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被誉为中国戏曲“戏祖”的目连戏,是我国原生态的古老戏种。2006年5月,徽州目连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3><h3> 目连戏历经兴衰,能够演出的剧团已经很少,只有池州市梅街镇长垅村桂姓、叶姓氏族组织民间票友,组成的目连戏班硕果仅存。每逢春节,他们走乡串村,在田间地头搭起戏台,“戏演目连、闾开黄道”,以表演“目连僧救母劝善”故事,在乡村民间进行传统道德教化。</h3><h3> 目连戏民间艺人日渐老迈,专业目连戏曲演员也几乎流失殆尽。但是这些来自乡村的票友们,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坚持义务演出十多年,虽年岁已高却乐此不疲,其执着的精神和艰辛的付出,实在使人钦敬。(作者:陆士德(淮南))</h3> <h3>贵池目连戏班的票友们,在十分艰困的条件下,坚持为乡里乡亲义务演出十多年</h3> <h3><font color="#010101">这些票友们大都是乡村年岁已高的老人,有的原是乡村教师,退休后义务演出,没有报酬</font></h3> <h3>他们虽然年事已高,却乐此不疲,每场演出都认真仔细地化妆</h3> <h3>他们执着的精神和艰辛的付出,实在使人钦佩和尊敬</h3> <h3>票友们年岁大了,手脚不方便。他们互相帮助,穿上各自的行头</h3> <h3>戏班的条件很差,因为天阴回潮,他们用火烘烤鼓面</h3> <h3>穿好了行头,静静地等待演出的开始</h3> <h3>后台的条件太简陋,他们冒着严寒,团结协作,以苦为乐</h3> <h3>目连戏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他们走乡串村,在田间地头搭起戏台</h3> <h3>被誉为中国戏曲“戏祖”的目连戏,是我国民间原生态的古老戏种,戏台上供奉着老郎仙师的牌位</h3> <h3>老郎仙师是梨园祖师,演出开始前先举行祭拜老郎仙师的仪式,票友们虔诚地行拜师礼</h3> <h3>春节期间,“戏演目连、闾开黄道”,以表演“目连僧救母劝善”故事,在乡间进行传统道德教化</h3> <h3>民间目连戏保留了幽默的艺术风格,充满了风趣的喜剧色彩</h3> <h3>目连戏一直保留着古老的原始风貌,其表演形式,戏剧程式,无不带有传统文化痕迹</h3> <h3>在后台候场的票友和剧务,形成一个和谐的集体</h3> <h3>目连戏演出是乡村文化生活的一件大事,村民们早早就来到田间的戏台前占座,脸上漾溢着喜悦的表情</h3> <h3>演出现场来了现代拍客,用手机进行视屏直播</h3> <h3>他们的演出深受乡村百姓的欢迎,在寒冷的冬夜大家兴致不减</h3>