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撒哈拉我来了!!!</h3><h3> 我不是文艺青年,也没读过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作为 一个油腻大大叔,只是听人说: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好看的沙漠,比其他的沙漠都好看。究竟好看到什么程度呢?我非常的期待。</h3><h3> 去撒哈拉沙漠大多时间都是在路上度过,只见景色越来越荒芜,到最后只剩下了一望无际的黄沙。</h3><h3><br></h3> <h3> 在进沙漠之前,为了更接地气,我们服饰有了一些改变。</h3> <h3> </h3> <h3> 当到达撒哈拉沙漠之行的起点时,就见当地柏柏尔人向导正在沙漠的边缘等待着我们。</h3> <h3> 经过简单的交流,我们就坐上了沙漠之舟。</h3><h3> 我张开双臂,正式拥抱梦想中的”撒哈拉“。</h3> <h3> 很有特色,并且帅气的沙漠向导父子(柏柏尔人)。</h3><h3> 下图;父亲</h3> <h3> 下图:儿子</h3> <h3> </h3> <h3> 骑上骆驼,向导带着我们一行八人,分成两组,向沙漠深处进发了。</h3> <h3> 一路上,看着阳光越来越西斜,直到把我们骑着骆驼的身影映照在沙丘上。</h3> <h3> 夕阳下,微红的撒哈拉沙漠配上柔和的落日余晖,只见骆驼徐徐走来,仿佛在讲着久远的故事。</h3> <h3> 景色很美,也很浪漫,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颠簸……</h3><h3> 兴奋感不会超过20分钟,接下来的都是煎熬,真TMD的太颠了。好在大多行礼都放在沙漠外的客栈中,只带了一点点的重要物品和生活必须品。</h3><h3><br></h3> <h3> 为了缓解旅途疲劳,时不时找理由从骆驼上下来,放松一下,并顺便拍摄一些照片。</h3> <h3> 向导父子也不不甘寂寞,拿我们的单反相机,进行拍摄练习。</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行进中。见一摩托骑士,虽不知道头盔下的他们有着怎样的面容,但总算是缘分一场。</p> <h3> 行进过程中,心中一直有个疑问,我们今晚住那,住宿条件如何。。。。。。</h3><h3> 我正纳闷呢,突然看到一个深深的,类似山坳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帐篷营地。</h3><h3><br></h3> <h3> 营地的条件其实比想象中好,有独立的“房间”,帐篷里也有床垫可以睡得很舒服,除了不能洗澡,没有什么好挑剔的了。当然这也是我们想要的最接近当地游牧民族生活的帐篷营地。</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没想到,沙漠深处的营地还有地下水可用。进沙漠之前,大家一致认为要带足用水,这样看来,我们带的水变成多余的了。</p> <h3> 简单的看了一下营地情况,我们又立即跑上沙丘,等待那精彩的沙漠落日,金色的残阳魔术般地从黄色变成金色最后变成了橙红色。</h3> <h3> 太阳已下到地平线以下,但天空还是被映成金黄,大家又开心的玩起了滑沙、创意拍摄等。</h3><h3> 远端小如豆儿的一对人儿,团友们你们猜猜是谁?</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夕阳西下,我们该用晚餐了。</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晚饭约7点开始,6点开始向导就把我们都从帐篷里邀请出来,大家就在帐篷”餐厅“里光脚席地而坐聊天。自我介绍了一圈,便开始三三两两聊起来。</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沙漠餐其实比想象中的要好,材料不多,但仪式感不能缺,从前菜、主菜到甜品一道不少。</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无电源,环境光很弱,就没有留影象记录了。</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餐后,绝不能放弃装B的机会,大家又相约前往沙丘拍摄。</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当我见到惊艳的撒哈拉璀璨星空,群星闪烁,我双手合十,祈祷世界和平......</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真不愧是在世界最大的沙漠呀,祈祷也这么宏大,呵呵。</h3> <h3> 大家玩的兴致很高,创意无穷,这是玩光影摄影。</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最后,在撒哈拉的苍穹下,我们手拉手来一个完整的合影,并祝余下的旅程更精彩。</p> <h3> 沙漠的夜晚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冷,虽然睡得很晚,但为了不错过精彩的日出,大家早早就起来了。</h3><h3> 下图是我们营地中的一对德国夫妇,很羡慕他们在老年的时候,还可以一起玩天下。</h3> <h3> 太阳升起的很快,再回到营地时,我们就要整理行李准备离开了。</h3> <h3> 回程中,不断地见到沙漠徒步的人。</h3> <h3> 说心里话,我很佩服他们,因为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徒步是何等的枯燥乏味,何况还要面对随时变化的天气和水等问题。</h3> <h3> 将要走出撒哈拉沙漠,远远看着一个柏柏尔人站在沙丘上,或许此时此刻我才有了一点点懂了三毛的诗的意思:</h3><h3> 今生是我的初恋</h3><h3> 今世是我的爱人</h3><h3> 每想你一次</h3><h3> 天上飘落一粒沙<br></h3><h3> 从此形成了撒哈拉</h3><h3><br></h3><h3> </h3><h3><br></h3> <h3> 终于再次回到了沙漠客栈,条件很好,也很有特色,愉快地洗了一个热水澡,再次满血复活了。</h3> <h3> 客栈很有特色,喜欢摄影的我,让团友奉献一下,让我拍摄了一组异域风情人像作品。</h3> <h3> 在此,对出镜团友表示感谢了。</h3> <h3></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下午,我们参观了一个很有特色的少数民族(忘记名字),他们有自己的民族音乐,我们主要是去听他们乐器演奏。</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演奏中,只听鼓声清脆,低沉悠远。我们一边细细聆听,一边拍手打着节拍,完全溶入到某个场景中。</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h3><h3></h3> <h3> 这是一个悲情的少数民族,民族经历了很多磨难。他们演奏的歌曲,都是带着很浓的悲观情绪。</h3><h3> 其实从我拍摄的人物表情上能感受到,他们很不快乐,并看不到一丝笑容。</h3> <h3> 撒哈拉沙漠之行结束了,最后在客栈前来一张照片作为纪念。其实有很多感受,想表述一下,实在文笔水平有限,就借用三毛说的一段话,虽然简单,但很现实。</h3><h3> “生命,在这样荒僻落后而贫苦的地方,一样欣欣向荣地滋长着,它,并不是挣扎着在生存,对于沙漠的居民而言,他们在此地的生老病死都好似是如此自然的事“。</h3><h3> 为了表示对三毛的谦意,我回来就去看她写的《撒哈拉的故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