓狂的是俩孩子一到家就让喂饭,怎样威逼利诱都不起作用。我也试图通过定闹钟来提醒他们吃饭,可是效果起初可以到后面就不行了……</h3> <h3>  从俩孩子好的,不好的各种表现我开始想“什么是学前教育?它对孩子又有什么样的深刻意义?”对于这点我自己的理解就是对孩子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及儿童最初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立,因为孩子们在生活中诸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在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周周末睡前我习惯给俩孩子讲故事,孩子们也喜欢听,讲一段时间,孩子们会咿咿呀呀的讲故事给我听,只是讲得不完整,大概得讲一下故事情节,我想这就是对孩子学习习惯的一种培养吧。在以后和俩孩子交流中,我觉得自己应该多关注孩子情感价值观的建立,比如说孩子们在我刚刚拖过的地板上走,他们是不是珍惜了妈妈的劳动成果?随地乱扔垃圾是不是好的行为习惯等。</h3> <h3>  当然,孩子入学准备还有其它许许多多的好方法,好建议,我自己能做到的,能想到的也只有这些,还希望老师多提宝贵建议及意见,同时能与各位家长们多多交流,让我们共同发现孩子们点点滴滴的成长,参与孩子们的成长,为孩子们的入学做自然过度及充分准备,为孩子们的成长点亮一盏盏明灯!</h3>

孩子

入园

自己

怎么办

玩具

他们

成长

入学

妈妈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